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部 佛说八大人觉经疏
八大人觉经疏
No. 673-A 佛说八大人觉经疏序[龙植]
众生迷而不觉。诸佛觉而不迷。世间虚而不实。法性实而不虚。即生心而见佛心。即世界而成法界者。其惟八大人觉经焉。不考其文。罔征迷悟之本。不研其义。靡测真妄之源。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于鸡园应语小乘。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为佛子宜扬大觉。少欲知足。显头陀之妙行。发心博施。示菩萨之初因。清白翻乎世染。闻慧转乎颛愚。精进治疲怠之病。苦空化极乐之[邱-丘+(看-目)]。佛若不阐。三界九类曷能乘法身之航。经或不传。六道四生无以至涅槃之岸。幸承世高奉译圣教宣明。自汉迄今。未蒙训解(续法)避静泉石。养疾山川。偶阅斯文。随修其疏。庶令八大觉门。如杲日之昭乎中天。五尊胜益。似甘霖之润乎稿木。凡见闻随喜者。宜劝勉启迪焉。
康熙二十九年岁次庚午五月端阳节日灌顶行者续法题于崇寿紫竹林间
No. 673
佛说八大人觉经疏
清 淅水崇寿沙门 灌顶续法 集
△疏此经义。文分为二。先略标章门。
将释此经。五门分别。一教起因缘。二藏乘教摄。三宗趣通局。四略释题名。五详解文义。
△后广释义相五。初教起因缘。
初教起因缘者。法华云。诸佛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起信云。有如是等八种因缘所以造论。今此教兴。略开为十。一为了世法虚幻故。二为显无为真常故。三为破恶恼修慧故。四为离欲患净行故。五为示耐苦守道故。六为劝解怨兴慈故。七为明大乘心愿故。八为圆诸佛果觉故。九为度众生离苦故。十为施教化与乐故。
△二藏乘教摄。
二藏乘教摄者。藏有二。一三藏。经律论也。佛为弟子说八大觉。经藏所摄。二二藏。菩萨声闻也。此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菩萨藏藏摄。乘有二。一五乘。人天声闻辟支菩萨也。今教菩萨常念。菩萨乘摄。二四乘。小乘羊车。中乘鹿车。大乘牛车。一乘大白牛车也。经云。八事乃是佛菩萨觉。大乘一乘所摄。教有三。一十二分教。契经。重颂。授记。讽颂。因缘。自说。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譬喻。论议也。今此契经自说二分所摄。二化仪十教。本末差别。依本起末。摄末归本。本末无碍。随机不定。显密同时。一时顿演。寂寞无言。该通三际。重重无尽也。今属本末差别教中本分所摄。一经始终唯大人觉定无异故。三化法五教。小始终顿圆也。经云苦空无我。初教空宗所摄。又云精进广学。分教相宗所摄。又云进趣菩提。性宗实教所摄。又云速登正觉。顿教所摄。又云念念灭罪普济一切永断常乐。圆教所摄。是知此经之义广大深远也矣。
△三宗趣通局。
三宗趣通局者。通辨诸宗。儒教孔子宗于五常。意以修身慎行。齐家治国。扬名后代也。道教老子宗于自然。意以融荡是非。齐平生死。终归虚无也。释教世尊宗于因缘。意以识心达本。断惑证真。称体起用也。小乘以生灭因缘为宗。大乘以无性因缘为宗。因缘即空空宗也。因缘即假相宗也。因缘即中性宗终顿圆也。存二以显中终义。泯二以显中顿义。混融以显中圆义。故一代佛教通宗因缘也。局论此经。复有总别。总以觉观事法修心圣道为宗。进趣菩提普济一切令诸众生悉以大乐为趣。别有五对。一教义。教诵八大人觉文字为宗。了达所诠八门义旨为趣。二事理。举八重事相为宗。显八法理性为趣。三境智。所缘真俗谛境为宗。能缘权实观智为趣。四修证。精进修道梵行高远为宗。直趣菩提速登正觉为趣。五体用。圆满菩提还归觉体常住快乐为宗。全大觉体发真如用普化一切为趣。如是五对展转相因而为生起也。
△四略释题名二。初经题。
佛说八大人觉经
四略释题名者。先随相释。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准起信论具有三义。一本觉。即所证理。二始觉。即能证智。三究竟觉。即智与理冥始本不二也。又一者自觉。觉于我空。异凡夫也。二者觉他。觉于法空。异二乘也。三者觉满。觉于俱空。异菩萨也。楞严云。自觉己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即本师释迦牟尼佛也。说者悦也。八音四辨畅本怀故。中论云。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义无碍。莫不欢悦。拣非余人说也。八者法数。一苦空。二少欲。三知足。四精进。五多闻。六布施。七梵行。八心愿。即见定思进语业念命八正道也。亦即理断智位教因行果八法门也。大人者。菩萨称为大道心众生。如来称为大觉世尊。觉者觉悟证知也。先觉后觉自觉觉他名大人觉。高出凡夫二乘唯自觉者。华严云。奇哉大导师。自觉能觉他。孟子曰。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八大人觉者。经云。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宝积亦云。菩萨成就八法于诸佛前莲华化生。经者。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契谓契理契机。经谓贯说摄生也。案五印土呼彩线席经井索圣教。皆名修多罗。线能贯华。经能持纬。索能汲水。教能诠义。敌对翻之。应名圣教。古德见此方圣说为经。贤说为传。遂分借席经一义。以目西方佛说名修多罗。菩萨罗汉说名阿毗达磨。又恐滥席经名。更加契字拣之。故名契经。甚为允当。次作对释。共有六义。一通别。经字通也。通余经故。佛等别也。别诸部故。二人法。佛说人也。八觉法也。三一多就法中。八者多也。大人觉一也。不离一觉观故。四能所。人为能。觉为所。经云。大人之所觉悟。五名德。人则共有虚名。大乃独成实德。六应感就人中。佛者应也。显我能应法主也。说者感也。悦彼所感机宜也。三离合释。佛之说经。依主释。佛说有八大人觉经。有财释。八大人觉经。带数释。八大人觉即经。持业释。佛说八大人觉经。非法华论四分律。相违释也。四立名释。诸经得名。或人或处。或法或喻。乍单乍复。乍具乍缺。此经以人法受称也。则一题名具四门义。释题尚尔。况经文耶。
△二译人。
后汉安息国沙门安世高译
后汉标朝代。对前高祖称名曰后。安息出处所。拣非余国土也。沙门人也。此言功劳。修八正道有多功劳故。秦言勤行。勤行八觉进取涅槃故。安世高字也。译者翻译。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音虽似别。义则大同也。传云。姓安。名清。字世高。安息国王子也。当嗣位。让国于叔。而求出家。博晓经纶。七曜五行医方异术无不综达。既而游方。遍历诸国。行见群燕。忽谓伴曰。燕云应有送食者。顷之果有致焉。汉桓帝建和二年来到中夏。通习华言。宣译佛经二十九部凡一伯七十六卷。多有神迹。自称先身已经出家。有一同学多瞋。乃与辞诀云。我当往广毕宿世之对。既而适广州。路逢一少年。唾手拔刀。乃延颈受刃无惧。少年杀之。观者骇异。已而神识还为安息王子。今来游化。度昔同学。灵帝建宁四年关洛扰乱。乃附舟过庐山。行达?亭湖。庙神极灵。能分风送。往来之舟。会同旅三十余船。奉牲请福。神降祝曰。舟有沙门。请来入庙。告高云。吾昔与子出家学道。好行布施。而性多瞋。今为?亭庙神。此湖千里皆吾所辖。寿尽旦夕。当堕恶道。有绢千疋并杂宝物。可为立法营塔使生善处。高向之梵语数番。即取绢物辞别。便达豫章。遂以庙物为造东寺。名曰大安。乃江淮寺。塔之始也。暮有一少年。长跽高前。受其咒愿。高谓众曰。向之少年即?亭庙神。得生善处。离丑恶形矣。后于山西泽中见一死蟒头尾数里(今浔阳郡大蛇村是)。高后复到广州。寻前害己少年。时少年尚在。高投其家。说昔日偿对之事。欢喜相向。谓云。吾犹有余报。今当往会稽毕对。广州客悟高非凡。豁然意解。追悔前愆。厚相资供。随高东游。遂达会稽。至便入市。正值群斗。误伤高首。应时殒命。广客频验二报。遂发心出家。精勤佛法。弘传八大人觉经。具说世高事缘。远近闻知。莫不叹伏。
△五详解文义。
道安三分。今古同遵。考此文意。似有正宗而无序通。今以义判仍分为三。初标八法诵念以发起。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三分中。此当序分。属发起。非证信也。八大觉事佛菩萨本。故不待问而自教诫。文有四句。初句人作成曰为。妙觉曰佛。解后曰弟。从生曰子。然有五位。一本性。二名字。三相似。四随分。五究竟。今属名字。依佛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允成大乘佛弟子也。次句时。昼夜约日。昼三夜三也。常者约年。尽形不懈也。三四句法。先行也。至心意业行。诵念身口行。后教也。八种法门。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者。服佛之服。诵佛之言。行佛之行。是佛而已矣。若昼夜不念八大人觉。岂称佛弟子哉。
△二详八大法相以成宗。分二。先别释八法以起信解八。初觉身心无常观念真常。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是心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此下八门当正宗也。初门分二。先觉知事相非真。明而不昧谓之觉。知而不迷谓之悟。于中有八。一三世。世为迁流。流数有三。过去未来现在也。无常有二。一者败坏无常。二者念念无常。过去诸法恍惚如梦。现在诸法犹如电光。未来诸法如云歘起。贤首疏云。过去则无体难追。现在则刹那不住。未来则本无积聚。故曰无常。楞严云。岂惟年变亦兼月化。何直月化兼又日迁。沉思谛观。刹那刹那念念之间不得停住。二十方。国土横遍十方故。界为方位。方位有十。四方四维上下也。总收国界。略为八类。谓净秽小大粗妙广狭。不安曰危。虚浮曰脆。三界不安。犹如火宅。尘刹虚浮。喻同朝露。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散坏。大海深无底。亦复有枯竭。大地及日月。时至皆皈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三四大。坚相为地大。润湿为水大。暖触为火大。动摇为风大。内四大为苦。外四大为空。经云。水火风土旋令觉知。四大各离。谁和合者。则内四大皆苦空也。又云。火乃烧于色。水复为烂坏。风能令散灭。四大互相违。坚湿暖动法。假名无有实。大种本无生。故无所造色。则外四大亦苦空也。四五阴。根尘名色。质碍为义。违顺名受。领纳为义。苦乐名想。取像为义。善恶名行。造作为义。是非名识。了别为义。皆曰阴者。盖覆真性故。无我者。谓五阴中都无我主。但形骸色思虑心耳。楞伽云。诸蕴业因和合而起。离我我所。是名行空。圭山云。色有地水火风。心有受想行识。若皆是我。即成八我。翻覆推析。皆不可得。便悟此身众缘和合。似我人相。元无我人。欲求出离。修无我观。断分别我执。证我空真如。即知五阴皆空无我也。五生死。生灭是生死之因。生死为生灭之果。天如云。那个生死业根。只在汝一念生灭之间。变异者。迁改也。经云。我此之身虽未曾灭。我观前念念迁谢。新新不住。如火成灰。决知此身当从灭尽。然四相迁流。有一期刹那二种之别。以理推之。生如石女怀儿。住若阳焰翻浪。异同浮云千变。灭犹狂华谢空。六烦恼。虚妄相想为虚。假名无明为伪。无主者。谓此无明。妄想因缘和合而有。实无自性。亦无有我。观此想念属谁谁。便是烦恼想历历见。此一念想中无有主宰。即人空慧。如幻化相。即法空慧。颂曰。一切妄想中。因缘空无主。七内心。心六识也。恶十恼三毒也。根尘为缘。识生其中。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昏扰扰以为性相。是故心为功之首恶之魁也。六识颂曰。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息心达本无善无恶。是一真源如如不动心矣。八外身形。身口也。罪七支四种业也。本末续生。递相为种。喻如草木生长不绝。故云薮也。遗教云。此是罪恶之物。假名为身。没在老病生死大海。智者除之。如杀怨贼。如是下。次观察法相对治。五识照瞩曰观。意识寻伺曰察。如是结上八种觉悟。上乃别明。此句总摄。谓世间国土五阴生灭虚伪心形。皆为恶源罪薮。无常苦空危脆无我变灭无主者也。渐离者。举第五生死。以该余七也。若对翻之。转无常寿命。以成十世真常。转危脆家产。以成性土悠久。苦空大种成五大。圆融无我阴处成法身真我。变异生死成不灭不生。无主虚想成无位真人。翻恶源之心而为菩提道心。翻罪薮之身而为涅槃法身。如此最胜法益。非观察觉悟。不能得成也。
△二觉贪欲为苦观念少欲。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先觉事相非真。初一句现招苦恼。唯识云。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欲境有五。谓财色名食睡。今约希望。欲心不一而足曰多。经云。常求诸欲境。苦者。五苦中求不得苦也。遗教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次二句当感生死。生死果也。疲劳轮转不休故。贪欲因也。唯识云。云何为贪。于有有具染着为性。贪爱为本。欲乐为末。圆觉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转回。佛名。
经云。有爱则生。爱尽则灭。故知生死贪爱为本。(文)若去贪欲之因。生死苦轮之报息矣。少欲下。次观法相对治。初句无为乐则无苦恼。少欲而外无所贪。无为而内无所作。岂不逍遥畅快。次句自在乐则无生死。身离生老病死。心离生住异灭。岂不解脱自在。经云。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有少欲者则有涅槃。少欲既能生诸功德。无欲更受无尽益矣。
△三觉多求增罪观念知足。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先觉事非真也。初句内存无厌足心。次句外惟多求境物。三渐增恶求罪过。梵网云。自为饮食钱财利养名誉故。亲近王臣。恃作形势。横取钱物。名为恶求。菩萨下。次观法对治。菩萨心者。利人为先。岂有恶求多求。故云不尔。念知足如迦叶头陀。无厌断矣。贫乐道若颜回陋巷。多求灭矣。此则惑障除也。空慧业犹善现阿兰那行。罪恶消矣。此则业障除也。惑业之因既绝。苦报之果何来。故遗教云。汝等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念知足也)。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贫乐道也)。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惟以二空观慧为事业也)。
△四觉懈怠坠落观念精进。
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先觉事相。懈则根身疲倦。怠则心识恣放。坠则堕下难上。落则退后不前。由此上弘下化之功。自利利他之德。皆丧失矣。华严云。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遗教云。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清凉疏。约三慧。以辨懈怠。闻则听习。数息明解不生。思则决择。数息真智不生。修则定慧。数息圣道不生。懈怠之过岂细小哉。常下。次观治法。初一句总。纯一不杂曰精。勇往直前曰进。常行者。一生不退也。起信云。一切时一切处所有众善。随己堪能。不舍修学。遗教云。若勤精进则事无难。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次三句别。初即唯识论中摄善精进。以诸十善破十恼恶。八万法行破八万尘劳。盖此精进观中法不欲其精。无行不欲其进故。亦即起信论明勤勇精进。文云。于诸善事心不懈退。净名云。譬如胜怨乃可名勇。此明见思无明怨贼皆悉破也。二即唯识论中被甲精进。四魔者。一天魔。二烦恼魔。三五阴魔。四生死魔。摧伏者。以知生死定为苦故。佛果决然乐故。众生与己足可度故。由是志坚不怯。必定取办。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亦即起信论明难坏精进。文云。立志坚强。远离怯弱。宝藏论云。决归者不顾其疲。决战者不顾其死。决学者不顾其身。决道者不重其事。此其难坏相也。后即唯识论中利乐精进。阴即五阴。界即三界。狱者三界五阴如牢狱桎梏故。出者克己造修。唯日不足。直至超出阴界得大利乐。而后已也。亦即起信论明无足精进。文云。念过去久远已来。虚受一切身心大苦。无有利益。是故应勤修诸功德。自利利他。速离众苦。此明练磨其心。修二利行。坚固炽然。总无厌足。毕竟超出成最胜乐也。破治怠失。摧治懈失。出治坠失。精进法门广矣大矣。
△五觉愚痴无智观念多闻。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辨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先觉事相。六识茫昧无知曰愚。五根昏迷不晓曰痴。愚为惑恼之首。痴是恶业之元因也。无明事理。从冥入冥。生死险道受苦不断。背去三宝。贫无福慧。不识苦尽道。不知求解脱果也。菩萨下。次观治法。广学博究三藏也。多闻听讲十二部也。增慧无观不习故。成辩无经不诵故。闻即闻慧。身根聪也。智即思慧。意识通也。辩即修慧。口舌利也。上三句。自度。此教化句度他。一切不拣。道俗贤愚五性三根。普皆化导也。末一句。自他均利也。他得开通佛法乐。自得增明教观乐。又自他现得六根通利乐。当得三德安住乐。并以出世大道。拣非世间小果。故云大也。四弘对之。闻即法门。智即烦恼。教即众生。乐即佛道。前二治愚痴。后二治生死。
△六觉贫苦结怨观念施善。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先觉事。财产缺乏为贫。饥寒逼迫为苦。多怨者。上则怨天。下则怨人。内则怨于父母妻子。外则怨于师友亲邻。书云。贫而无怨难。结恶缘者。苦境怨心一时交接。诸恶业缘无不备造。所谓悭惜己物。贪求人财。嫉妒其富。瞋恨其贵。起诸邪见。拨无因果。好勇斗狠。欺长凌幼。由此父子不和。夫妻反目。孟子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而云横者。儒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佛云。今感贫富贵贱之报。皆因前世悭施敬慢之业。与人结诸怨尤。岂不枉造空作恶耶。菩萨下次观法。孔子曰。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孟子曰。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今开四法。即是去贫之道。得爵之术也。一布施。经言。为人贫困从悭贪中来。为人大富从布施中来。故以施治贫也。有二财。则四事七珍。乃至一缕一麻。法则五教三乘。片言片行。老子曰。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一言可以兴[邱-丘+(看-目)]。则法施之拔苦与乐。识不可较量也。二等念。经言。有亲则有怨。离亲即离怨。今以同体慈悲怨亲平等观之。善与人同。乐取于人。求仁得仁。何怨之有。孟子云。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故以等治怨也。三不念。如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是以有旧恶者。当与劝释不得加报也。四不憎。如子张之尊贤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老子曰。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以见恶逆者。当与教诫。不得痛绝也。三四治结恶。四法一修。贫苦无不离矣。
△七觉五欲过患观念梵行。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初觉事。五欲者五尘欲也。过患者烦恼过也。欲是境。患是心。由外尘欲。牵起爱心。瑜伽云。欲有二种。一事境欲。二烦恼欲。经云。由于欲境。起诸违顺。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如五百仙。闻甄陀女歌而失禅定。一角老为淫女骑颈而无神通。夏以妹喜。商以姐己。周以褒似。并亡其国。凡为道者。须知过罪。当诃责也。世乐有十。谓女色。财宝。声名。饮食。睡眠。家宅。田园。衣服。眷属。官贵。圆觉疏开为四相。一内爱欲。缘自身形。按拭摩触。起诸染着。二外爱欲。缘他男女姿态妖艳。念念贪爱。三内外爱欲。于自他身柔软细滑。攀缘不舍。四遍一切处爱欲。缘于一切五欲尘境。生结缚心。不染者。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也。大论云。五欲无乐。如狗啮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执风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系石火。禅经偈云。智者应观身。不贪染世乐。无累无所欲。是名真涅槃。岂可入道则净。涉俗便染耶。常下次观法有五。一衣钵。迦叶受头陀法。衣但粪扫三衣。食常次第乞食。器即香炉钖杖念珠澡瓶。梵网云。菩萨行头陀时。此十八物。常随其身。二出家。阿兰若处离于聚落。放牧声绝。无诸愦闹。此则出五欲尘染之家。入一真寂静之家。曰志愿者。身虽俗家。心实佛家也。四句拣之。一心形俱不出家。二心形俱出家。三心出形不出。四形出心不出。今当第三句。此二治为俗。四十二章经云。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三守道。谓守涅槃清净之道。出离生死浊海。守菩提洁白之道。解脱烦恼淤泥。此一治五欲过患。四梵行有三。一明悟欲心。二洁净欲身。三不犯欲尘。出世第一。如梵天行。高超六欲。远越释天。如诸佛所说。一心一意行。数息在禅定。是名行头陀。此一治不染世乐。五慈悲。慈与一切之乐。悲拔一切之苦。若非一味法雨。何能三根普润。此句总治三种也。配四法门。初二理。三果。四行。五教也。问。二七何别。答。二约能缘莫起多欲心也。七约所缘莫染五尘欲也。
△八觉生死苦恼观念心愿。
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先觉事相生死者。三界内外。有二种生死。称为苦海。第一分段生死。即六道众生。四大所成身体。有分齐段落。受其生生灭灭。第二变易生死。即声闻菩萨。虽离分段之身。未得圆证法身常寂。不免四相迁流。因移果易。炽然者。楞严云。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未有休息。苦恼无量者。苦有三苦八苦一百一十苦。恼有六恼十恼八万四千恼。问前后何别。答。初明一切生死虚幻不实。二明自他生死因贪欲起。五明自己生死愚迷痴受。八明众生生死发心普济。又四明自己多欲便多苦恼。六明自他贫苦多怨结恶。七明一切五欲皆有过患。八明众生苦恼誓愿代受。故前后不同也。四句拣之。谓一人受一生死苦恼。一人受多生死苦恼。多人受一生死苦恼。多人受多生死苦恼。复有四句。谓同业同报。别业别报。同业别报。别业同报。故如火之炽然。空之无量。发下次观法相。初二句发心。济一切出生死。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三心四愿。乃菩萨之初因也。起信云。发心尽于未来。化度一切众生使无有余。皆令究竟无余涅槃。故云普济。次愿代二句立愿。代众生受苦恼。还源观云。普代众生受苦者。谓修诸行法。不为自身。但欲广利群生。冤亲平等。普令断恶。备修万行。速证菩提。又菩萨大悲大愿。以身为质。于三恶趣。救赎一切受苦众生。恶令得乐。尽未来际心无退屈。不于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问。众生无量。业苦无边。云何菩萨而能普代众生受苦。答。菩萨代众生受苦者。由大悲方便力故。但以众生妄执。不了业体从妄而生。无由出苦。菩萨教令修止观两门。心无暂替。因亡果丧。苦业无由得生。但令不入三途。名为普代众生受苦恼也。后令诸二句。誓令与无上二果乐。起信云。为令众生离一切苦。得究竟乐。非求世间名利恭敬故。贤首疏云。苦者二死烦恼苦也。乐者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槃寂静乐。非求者。非欲令其求于后世人天利乐。长水记云。凡诸菩萨有所作为。皆为众生离苦得乐。此令转灭烦恼生死。得此菩提涅槃。一得永得。大患永灭。超度四流。不亦乐乎。然上离苦。是菩萨大悲。此令得乐。是菩萨大慈。至觉之心于焉备矣。
△后总结三觉以成行证。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先结前八事。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前七自利。第八利他。故属诸佛一乘。菩萨大乘之事。非比自利小乘界内人天乘轻细事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然事为所观境。觉为能知心。佛是满觉先觉果地觉。菩萨是始觉后觉因地觉也。精下次起后三觉。初四句自觉。复还下觉他。合则三觉圆矣。又精进四法。行道正助道品也。三法慈悲。七法修慧。二空观知也。五法法身。无为法性也。经云夫为道者。犹木在水。寻流而行。不触两岸。不为洄流。吾保此木决定入海。学道之人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吾保此人必得道矣。当第一涅槃秦言灭度。义翻圆寂。唯识明四种。一性净涅槃。二有余涅槃。三无余涅槃。四无住涅槃。今属后二也。当第二复还生死海。代受苦恼八也。度脱恶众生怨亲平等六也。上乃自觉。八事下以前等觉他。八事开导五六也。觉苦一八也。离欲二七也。修道三四也。修习自心入于圣道故。肇师曰。佛者何也。盖穷理尽性大觉之称也。生死长寝莫能自觉。自觉觉彼其唯佛也。佛地论云。于一切法一切种相。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故名为佛。今依八事觉之。岂有不成正觉也哉。
△三结八门利益以广通。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此当流通分也。初举能修法行。于念下次显所获胜益。略开有五。一灭罪。罪业为因。苦报为果。修行断惑。罪灭福生矣。二趣果。五十五位真菩提路。必须多闻广慧而进。今诵八大人觉。自到菩提觉道。
经云。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三成觉。迅疾曰速。成证曰登。中直曰正。种智曰觉。过五十五菩提路已。方尽妙觉。成无上道。坐华王座。名登正觉。四断死。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也。五住乐。约三身释。法性身土。无为不动真常乐故。受用身土。具足无量快乐相故。变化身土。相续不断诸法乐故。广开为八。一二果成证乐。二依正常然乐。三恒见诸佛乐。四时闻妙法乐。五贤圣相会乐。六众生离苦乐。七愿行广大乐。八本觉真常乐。三德配之。念念灭罪解脱德也。菩提正觉般若德也。永断常乐法身德也。三德五益唯此经为然。可不诵习而力行之。
佛说八大人觉经疏(终)
- 上一篇:第1660部 沩山警策句释记
- 下一篇:第1661部 佛说四十二章经疏钞
- 第1666部 重订教乘法数
- 第1660部 沩山警策句释记
- 第1659部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
- 第1658部 兜率龟镜集
- 第1656部 观自在菩萨如意心陀罗尼咒经略疏
- 第1655部 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
- 第1651部 五百罗汉尊号
- 第1642部 明道正觉森禅师语录
- 第1635部 性相通说
- 第1633部 紫柏尊者全集
- 第1630部 八十八祖传赞
- 第1629部 大乘百法明门论(附唯识三十颂)
- 第1623部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序赞文
- 第1592部 警世
- 第1591部 定慧相资歌
- 第1581部 修忏要旨
- 第1560部 华严原人论解
- 第1549部 始终心要
- 第1620部 大明仁孝皇后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
- 第1485部 观音玄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