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修行】如何修行?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修行】如何修行?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

修行佛教解释)

  修行是一个过程,意思是,通过修正言行意,符合特定风格的生活方式。以期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

  修行,即一刻接一刻的觉察情感、思想、言语、行动、念头。有人说:真正的修行就是一个道理:断恶修善、成就太上圣道。其实修行不应该有什么善恶之分,

佛教修行的基本方法(圣严法师

  佛教的化世功能,就是以佛法来净化人间,提升人品,使得众生,既得现世利益,也得后世安乐。如何达成其目的?便是依照佛陀所说的教法去实践、去修行。

  佛教基础的修行方法,不出福业、定业、慧业福业是指布施与持戒,定业是指禅定,慧业是指智慧。以修「布施」、「持戒」的功德,可得人天福报,也可进而成就佛果,唯有佛陀堪称福智圆满的人。以修「禅定」的功德,可得现实的生理健康及心理平衡,也可进而于身后直升禅天、梵天、更可成就佛果,唯有佛陀的定境最高,故有「如来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的功力。有了深定、大定,才能有大慈悲与大智慧。以修「智慧」的功德,可于现世少欲知足、少烦恼,进而能得离苦、断苦得解脱,最后可以大智深慧度无量众生。

  (一)布施

  布施是最容易的方法,通常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也无力的人怎么办呢?那你从旁用嘴说两句好话好了,哑子呢?那就只要心想这是好事,我若有能力一定去做,人家做好事,我也满心欢喜。可是如果有人,不出钱、出力,专门叫人去做好事、帮忙人,是否也算得是布施?事实上他劝人为善的行为,即是出力的布施。

  世界上行善布施的人,并不全是富翁,甚至所谓同病才能相怜,自己有痛苦有困难,觉得需要人家帮助,因此见到别人有痛苦困难,便也希望有人去帮助。有人厌恶不肯出钱做善事、布施的富人,而称之为“为富不仁”。其实富人的钱,如果不是横财,原是由于舍不得用钱,把一个钱一个钱省下来,积聚而成富人;如果把钱全用了出去,他就成不了富翁。所以我们应该劝富人布施,但不可挖苦他。

  布施有二个对象:一是布施贫穷的人,即是帮助需要救济的人;另一是布施宗教团体,即是佛教说的佛、法、僧三宝

  佛教说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功德来得大。我们用钱救助人,是希望以一个钱救十个人,还是希望一个钱救不了一个人?布施给三宝,三宝所做的事是,帮助所有需要救济的人得到佛法。因为人类的真正痛苦,不在于缺少物质。佛教的重点是帮助人们在心理上解决痛苦、解决烦恼,这是彻底解决痛苦的方法。布施给三宝,三宝可以帮助更多的人解决重大的问题,所以布施三宝比布施穷人的功德来得大。

  (二)持戒

  持戒不仅仅是守清规的意思。持戒的本意是:所有不该做的坏事应该戒除,已戒除的坏事不应该再做;没做过的好事应该去做,已做过的好事应该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总而言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三)禅定

  禅定,分成三个步骤,也可说分为三个阶段,而达到三种不同的境界。第一是身心平衡,第二是物我合一,第三是物我双亡。

  身心平衡:就是使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心理。做到了,我们便是正常而健康的人。物我合一:是一般宗教经验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即是我和世界万物合而为一,凡是中西历史上的大哲学家及大宗教家,都可能达到这一阶段。物我双亡:只有禅才能达到这一目的。

  禅,就是教你达到“无”的境界;无,并非等于没有东西,而是没有之中,一切都存在,可又并不等于物我合一。物我双亡是到了真正开悟之后,觉得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虽然是假的,世界还是照常存在。在此三阶段之中,我们又可以用三个名词来解释。

  身心平衡是小我的阶段。即是平常所感到的正常心理状态之下的平静安逸的自我感。物我合一是大我的阶段。此我的存在和宇宙万物的存在合而为一,不管上帝在我心里或我在上帝里面,都是大我的观念。物我双亡是无我的阶段。既无小我,也无大我,只是清楚地、自然地、活泼地、无碍地存在。

  诸位不要以为修禅定必须要坐在那里的。修禅定有许多方法,静坐只是一种基本方法而已,禅的开悟,并非只靠静坐,只是开始时,需要静坐的基本训练。实际上念佛、诵经、忏悔礼拜、祈祷,无非是要使心力集中,而禅的初步工夫,便是如何训练你的心力集中。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诚”便是心力集中。心无旁鹜,只有一个念头,集中在一个念头,这就禅定的初步工夫。所以诸位不可把禅定的范围看得太狭小,禅定是包括一切修行方法在内的,禅是通于大小三乘及显密二教的。

  (四)智慧

  智慧包括有三个项目:闻慧、思慧及修慧。闻慧是经由眼耳所见所闻的一切修行方法而得到的启悟。思慧是看到、听到,或学到东西以后,加以慎思明辨的工夫。修慧是从修行前面所说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及禅定的五种方法中所得的悟境。以上六种修行方法,是一体的,其重心则在智慧上。不过,想要得到真正的智慧,则必须兼修其他的五种方法。如果撇开其他五种,仅修其中一种,譬如说老是打坐的话,纵能开悟,悟也不会深的。

  也有人说,出家人不做生意,也没有钱布施给人,是不是也修布施功德?告诉诸位,布施并不全是用钱,而且,用钱财布施只是小布施,用佛法智慧布施才是大布施。因为救济人身的困难是小布施,救济人心而得解脱生死的痛苦是大布施。昨天与今天,我在此地做的就是大布施。

修行的详细解释

  1. 修养德行

  李二和《流浪的梦》:“生活是最本真的,修炼是无须讲求形式的。时空中无处不教堂,无处不佛堂;无处不天堂也无处不地狱。”

  2. 为超凡脱俗、摆脱生死轮回而努力实践的各种方法。

  《苏菲派经注》(释):“苏非派的修行方式不一,可分为肉体修行和精神修行两种。”

  俗语中将修行当作做好事,如认为旧时官厅中权力大容易做好事救人,故有“公门里面好修行”之说。明·叶宪祖《金锁记》:“禁长哥呀!自古道公门里面好修行。”《野叟曝言》中狱官见文素臣查出隋氏被女禁虐待,跪地求告道:“公门中好修行,望老爷高抬贵手。”

  道教是以阴阳五行来阐述天地万物的规律,以五行生克来平衡修天地宇宙万物与人类自然的和谐。修行等于调治,万法不离阴阳五行,五行在天为寒暑燥湿风,在地为金木水火土,在人身为心肝脾肺肾,在佛教为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在儒教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佛教看五行的阴面=杀盗淫妄酒(贪嗔痴慢疑),儒教看的是五行的阳面=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修行就是用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对治佛教的杀盗淫妄酒,用儒家的温良恭俭让,对治佛教的贪嗔痴慢疑,回归本根, 根在道教的金木水火土 ,也就是五行生克制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