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乾隆大藏经 > 大乘论 >
乾隆大藏经首页大乘般若部大乘宝积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小乘阿含部小乘单译经大乘单译经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论] 作者:安慧菩萨 造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第十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

复次无诤者。谓依止静虑于防护他所应起烦恼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所以者何。住无诤者若欲往诣一切有情所应见处。先于自所住处以愿智力观彼有情。为于我身当来烦恼现前行不。如是观已。若知于我所当起爱恚悭嫉等烦恼。即便不往。若不当起乃往其所。以能护他诸烦恼诤令不当起。故名无诤。

愿智者。谓依止静虑于为了所知愿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所以者何。由得愿智者为欲了知所有三世等所应知事。先于彼彼事发正愿心。愿我如实了知如是如是。次入增上静虑。从彼起已所愿成满。谓能了知所应知故。

无碍解者。谓四无碍。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训词无碍解。四辩才无碍解。

法无碍解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法名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名差别者。谓依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别名中。无碍具足若定若慧乃至广说。名法无碍解。

义无碍解者。谓于诸相及意趣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相者。谓诸法自相共相。意趣者。谓别义等。若于此中通达无碍具足。名义无碍解。

训词无碍解者。谓于诸方言音及训释诸法言词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方言音者。谓无量国邑各随自想所起种种言音差别训释诸法。言词者。谓可破坏故名世间。可变坏故名色如是等。若于是中通达无碍。名训词无碍解。

辩才无碍解者。谓于诸法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诸法差别者。谓实有假有世俗有胜义有如是等。若于此中通达无碍。名辩才无碍解。

神通者。谓六神通。一神境通。二天耳通。三心差别通。四宿住随念通。五死生通。六漏尽通。神境通者。谓依止静虑于种种神变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种种神变威德具足者。谓变一为多等种种神变自在具足。

天耳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闻种种音声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种种声者。谓人天等声。

心差别通者。谓依止静虑于入他有情心行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入他有情心行差别者。谓如实知有贪等心行差别。

宿住随念通者。谓依止静虑于随念前际所行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随念前际所行者。谓随念过去生名字种族等展转差别事。

死生通者。谓依止静虑于观有情死生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观诸有情死生差别者。谓以天眼观诸有情死时生时好色恶色。当往善趣当往恶趣后际差别。

漏尽通者。谓依止静虑于漏尽智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漏尽智者。谓由此智通达一切漏尽方便。及诸漏尽威德具足者此智成满故。

相随好者。谓依止静虑于相随好庄严所依示现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并彼所起异熟果。所以者何。谓佛世尊由定慧增上力。为欲化度诸有情故。示现三十二大丈夫相。及八十种随好相庄严色身。然佛世尊非彼自体。以法身所显故。若诸菩萨能如是示现者。当知定慧为其自性。若所余于大集会中生者用彼所起异熟果为自性。

清净者。谓四清净。一依止清净。二境界清净。三心清净。四智清净。如是四种一切相清净。唯佛世尊及已得大神通菩萨摩诃萨所得。依止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依止取住舍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取住舍具足者。谓随所欲生即便能取。既生彼已随其所欲。寿行分量即能留住。若欲舍诸寿行即便能舍。如其次第三种具足。境界清净者。谓于随所欲境界变化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变化智具足者。谓先无今有色等名化转。先已生色等令成金银等名变。悟一切种境相差别名智。如其次第三种具足。心清净者。谓于如所欲三摩地门自在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由随所欲刹那刹那能入无量三摩地差别故。智清净者。谓依止静虑于随所欲陀罗尼门任持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陀罗尼门任持具足者。谓于四十二字中随思惟一字。以此为先便能证得一切法差别名言善巧。

力者。谓如来十力。一处非处智力。二自业智力。三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智力。四根上下智力。五种种胜解智力。六种种界智力。七遍趣行智力。八宿住随念智力。九死生智力。十漏尽智力。

处非处智力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种处非处智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一切种处非处智具足者。谓于一切种因非因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自业智力者。谓于一切种自业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以于一切种自业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如是余力随其所应当正建立。云何随其所应。

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智力者。谓于一切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由于一切种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故。如是根上下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根上下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种种胜解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胜解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种种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差别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遍趣行智力者。谓于一切种遍趣行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宿住随念智力者。谓于一切种宿住随念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死生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死生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漏尽智力者。谓于一切种漏尽智无著无碍现行中。所有三摩地等。

无畏者。谓四无畏。一正等觉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法无畏。四出苦道无畏。

正等觉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所知境界正等觉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如经言。我是正等觉者。设有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依法立难。或令忆念言。于是法非正等觉。我于是事正见无缘。以于此事正见无由故。得安隐住无怖无畏。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所不能转。

漏尽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漏尽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我诸漏永尽。如是等。广说如前。

障法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障碍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说障碍法。染必为障。乃至广说。

出苦道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利他门。于一切种说出离道法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又我为诸弟子说出离道。诸圣修习决定出离决定通达。设有世间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依法立难。或令忆念言。修此道非正出离。不正尽苦及证苦边。我于是事正见无缘。乃至广说如是四无畏略说有二。谓自利利他。前二是自利。由智断差别故。后二是利他。由远离所治法修习能治法故。以正等觉无畏由内智自利门言。我于一切种所知境界差别边际皆正等觉。于一切世间前自称德号立正无难具足中所有定慧乃至广说。当知余。无畏如应亦尔。一切种漏尽者。谓诸烦恼并习气永尽。一切种障碍法者谓一切杂染所。对治法一切种出离道者。谓从方便道乃至究竟道。

念住者。即诸如来三不共念住谓御大众时于一切种烦恼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广说如前。何等为三念住。所谓大师哀愍一切。欲求义利起大悲心。为诸弟子宣说法要。告诸比丘。汝等当知。此能利益。此能安乐。此能利益安乐。尔时若有诸弟子众恭敬听闻。闻已谛受住奉教心。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如来于彼不生欢喜心不踊跃。但起大舍住念正知。随诸圣众所应修习教诫教授。是名初不去念住。

又复大师哀愍一切。欲求义利起大悲心。为诸弟子宣说法要。乃至此能利益安乐。尔时若有诸弟子众不恭敬听闻。乃至不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如来于彼不生恚恨。不舍保任心无怅恨。但起大舍。乃至广说。是名第二不共念住。

又复大师哀愍一切。欲求义利起大悲心。为诸弟子宣说法要。乃至此能利益安乐。尔时一分弟子恭敬听闻。乃至精进修行法随法行。一分弟子不恭敬听闻。乃至不精进修行法随法行。如来于彼不生欢喜。乃至心不怅恨。如是三念住。显大师御众时随其次第。于一切种爱恚俱烦恼并习气不现行具足中。所有定慧等为体。

不护者。即三不护。谓大师御众时。于随所欲教授教诫方便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为三。如经言。如来身业清净现行无不清净。现行身业可须覆藏。谓勿他知我之所有语业意业。现行亦尔。由彼大师心无惧虑。善御所化一切大众随其所欲。自然强力折伏摄受。教诫教授方便具足。

无忘失法者。谓于一切种随其所作所说明记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依化事门。于随所作等念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无忘失法。

永断习气者。谓一切智者。于非一切智所作不现行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一切智者于所有能表有余烦恼所知障身语所作不现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永断习气。

大悲者。谓于缘无间苦境大悲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此中显示于缘一切三界有情无间一切种苦境大悲住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是名大悲。

不共佛法者。即十八不共佛法。彼复云何。谓于不共身语意业清净具足中。于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于不共业现行具足中。于不共智住具足中。若定若慧乃至广说。何等十八。如经言。如来无有误失。无卒暴音。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志欲无退。精进无退。念无退。定无退。慧无退。解脱无退。一切身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语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一切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知过去世无著无碍。知未来世无著无碍。知现在世无著无碍。建立彼相如经广说。

如来无有误失者。谓阿罗汉比丘虽漏已尽。为乞食故出游城邑。或于一时与恶象恶马恶牛恶狗等共为游止。或于一时践蹑丛刺齐足越坑。或于一时入女人家。不依正理而作语言。或于林野舍弃正道而行邪径。或与盗贼猛恶兽等共为游止。如是等误失事阿罗汉犹有。如来永无。

无卒暴音者。谓阿罗汉或于一时游行林野迷失道路。或入空宅扬声叫唤发大暴音。因不染污习气过失聚。露唇齿而现大笑。如是等卒暴音阿罗汉犹有。如来永无。

无忘失念者。谓阿罗汉犹有不染污。久远所作久远所说忘失忆念。如来永无。无不定心者。谓阿罗汉敛心方定。出即不定。如来于一切位无不定。心无种种想者。谓阿罗汉于有余生死起违逆想。于无余涅槃起寂静想。如来于生死涅槃无差别想。由住第一大舍故。无不择舍者。谓阿罗汉不以智慧简择。弃舍有情利益事。如来无此等事故无不择舍。又阿罗汉于所知障净有未得退。谓志欲退精进退念退定退慧退解脱退。如是六退如来永无。

又阿罗汉或于一时善身业转。或于一时无记身业转。语业意业亦尔。如来三业智为前导故随智而转。故无有无记。智为前导者。智所等起故。随智而转者与智俱行故。

又阿罗汉比丘于三世所知事。不能起心即解故智见有着不能一切悉解。故智见有碍。如来于三世境暂起心时即遍知一切。是故智见无著无碍。十八中前六于不共身语意业清净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无有误失依身清净说。无卒暴音依语业清净说。无忘失念无不定心。无种种想无不择舍。此四依意业清净说。志欲无退乃至解脱无退。此六于所依及果根未得不退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所依谓志欲。果谓解脱。根谓精进等。一切身语意业智为前导随智而转。此三于不共业现行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知去来今无著无碍。此三于不共智住具足中。所有三摩地等为体。

一切种妙智者。谓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云何于蕴界处一切种妙智性具足。谓于蕴等自性差别相。通达一切差别边际智成满故。

云何引发如是等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若菩萨等。引发四无量五神通。多分依止边际第四静虑。若声闻若菩萨若如来等引发所余功德。何因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静虑数数思惟。随所建立法故。此中显示如是等功德引发所依止。能引发补特伽罗。能引发方便。云何能引发方便。谓于随所建立教法。以众多作意定心。起数数思惟行相。如欲引发无量时依止静虑。于慈俱心无恨无怨等教法。以修慧相应作意数数思惟。欲引发神通等时依止静虑。于变一为多等教法。以修慧相应作意数数思惟。如是于一切处数数思惟。如所建立随相应知。

又如是等功德略有二种。一现前发起自所作用。二安住自性。若现前发起自所作用。以出世间后所得世俗智为体。若安住自性。用出世间智为体。又现前发起自所作用者。谓诸圣者随其所应发起断所治障等种种作业。安住自性者。谓最胜寂静无分别智所摄。无缘无量等现法乐住。

复次无量作何业。谓舍所治障哀愍住故。能速圆满福德资粮。成熟有情心无懈倦。舍所治障者。谓如其次第四无量。能舍嗔害不乐爱恚故。哀愍住者。谓四无量。于利益有情事随顺转住。由于一切有情哀愍住故能速圆满福德资粮。成熟有情心无懈倦者。由愍诸有情不顾自身故。

解脱作何业。谓引发变化事。于净不净变化无有艰难。于寂静解脱无有滞碍。能住第一寂静圣住。由胜解思惟故。此中显初二解脱能引发变化事。由第三解脱。于净不净变化无有艰难。由四无色解脱。于寂静解脱无有滞碍。由最后解脱。能住第一寂静圣住。由胜解思惟故者。显如是如是胜解义是解脱义。胜处作何业。谓能令前三解脱所缘境界自在而转。由胜伏所缘故。

遍处作何业谓善能成办解脱所缘。遍满流布故。无诤作何业。谓所发语言闻皆信伏。爱护他心最为胜故。如其所应发语言故。

愿智作何业。谓能善记别三世等事。一切世间咸所恭敬。由达一切众所归仰故。

无碍解作何业。谓善说法要悦众生心。能绝一切诸疑网故。

神通作何业。谓以身业语业记心。化导有情令入圣教。善知有情一切心行及过未已。如应教授令永出离。此中显示神境天耳乃至漏尽通。如其次第能起身业化导等用。由天耳通解了一切言音差别能引语业故。相及随好作何业。谓能令暂见谓大丈夫心生净信。

清净作何业。谓由此势力故。取生有随其乐欲。或住一劫或复劫余。或舍寿行。或于诸法自在而转。或于诸定自在而转。或复任持诸佛正法。此中显示由所依清净随其所乐于所依身取住舍自在。即摄三句。谓故取生有等。由境界清净于诸法中得自在转。由心清净于三摩地得自在转。由智清净任持如来无上正法。

力作何业。谓为除舍无因恶因论不作而得论。无倒宣说增上生道。悟入一切有情心行正说法器。意乐随眠境界资粮当能出离。随其所应宣说决定胜道降伏诸魔。善能记别一切问论。此中显初二力能说增上生道。余八力能说决定胜道。如是二种具足显示诸佛所作。所以者何。世尊由处非处智力折伏一切世间无因论者恶因论者。宣说无倒增上生道。诸外道等于增上生或谓无因或谓自性。自在等为因故。名无因恶因论。由自业智力折伏一切世间不作而得论者。无倒宣说善趣正道。诸外道等谓不作业自然得报故。名不作而得论。由静虑解脱等持等至智力。悟入一切有情心行。心所修行故名心行。由根上下智力。悟入一切正说法器。以信等根若善成熟能为法器故。由种种胜解智力。悟入一切胜劣意乐。由种种界智力。悟入一切可破随眠诸烦恼性。由遍趣行智力。悟入一切大小乘教法所摄境界。由宿住随念智力。悟入一切资粮前生所集圣道因缘。是名资粮。由死生智力。悟入一切当来功能性。由漏尽智力。悟入一切三界出离。由如是悟入已随其所应宣说解脱出世圣道。此十名力者。善能降伏诸魔故。善能记别一切问论故。降伏诸魔者。由此十力能降伏蕴魔烦恼魔天魔死魔。为最胜故。虽断所知障亦不能为碍故名最胜。记别一切问论者。谓于处非处乃至漏尽一切处。所有问论记别无滞故。

无畏作何业谓处大众中自正建立我为大师。摧伏一切邪难外道。大师者。自利利他众德圆满故摧伏邪难外道者。谓能摧伏于如来所说成等正觉永断诸漏障道法中邪难外道故。

念住作何业。谓能不染污摄御大众。由于恭敬听闻等无爱恚等诸烦恼故。

不护作何业。谓能无间断教授教诫所化徒众。由无藏护自过虑显彰故。

无忘失法作何业。谓能不舍离一切佛事。所以者何。由此于诸有情现前应利益事。能无放逸不越一刹那故。

永断习气作何业。谓离诸烦恼亦不显现似诸烦恼所作事业。非如阿罗汉比丘犹现误失等事。

大悲作何业。谓日夜六时遍观世间。谁减谁退谁增谁进。如是等种种观察。

不共佛法作何业。谓由身语意业清净以得不退若行若住。映蔽一切声闻独觉。如此诸句依前所说。于不共三业清净具足等相。如应配释。

一切种妙智作何业。谓能绝一切有情一切疑网。令正法眼长时得住。由此有情未成熟者令成熟。已成熟者令解脱。绝疑网者于一切处智无碍故。令正法眼得久住者。于彼彼时方为断所化有情疑惑。宣说种种法门差别。诸结集者次第结集。令不灭故。依此法眼未成熟有情令速成熟。已成熟者速令解脱。复次于诸现观位证得后后胜品道时。舍前所得下劣品道。如证得此果所摄道时。即舍此向所摄道。以不复现前故。

又即此时集断作证。由得果时永断此所治种类烦恼品粗重令无余故。证得胜品转依故。

复次于无余涅槃界声闻独觉一切圣道。由顿舍所舍非。诸菩萨是故唯说诸菩萨为无尽善根者无尽功德者。顿舍所舍者。是究竟不现行舍义。非诸菩萨所得圣道。有如是舍。为欲利益一切有情皆得涅槃故由此因缘无尽慧经等。说诸菩萨为无尽善根者无尽功德者。

复次何故建立诸无记事。由彼所问不如理故。何故所问不如理耶。远离因果染净所应思处故。此中显示如来于诸外道所问世间常无常等事中建立十四不可记事。由彼所问不如正理能引无义利故。何等问论能引义利。谓依四圣谛所有问论。由此问论因果染净应思处所摄故。

复次何缘菩萨已入菩萨超升离生位而非预流耶。由得不住道一向预流行不成就故。何缘亦非一来耶。故受诸有无量生故。何缘亦非不还耶。安住静虑还生欲界故。

又诸菩萨已得谛。现观于十地修道位。唯修所知障对治道。非烦恼障对治道。若得菩提时顿断烦恼障及所知障。顿成阿罗汉及如来。此诸菩萨虽未永断烦恼。然此烦恼犹如咒药所伏诸毒。不起一切烦恼过失。一切地中如阿罗汉已断烦恼。

复次诸菩萨于所知境应修善巧。于诸方便应修善巧。于虚妄分别应修善巧。于无分别应修善巧。于时时中应修练根。

所知境者略有六种。一迷乱。二迷乱所依。三不迷乱所依。四迷乱不迷乱。五不迷乱。六不迷乱等流迷乱者。谓能取所取执。迷乱所依者。谓圣智所行唯有行相。虚妄分别为体。由有此故一切愚夫迷乱执转不迷乱所依者。谓真如是无分别智所依处故。迷乱不迷乱者。谓随顺出世智所有闻慧等诸善法分别所知境故随顺无分别智故。不迷乱者。谓无分别智。不迷乱等流者。谓圣道后所得善法。方便善巧者略有四种。一成熟有情善巧。二圆满佛法善巧。三速证神通善巧。四道无断善巧。成熟有情善巧者。谓四摄事。由摄受彼令处善法故。圆满佛法善巧者。谓慧波罗蜜多。如经言。若菩萨摩诃萨欲得圆满施波罗蜜多乃至一切种妙智性。当学般若波罗蜜多故。速证神通善巧者。谓日夜六时发露诸恶。随喜功德。劝请诸佛。回向善根等。广说如圣者弥勒所问经道无断善巧者。谓无住处涅槃。由此数数究竟无断。周遍十方一切世界。随所应化。示现一切佛菩萨行。

虚妄分别者略有十种。谓根本分别。相分别。相显现分别。相变异分别。相显现变异分别。他引分别。不如理分别。如理分别执着分别。散乱分别。根本分别者。谓阿赖耶识。是一切分别种子故。相分别者。谓身所居处所受用识。是所取相故。彼复如其次第以诸色根器世界色等境界为相。相显现分别者。谓六识身及意。如前所说。所取相而显现故。相变异分别者。谓如前所说。身等相变异生起。相显现变异分别者。谓如前所说。眼识等相显现。于苦乐等位差别生起。他引分别者。谓教法所摄名句文身相。此复二种。一恶说法律为体。二善说法律为体。由此增上力如其次第引二作意所摄。谓不如理分别如理分别执着分别者。谓不如理分别所起六十二见所摄。所有分别散乱分别者。谓如理分别所起无性等执为相所有分别。

此复十种。谓无性分别。有性分别。增益分别。损减分别。一性分别。异性分别。自性分别。差别分别。随名义分别。随义名分别。如是十种分别依般若波罗蜜多初分宣说。如经言。舍利子。是菩萨实有菩萨正不随观菩萨。正不随观菩萨名正不随观般若波罗蜜多。正不随观菩提。正不随观行。正不随观不行。所以者何。名自性空非空性。色自性空非空性。乃至识自性空非空性。何以故。此色空性非即色亦不离色。别有空性。色即是空性。空性即是色乃至识亦尔。何以故。此唯有名。所谓此是菩萨名。此是菩萨。此是般若波罗蜜多。此是菩提。此是色乃至此是识。由彼自性无生无灭无染无净。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正不随观生。乃至正不随观净。何以故。于所计度彼彼诸法假立客名。由随客名而起言说。随如是如是言说。起如是如是执着。菩萨于如是一切名正不随观。正不随观故不生执着。于此经中为对治无性分别故。说如是言。是菩萨实有菩萨。如是等由实有言。是有性义故。为对治有性分别故。说如是言。正不随观菩萨乃至正不随观不行。由遣补特伽罗及法二性故。为对治增益分别故。说如是言。所以者何。名自性空。由遣不实遍计所执自性故。为对治损减分别故。说如是言。非空性。由于此名遍计所执自性远离性一切时有故。为对治一性分别故。说如是言。此色空性非即色。乃至此识空性非即识。由自性异故。所以者何。色等是遍计所执自性。空性是圆成实自性故。为对治异性分别故。说如是言。亦不离色别有空性。乃至空性即是识。由遍计所执自性无相故。离彼彼无性不可得故为对治自性分别故。说如是言。此唯有名。所谓此是色乃至此是识等。由离能诠无有决定所诠自性故。为对治差别分别故。说如是言。由彼自性无生乃至正不随观净。由遣生等差别相故。为对治随名义分别故。说如是言。于所计度彼彼诸法假立客名。由随客名而起言说如是等。为对治随义名分别故。说如是言。菩萨于如是一切名正不随观。正不随观故不生执着。由随义于名不见不执故。

无分别者略有三种。一知足无分别。二无颠倒无分别。三无戏论无分别。如此三种异生声闻菩萨如次第应知。由诸异生随于一无常等法性。究竟思已便生喜足。谓是事必然更无异望。是名知足无分别。尔时一切寻思分别皆止息故。由诸声闻于诸蕴中为对治常等颠倒故。如理观察唯有色等法时。便得出世间智通达无我性。是名无颠倒无分别。由诸菩萨知色等法唯戏论已。遂能除泯一切法相。得最极寂静出世间智。通达遍满真如。是名无戏论无分别。此无分别智复离五相。谓非无作意故。非超过故。非寂止故。非自性故。非于所缘作加行故。名无分别所以者何。若无作意故名无分别。熟眠醉等应是无分别智。由彼不思惟诸法相故。若超过故名无分别。从第二静虑已上一切地。应是无分别智。由彼超过寻伺故。若尔三界心心法是分别体。言即为相违。若寂止故名无分别。灭受想定应是无分别智。分别心心法于彼寂止故。若尔智亦应无。若自性故名无分别。色等应是无分别智。彼非分别自性故。若于所缘作加行故名无分别。即分别性应是无分别智。若谓此是无分别。此加行相即分别相故。是故无分别智非彼五相。若尔当云何观无戏论无分别相。谓于所缘不起加行。此复云何。若诸菩萨过随顺教观察诸法。若性若相皆不真实。由此观察串习力所持故。不由加行于如实无戏论界一切法真如中内心寂定。如是乃名无戏论无分别智。

复次若诸菩萨性是利根。云何复令修练根耶。谓令依利软根引发利中根。复依利中根引发利利根故。前已说一切菩萨性是利根。而复说于时时中应修练根者。由于自种类复有软等三品后后相引发故。说名练根。若异此者诸利根种性补特伽罗应根唯一品。诸菩萨等根品差别应不可得。然有可得。是故利根复有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