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什么是慈悲?和善良喜欢有什么区别?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20-11-26 作者:未知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什么是慈悲?和善良喜欢有什么区别?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一个词——慈悲。慈悲是妇孺皆晓的名词,“慈悲为怀”是人人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一般人都知道慈悲,也许你自己也正在奉行慈悲,但是对于慈悲的意义与层次,你却不一定能透彻了解。

  譬如某人做了破坏公益、伤害他人的事,必须接受惩罚时,有些人会为此人求情说:“请你慈悲饶了他!”慈悲由宽恕包容变成了姑息纵容,实是曲解了慈悲的涵意。那么,究竟何为慈悲?慈悲又与善良有什么不同?慈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究竟什么是慈悲?

  有人说慈悲就是爱。但是,世间上的爱有染污性,处理不当时,反而变成痛苦烦恼的来源。慈悲是净化的爱、升华的爱,是无私而充满智慧的服务济助,是不求回报的布施奉献,是成就对方的一种愿心;集合了爱心、智慧、愿力、布施,就是慈悲。

  如果菩萨看到众生的忧苦,不激发慈悲心,进而上求下化,拔苦与乐,是无法成就菩提大道的,因此慈悲心是菩萨行的必要条件。《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

  “慈”即慈爱众生,与乐;“悲”即怜悯众生,拔苦。简言之,慈悲就是“与乐拔苦”。“慈”与“悲”,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慈悲相连,才能产生:“与乐拔苦”的践行和作用。

  《华严经》云:“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慈悲是无比宽广的。慈悲心是我们依教奉行、如法修行的根本。慈悲不是以“我”为中心出发的,而是建立在一切众生平等的基础上,平等地使一切众生获得安乐、离开痛苦、断除烦恼,进而觉悟众生无我、诸法无我。

  佛教三藏十二部经,虽然有无量的法门、教义,但是皆以慈悲为根本。尤其是大乘佛教菩萨道,更是慈悲精神的实践与完成。

慈悲与善良有什么不同?

  善良是本能,属于主观的同情、怜悯,停留在心念、心愿上面,是有人我相,自他有别的,而且容易退失。慈悲则在对象、空间、时间、目标等方面更具有深远广大的内涵。

  慈悲的对象——一切众生

  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任何众生都是我们慈悲的对象。如果没有众生,我们就无法修行了。《华严经》说得好:“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花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

  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花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花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众生以各种方式促使我们发起慈悲心,帮助我们获得迈向觉悟所必须的高贵品质。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个众生,尤其是那些看起来很卑贱的众生,或许他们就是诸佛菩萨,为激发我们的悲心而示现。所以,我们应该始终对一切众生心怀感恩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