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弘善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学常识 >

什么叫精进?精进的重要性与对治懈怠

[佛学常识] 发表时间:2021-08-28 作者:觉真法师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觉真法师:什么叫精进?精进的重要性与对治懈怠

  精是不杂不乱,进是不退不停。精是专一专注,进是向前向上。简言之,毫不动摇,毫不松懈,一往无前。我的恩师茗山上人常说,六度中的五度,都要靠精进才能成就。

  做任何一件事,要想成功,达于目标,一定要有恒心,不断努力,坚持到底。现代有一种aq理论(即adversityquotient逆境商),把人对逆境的态度分为三种:

  一是不办,不做,不想有所作为。理由是:别人办不到的,我也办不到。这种人,是一动也不动。既然不动,置身事外,那当然永远与成功无缘

  二是半途而废。这比前一种人略为好一些,他动了,做了,也走了一段路,但没有坚持下去,停顿了。走了一半,不走了,没有走到底,这是很可惜的。

  第三种是:毫不洩气,毫不动摇,义无反顾,知难而进,突围而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成功,当然只能属于这样的坚持不懈者。这个现代的理论,在佛教的六度中就叫精进度。

  精进和勤奋离不开,进必须精勤。《佛遗教经》中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经中还说“若行者之心,数数废懈,如鑽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这都是教化我们,对治懈怠,度脱懈怠,就靠自我精进。这不就是一种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吗?

  世尊释迦,在因地修行时,勇猛精进,用一只脚,独立支撑,站了七天七夜,以精进修学,所以在弥勒菩萨之前先成佛道,这就是精进超百劫的著名故事。在修精进度时,佛陀亦曾以弹琴为喻来告诫我们:弦太紧则断,弦太鬆则没有声音。所以,精进也要把握好尺度,亦宜有调节。

  佛陀的堂弟阿那律,喜欢睡觉,有一次听法时,他呼呼睡去。佛曾呵斥他:“咄,咄,何为睡?螺丝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阿那律因而生大惭愧,发奋立志,精进苦修,七天七夜不睡觉,因此双目失明。佛陀也呵斥他“过犹不及。”佛陀又教化他修行乐见,照明金刚三昧,用返照自性的方法,得到眼根圆通三昧,看到大千世界一切万物,竟如见手中所拿的庵摩罗果一样清清楚楚。在佛陀座下诸弟子中他是天眼第一。

  综上所述,精进有三种:一、被甲精进──不畏苦难,克服苦难,战胜苦难,超越苦难。这就是“断精进”。二、摄受精进──对治懈怠,克服堕性,掌握尺度,勤不知倦。这就是“修精进”。三、利乐精进──利益他人,度化众生,非精进无以增加善行功德,非精进无以断灭烦恼无明。这就是“求化精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大觉归真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