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课、佛光菜根谭(节录)(星云)
第二十三课 佛光菜根谭(节录)(星云)
一录自〈教育教理教用篇〉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权衡之道,
往大处着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药;
凡人皆有长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
取彼之所长,破铜烂铁也能成钢。
二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
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
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
心中要有主,才能立处皆真;
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万物;
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三录自〈社会人群政治篇〉
一修人我不计较,二修彼此不比较,
三修处事有礼貌,四修见人要微笑,
五修吃亏不要紧,六修待人要厚道,
七修心内无烦恼,八修口中多说好,
九修所交皆君子,十修大家成佛道。
若是人人能十修,佛国净土乐逍遥。
四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
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五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改心换性是改变命运的药剂;
回头转身是开创命运的良方。
六录自〈教育教理教用篇〉
给,有无限的妙用。
懂得包容,懂得和平,懂得谦让,懂得尊重;
懂,有无限的妙义。
七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学习提得起,放得下,可以扩大自己的胸襟;
能够看得远,行得正,可以提升自己的人生。
八录自〈做人处事结缘篇〉
生活就像翘翘板,不是上,便是下;
做人就像度量衡,不是高,便是低。
九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忏悔不只是一时的告白,而是一生的除垢。
十录自〈贪瞋感情是非篇〉
脾气要变成志气,意气要变成才气,
怨气要变成和气,生气要变成争气。
十一录自〈社会人群政治篇〉
不杀生而护生,自然长寿;
不偷盗而布施,自然富贵;
不邪淫而尊重,自然和谐;
不妄语而守信,自然誉好;
不吸毒而正常,自然健康。
十二录自〈慈悲智慧忍耐篇〉
不怀恨、不怨尤,就会少烦少恼;
不计较、不比较,必然多助多缘。
十三录自〈教育教理教用篇〉
「学习吃亏」能养德,「人我互调」能慈悲,
「当然如此」能自在,「享有就好」能常乐。
十四录自〈慈悲智慧忍耐篇〉
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何等清闲!
忍几句,无忧自在;耐得住,快乐逍遥。
十五录自〈做人处事结缘篇〉
忍耐是做人第一法,礼貌是处事第一法,
谦虚是保身第一法,宽容是用心第一法。
十六录自〈教育教理教用篇〉
我与大众要融和共处,
我与金钱要能知善用,
我与衣食要惜福不奢,
我与身心要净化庄严,
我与感情要无私升华,
我与自然要同体共尊。
十七录自〈励志修行证悟篇〉
与人为善说好话,从善如流做好人,
心甘情愿行好事,皆大欢喜存好心。
十八录自〈慈悲智慧忍耐篇〉
忍一句,祸根从此无生处;
饶一著,切莫与人争强弱;
耐一时,火坑变作白莲池;
退一步,便是人间修行路。
十九录自〈社会人群政治篇〉
不要无情的拒绝,要有代替的拒绝;
不要无礼的拒绝,要有方便的拒绝;
不要生硬的拒绝,要有艺术的拒绝;
不要愤怒的拒绝,要有笑容的拒绝。
二十录自〈贪瞋感情是非篇〉
人在四大不调时,身体就有病;
遇到不如意的事,心里就有病;
恶口伤人或妄语,口中就有病;
摆出脸色给人看,脸上就有病。
- 上一篇:第二十四课、文选
- 下一篇:第二十二课、佛光大藏经编修缘起(星云)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二十九课、座右铭
- 第二十八课、佛寺联语(选录)下
- 第二十八课、佛寺联语(选录)上
- 第二十七课、词选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二十五课、诗选
- 第二十四课、文选
- 第二十二课、佛光大藏经编修缘起(星云)
- 第二十一课、慈航法师遗偈(慈航)
- 第二十课、药师佛七法会发愿文(戴季陶)
- 第十九课、五十生日感言(民国·太虚)
- 第十八课、赞僧诗(清·顺治)
- 第十七课、宝王三昧论(明.妙叶)
- 第十六课、四愿齐说(明·憨山德清)
- 第十五课、劝世咏(明·憨山德清)
- 第十四课、示厨(明·紫柏)
- 第十三课、缁门崇行录(选录)(明·袾宏)
- 第十二课、七笔勾(明·袾宏)
- 第十一课、西斋净土诗(选录)(元·梵琦楚石)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禅?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