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眼看吸烟,十大危害触目惊心!
1931年,十三世达赖喇嘛颁布僧众禁烟酒,否则以破坏教律教仪治罪的号令。弘一大师也把饮酒、吸烟、食肉作为讥嫌戒,讥嫌即招人讥毁,绝对不可不戒。此为由佛教提出并作为戒律禁烟之开始。可见吸烟之毒害,为诸大圣者、法师等痛切,并作为戒律。所以出家在家众为遵佛律,自净其意,必须禁烟。
为令四众弟子详细明了吸烟之毒害,现议论以下十个观点,以期闻者则戒,如此方为大幸。
一、吸烟引发多种疾病,导致短寿
吸烟是慢性自杀,危害极大。烟草中含有毒物质达20多种,都含大量毒素,吸之可诱发多种疾病如心肌梗塞、呼吸道哮喘、肺癌等,全身器官受损,并可引发急性中毒而丧命。所有这些,都会导致寿命减少,以致短寿,并使身心饱受病苦的折磨。为过一时之瘾,导致身心受诸大苦,寿命减少,这难道值得吗?仁者自思。
二、助长贪欲,以致奢侈,而福禄日渐消减,及至贫穷
吸烟之人,贪其滋味,多欲愚昧昏心而不知,却以为快乐,实不异于刀锋舔蜜。贪欲一生,贪嗔痴念顿起,迷恋于五欲六情,任意享受,而福禄财等日渐减少,不觉间家业穷困。有人说:吸烟只是花些小钱,怎么会减福损寿?答:不知福禄前缘注定,享受一分便消一分。况若贪求上瘾必不能满足低档消费,而去追逐高消费享受,如此渐福分消减以致贫穷。实不如把吸烟之钱用于布施、放生,早种福田,福报日大而福禄则自会增添呢。仁者自思。
三、吸烟令善知识及善性众生远离,令恶知识及恶性众生亲近
烟草为魔女胎血播种而成,吸烟后呼吸之气臭秽,令一切善性众生远离,而令猛兽亲近。杀生不生慈悲心,身心不净,令众生远离;而吸烟类同杀生,因身心不净而令众生远离。吸烟之人,心智昏昧而生贪嗔痴念,亲近恶知识,远离善知识。既吸烟则热衷于世间名利,贪图享受,终日在五欲中上浮下沉,而把宝贵人身白白浪费,何谈亲近善知识呢!仁者自思。
四、不蒙吉神拥护,虽修善行,但其功德很少,且遗患于后代
吸烟则有贪嗔痴念,若贪烟成瘾,则热衷五欲六情,品德日渐下劣,更不得吉神拥护。贪欲愈重,积恶愈多,吉神远离,夜叉恶鬼夺其精神,心惊恐怖,夜多恶梦,身口意不清净。虽修布施等六度,但因我执重,虽有功德,但却很少。吸烟有害健康,并将身体的疾病遗传于后代。待有子女后,他们奉你为榜样,渐失善根,而不知自己吸烟以招罪愆,况复跗于后代。仁者自思。
五、身口意三业不清净,所修佛法不如意,更不得成就
学佛要有一颗觉悟之心,觉悟就是清净心,所以学人必须时时刻刻保持清净。吸烟成瘾,常有贪恋,不利摄心;身体臭秽,呼吸不净,常造口业。此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则所修佛法不如意,自然不能在修行路上有所成就。僧人上不能弘法利生,下不能报父母恩;居士则不能荷担如来家业责任。因吸烟不符世尊金口玉言,诸佛菩萨不会欢喜,更不会加持,永不得成就。仁者自思!
六、天龙八部厌恶,诸天远离,不蒙护卫
所修善业,蒙天龙八部护卫。而吸烟已种恶因,况呼吸气息、皮肤汗液皆所不净,诸天护法远离。若有烟瘾,最为护法神所厌。天龙八部最畏烟气熏障。护法不乐闻蒜、韭等辛味,况烟雾如此臭秽不净呢!护法远离,彼所修不成,魔障重重,稍一自误则堕入魔道,可悲可叹。仁者自思!
七、犯戒毁戒,人所憎嫌,臭名流布
烟酒同属一性,自然为五戒之一。十三世达赖喇嘛、晋美彭措法王等都对出家在家信众定下戒律,弘一大师定其为讥嫌戒,可见大和尚们对此戒的重视。僧人如若犯此戒,则有损威仪,破坏戒相,失去人天之榜样(僧相),定招世人讥嫌, 绝对不可不戒。居士犯此戒遭外道、世人诽谤,而念佛者为人间楷模,吸烟导致人所憎嫌,臭名流布,献身以大乘菩萨道而入世的出家、在家众菩萨,都应严守此条戒律。仁者自思!
八、障一切善根,使不发菩提心,失菩提道业,终堕入魔道
以吸烟之毒害,障一切善根,不容趋至三宝佛殿,减彼功德。若贪烟成瘾,则沉沦于五欲六情,自然不会发菩提心,何谈发起承担如来家业的责任。《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名魔业。”忘失尚且如此,何况不发!根据经论:一切菩萨戒的根本为菩提心。若无菩提心种子,其余善根从何增长?既不发菩提心,则一切善根自然不会生起,虽修善业,临终仍要堕入魔道,轮回做魔鬼夜叉,偿还宿债。所以,作为大乘入世的出家、在家众,既知吸烟当堕魔道,不知何时才能得还人身,难道还要贪烟成瘾吗?仁者自思!
九、障一切功德,不得解脱生死,不得转世,或受生于身
吸烟者虽有念佛、经、咒之功德,纵经百劫,亦不生微若芥子许之效果。诸善男信女,为求解脱持经念咒,以吸烟所覆蔽,不得成就,不得闻及正法,何况解脱生死苦海!及至临终,虽有吉境现前,为烟所覆蔽,无所见而失堕。于中阴出现化身之际,不得贵族类众生之胎。吸烟者因其烟雾,多半生于不净之中,及食便溺者之族类中也。吸烟不得转世,或不得受生于人身。仁者自思!
十、临终受业牵引,不得往生,终堕落地狱
吸烟者平时吸烟为烟之薰染,顶门闭塞;临终受业牵引,不得往生,甚至随烟气堕落地狱。念佛常蒙佛菩萨在顶上加持,而以吸烟之害,顶门闭塞,不得加持力。临终不得接引,终至堕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古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故因吸烟之毒害,能种地狱之因,不容许有丝毫忽视。举一实例,据《广化文选》载:江西欧阳俊于生病时险堕地狱,因吸烟几十年已种下地狱之因,幸仗佛力圣号加被,终脱地狱。仁者自思!
以上观点,大众仁者应仔细思考。戒除之法,唯至诚忏悔求佛加被,及用有关戒烟良方。
佛教是一个讲究操行、崇尚智慧的宗教。对烟草之毒害,从龙树菩萨到近代弘一大师都有着深刻的认识。身为佛弟子,应严守五戒,不应因一时贪心而染上烟瘾,临终不得往生,而堕落三恶道及魔道受生轮回。今天我们更应该努力弘扬佛教,提倡四众戒烟戒酒,早日往生净土,圆成佛果,倒驾慈航。阿弥陀佛!
- 上一篇:面对无理的流言与诽谤应该如何应对?
- 下一篇:什么是皈依证?如何正确去看待?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学佛者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四依法
- 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我们要学会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牵
- 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 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义是什么?
- 怎样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去?
- 佛教的世尊是谁?
- 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人生自然会越过越快活
- 如何在修行路上坚定地走下去?
- 什么是文字禅?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在家修行]学佛者在闻思修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四依法
- [佛学常识]如何供香?供香的方法
- [在家修行]我们要学会借境修行,不被境所牵
- [佛与人生]人生苦短,应学会善待自己
- [佛学常识]什么是原始佛教,主要教义是什么?
- [明海法师]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汉传人物问答]如何平衡努力和舍,怎么判断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了?
- [人物故事]武则天、献明肃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在家修行]怎样把五戒十善落实到现实生活工作中去?
- [生活故事]施者的放下
- [佛经故事]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断,只会犯下可笑的错误
- [佛学常识]佛教的世尊是谁?
- [妙法莲华经]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的解释
- [绿茶]乾隆与龙井茶的故事
- [汉传人物问答]怎样观察自己内心的念头?
- [佛化家庭]孩子不听话,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