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首页大乘般若部大乘宝积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小乘阿含部小乘单译经大乘单译经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七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七  侈七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明最实位即一地所生之次位也故前立三教及以人天今唯在圆若不至法华开显安知一地所生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此之谓也故知三草二木各谓自立蒙一味雨方知一地所生如彼穷子至临终时乃识其父是故须明一实位也为令识父是故须明前诸权位于中先标。

  明最实位者即圆教位也。

  ○次释释中文自开为十意。

  (△签初列十意四字正是此文之科)。

  此为十意一简名义二明位数三明断伏四明功用五明粗妙六明位兴七明位废八开粗显妙九引经十妙位始终。

  初列十意者虽同释圆门不无小异初之四意及第十意正释圆位余之五意因此便明何者此既唯明一实之位不合即明粗妙等文故此等文应合在妙行文后位妙章初列之应云一明诸位次明粗妙及以兴废开显等也今来此者欲更重与权位比决及开显彼粗位故也故先释竟重判粗妙及开显等问今此初约通别圆三三句料简至下结文既云与藏通同初料简中何故不对三藏简耶答一者通是大乘初门堪入后故二者二处罗汉名同故初对通而后兼藏此十章次第者理虽无名理籍名显名下有义方显所诠义上有名方知诠异故名义一章最居于首既知圆门名义次辨所诠位数乃识圆位开合不同虽知位数位数本为分别断伏若不识者徒设何为故次明断伏既知断伏应明断伏功用不同既知圆门断伏功用若不望前诸位皆粗焉知此位诸位中最既知粗妙何不纯说一实之位何用前来诸粗位耶应知粗妙皆为缘兴缘既迭兴事须迭废法华前教迭兴迭废约人虽废其法仍存况大小并兴受益不等若显若密当座殊源若横若竖法味差降时熟化毕咸会法华根缘既同应无异迹诸粗至此妙理斯均是故须有开显相也虽始立名义终至开权权实诸位理须凭据虽不孟浪有始有卒其唯圣人既是佛之本意不得不委辨其大体故以十门括于一化方了法华妙位之意。

  ○于中先释名义中二先指下文。

  一简名义者若圆别不同自有十意下辨体中说。

  ○次辨今意又二先标列三意。

  今约通别圆三句料简一名通义圆二名别义圆三名义俱圆。

  ○次释释中自三今释初意中二先述次释述中先述二名与小教同。

  名通义圆者下文云我等今日真阿罗汉普于其中应受供养又云我等今日真是声闻以佛道声令一切闻。

  ○次结。

  此名与通藏同而义异。

  ○次何者下释释中先释初名中经但述应供之名今具以罗汉果上三义释之一一文中皆以偏显圆。

  何者彼但杀四住之贼无明尚在此不生义偏故天女曰结习未尽华则着身今杀通别两惑得如来灭度故杀贼义圆又彼是分段不生界外犹生宝性论云二乘于无漏界生三种意阴今则分段变易二俱不生不生义圆彼是界内应供非界外应供净名曰其供汝者不名福田则应供义偏今则普于其中应受供养则应供义圆。

  言三种意阴者二乘在彼三中之一今通言之故云三种非谓二乘尽具三也言意阴者由意生阴名为意阴又作意生阴名为意阴又意即是阴名为意阴前之两释从因得名后之一释从果得名又虽名意阴亦可具五何者佛尚具足常色等五况复因人但小教中不云界外更有生处然不了教尚云灭心何况于色净名曰其供汝者此借净名折挫之言彼经挫其同于悲境当知声闻应供义偏。

  ○次释后名。

  彼但小乘从他闻四谛声则声偏闻偏今能令一切法界闻一实四谛佛道之声使一切闻则声闻义圆故知依义不依语从圆判位也。

  可知。

  ○次释名别义圆。

  名别义圆者如五十二位名与别同而初中后位圆融妙实随自意语非是教道方便依义不依语应从圆判位也。

  五十二名不异于别从初至后观圆证圆止观第六卷末云借下成高此之谓也。

  名义俱圆者文云开示悟入皆是佛之知见佛一切种智知佛眼见此之知见无有缺减又入如来室坐如来座以如来庄严此则名义俱圆判于圆位也。

  次名义俱圆者从始至终无非佛眼佛智言入室等者皆云如来故知名圆既云诸法空座大慈悲室如来庄严故知义圆。

  ○次明位数如名义俱圆中虽并以佛知见之言谓之为俱然诸教大量须晓位数方能引于行者心期于中二标列。

  二明位数者又为三一明数二引证多少三料简。

  ○次释释自三先释数中四先列古师次今谓下斥旧三又有下重述破四论诸下正明今意。

  数者人解不同有言顿悟即佛无复位次之殊引思益云如此学者不从一地至一地又有师言顿悟初心即究竟圆极而有四十二位者是化钝根方便立浅深之名耳引楞伽云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灭真如有何次位又有师言初顿悟至十住即是十地而说有十行十回向十地者此是重说耳。

  初师意者并列无位之文或生臆见未当大途或引经文不晓圣者意别是故须破顿悟初心即究竟者然华严中位兼圆别人不通晓两教位意又复不达圆位始终直指初心以为妙觉唯尚顿门成佛速疾乃成圆教后位徒施兼成出佛烦重之过故依旧判诚为未可。

  ○次斥中三。

  (△初总斥)。

  今谓诸解悉是偏取。

  初总斥中云悉是偏者约理则证法无名约事则不无诸位故知诸师偏从理说。

  ○次然下别述难意。

  然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辨浅深既得论悟与不悟何妨论于浅深。

  前之三师并云顿悟故总以一顿悟斥之引经失旨其理自亏故知悟即初住未悟即住前既许有悟与不悟何妨两位俱有浅深乃成五十二位耶。

  ○三究竟下引经部所明皆有两意如何独以无位为语。

  究竟大乘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槃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而菩萨行位终是炳然。

  (△三重述破)。

  ○次重述中二先述次难。

  又有人言平等法界定无次位。

  初文者此师意者兼斥前之三师故立定言。

  ○次今例下以见证为难又三先正举权实两证次引大论譬三引普贤观证。

  今例难此语真谛有分别耶真谛无分别耶见真之者判七贤七圣二十七贤圣等今实相平等虽无次位见实相者判次位何咎。

  初如文。

  ○引大论中二先引论。

  大论云譬如入海有始入者到中者至彼岸者。

  ○次例论意谓江海深浅。

  若见真判位如江河深浅若实相判位如入海深浅。

  (△三引普贤观证)。

  故普贤观云大乘因者诸法实相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

  引普贤观云大乘因者等者虽俱实相因果灼然若有因果即有浅深如止观中及此下文圆渐渐圆四句料简则圆家之渐泠然可知。

  ○次正明今意为三初总述用位意次还约下列位数三今于下释。

  论诸次位非徒臆说随顺契经以四悉檀明位无妨。

  初文言随顺契经等者是佛所说契教根理乃如符契故名为契佛尚赴机以说诸位末代弘教应顺圣言若不尔者如来何故为此凡下遍说诸位故知皆为令物闻位欢喜生善破恶发真即是明位利益意也故今依诸教如下所引是也。

  ○次列。

  还约七种以明阶位谓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可见。

  ○三释中二先述今文所立次广释诸位初文者先述。

  今于十信之前更明五品之位(云云)。

  ○次释释中先大师次私释前文为三先正释次如此下结叹三若欲下决位初自为五初品文者又二先述境即圆闻而起信也。

  若人宿殖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如前所说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

  一尘中有大千经卷如止观第三记。

  ○次欲开下依信起行又二先正明十乘行法次举下结束示位初文者又三初总明行意。

  欲开此心而修圆行。

  ○次圆行者下总示行相。

  圆行者一行一切行。

  ○三略言下别示行相先举数。

  略言为十。

  ○次列圆行为十者即十法成乘广论具如止观第五初至第七末今此正意论于教门是故观法文相稍略故但略列与前三教以为此决显经圆意。

  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伤己昏沉慈及一切又知此心常寂常照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又解此心正助之法又识己心及凡圣心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心成就。

  (△次结束示位)。

  举要言之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位。

  ○次行者下明第二品于中为四初正明第二品相次内外下明第二品中十观三金刚下引证四闻有下结位。

  行者圆信始生善须将养若涉事纷动令道芽破败唯得内修理观外则受持读诵大乘经典闻有助观之力内外相藉圆信转明十心坚固。

  初二如文。

  ○引证文三初引金刚以证能资。

  金刚般若云一日三时以恒河沙身布施不如受持一句功德。

  ○次举次品资于前品。

  初品观智如目次品读诵如日日有光故目见种种色。

  ○三引弥勒论以证能资力大。

  论云于实名了因于余名生因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

  论云于实名了因等者颂意正明读诵般若资于实相是故持诵名为了因故云于实降斯已外但名生因生因者有漏因也故云于余福不趣菩提二能趣菩提者布施七宝如须弥山福也受持及读诵此二趣菩提是故此二名为了因论文福不趣菩提二句在前于实名了因二句在后今从义便于理不违又准五种法师于论二文各开为两更加说法名五法师今引论文且存自行故无说法又不名师安乐行?广释五种法师。

  (△四结位)。

  闻有巨益意在于此是名第二品位。

  ○次行者下明第三品为三初明第三品相次安乐行下引证三说法下结位。

  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弘誓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

  初如文。

  安乐行云但以大乘法答设以方便随宜终令悟大净名云说法净则智慧净毗昙云说法解脱听法解脱。

  次引三文者安乐行可见次净名文云说法净等者唯说圆常内心无著故名为净如引安乐行云但以大乘法答等故知以说法力内熏自智令倍清净化功归己意在于斯大小同然故引毗昙以为类例若言听法得解脱者在随喜位初文意各别相从来耳。

  (△三结位)。

  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

  ○次上来下明第四品为四初明位相。

  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

  ○次大品下引证。

  大品云菩萨少施超过声闻辟支佛上当学般若即此意也余五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

  ○三此则下明位意。

  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布施。

  ○四事福下结位。

  事福资理则十心弥盛是名第四品位。

  ○次行人下明第五品中二亦先明位相次具足下结位初文二先总明。

  行人圆观稍熟事理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

  ○次若布施下别示六度之相。

  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五部重轻无所触犯若行忍时生法寂灭荷负安耐若行精进身心俱静无间无退若行禅时游入诸禅静散无妨若修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乃至世智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

  故知正行六度文中为欲略明圆境故云十界依正俱舍广明行相应如随自意及止观正助合行事理不二方名正行若取其意但用三藏事六度相皆以实相融令不二无非法界即是其相无畏等施者论有三施谓资生无畏法舍于依正名施资生略不言法故云等也。

  (△次结位)。

  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于正观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

  ○次结叹。

  如此五品圆信功德东西八方不可为喻虽是初心而胜声闻无学功德具如经说。

  可知。

  若欲比决取解类如三藏家别总四念处位义推如通教干慧地位亦如伏忍位义推亦得是别教十信位(云云)。

  三决位中类如三藏念处位等者但大小相望俱是外凡不论内观及境优劣下去格位一切皆然一一品中皆应具十更倍增明文无者略故十信初复重牒云令五倍深明也。

  ○私释中因向决位故以五品对于五停于中为二初总对。

  私谓五品位是圆家方便初欲令易解准小望大如三藏之五停心。

  ○次别对。

  初品圆信法界上信诸佛下信众生皆起随喜是圆家慈停心遍对治法界上嫉妒第二品读诵大乘文字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家数息停心遍治法界上觉观说法品能自净心亦净他心是圆家因缘停心遍治法界上自他痴痴去故诸行去乃至老死去兼行六度品是圆家不净停心六蔽初名贪欲若舍贪欲欲因欲果皆舍舍故无复报身非净非不净也正行六度品是圆家念佛停心正行六度时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于道即事而理无障可论大意如此(云云)。

  言文字是法身气命者例如欲界有漏色身息住命住息尽命尽法身亦尔有能诠教法身则住大乘教没法身岂存故随喜位内观法身无读诵息持于慧命则被觉观破坏法身正行六度中云即事而理等者理即是佛事妨于道于事会理使事无妨妨即是障即事而理无障可论。

  (△次广释诸位)。

  ○十信位者又为五初牒五品为十信因次正明十法横竖对十信三普贤下引证四入此下功能五此位下指广所明。

  一明十信位者初以圆闻能起圆信修于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

  初文者然此中先重牒前五品之初闻圆起信能习十法成于圆行入随喜品品品渐进入十信位名为圆位。

  ○次以善下正明十法既由十乘入于十信故今文义理须具对横竖二意故先竖对次引璎珞十信有百以对横文故知十信与十乘义义同名异须善会通令不失旨今比望竖出其横相。

  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善修慈愍即入念心善修寂照即入进心善修破法即入慧心善修通塞即入定心善修道品即入不退心善修正助即入回向心善修凡圣位即入护法心善修不动即入戒心善修无著即入愿心是名入十信位璎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即是六根清净圆教似解暖顶忍世第一法。

  一一信中言善修者由缘实相行于五悔?勤精进至第五品得入十信名为善修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是故十法在相似位转名信心乃至愿心亦复如是何者不思议境以信为本慈悲弘誓藉念力持心安止观功由精进破于三惑妙慧方遍于通无塞由决定力元修道品为求不退正助无阙回因向果不滥次位方能护法内外不动由善防非于法无爱由大愿力故得至此名为信心乃至愿心十法既许初心具修当知信信皆具十法是则十信有百明矣。

  ○三引观经证。

  普贤观明无生忍前有十境界即此位也。

  可见。

  ○四功能中二先正叙功能。

  入此信心能破界内见思尽又破界外尘沙无知能伏无明住地之惑。

  ○次引仁王证。

  仁王般若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亦此位也。

  云十善菩萨发大心者亦有人云六根清净名为顿义十善菩萨此是渐义今文所引十善菩萨以证六根岂应引渐而证于顿故知二文俱顿明矣但仁王经语其初后法华经意论其中间人不见之徒生异见。

  ○五指广教中二先总举。

  此位经经出之不同。

  ○次华严下引众多文。

  华严法慧菩萨答正念天子明菩萨观十种梵行空学十种智力入初住十种梵行空即一实谛亦无作之灭谛学十种智力即观无作之道谛即十信位也。

  初云华严法慧等者彼经不列十信之名唯于住前观十梵行自古讲者判为十信故今引之以为信位十梵行空具如止观第七记。

  若大品云譬如入海先见平相亦是是乘从三界中出也。

  譬如入海先见平相者大论六十六云闻深般若乃至正忆念当知是人不久授记如欲见海发心欲趣不见树相山林等相当知是人虽不见海知海不远何以故大海处平无树等相故菩萨受持般若正忆念等虽未佛前闻劫数记自知近于菩提不久树山等者生死也又如春树陈叶若落当知是时新叶不久闻深般若观行成就亦复如是。

  仁王般若普贤观如前引。

  仁王普贤观如前引者仁王偈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次文即云习种铜轮二天下故知十善是铁轮位普贤观云十境界等又云三昧力故六根渐净具如经说六根净已为诸如来摩头授记授记即是入初住也故知六根即是住前十信位也。

  下文入如来室座衣等即是修四安乐行行处近处。

  引今经意者既云安乐之行安乐名涅槃即指初住已上前通望位虽以五品为行今此望证为行故知明行必在住前行处则通通于五品十信近名有通有别如?释云约远而论近即离十恼乱约近而论近即指在空闲处修摄其心约非远非近而论近即指不动不退等一十八空菩萨应须观察如是三法故俱名近是则所近之法有亲有疏故云通别通疏别深故也。

  涅槃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

  引涅槃意亦与安乐义同。

  大论云菩萨从初发心即观涅槃行道若观涅槃行道生相似解即是一行如来行也(云云)。

  大论意者即涅槃为所观所证故知行道亦在住前亦是如来之行。

  ○次明十住位者为五初总牒信为入住之因次初发下明三法开发三举要下明十法分成四仁王下略引证五此位下指广教法。

  二明十住位者以从相似十信能入十住真中智也初发心住发时三种心发一缘因善心发二了因慧心发三正因理心发即是前境智行妙三种开发也住者住三德涅槃也缘因心发即是住不可思议解脱首楞严定慧心发即是住摩诃般若毕竟之空正因心发即是住实相法身中道第一义。

  初二如文。

  ○三从举要言之去十文即是初住十法从证受名故名为住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住于三德一切佛法乃至能生后后诸位位位无不皆具十法故也故今十法从住为名后去诸位用此初住十法为因于中为二初大师释出初住十法次私会释初又二先正释次华严下称叹。

  举要言之即是住三德一切佛法也又住清净圆满菩提心无缘慈悲无作誓愿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万行诸波罗蜜又住一切种智圆断法界见思无明又住得佛眼圆见十法界三谛之法又住圆入一切法门所谓二十五三昧冥益众生又成就菩萨圆满业能显一切神通谓三轮不思议化弥满法界显益众生又能成就开权显实入一乘道又能严净一切佛土能起三业供养一切十方佛得圆满陀罗尼受持一切佛法如云持雨又住能从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

  初文中意言从证者证不思议名住一切佛法证三种菩提名住慈悲普覆证寂照止观名住成就万行证破三惑遍名住一心三智证于通无塞名住佛眼圆见证无作道灭名住法身冥益证助道万行名住神通显益证圆门实位名住开显一乘证安忍内外名住严净佛土证无诸法爱名住诸地功德此初住证转似为真故也。

  华严云初住菩萨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若具足说凡人闻迷乱心发狂。

  私谓初住成就十德应是十信中十法转似为真一住具十细意寻之对当相应何者十信百法为一切法本岂不得作此释耶初住既尔三观现前无功用心断法界无量品无明不可称计一往大分略为十品智断即是十住。

  ○四引证。

  故仁王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即是十番进发无漏同见中道佛性第一义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

  可知人见浅深之言多不晓于圆别之意具如下辨亦如止观中文。

  (△五指广教法)。

  此位诸经出处不同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了达诸法真实之性所有闻法不由他悟是菩萨成就十种智力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当知即是发真无漏断无明初品也净名云一念知一切法是为坐道场成就一切智故亦是入不二法门得无生忍也大品明从初发心即坐道场转法轮度众生当知此菩萨为如佛亦是阿字门所谓一切法初不生也即是今经为令众生开佛知见亦是龙女于刹那顷发菩提心成等正觉即是涅槃明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此诸大乘悉明圆初发心住位也乃至第十住(云云)。

  五指广教者并是证一分无生能八相作佛故云坐道场等大经云发心毕竟二不别等者此并迦叶叹初住文也华严释初住中赞文甚广不能具记。

  三明十行位者即是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蜜任运生长自行化他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

  十回向位者即是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十地位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十地位也。

  行向地文多是华严璎珞文意璎珞文虽次第亦可借用念念进入之言。

  等觉地者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七明妙觉地者究竟解脱无上佛智故言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此即三德不纵不横究竟后心大涅槃也一切大理大誓愿大庄严大智断大遍知大道大用大权实大利益大无住大即是前十观成乘圆极竟在于佛过茶无字可说(云云)故卢舍那佛名为净满一切皆满也。

  妙觉位中名大涅槃十法至此俱名为大是故文云御车达到犹名为车自尔已前虽具诸法未究竟显不名为大虽有慈悲为无明隔故不名大虽常寂照所严未穷能严非大虽破三惑智未周穷故智非大虽知通塞塞仍未尽故知非大虽得道品道未至极故道非大虽用正助正行未满故用非大虽复开权理未穷终故开非大虽忍二边犹有余惑故益非大虽不着位位未至极故位非大是故妙觉十皆名大名究竟乘十法成乘对大车喻如止观第七乃至分别此十法中或七或一等。

  (△二引证多少)。

  ○次引证中三初总标次广引三如上下结酬。

  二次引众经明位数多少者。

  初如文。

  ○次文者又二初引诸经次引此经初引诸经中二先大经次大品初引大经中二先正引释次问下释疑初文又二先引月爱三昧以证位中智断次引第二经以证三德初文又二初大涅槃下证约智断论法身。

  大涅槃云月爱三昧从初一日至十五日光色渐渐增长又从十六日至三十日光色渐渐损减光色增长譬十五智德摩诃般若光色渐减譬十五断德无累解脱三十心为三智断十地为十智断等觉妙觉各为一智断合十五智断月体譬法身。

  ○次大经下证约法身论智断。

  大经云月性常圆实无增减因须弥山故有亏盈不增而增白月渐着不减而减黑月稍无法身亦尔实无智断因无明故约如论智如实不智约如论断如实不断虽无智而智般若渐渐明虽无断而断解脱渐渐离举月为喻知是圆教智断位也。

  合前智断等共显三德二文各有譬合月爱三昧梵行品文。

  大经云从初安置诸子秘密之藏二德涅槃然后我当于此秘藏而般涅槃此即最后智断也。

  次文者合前三德只是秘藏。

  ○次释疑中先问次答。

  问何得知月喻譬位耶。

  问意者经中耆婆为阇王说总有六喻初喻善心开敷次喻行者心喜三四二喻善根增烦恼减五喻除贪六喻爱乐云何得知此喻智断此是通问。

  答仁王明十四忍三十心为三般若十地为十般若等觉为一般若十四般若在菩萨心中皆名为忍转至佛心名之为智此与十五日明智位同胜天王明十四般若位正用十四日月为譬故作此释也。

  答中以仁王胜天两般若助证大经验大经文义当智断仁王十四忍者忍是因义至果名智今欲通论智断故以智名替忍胜天王中亦以般若为十四般若即是智德彼二经中既有十四智断何妨大经十四智断十四义成十五可例。

  ○次引大品者又二先引经次诸学人下释疑。

  大品明四十二字门语等字等南岳师云此是诸佛密语何必不表四十二位。

  初文中云四十二字门云语等等者南岳释云言字等者谓法慧说十住十方说十住者皆名法慧乃至金刚藏亦复如是言语等者十方诸佛说十住与法慧说等乃至十地亦复如是又一切字皆是无字能作一切字是名字等发言无二是名语等一切诸法皆互相在是名诸字入门等也前是事解次是理解。

  ○次释疑中二先出疑。

  诸学人执释论云无此解多疑不用。

  ○次但论文下释释中二先引论文略释意。

  但论本文千卷什师作九倍略之何必无此解耶。

  ○次今谓下以字义意释释中又四初略引字义次引华严与字义同同是圆意三经云下引经释四十二字为证四广乘下引经文次第以证字义。

  今谓此解深应冥会何者经云初阿后茶中有四十初阿字门具四十一字后茶亦尔。

  华严云从初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此义即同。

  初二文可见。

  经云若闻阿字门则解一切义所谓诸法初不生故此岂非圆教初住初得无生法忍过茶无字可说岂非妙觉无上无过。

  三引经者经中具释四十二字功德互足具如南岳两卷中释释兼三教今意在圆。

  ○四引经文次第为二先正引次结酬。

  广乘品明一切法皆是摩诃衍竟即说四十二字门岂非圆教菩萨从初发心得诸法实相具一切佛法故名阿字至妙觉地穷一切法底故名茶字此义其数与圆位甚自分明又四十二字后即说菩萨十地此是显别教方便之次位也又次十地之后说三乘共十地此显通教方便位也经文次比三义宛然今取四十二字以证圆位也。

  初文者大品第五释广乘中彼广明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已广释四十二字门次第六卷发趣品中明菩萨摩诃萨发趣者从初欢喜地乃至法云地法云中明修治地业次发趣后出到品中须菩提问是乘从何处出到何处住佛言无人乘而到干慧等地是故结云经文次比。

  ○次正引此经为二初引分别功德法师方便品通证始终圆位次引譬喻及序别证四十二因果之位初文者初明因位次又云下证果位初因位中二先引两品证内外凡。

  此经分别功德品明初心五品弟子之位文甚分明法师功德品明六根清净相。

  ○次引方便以证圣位又二初正引。

  方便品云诸佛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为令众生开佛知见四句。

  ○次引南岳释证证中又二先以事证谓开等。

  南岳师解云开佛知见是十住位示佛知见是十行位悟佛知见是十回向位入佛知见是十地等觉位皆言佛知者得一切种智也皆言佛见者悉得佛眼也。

  ○次引理证同证实故。

  又经云是为诸佛一大事因缘者同入一乘诸法实相也。

  ○次果位。

  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者即是妙觉位也。

  可知。

  (△次引譬喻及序别证四十二因果之位)。

  又譬喻品诸子门外索车长者各赐等一大车是时诸子乘是宝乘游于四方嬉戏快乐自在无碍直至道场言四方者即譬开示悟入四十位也直至道场即是究尽实相妙觉位也。

  次引两品中初譬喻意者宝乘是诸子所乘乘必从因至果果必究竟道场既先游四方非因何谓诸声闻等既得记已即入初住验知即是真因位也此因无易故云直至。

  序品中天雨四华表此四十因位也。

  次序品意者凡为序者作正弄引睹引知正应不徒施以正宗中谈实相因果故也用正验序始末炳然是故四华从天然理毕竟因空而雨果佛使见闻者莫不修一乘因感一乘果故复及诸大众故知表因真位明矣。

  (△三结酬)。

  如上所引众经为证及引今文明四十二位炳然皆是无次位之次位达于实相增道损生论次位耳。

  言结酬者如文炳明也故知前以无位难者不然。

  ○三料简中二初料简品位次以四句料简开合初文又二初料简品位次末代下诫劝初又二先料简品次此诸下料简位前是料简璎珞次是料简涅槃大品品位相成共显一义观心不须料简初问。

  三料简者问无明覆佛性中道止作四十二品断耶。

  如文。

  答无明虽无所有不有而有不无阶品一往大分为四十二品然其品数无量无边大论云无明品类其数甚多是故处处说破无明三昧又云法爱难尽处处重说般若也。

  答中言法爱者即真道法爱也。

  (△次料简位)。

  ○次文中意者虽用涅槃不可定执何以故非证不知凡明位者但是为接凡下等耳于中二初恐失佛旨次如此下明诸位非圣莫测。

  此诸圆位不可思议若专对法门寻者失意多别解别执则乖圆融之道。

  初文中云若专对当法门乃至别解别执等者如是圆位若不以四十二字门譬之不以一心三观为行不以无明重数意消但专对当大经次第五行十德法门寻者多生次第别见。

  ○次明难测中三初总明难测。

  如此等位莫以凡情局取不以凡心能宣。

  ○次引华严证。

  华严云诸地不可说何况以示人。

  ○三且置下引例又二初引大师举极浅位以明难测次又且下展转比决初文二先叙事次章安述。

  且置是事若大乘忏悔发初随喜圆信之心获一旋陀罗尼已不可向人说虽种种分别亦不可解况后诸位二乘尚不闻其名岂凡人能说。

  初文中云一旋陀罗尼者此经列三陀罗尼下文释云旋假入空名之为旋旋空入假名百千万亿中道实相名为法音今举三中之初以劣况胜故云一旋约位竖明虽在六根七信已前今通明之乃在初心。

  此语有意大师自说已证也。

  次文中言此语有意者如智者大师初见南岳所证之法即此初陀罗尼也何由可向下类人说令他解己所证法耶此即章安述大师己证可知。

  ○次比决中二先约内法次约外事内法又二无漏方便及以事禅。

  又且置是事声闻学四念处发得暖法亦不可向外凡说尽设种种解亦不能知又置是事如人坐禅初发五支不可为未证者说设方便说彼亦不解。

  (△次约外事)。

  又置是事斫轮人不能以其术授其子况诸深法而可说耶。

  言斫轮人等者庄子云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如齐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槌凿而上(去声)问桓公曰公之所读者何耶公曰圣人之言曰圣人在乎公曰死矣然则公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也公曰寡人读书轮人何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人曰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中间臣不能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斫轮古人之意不可传者死矣故知公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矣此则人间之事亦不可说。

  (△次诫劝)。

  末代学者多执经论方便断伏诤斗(云云)如水性冷不饮安知此乃诸佛赴缘不思议语随机增减位数不同尔未证得空诤何为普愿法界众生归僧息诤论入大和合海。

  (△次以四句料简开合)。

  ○次四句又二先正明四句。

  又以四句料简圆位或开初合后或开后合初或初后俱开或初后俱合如大经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将臣共服此譬诸位开前为三十心合十地为一等觉为一譬三十二臣喻于因位妙觉为主譬于果位君之与臣同服甘露因之与果俱证常乐若不以圆位释之此文难会是为开初合后以明圆位也若十四般若合三十心为三般若开十地为十般若就等觉为十四般若皆是因位转入萨婆若即是果位是为合前开后以明圆位若四十二字门即是初后俱开以明圆位若天雨四华表开示悟入游于四方者此即前后俱合。

  ○次明开合意。

  诸经开合不同皆是悉檀方便而圆位宛然矣。

  ○三明伏断中二先正明圆位伏断次复次下兼明诸位初文又二初正明位次判通别初文中二初凡次圣初凡位中二先外次内初外中五先立次诸教下斥权三大经下引证四例如下引例五今此下辨有无亦兼斥权。

  三明圆位断伏者五品已圆解一实四谛其心念念与法界诸波罗蜜相应遍体无邪曲偏等倒圆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诸教初心无此气分。

  初二如文。

  大经云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中鸣胜诸鸟。

  引证中云大经等者第六云善男子声闻之人有肉眼者说有调魔不为修学大乘人说故声闻之人虽有天眼名为肉眼学大乘者虽有肉眼名为佛眼何以故是大乘经名为佛乘如是佛乘最上最胜经文虽约调魔而说通一切法准此可知又声闻所得天眼既贬同肉眼故知所得慧眼既未同于如来所得第一慧眼若望佛眼慧眼犹名为肉以未见于中空故也迦陵频伽如止观第一记。

  (△四引例)。

  例如小乘伏暖佛法则有外道则无。

  (△五辨有无兼斥权)。

  今此伏忍圆教则有三教则无。

  ○次内凡位中三先立次如经下引证三当知下结位。

  十信之位伏道转强发得似解破界内见思界内界外无知尘沙。

  初如文。

  ○次文二先引此经次引璎珞。

  如经文云得三陀罗尼但名似道未是真道旋陀罗尼是旋假入真百千旋陀罗尼是旋真入俗法音方便正是伏道未得入中。

  此经中云三陀罗尼者陀罗尼此云总持此三各能总持诸法如云一空一切空等假中亦然故名为总?云旋者转也转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万亿者以从数故故名为假中道法音能作内体方便故也此三秪是一心三观持一切法通名总持此中即是相似三总持也。

  (△次引璎珞)。

  如璎珞从假入空观虽断见思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

  (△三结位)。

  当知六根虽净圆教暖顶四善根柔顺忍伏道位耳若入初住得真法音陀罗尼正破无明始名断道见佛性常住第一义理名圆教无生忍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皆破无明同是无生忍位妙觉断道已周究竟成就名为寂灭忍。

  次圣位者若入初住得真法音者谓破无明证真法性若关中云七住已上照体独立神无方所七住已前为证何法不知复是何教七住应广破(云云)。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七

  音释

  签

  (千廉切幖识也)。

  逗

  (大透切物相投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