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一
楚衡云峰沙门 智祥 集
尘点劫佛。与现坐道场之十方佛。各证而默同者妙法也。妙法者何。即佛与生。灵灵共禀。历历孤明。无声无色。不得以相相。无相而求者也。然此妙法。本无古今。无生灭。曷诸如来皆有出生现相转法轮般涅槃之古今生灭耶。盖诸佛证此无古今无生灭法时。即愿一切人。与未来际人。齐证乎此。众生一日不证。诸佛一日不安。众生积劫不证。诸佛亦积劫不安。所以不得不于无古今生灭中。示古今生灭。以济此不证乎无古今生灭人耳。即我本师世尊。以不自安之心。来生堪忍。向本无古今生灭中。而突尔幻出不可穷尽之古今生灭。谓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贫穷无福慧。相续苦不断。为是众生故。而起大悲心。夫佛果见六道众生贫穷。实有福慧。实无佛。即具有神力。亦不过如国王之用赦出人于苦已矣。安能使人人皆获国王位哉。是佛抱此不安。亦与世之悯物不自安者。无以异也。亦非佛出现本怀也。要知尽无古今。尽无生灭。必在无尽古今。无尽生灭中。翻出古今生灭。到无尽极处。则尽无古今。尽无生灭。始现前矣。所以示生无非要人证此无生。示相无非要人证此无相。无何众生著相深。着生又深。既没于古今生灭中。非著有即着空。于佛无古今生灭义。有若相背而驰。愈趋愈远。殆相遇无期也已。是以如来于此。远则数百千劫往返。近则四十余年诱引。曲尽无限血肠。磨尽无穷心髓。将人人所有之历历孤明者。左盘右旋。多方陶铸。迨至以白毫光。媚牵心眼。灵运方苏。乃得令一切人。心头眼底。摇摇动动。辘轳欲转于空灵灵地。几欲伸手扪摩。而又无从。故如来得此一机。本怀始畅满。将出世来一大事。无古今生灭之因缘。开襟倾倒。权实会融。举灵灵共禀之宗。班班委付。直至尽会中人。悉能契悟自心。实无古今。实无生灭。信知将来即此毕竟成佛。即此当度无量众生。即此得还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源。即此与诸佛世尊。共一鼻孔吐气。而佛为此一事。常不自安之[鬱-山+止]膈。乃得一慰。乃为我世尊出现。一翻得得。说此妙法华经。教诸菩萨。同与诸佛所最护念之本志也。
将释此经。先分四段。
△一略释经题。
妙法莲华经者。法即一真如心法。乃世出世间。最妙最玄之第一义也。何谓真如心法。以其物物具足。原无增减也。盖大地含生。不论僧俗男女。老少智愚。天仙神鬼。白牯黧奴。俱一一天然。一一成现。你若要去摸索他。寻究他。取证他。了办他。他便无不赴心满愿。无有不得。无有不证。非物物具足而何。且一切僧俗男女。老少智愚。天仙神鬼。白牯黧奴。以至鰕蚬蛤蜊。草芥纤鸡。咸有无量智慧而不自用。无量解脱而不自证。无量三昧而不自入。无量神通而不自取。积劫累生颠倒。于声色人我场中。听贪嗔嫉妒所使。任恩爱无明所驱。或走驴胎。或住马腹。一来一往。万死万生。而者个依然不离。谓有增减否耶。惟其物物具足。无有增减。故四圣六凡。皆倚之为根为本。舍此则更无有能为根本者。此所以谓之最妙最玄之第一义也。我世尊从旷劫自证以来。于三七日。向无尽香水海中。坐大莲华。说圆满修多罗大华严。已为利生。出现于世。其间云重云起。浪复浪生。此唯毗卢遮那。与微尘数等诸菩萨。作是主伴。如是尽微尘刹海。有微尘主伴。乃至于一极微微尘中。有如是微尘主伴。如是主伴。演如是法门。又岂别有所谓法哉。然世尊不离菩提树。而现法界身云。遍坐道场。称法界性。以阐普遍圆融无碍大解脱法门者。只缘著相众生。根机暗钝。视听俱昏。又不得已垂二相。而二始同时。将此妙法。于不可分中。为顿渐秘密。三一小大。作差别显示。则成四十年舌沸寒涛矣。盖此法敛之则无以窥其迹。散之则无以竟其名。所以在楞严曰如来藏性。曰常住真心。在金刚名甚深般若。名实相真宗。在圆觉名无碍伽蓝。在楞伽为佛语心宗。至于涅槃中。无灭无生。非常非断。曰摩醯眼。日涂毒鼓。乃至灵山最后拈华。曰实相无相。教外别传。其实皆此法也。乃此法即则凡圣俱容。离则圣凡俱泯。深无容测。密无容透。与乎其觚而不坚。张乎其虚而不华。非思思议议可得。故将一妙字称之。夫所谓妙者。由其体不变。而用随缘也。语乎体。名不得。状不得。染不得。净不得。复何圣凡迷悟之可指。俨如澄渟之水。圆莹之珠。虽寂寂而光吞影落。不可得而昧者也。约其用。则圣凡迷悟。随之而转。设使不转。一定为圣凡迷悟。何妙之有。且圣不增。凡不减。妙无损益也。若圣有些增。凡有少减妙安在哉。有情得而万事通。无情得而庶物长。若有情独得。无情不得。亦不为妙。惟其天得以清。地得以宁。鬼神得以灵。圣人得以开迷拯溺。愚夫得以忠君爱亲。取之不竭。用之不竟。莫存其故。莫究其新。妙矣。然而未尽得之之妙也。苟得不变之体。神凝千古。一念万年。如碧落长空。如寒潭皎月。竖不止三际。横岂独十方。放之则沙界俱含。收之而毛端有剩。原厥始而无始。朕兆谁分审乎。终而不终。苍茫曷极。斯殆不变之妙也。能运随缘之用者。应机随类。格物无方。如空谷随声。如摩尼现色。毛端现刹尘。内转轮语。其实而非实。镕万有于一无论乎。空而不空。散一无于万有。斯又随缘之妙也。我如来不忍此法独自受用。故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故尔。放光现瑞。急欲将此妙法。浑全托出。意在显露十界十如本迹权实之理。使一切人。睹如是希有事。必生如是希有心。心生而法可证矣。然经名妙法莲华。过去诸佛。久有斯名。大通智胜如来。于尘点劫前。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便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又远如世尊为菩萨时。曾于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前。事阿私仙人。闻妙法华经。又于威音王佛时。于虚空中。具闻彼佛所说妙法华经。则是妙法莲华。岂独文殊于日月灯明。始闻之耶。又岂但今日现在十方恒沙如来。宣此妙莲华耶。去未来无量诸佛。应如是说。故知。此妙法莲华。三际十方尘尘刹刹。无不俱是。苟一时或断。一处不遍。一佛不说。一事不具。则弗妙矣。故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须知。此时字。遍尘刹而不尽。亘古今而常存。非此时彼时。可得间断。可得限量也。妙法之下。着莲华两字者何。因此法微妙难明。故借莲华喻之。夫喻所以表法也。喻不切。即法不妙。如绘像者。其灵在神。画月者。其妙在云。神到而像自活。云奇而月自吐。然则所谓莲华。岂可执天上人间青红赤白之形。而拟议之耶。使执形而拟。纵灵瑞大宝。三千年一开。开则金轮应世。要不过三千年而应一轮王。是岂神到云奇之妙耶。即大经所演。香水海下。有大莲华。名种种光明蕊香幢。而持无尽华藏世界。虽则世界无尽华藏无尽。毕竟终有限量。总之境不忘而量有限。量有限而法即黏滞。又岂无相无名之妙喻耶。今所以喻莲华者。乃明人人本有之妙莲华藏也。谓此莲华因即具果。而果复含因。以今因继果。则后果之因已植。由今果含因。故先因之果元成。正明众生心内。早具已成之佛。诸佛心中。又孕未来之生也。以怀佛之心为因。佛终无尽。以孕生之念证果。生亦曷终。以劫劫之佛。度生生之生。以生生之生。成劫劫之佛。如天河之不息似孤月。以常轮古今如是。诸佛古今如是。众生无不具此莲华。能悟此莲华。即得自己妙法。故以妙法莲华。为此经名也。经者。径也。古今不易之常道也。梵语修多罗。此云契经。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理契机。故名契经。又经者。法也。常也。十界同轨。谓之法。三世不易。谓之常。乃十方三世佛佛所演之常法。故通名曰经。此经题之略义也。略释经题已竟。
△二特标译主。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姚秦者。前后三秦。此明非嬴秦符秦之时也。三藏者。即经律论。谓此师三学俱通故。法师。有二意。一法身长养。全藉于法。是以法为己师也。二将自所证之法。展转传授。使一切人。开通正眼。则为人之师也。鸠摩罗什。译主名也。此云童寿。出处氏族。及译经始末。备载弘传序解。译者。翻译也。谓翻梵音为华音。翻梵字为华字。翻梵语为华言。皆此师力也。
△三别译品名。品有二十八名。各随本品。释义科名。总标于此。
序品第一
品节云。此品总显一真平等法界。以彰如来出世始终不出普光明智。刹那际三昧。欲令众生了此实相真境。以为成佛真因也。如来出世本怀。先说无量义经。入无量义处三昧者。正显如来语默随机。皆非心识思量境界。然于定中。天雨四华。地摇六震者。意显如来以无作妙力。掀翻众生无明窠窟。以撤六根四大之障碍也。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者。直显众生动用根尘识界不离普光明智也。光中圆现法界事相。生佛始终。显众生诸佛平等无二也。盖此光中实相真境。即众生日用现证境界。但能当下知归。了此即为成佛真因矣。如来出世。特为此事。四十年中。未显发者。何也。根机未熟。待时故耳。且以弥勒腾疑者。显此境非心识可知。启问文殊。盖非智不能入也。引灯明之本始。证今佛之瑞相。显古今一道耳。四十年中所谈。不尽火中之事。故判此品。为总显如来出世为一大事因缘之象。天台云。序义有三。次也由也述也。如是我闻等。冠于经首。次序也。放光六瑞。发起之端。由序也。问答释疑。正说弄引。叙述也。具此三义。故称为序。义类同者。叙为一段。故名曰品。唯药王品与提婆达多品。是佛亲唱。余皆结集所置。或译人添足。此品居诸品之始。故云第一。又序有通别二义。从如是我闻。至退坐一面。是通序。谓通诸经皆然也。从尔时世尊下。至品尽。是别序。与众经不同。乃别序一经教启之因也。
△四正解文义。大科分三。一序分。夫序正流通三分。始于道安法师。而证于亲光菩萨。解家无不依之分释其文。此古今不易之定论也。又分二科。一六种证信序。六种者。即信。闻。时。主。处。众六成就也。谓此六种。阙一不可。证信者。佛将入灭时。阿难请问。一切经首。当置何语。佛命置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大众俱。使天下后世。知佛法皆有源本。非世人可妄作也。置此有三意。一以断疑。二以息争。三以简邪。断疑者。阿难始结集登座时。相好如佛。众起三疑。一疑佛重起。二疑他方佛来。三疑阿难成佛。及举如是我闻等。则三疑顿息矣。息争者。如不言如是之法。从我佛闻。是自有制作。则争论便起。故举如是我闻等。则争论不生也。简邪者。外道邪法。经首皆置阿忧二字。谓阿者言无。忧者言有。外道妄计万法虽多。不出有无为吉。故佛经首置如是我闻等。使邪正攸分也。就此分三。一标信与闻。
如是我闻。
如是。乃指法也。我闻。明授受也。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六成就中。如是二字。即信成就也。谓信者言如是。不信者言不如是。约理。谓圣人说法。但显真如。唯如为是耳。故曰信成就。我闻。第二闻成就也。我乃结集经主也。本随世假我。及法身真我。言非同凡夫外道所计之我也。我闻者。谓亲见亲闻。非展转传闻。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不假音闻。教体何立。约理以无我之真我。不闻而自闻。故曰闻成就。
△二时主及处。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一时。第三时成就也。取其师资道合始终说听之一时。盖佛说法。圣境难齐。岂可定以时节。故但言一时。约理则心境理智。凡圣本始一如之时。故曰时成就。佛。即第四主成就也。梵语佛陀。此云觉。谓始觉与本觉证齐而成究竟觉。此约自觉言也。又云。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此兼利他。自觉拣凡。觉他拣小。圆满拣因。盖指娑婆教主释迦牟尼佛也。非此大圣孰能演斯大法。故曰主成就。住王舍等。第五处成就也。王舍城者。驳足王与千王。共立舍城。都五山中。为大国。此城名也耆阇崛乃山名。此云灵鹫。以峰形如鹫故。此中有五精舍。一名天主穴。一名七叶穴。一名蛇形穴。一名少独力山。一名耆阇崛。前佛今佛。皆居此山。佛灭后罗汉住。次第有辟支佛及鬼神。相续住。住皆圣灵。故曰灵鹫。约理住者。以能住之智。居所住之理。不落二边。咸归中道。斯一乘妙典。非此胜地。何以说之。故曰处成就。
△三详列听众。乃第六众成就。座无知音。说将谁听。今淘汰已成。不得不说。故于列众。粗分为二。一详列圣凡。又三。一声闻众。分二。先比丘又二。一出无学以明德。又复分四。一举类标数。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
此但举迹。与者共也。大有三义。一数多。二名重。三德隆。比丘梵语。此翻亦三。一乞士。谓内乞佛法。以资慧命。外乞信施。以资色身。二破恶。谓能破见思之恶。三怖魔。谓既能破见思之惑。而魔罗恐怖。以其能出三界。必化余人。则魔类减损。所以怖也。众梵语僧伽耶。此云和合众。有六义。戒和同修。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利和同均。口和无诤。意和同悦。万二千标数。略言之也。广则二十八品内。他方此土。凡在会者。悉皆为众。又十方十二类众生。及三变净土。从地涌出者。亦皆此曾众。故此但略言。俱者具也。谓此大众。皆集此处。
△二明位叹德。
皆是阿罗汉(至)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此则显本迹。虽比丘而本皆大阿罗汉。凡此圣众无非辅化。如来出世利生。岂仅实行声闻。佛云我弟子。如是方便度众生。可悉知其远本。皆不思议。梵语阿罗汉。名含三义。一无生既得出离三界。则分段变易俱离。不受后有。非但仅能破恶。二杀贼。一切烦恼尽除无余。不但仅能怖魔。三应供。具智断功德。堪受人天供养。天台云。诸漏尽两句。叹杀贼。诸漏有三。一欲漏。二有漏。三无明漏。谓三界因果。起惑造业。致生死。忘法身。失慧命。丧重宝。皆是贼义。烦恼。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即九十八使。今诸漏既尽。则烦恼永忘。所以能杀贼也。逮得己利一句。叹应供。三界因果。皆名为他智断功德。方名己利。己利具足。所以能应供也。尽诸有结两句。叹无生。诸有。即二十五有生处。结。即二十五有生因。今因果都忘。则有结尽矣。心得自在者。即定慧具足。定慧既具。何生之有。所以得不生也。
△三略举首众。于万二千中。略举上首二十一位。
其名曰阿若憍陈如(至)须菩提阿难罗睺罗。
此列名也。阿若名也。此翻无知。以无知名者。非无所知。乃知无耳。憍陈如姓也。此云火器。婆罗门种。其先事火。从此名族。又名摩诃男。以其闻法得道。最在一切人天罗汉之前。如云佛最长子。阿含云。我佛法中。宽仁博识。初受法味者。拘邻如比丘第一。
○摩诃迦叶。此云大龟氏。其先代学道。灵龟负仙图而应从德命族。名毕钵罗。父母祷树神而生亦名饮光。以其身光能饮日月故。佛弟子中。名迦叶者多。于同姓中最长。故名摩诃迦叶。摩诃含大多胜三义。如来以法付之。乃传金缕僧伽黎。住鸡足山。待弥勒出世。付法授衣竟。然后入灭。阿含云。我佛法中。行头陀行。大迦叶第一。优楼频螺。此云木爪林。依林住故。伽耶此云城。那提此云河。兄弟三人皆事火。当毗婆尸佛时。共竖刹柱。故报为兄弟。兄为瓶沙王师。有五百弟子。两弟各二百五十。皆行兄法。不肯归佛。佛作十种神变度之。谓毒龙不中。龙火不烧。恒水不溺。三方取果。北取粳粮。忉利取甘露。知嫌隐去。知念现来。火灭还然。斧举不下。广如瑞应经说。虽睹众变。邪执不归。复云。瞿昙虽神。不如我道为真。佛云。汝非罗汉。亦不得道。三人皆契悟。同归于佛。阿含云。优楼那比丘。能将护。四众。供给四事。令无所乏。最为第一。那提比丘。心意寂然。降伏诸结。精进第一。伽耶比丘。观了诸法。都无所著。善能教化。最为第一。
○舍利弗。此云鹙。水鸟也。弗此云子。大论云。婆陀罗王妇生一女。眼似舍利鸟。因名舍利。以其是女所生故。名舍利弗。又名身子。以母好形身故。阿含云。我佛法中。智慧无穷。决了诸疑。舍利弗第一。
○大目犍连。此云莱茯根。婆罗门姓也。名拘律陀。因祷树神而生。故以命名。阿含云。我弟子中。神通轻举。飞到十方者。目犍连第一。
○摩诃迦旃延。婆罗门姓也。此云文饰。善议论故。阿含云。善分别义。敷演道法。迦旃延第一。
○阿?楼?。或云阿那律陀。此云无贫。或云阿泥卢豆。此云如意。贤愚经云。弗沙佛法末时饥馑。有辟支佛名利吒。行乞空钵。有贫人。见而悲愍曰。圣士能受稗否。答云。可耳。即以所啖奉之。食已现十八变而去。其人悲感愈切。故感九十一劫天上人间。受如意乐。及投佛出家。以昏睡受佛呵责。七日不眠。遂失双明。佛令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得半头天眼。见大千界。如观掌果。阿含云。我佛法中。天眼彻视者。阿那律比丘第一。即斛饭王次子也。
○劫宾那。此云房宿。父母祷房宿而生。故以为名。又云。初出家时。因往见佛。偶值雨。夜宿陶师房。以草为座。后一比丘亦来投宿。宾那即推草与之。至中夜后。比丘问何往。云我欲见佛。比丘遂为说法。豁然得道。后比丘即佛也。以共佛宿得道。故名房宿。阿含云。我佛法中。善知星宿日月。明识图像者。劫宾那比丘第一。
○憍梵波提。此云牛呞。亦云牛迹。前五百世时。曾为牛王。以牛食后。常事虚哨。余报未除。唼唼常嚼。故时人称为牛呞。以避人轻笑。恐其得罪。常居天上。佛灭度时。迦叶集千罗汉。遣下座僧。追憍梵至。梵问佛。答云已灭。梵云。佛出我出。佛住我住。佛既入灭。吾亦灭矣。遂入灭。阿含云。乐在天上。不乐人间。牛迹比丘第一。
○离婆多。亦名离越。此云星宿。父母从星乞生。因以得名。虽得出家。犹随本字。阿含云。坐禅入定。心不倒乱。离越比丘第一。
○毕陵伽婆蹉。此云余习。五百世为婆罗门。虽得道果。余习尚犹高慢。过恒河水叱河神曰。小婢驻流。河神分为两派。其神被叱。遂往诉佛。佛令伊悔谢。即对众合掌云。小婢莫嗔。大众笑之。河神云。悔而更骂。佛云。本习如此。实无高心。阿含云。树下苦坐。不避风雨。婆蹉比丘第一。
○薄拘罗。此云善容。容貌端正故。年一百六十岁。无病无夭。由昔持不杀戒故。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毗婆尸佛时。一比丘患头痛。以一阿勒果施之。病愈。感劫劫生生身常无病。阿含云。寿命最长。爱乐闲静。薄拘罗第一。
○摩诃拘絺罗。此云大膝。即舍利弗舅也。由来论常胜姊。姊孕。论则不胜。知怀智人。寄辨尚尔。况出生耶。乃弃家往南天竺。读十八经。时众笑之曰。累世难通。一生岂冀。乃喟然叹曰。在家为姊所胜。出外为他所轻。誓愿不休。无暇剪爪。时人呼为长爪梵志。后投佛出家。得法眼净。阿含云。得四辩才。触难能答。拘絺罗第一。
○难陀。亦云放牛难陀。此云善欢喜。妙乐云。从初慕道为名。欢喜中胜。故云善也。净饭王逼十万释出家。即其一也。
○孙陀罗难陀。孙陀罗。此云好爱。妻名也。难陀。此云欢喜。己号也。拣异众难陀名。故标妻名。以别之也。是佛亲弟。四月九日生。短佛四指。容仪挺特。与世殊异。后为佛引令出家。证罗汉果。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富楼。此云满。父名。弥多罗。此云慈。母名西域称男为那。女为尼。从父母得名。故名满慈子。阿含云。善能广说。分别义理。满慈子第一。
○须菩提。此云空生。其生之日。家中库藏。一切皆空故曰空生。父母惊异以占。相者曰。吉。又名善吉。及其出家。见空得道兼修慈心。得无诤三昧。善说空法。佛从忉利天下。率土辐辏。争先顶礼。惟须菩提。端坐石室。念诸法空。豁然开悟。故为解空第一。
○阿难。此云欢喜。或云庆喜。或云无染。佛成道日生。举国欣庆。故以得名。凡随佛入天人龙宫。见诸女众。心无染着。故名无染。为佛侍二十五年。所闻八千。犍陀皆诵不遗。不重问一句。佛灭后。大众请结集诸经。登师子床。相好如佛。迦叶赞云。面如净满月。眼若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而如来宝藏。今得流通天上人间者。皆尊者力耳。其入灭时。于恒河中。入风奋迅三昧。分身为四分。一与天上。一与龙宫。一与毗舍离国。一与阿阇世王。阿含云。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达。堪任奉持。阿难陀第一。
○罗睺罗。此云覆障。是佛亲子。往昔因塞鼠穴。又不看侍婆罗门六日。故处胎六年。因名覆障。佛为太子。时。欲求出家。父王不许。乃曰。汝若有子。听汝出家。太子即以手指妃腹曰。过后六年。汝当有孕。既出家已。耶输有娠。诸释咸瞋。疑其非正。耶输遂设火坑。誓曰。我若为非。母子俱灭。若真遗体。天当为证。因抱子投坑。坑变为池。莲华捧体。于是父王欢喜。虽失其子。而获其孙。孙为金轮。吾亦何恨。后长大已。佛索出家。父王不许。耶输将上高楼。目连飞空取之。佛度出家。为舍利弗弟子。于大众中。密行第一。
△四总结众集。
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
此统摄余众也。如是二字。指上二十一位。其余万二千中。未举者。以等字该之。统文也。闻名曰知。见形曰识。又见形为知。见心为识。众所知识者。言此皆人天大众所共见。所共知之大阿罗汉也。
△二标有学。以该广该。广者。谓举有学则初二果人。摄无不尽也。
复有学无学二千人。
此尽诸学众也。前万二千。乃真穷惑尽无学者也。此二千有学者。将研真断惑。希证四果。是学彼无学之人。但举位数。而不叹德者。以与前诸知识差等。若证入四果。则德业无二无别。故此不复重叹。
△二比丘尼众。
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
此复标尼众。以见法会之必有也。波提。此云大爱道。以有智故名。又云憍昙弥。此云尼众主。即佛之姨母也。佛成道十四年。母求出家。佛不许。阿难为陈三请。佛令阿难传八敬法。若能行。则听出家。一百岁比丘尼。见初受戒比丘。当迎拜请坐。二不得骂比丘。三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说尼过。四于僧中。求受大戒。五若犯僧残罪。应半月向僧中行摩那埵行。六当于僧中。求教授人。七不应在无比丘处结夏安居。八夏讫诣僧中。求自恣人。母一一如教。遂度出家。共眷属数有六千。
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
耶输陀罗。此云华色。亦云名闻。在家为菩萨之妻。天人知识。出家为尼众之主。位居无学。即名闻也。亦与眷属俱。直指云。以上三种二乘。应归阿含方等般若羊鹿牛车。为后三周得记者伏案。约用属当人权智。
△二菩萨众。分四。一举类数。
菩萨摩诃萨八万人。
此标上位。以明法会之辅佐也。菩萨乃梵语。具足应云菩提萨埵。此翻觉有情。已能自觉。而觉他也。摩诃萨。此翻有大多胜三义。亦名大道心众生也。谓具大慈。得大智。修大因。证大果。故得是名。此常随众。数有八万。
△二明德位。
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
阿翻无。耨多罗翻上。三藐翻正。三菩提翻觉。通云无上正等觉也。梵语阿[鞥-合+(白-日+田)]?致。此云不退转。有三不退。一位。二行。三念。从初住位。分具三德。得般若是位不退。离二死故。得解脱。是行不退。诸行具故。得法身。是念不退。证实境故。此一句是总叹八万大士正因。已植下十二句。别叹所修诸功德门。然修虽万行。要不出十波罗蜜。当以十度合之。
皆得陀罗尼。
上就人依法。人众法一。故曰皆于。此以法品人。人众法十。故曰皆得。贯下一十二句。谓此八万人。皆得十度皆得名称普闻。皆能度脱无数众生也。陀罗尼。梵语。此云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愚谓即戒度也。戒有止作二义。止者。诸恶不作。既能止于众止。万妄永息。妄既息而群灵毕具。岂非总一切法耶。一切法即染净因果世出世法。作者。众善奉行。既能作于所作。无行不修。行既修而诸智恒存。岂非持无量义耶。无量义即十界十如本迹权实之义。如是凡圣因果。唯戒波罗蜜。总持不失。始名最胜无上大陀罗尼。故以之摄戒也。
乐说辩才。
即愿度也。辩才有四。一法无碍。二辞无碍。三义无碍。四乐说无碍。菩萨至九地。断一障二愚。始能证此。乐说者。统前三而成。昼夜恒说。炽然靡间。人不分利钝。处不论苦乐。尘刹俱遍。劫量匪穷。若弘愿不深。曷堪至是。故以之摄愿也。
转不退转法轮。
即进度也。等觉位中。证此法已。即能以普现色身遍入尘刹。广运十二类生。咸跻宝所。轮终不滞。乃至无有一念生满足证。所谓虚空界尽。众生界尽。我此修行究竟无尽。此精进轮。岂有终穷。故以之摄进也。
供养无量百千诸佛。
即施度也。盖能供养者。必发喜舍心。惟喜舍故。不独能舍身外诸珍宝物妻子眷属。即己身头目手足。无不以欣心供养。况所奉非一佛二佛也。动以无量百千言。其供佛所具之珍宝。及自他身分。宁有量哉。准华严经说。菩萨所奉。有无量衣服云无量伞盖云。乃至歌咏赞叹。一一皆云无量。然此皆财施也。行愿云。诸供养中。法供养最。而诸菩萨上求下化。行所难行。示法界身。应微尘国。又是何等施力。故以之摄施也。
于诸佛所植众德本。
即禅度也。诸佛所。即微尘刹土也。植众德。即自净佛土也。欲净佛土。无越乎定。定深而德本建矣。今菩萨欲圆满二利之果。植真因。惟佛可凭。福智双严。大用繁兴。方堪济物。然所以修定慧。即自净佛土也。维摩云。心净则佛士净。故以之摄禅也。
常为诸佛之所称叹。
即慧度也。菩萨上求下化。益己益人者。皆慧也。如九地菩萨。建立世出世间工巧技艺种种差别门。种种出离门。乃至无量神通三昧。罔不通达。能为诸佛之所称叹。故以之摄慧也。
以慈修身。
即忍度也。慈。乃遍济群灵也。而曰修身者。须知慈量未充。即修身有欠。故慈深则忍亦深。如不休息。菩萨为一众生。于极苦地狱。经无量劫。尚不舍离。其慈心忍力。何等广大。故以之摄忍也。
善入佛慧。
即方便度也。佛慧者。即一乘实相。所谓甚深无量。难解难入。除佛与佛。无能入者。今菩萨之根本大智已植。则能以方便智。妙彻本源。尽真如际。得百万阿僧祇神通。具百万阿僧祇三昧。见如是世界。兴如是供养。放如是光明。演如是法义。岂非善入佛慧者耶。故以之摄方便也。
通达大智。
即智度也。大智者。乃无上菩提圆照法界之智也推而行之。谓之通。足此及彼。谓之达。菩萨既至不退转地。则能置一心于万有。融万有于一心。所谓森罗万象。海印发光。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其智印何等圆满。故以之摄智也。
到于彼岸。
即力度也。彼岸乃涅槃城。非大力不能到。其所以不到者。由无量生死因。无量烦恼果。系着此岸。今菩萨以金刚妙慧。一齐斩断。则因忘果丧。故得五住尽二死忘。即乘此宝乘。直至道场。力何锐也。故以之摄力度耳。
名称普闻无量世界。
此总束前十度也。名者。实之着。菩萨内智悉充。外行毕具。到此地位。则无量世界。咸闻其名。所固然也。称者。相等也。无量世界。则周遍无尽。名既远闻如是世界。而实岂轻易量哉。
能度无数百千众生。
前数段。皆明自利。此节方举利他。盖有其行者。必有其能。今菩萨万行无遗。权实具足。自能分身尘刹。随机随数。现一一形。说一一法。故曰能度。无数百千云者。统括无尽之词也。
△三略标名。
其名曰文殊师利(至)宝积菩萨导师菩萨。
此一十八位。据理皆如来自具权智之名。可以意领。不繁述也。文殊师利。此云妙德。又名曼殊师利。此云妙吉祥。过去作佛。号龙种上尊王。本经自叙。为妙光法师。于此曾为根本大智。隐胜现劣。辅扬法化已。与如来同。为有情模范。故此品如来以光说。而文殊以言显。如印与文。曾无主从之分也。
○观世音。梵语婆卢吉低税。此云观世音。然观为能智也。世音为所境也。至后本品详释。菩萨以大悲心运。普门示现。神通三昧。化他流通。意欲令此妙法。源源不绝。对文殊为智悲并运。共力助成出世本怀。则与如来。皆无二无别也。
○得大势。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凡举足下足。动三千界。坏魔宫殿。故名。与观世音。共辅阿弥陀佛。次第受记。宝藏佛言。由汝愿取大千世界。今当字汝为大势至。
○常精进。宝积经云。是菩萨为一众生。经无量劫。随逐不舍。犹不受化。无一念弃舍。以身心精进故。
○不休息。思益经云。恒河沙劫。为一日一夜。三十日为一月。十二月为一岁。过百千万亿劫。得值一佛。如是值恒河沙佛。行诸梵行。修习功德。然后受记。必不休息故。
○宝掌。宝积经云。以何义故。名为宝掌。谓菩萨于诸佛土。化众生时。欲以右手遍扪若干诸佛世界。即随所欲而能成办。从其手。出佛法僧声。乃至慈悲喜舍之声故。
○药王。由曾以雪山上药。供佛及僧。愿于未来。能治众生身心二病举世欢喜故。
○勇施。谓能以出世法宝。遍施众生。而无疲厌故。
○宝月。谓所证三谛。可尊如宝。能证三智。圆照如月故。思益云。菩萨常修童子梵行。乃至不以心念五欲。何况身受。故名宝月。
○月光。谓圆妙三智。能除昏烦热恼。犹如月光清凉破暗故。
○满月。谓三智圆明。无有缺减。如满月故。
○大力。谓智境冥合。有大力用故。
○无量力。以大力用。遍应众缘。遍拔众苦故。
○越三界。超越分段变易二种生死故。
○?陀婆罗。此云善守。若有众生闻名者。必定得三菩提故。又名贤首。以位居等觉。为众贤之首故。
○弥勒。此云慈氏。思益经云。若众生见者。即得慈心三昧故。又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
○宝积。谓积聚智宝故。
○导师。思益经云。于堕邪道众生。生大悲心。令入正道。不求恩报故。
△四结余众。
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
此统摄余众也。如是者。指上一十八位。以等余未举之众。直指云。此应判归大白牛车一乘上位。约理即属当人实智。知音云。声闻形出俗网。迹近如来。闻法为亲。故列于前。人天形乖服异。迹非侍奉。闻法为疏。故列于后。菩萨形不捡节。迹无定处。即不同俗。复异于僧。故置于中。
△然此更有说焉。本经开权显实。及废权立实所为者。声闻也。焉不首列。菩萨为辅化之众。而后诸品中。腾疑置请。皆此众也。故随即列名焉。至于人天八部。乃法会必有之众。势必一一具陈于后。
△问。圣列中。独不开缘觉。岂法华一会。无此众耶。曰。已摄入声闻菩萨之间。文省故耳。然声闻与诸菩萨。皆为后文各品当机之伏案。故此标也。
△三天人众。分三。一诸天众。又二。初欲界。
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
前举圣众。此列天人。见此会圣凡毕集也。释提桓因。此云能天主。能作忉利三十三天主故也。璎珞经云。过贤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号无著世尊。眷属二万者。举非臣民。乃帝释亲因也。后皆准此。
复有明月天子(至)与其眷属万天子俱。
此举臣也。前三乃内臣。如卿相。即三光天子。明月。乃宝吉祥月天子也。居以颇胝迦宝水晶所成。能泠能照故。普香星天子也。宝光。即宝意日天子也。居以俱胝迦宝火珠所成。能热能照故。四天王。乃外臣。如武将。居须弥山腰。东提头赖吒。此云持国。护持国土故。居黄金埵。领乾闼婆富单那众。南毗留勒叉。此云增长。令他善根增长故。居琉璃埵。领薜荔多鸠槃茶。西毗留博叉。此云广目。亦云杂语。能作种种语言故。居白银埵。领毒龙毗舍阇。北毗沙门。此云多闻。福德之名。闻四方故。居水晶埵。领罗刹夜叉。此四天王。各领二鬼。不令恼人。故称护世。
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天子俱。
自在。即第五化乐天。谓化诸人。而自乐也。又于五欲境。变化自娱故。大自在。即第六他化自在天。谓化诸他。而自得自在也。又欲得五欲境时。余天为化假他所作。以成己乐。即魔宫也。欲界中唯第二夜摩。第三兜率不列。文略故也。然此六天。俱未离欲。以次第分轻重。故名欲界。
△二色界。
娑婆世界主梵天王(至)与其眷属万二千子俱。
此总明色界诸天也。正云索诃。此翻忍。其中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梵是西竺音。此云离欲。除下地系。上升色界故。由不忘形色。故云色界。又曰。禅天以爱乐禅定故。内有四禅。初曰离生喜乐。二曰定生喜乐。三曰离喜妙乐。四日舍念清净。梵天王。乃总举色界主。尸弃。此云顶髻。即初禅天主。光明。即二禅天主。三四二天不列。亦文略也。据惟识。谓二禅以上。不分王臣。此中云光明大梵等。以等字。犹有多位也。再俟参考。无色界亦有四天。虽无实形色。而有定果色。如来光中。映令暂现。而此会亦有之也。由无色故。不别列。皆摄于等字中也。
△二杂?众分五。一龙王众。
有八龙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难陀。此云欢喜。?。此云善。此兄弟二龙。常护摩羯提国。雨泽以时。国无饥年。瓶沙王令年为一曾以报。百姓闻皆欢喜。从此得名。即目连所降者也。娑伽罗。此云咸海。从所居得名。于大海中。此为最胜。和修吉。此云多头。亦名宝称。德叉迦。此云多舌。亦名现毒。谓嗔时嘘气。人畜皆死故。阿那婆。亦名阿耨达。此云无恼。凡龙俱有三难。一热沙。二恶风。三金翅鸟。唯此俱免。故云无恼。又雪山有池。名阿耨达。池中有五柱堂。龙常居此。故从池名。摩那斯。此云大身。亦云大力。修罗排水。淹善见城。此龙萦身。以遏海水。优钵罗。亦云沤罗。此云青莲华。从池得名。等者。以等其余龙王。王既临则眷属随至。故云与若干也。龙是一类。而亦随福业报处不同。灵蠢亦别。眷属宫殿。衣服庄严。一一具足。唯饮食最后一口化为虾蟆。秽污不堪。故异人天也。
△二紧那罗众。
有四紧那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云疑神。似人而有一角。乃天帝法乐神也。居十宝山。身有异相。即上奏乐。佛说法时。诸天弦歌。而颂法门。即此神也。旧云。法奏四谛。妙法奏十二缘。大法奏六度。持法总奏前三。迹寄弦管。本即不可思议。眷属庄严等。如前释。
△三乾闼婆众。
有四乾闼婆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乾闼婆。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阴。其身出香。乃天帝俗乐神也。乐者。缘幢倒掷之伎也。乐音者。鼓节弦管也。美者。幢倒之胜也。美音者。弦管之胜也。
△四阿修罗众。
有四阿修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正云阿索洛。此云无端正。以男丑女正故。又云非天。由神果报。邻次诸天。为修行怀嗔。而无天德。故云非天。又云无酒。于四天下采华。酿于大海。鱼龙业力。其味不变故。据楞严。有胎卵湿化之四。约天人鬼畜。各摄一类也。婆稚。此云团圆。与天帝战时被缚。因誓得脱。故以名焉。佉罗骞?。此云广肩。即拥海水者也。毗摩质多罗。此云净心。亦云种种疑谓能以一丝幻。作种种事故。索乾闼婆女。生舍脂。帝释业力。令其父居七叶殿。遂纳为妻。后谗其父。遂交兵。脚波海水。手攻善见。帝释以般若力。不能为害。罗睺。此云障持。又云摄恼。因日光照眼。不能见故。将手隐摄日月。令天恼故。身长八万四千由旬。口广千由旬。与天战时。手撼须弥。败匿藕孔者。然眷属宫殿衣服庄严。亦与天等。唯饮食最后。一口化为青泥。不同天也。骞(音牵)。
△五迦楼罗众。
有四迦楼罗王(至)各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迦楼罗。此云金翅。以翅作金色故。居四天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三十六万里。颈有如意珠。以龙为食。大威德者。威胜群辈。又威摄诸龙故。大身者。身超群类故。大满者。所啖之龙。常饱满故。如意者以颈有此珠故。此鸟亦有神力。能化为天子天女。住处宫殿。食亦百味。日于东方。啖一龙王。五百小龙。三方亦尔。寿八千岁。临终失势。不得龙食。即嗔从金刚山。逶海穿地。但不能直过风轮。仍从故孔。上金刚山。如是七返。还山顶命终。此类亦有胜劣杂类科。唯缺夜叉摩呼罗伽二类。理应有之。
△三人王众。
韦提希子阿阇世王与若干百千眷属俱。
此明国主摄臣民也。韦提希。此云思惟。瓶沙王夫人。阇王母也。佛因之说十六观经。阿阇世。此云未生怨。相师占云此儿生。则定当害父。母怀之曰。已有恶心于瓶沙王。未生已恶。故名。生已。王令升楼扑之。不死。但损一指。又名无指。王舍城主也。因害父母。向文殊求悔。得柔顺忍。命终入吒罗地狱。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无生忍。弥勒世复生此界。名不动菩萨。后当作佛。号净界如来。又此节缺人非人。亦文略故。如来说此妙法。欲畅出世本怀。将令佛刹微尘数世界众生。无不鸠集。此特于无量众中。列其大概。广如华严经说详。列圣凡已竟。
△二总结众集。
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此明入会之礼仪也。以最尊顶。礼最卑足。表诚敬之切。在会圣凡。无不尽诚。致敬礼毕。则各安方面也。然既诚求妙法。岂安然坐受耶。是亦为佛所命。坐则身心不动。而大法可纳。慧缘斯进矣。退。归藏也。各摄异缘。令心境寂。抑经家序会众鸠集之仪式如此。六种证信序已竟。
△二放光发起序。又名别序。谓于众经不同。别别发起也。分五。一众集供养而兴赞叹。
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此明会众虔恳。有所欲闻也。尔时者。会众毕集。说听一如之时也。世尊。乃十号之一。九界罕觏。为世出世间所尊敬故。四众者。即出家在家各二众也。天台云。据此犹名局意狭。各开一一有四。谓发起。当机。影响。结缘。发起者。权谋智鉴。知机知时。而引发大教也。当机者。宿植德本。缘合时熟。闻即得道也。影响者。古往佛圣。隐其圆极。辅佐法王。如形影相依也。结缘者。过去根浅。虽见佛闻法。不能顿证。但作未来得度因缘也。围绕者。既礼毕退坐。则周旋围绕。翘勤瞻仰。欲冀如来有所宣示。供养总表三业。恭敬必卑谨处礼属身。尊重必至念专注属意。赞叹乃发言称美属口。正此之时。如来欲举扬妙法。而会众倾诚如此。可谓机教相扣。必至利益无量也。
△二如来现瑞。以为发起。此为如来以无缘大悲。引发大教。放斯光明。先动出格丈夫疑问者也。又分二。一此土六瑞。分六一说法。
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明说经入定。为现诸瑞相之由也。如来今欲开权显实。则所为之众。必非权小。故曰为诸菩萨。机既纯圆。教非不了。故经云。佛自住大乘。于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则所说者。乃如如理。实相一乘。故曰大乘。即此一乘实相。平等广大。则世出世间圣凡染净。权实因果。无不包容。以此一义。出无量义。收无量义。还归一义。故名曰无量义也。若人不豫先透此无量义经。必不能堪任一乘妙法。故如来于妙法未开显已前。必说此经。非教二乘。故曰教菩萨法。一乘妙法。既为佛所护念。则无量义经。为入法华之捷径。亦即为佛所护念。是不轻宣传者也。人其可不深生向慕。进趋有分地哉。
△二入定。
佛说此经已结跏趺坐(至)身心不动。
说经。是如如智。入定。是如如境。境智圆融。始成妙法。若不入此妙定。则所说何归。光从何发。是知由入此定。则能致动地雨华。亦能十界圆现也。今谓说此经已。是经家叙佛说中默旨。然既曰无量义。说岂终穷。既曰教菩萨法。岂容意拟。则佛入定。正所以入说中之无量义。故定亦名无量义也。跏趺。乃佛坐之仪轨。三昧。此云正定。亦名正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定言处者。乃说到行到。理智相融。凡圣一如。自他无碍等。处。即一真寂灭场地。既至此处。则真俗双超。寂照不二。四智三身。当体如如。故曰身心不动。要知说经入定两段。为法华开张大本。幸细心体会。
△三雨华。
是时天雨曼陀罗华(至)而散佛上及诸大众。
此明天华散。佛亦有所雨也。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曼殊沙。此云柔软。又云赤华。华以表因。应如如智而雨。以之散佛。表以因彻果。及诸大众。是以因成因。而因因增长。始契无上妙果也。必以四华散者。表其当获佛因。佛因者。即住行向地。乃圆因也。小白表习种性十住。开佛知见也。大白表性种性十行。示佛知见也。小赤表道种性十回向。悟佛知见也。大赤表圣种性十地。入佛知见也。
△四动地。
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此以地震。表法不妄动也。光明记云。动踊起三。是形。震吼击三。是声。又摇飏不安。名动。垄凹凸。名踊。自下升高。名起。隐隐有声。名震。砰磕发响。名吼。令物觉悟。名击。经言震动。于形声各标一也。于六种中。又各有三。谓动。遍动。等遍动。直动。为动四。天下动为遍动。大千俱动为等遍动。余五亦然。合则成十八种动也。此表如来将欲开显无上妙法。必须翻破一切众生根尘识三。坚固无明之十八窝臼。无明破除。正觉可成矣。必谓普佛世界者。世界乃依报。亦即众生惑业共成之色法也。无明既破。当体全空。空色销忘。妙法斯证。故必令大千俱转也。(□□)。垄(□□)。凹(音坳)。凸(音突)。砰(音烹)。磕(音榼)。
△五众喜。
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至)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此明会众喜。见诸瑞谨仰欲知也。比丘义。已见前。优婆塞。正云邬婆索迦。此云近事男。谓亲承近事比丘僧故。优婆夷。正云邬婆斯迦。此云近事女。谓近事比丘尼故。夜叉。正云药叉。此云捷疾。摩睺。亦名摩呼罗伽。此云腹行。即地龙也。人非人。是该无不尽。小王。乃粟散王。转轮者。人寿八万岁出。曰金轮王。治四天下。自然千子。七宝随身。有金轮忽然涌现。王乘之巡四天下。故称圣王。此不标菩萨众者。以今放光现瑞。乃为诸小乘。显示妙莲华藏之本有也。且人天大众。幸闻此无量义已。而忽见雨华动地。甚是奇特。便谓得未曾有。既见佛非常之相。必欲得佛非常之理。故咸生欢喜咸共合掌。但只一心观佛而已。要知会众合掌。时节五官。俱不妄及。只有一佛在前。瞻之仰之。肃然不乱。故曰一心观佛。此一心观。与世尊之无量义处三昧。其境界亦不甚远。但欠不能证入也。约理各各住自性本定。即一心观佛义。
△六放光。
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
此以放光。显智性之本有也。诸佛本有常光。无时不照。今曰放光。乃有所为而放也。然光以表智。从毫出者。乃中道第一义智。但此等光。人人本具。惟积劫不肯发如来心。行如来事。所以如是光明等闲。被尘埋却。虽佛于华严。及诸会中。累放此光。机未熟者。浑如不见。故亦无所疑。今众既闻无量义。而妙法可投。是以如来特放是光。而表是法。令人人于此有所证也。然则此光。又岂可作寻常放光视耶。
△二他土众瑞。分二。一举能照之智。
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
此明因光照能见他土诸相也。照者。如日月灯。万物等类。无不睹也。佛光所照。南西北方。四维上下。无不明也。然独照东方者。东为群动之首。以表众生动用中。有此境界也。万八千者。极其广远。如一世界中。有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若以众生见量。尚弗能尽知一部洲事。况于三有。况一佛土。又况万八千土邪。今因佛光一照。使一切众生。尽见万八千世界罪福智愚。了然在目。岂非直显当人智境。则此万八千。觌体显彰。十八界相。翻染成净。今所见世界。既有六趣圣凡。于四土中。见同居土。更复何疑。靡不周遍者。如灯照一室。以内无纤芥蒙昧。况白毫光洞彻无碍。又超彼日月威光万万倍也。万八千土。不过一方。又安有不悉周悉遍哉。
△二明所照之境分。七。一见六趣。
下至阿鼻地狱(至)尽见彼土六趣众生。
此下总明见圣凡境界也。阿鼻。此云无间。有五种无间。极苦极下处也。阿迦尼。此云质碍。即色究竟。极善极高处也。举上下竖言。世界横论。谓一世界有百亿日月四天下。为一佛土。中有极苦极卑。曰阿鼻狱。有极善极高。曰有顶天。中间善恶因果。或智或愚。苦乐久暂。于六趣中。数数受生。曰六趣众生。一切众生。既为三有所被莫能出离。皆不能自知。我于此土。蒙光所烛。无不明了。一世界如是。百世界亦如是。乃至万八千世界。亦复如是。故曰尽见。正此之际。全心即境。全境即心。心佛众生。浑然匪间。总一光也。
△二见诸佛。
又见彼土现在诸佛。
乘此一光。不但见彼六凡。又见彼土现在无量诸佛。降生出家。成等正觉。无不明了也。
△三闻说法。
及闻诸佛所说经法。
又从此光中。闻彼诸佛说法。利彼人天十二等类。
△四见得道。
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至)诸修行得道者。
不但见彼土现在诸佛。并见彼土声闻四众也。修行者。即四谛十二因缘之行。得道。即得见道修道。亦与今会同。
△五见行行。
复见诸菩萨摩诃萨(至)种种相貌行菩萨道。
复见彼土诸菩萨众。于因中修行。自觉觉他增进。不厌不倦等。诸菩萨。即三贤十圣。因缘等皆称种种者。如后弥勒偈中详明。
△六见涅槃。
复见诸佛般涅槃者。
复见彼土诸佛利生事已。示涅槃等。涅槃。此云圆寂。亦云灭度。即三德秘藏。
△七见起塔。
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
复见彼土佛灭度后。复遗舍利。令后学因舍利作众多佛事。使法久住等。舍利。此云灵骨。梵语塔婆。或云窣堵波。此云方坟。亦名圆冢。如上所见。四圣六凡。但约一东方。虽曰万八千。理实无尽。此亦就今。因佛光所见。有如是也。如来现瑞。以为发起竟。
△三会众疑念是何因缘。分二。一弥勒疑念。分三。一正疑念。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至)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上是如来以光。引发众疑。此是弥勒以疑。增长众疑也。尔时者。即放光现瑞之时。弥勒作念。谓此光何因而放。此瑞何缘而现也。神者。威灵不测。变者。隐显难知。神变相即光中所见者也。因缘者。本起为因。外助为缘。即今日所有机教相扣之因缘也。如来见诸二乘淘汰已成。将欲显发一大事为因。以至放光现瑞。为引起大教之缘故也。此因缘若非弥勒疑问。则此殊胜利益。从何显发。故弥勒此番作用。亦非小小。
△问。会中八万大士。何故独弥勒致疑发问。而忖答独念文殊。岂此外诸大士。独不能问答邪。答。若以事论。两大士同于灯明佛时。共见此瑞。共闻此法。则今之问答。无不响应。约理。弥勒主识。即人人之弥勒也。显此妙法断非识识。故托弥勒腾疑而问也。文殊即大智。亦乃人人之文殊也。而此妙法唯智能了。故独念文殊能答也。更知此段文词。乃集经者。以意逆志。详明之耳。
△二当问谁。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至)当以问谁谁能答者。
弥勒欲为会众发明此光所为因缘事。必形言致问。然所见事。既希有难思。而能晓之人。唯佛可答。佛今已入三昧。吾将欲问谁。谁复能晓此不思议事邪。此为结集人。冥揣弥勒有如是意。
[△@△]此处疑议。妙在有佛不得问。有境不能说。往复筹量。吞吐不得。正是会众于妙法。有豁然之机也。
△三忆文殊。
复作此念(至)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文殊在会。智超群众。已得称为法王子矣。况历侍诸佛。已经无量。此不思议希有之相。必应见之。可当吾问也。
△智乃转识之名。其体不二。若弥勒文殊。判然有间。焉知曾近无量佛。又焉知曾见希有事。此又妙在复作念一句。若不作此念。必待定中人。几何时也。
△二会众疑念。
尔时比丘比丘尼(至)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见闻既同。而疑念亦等。既见非常之相。必有非常之想。想极而相自明。相明而智自朗。所以有疑必悟。即得佛知见矣。自尔时弥勒下至此。皆集经人悬叙。灵山会里。比时有如是境界。如是见闻。如是疑念。使后人睹此。焕然在目。
△四弥勒因众而伸请问。分二一长行。又二。一经家叙。
尔时弥勒菩萨(至)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
弥勒疑与会众疑。二疑有间。所谓同行不同步也。弥勒记当补处。而引发大教。任所当施。迷态当似。故作此疑也。然而会众之疑。实所未达。故此双叙。一云欲自决。又云观众心。须知观众心。句为切当。则圣教显彰。源案于此。
△二弥勒问。
而问文殊师利言(至)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此略举所见。而陈所疑也。详叙在下颂文。弥勒开口。便曰。以何因缘。而有此瑞。意在为人发明此瑞之所为因缘也。究文殊答处。但曰。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亦未明言何等因缘。必待如来出定。始明示曰。我为一大事因缘。则知放光现瑞。原为此作因缘也。然而弥勒必欲问文殊者。意在引起曾见。出陈二家远本。以为今会之先声。若以表法。即是始本冥契。将证究竟妙觉时。故有此翻酬酢。
△二偈颂。分二。一颂问。又二。一问此土六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梵语伽陀。此云颂。亦云祇夜。伽陀颂前。祇夜起后。天竺有散花贯花之说。如此土序后铭也。又随乐欲不同。有乐散说。有乐章句者。再之随生解不同。或于散说得解。或于章句得解者。亦是随利钝不同。利者一闻即解。钝者再说方知也。以表殷勤重说。为众集前后不一故耳。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至)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此颂问近见本会妙事。于六瑞中。而不问说经入定者。乃现相之本。而非相故。今但问有相瑞也。导师者。如来以法。导利群生。引疲极而归宝所也。何故。谓如来是何等缘故。今放是光。而现是瑞耶。旃檀香风者。由花雨种种。则风亦成香。以是可悦众心也。花既飘摇。雨必无尽。则地亦以此因缘。而严净之也。身意快然者。此时会众。眼见圣境。耳闻殊音。鼻嗅异香。身班圣例。意念妙法。所以咸皆欢喜得未曾有也。余皆如前释。
△二问他土众瑞。分六。一颂见六趣众。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至)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此颂问远见他土妙事。以圆见诸土上下好丑。所以奇特此一瑞也。众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是所趣之处。善恶。是能趣之因。受报。是所趣之果。土如金色者。长行隐而颂彰也。光从毫现。是中道智。故色黄也。既曰六道。曰生死。曰善恶。即是凡圣交参土。而佛亦必说三乘矣。然此土此众生。岂分外别有如来。不过将现成心佛众生。特为显彰。故曰于此悉见。此字最重。
△二颂闻佛说法。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至)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此颂见佛闻法瑞。诸佛。即万八千土之诸佛也。三贤十圣。皆主于佛。故曰圣主。师子。乃兽中王。吼时象王失威。群兽脑裂。表佛说法。魔外惊怖。示众十力得无畏故。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如今佛说华严也。故曰教诸菩萨等。双超真俗。曰清净。纯谈实相。曰柔软。其义难解。曰深妙。九界同益。曰乐闻。言各于世界讲说正法者。如今佛现劣应身。说三乘法。故说种种。说照明。说开悟。乃随机教也。
△三颂他土三乘。分三。一声闻。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此颂见为三乘说法也。文具四谛。遭苦者。苦含因果。集谛具矣。厌老死即道谛。涅槃即灭谛。遭苦者必究其集。知因集有。深厌自生。故不集也。况老病死。是真苦。皆属身根。既厌苦慕灭。故如来为说真空涅槃。令苦际尽。依此修行。如后所谓求羊车出火宅也。
△二缘觉。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有福者。辟支百劫种福。较声闻。则曰有福。求胜法者。谓深求胜妙之理。于声闻思增进也。为说者。即佛为说十二因缘。依此修行。如求鹿车出火宅也。梵语辟支迦。此云缘觉。出有佛世。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者。是也。亦名独觉。出无佛世。观化自悟者也。
△三菩萨。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净道。
菩萨有上求下化之心。而又能从佛转轮。绍佛家业。故有子义。前曰若人。此曰佛子。则品类别矣。种种行者。谓求佛果时。修种种行。自利也。化众生时。行种种行。利人也。则二利之间。六度齐修。万行毕。具。佛即为说无上慧。令证斯道。如后所谓求牛车出火宅也。净道者。不着有也。如度尽十二类。不见有生可度。乃修而无修之妙道也。
△四颂结前开后。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至)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此字事。即灵鹫山。理即入无量义处也。见闻等句结前生后之词。若斯二字。结前所告也。及千亿等。发后所陈也。谓我于光中。见闻圣凡之境。不止如是。则有千万亿种。今试略言之也。
△五颂他土修行。分三。一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此总为发问之端。谓我于光中。见彼土有无数菩萨。各有所行。无限因缘。而各欲求成正等觉也。
△问。此言见恒沙菩萨者。然恒河横四十里。沙细如面。今之所见。光中见。光外见耶。同时见。异时见耶。若谓光中一时俱见。恒沙明数。不可计。种种明事。不可尽。如是多人行种种事。无非欲求佛道也。万八千土。境量非细。岂一目能见远大众多之人。而一一事事。能分明不谬耶。答。井蛙不可语于海也。凡情岂可测圣量哉。经不云乎。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唯佛与佛。乃能究尽。弥勒既居补处。岂有虚妄。殊不知。此犹为少近言耳。弥勒此处。不免一翻漏逗。具眼者辩之。
△二别问。分六。一问施。又二。一舍外财。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至)栏楯华盖轩饰布施。
此论施财。金银等世之所宝。宝既能施。余可知矣。车。大夫所乘也。辇。天子之与也。奴婢。为驾御之人。今皆以欢喜施者。是欲别求上乘。为佛所叹也。驷马等句。当居回向佛道之上。以文皆为施车乘故。
△二舍身命。
复见菩萨身肉手足(至)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此论施身命。世人所重者身。而不舍者命也。今一一舍之不吝。而复曰欣乐施。是知佛道重于身。而智慧胜于命。如此行人。若非我执破除。不能为也。以妻子。列于身肉中者。见此亦是不易舍者。前谓因缘相貌及信解。俱言种种者。由诸度皆通具也。如布施。以舍心为因。内外财施为缘。是为布施中因缘也。然能施之人。若不信不解。岂堪以内外财。遍施一切。则能施者。即具种种信解矣。正行施时。所求者不一。而能施者。必随处随时。方便成就。是则有种种相貌矣。施度如是。则诸度亦然。故曰种种等。行菩萨道。
△二问戒。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至)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天台云。在家施易戒难。出家施难戒易。故约比丘明戒也。
△王最尊也。求出家。知复有尊于己者也。诣佛问道。即发大心。为趣佛果之真因。因真则至乐可舍。故云舍宫殿等。剃发被衣。使身心不二。可易入道。妙庄王案于此。凡光中所见。菩萨修行。与后文符合者多。盖此是见处。后即行处也。余皆准此。
△三问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天台云。忍有三种。作比丘是苦行忍。处闲静是生忍。乐诵经是第一义忍。
[△@△]既曰见菩萨。而又曰作比丘。此正见种种相貌行菩萨道之实处。闲静为修忍之因缘。乐诵经。即忍门中信解也。则从地涌出者。谓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案于此。
△四问精进。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天台云。深山可畏。非窳怯者所居。唯勇进能安之。傍若无物。思惟实相。念念不休。求佛道也。
△勇猛。是精进中相貌。入深山。为行精进之因缘。思惟佛道。始是信解。提婆达多品云。采果汲水。拾薪设食。勤求妙法。无有懈倦。案于此。
△五问禅定。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
禅名正受。以不受一切诸受故。离欲者。正受也。处空闲。境寂也。修深禅。心空也。境寂心空。而神通自得。故曰。深修禅定得五神通。离欲。即禅定中信解。处空闲。是修定之因缘。得通。乃相貌也。通有六。一天眼。二天耳。三他心。四宿命。五神境。六漏尽。今言五通。由菩萨漏未尽故。
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此所谓不起灭定。现诸威仪。安禅。内心已寂。合掌。外貌必谨。复以偈赞法王。亦定深成就也。分别功德品中。诸菩萨以妙音声。歌无量颂。赞叹诸佛。案于此。
△六问般若。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天台云。智深者。慧穷理本也。志固者。誓愿广大也。此即二种庄严。能问能持。
△问。而能受。足见智深。受而能持。由其志固。此又见弥勒见之明知之切也。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至)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定慧二种。别圆地住。方乃具足。无量喻。即以种种方便。于诸教中。引无量譬喻。助显第一义也。化诸菩萨。展转化他也。魔罗。此云杀者。有烦恼魔五阴魔天魔死魔。而菩萨以智慧利剑。一一能破魔退。而法论可转。故曰击法鼓也。又菩萨说法。以梵音声。警悟一切。有击鼓义。前是自利。此属利他。智深志固。是说法因缘。闻悉受持。即信解也。破魔击鼓。是相貌也。持品中。诸菩萨发愿弘经。谓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为说此经故。案于此。
△三杂问。分七。一问禅定。
又见菩萨寂然晏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
前以六度次第致问。弗克尽吾所见也。吾又见有种种人。行种种事。如有寂然入定。天龙致敬。而不为喜者。
△正居此时。尚不见有我。焉复知有天龙恭敬耶。尚不循乎真。焉复有以恭敬我者为喜哉。如此深定。可为妙法之真宅也。
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此又见深禅济世。处林者。明定处也。放光者。定深融泄也。济地狱。乃心细境融。苦动悲应也。令入佛道。即转苦乐于无间。摄彼归真也。此与上节。俱属禅定。上是定体。此为定中妙应。
△二问精进。
又见佛子未尝睢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睡人之所欲。不睡则品格异矣。经行。非遣睡也。志在佛道。可谓精勤不倦矣。心神昏昧。为睡。六识暗塞。为眠。不睡而但经行。即与般舟念佛三昧同。
△三问净戒。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大论明十戒。一不缺。二不破。三不穿。四不杂。五随道。六无着。七智所赞。八自在。九随定。十具足。即究竟也。今言不缺。是首戒。净如宝珠。是第十。举始终以摄余也。菩萨以此严护威仪。求佛道也。
△四问忍辱。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至)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天台云。内心能安。忍外所辱。故名忍辱。有二种。一者生忍。又二。谓于恭敬供养中。能忍不着。则不生憍逸。二于嗔打骂詈。及蚊蚋等能忍。则不生嗔恼。二者法忍。亦二。一者非心法。即寒热风雨饥渴老病等。二者心法。即嗔欲慢诸邪见等。于此二法。能忍不动。是名法忍。言忍力者。力即量也。非宽宏阔达志力精锐者难忍。初句是能忍之人。下是所忍之境。常不轻案于此。
△五复问禅。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至)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天台云。离戏。即却掉悔盖。离痴除嗔盖。近智除疑盖。除乱却贪盖。摄念除睡盖。此为除五盖也。亿千万岁。明定深。以此深定。而求佛道。其志力何等勇锐。
△问。弥勒因光睹瑞。见在一时。何言亿千万岁邪。答。此诸行相。皆弥勒旧时行径。一见即通。何疑碍之有。
△六问檀度。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至)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此又见行施者。所作种种。初施饮食汤药。既曰百种。是无所不具也。曰。名衣犹为有价。甚至有无价者。亦以之供佛施僧。再之房舍。日千万亿。可谓广矣。皆以旃檀众宝为严饰。可谓美丽极矣。一一舍中。皆有众妙卧具。亦可谓周足尽矣。加之。有花果园林流泉浴池。则举止无不如意矣。如是四事。皆微而不粗。妙而不染。一以欢喜无厌施之。无非欲祈满足菩提道也。
△七问般若。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此又见行般若人。种种方便求佛道者。寂灭法中。言语道断。复有何说。今谓种种教诏。又曰无数众生。是以方便慧。无说示说。巧逗群机。可谓善说法要者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诸法性。即妙性也。无二相。即实相也。以此性观此相。可谓融二谛于真空。故曰如虚空。
又见佛子心无所着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无着者。空有二俱离也。既不着于空有。则是心无住。无住之心。方为妙慧。以此慧求佛妙智。可谓水投水矣。
△六颂佛入涅槃。分二。一明起塔供养。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前来见诸菩萨。虽有种种因缘等。广行六度万行。是佛住世时。依佛化仪。猛力修习。求无上道者。此又见佛灭后。念报佛恩。为供舍利。则又见一翻行径。故此重呼文殊而问之也。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至)香华伎乐常以供养。
塔以供养舍利。而庙以供形像也。以无数恒沙记。则万八千土中。诸佛舍利。亦应无数。严饰国界者。由塔多则国土自严。而其量纵广可知也。一塔有千幢幡。皆贯珠作幔。露幔者。即塔外张施也。铃和鸣者。塔既无数。铃多可知。风动齐声。故曰和鸣。此皆明塔庙庄严。为菩萨之所供养也。诸天下。又明人天八部亦如是供养。
△二明塔严国界。
文殊师利诸佛子等(至)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严饰塔庙。本为供舍利也。由塔庙奇丽。故国界殊妙。此不严而严也。天树者。名波利质多罗。此云圆生。高五百由旬。枝叶布五十由旬。华香亦遍五十由旬。其根茎华果等生时。阎浮提树。一切俱生。故曰树王。今谓塔严国土。如树华之开敷。极周极遍。为殊为妙也。颂问已竟。
△二请答。分二一。举疑事以述请。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
此颂谓因所见而有所疑也。佛未放光。我等所见。皆寻常也。今由于此光中见皆奇特殊胜。而众疑似不容己也。此界即本土。种种殊妙。即本土六瑞。
诸佛神力智慧希有(至)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此方颂见他土诸佛神力两句。该在我等见此下。照上。应云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及众会。见彼佛土。诸佛神力。智慧希有。其意自显。前日万八千。约众生现量。不出十八界境。此由诸佛神力。故曰无量。谓我于此光中。所见十法界相。并见诸菩萨。行种种行。及见诸佛神力。智慧希有。皆见所未见也。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
前皆问意。此文请答。谓如上所见两土之相。诚不可思议。非尊力不能答也。惟愿速说。以决众疑。
△二释伏难以明意。伏难者。天台谓。文殊虽居大智。以弥勒乃补处之尊。岂容遽尔有答。况会中知此事者不少。故拟四难推逊。以尽宾主之道。且文殊踌蹰不对。乃欲启会众之诚求耳。第一伏难。因弥勒谓。愿决众疑。文殊意谓。众若有疑。自当发问。今众既不问。我何所决。弥勒潜知文殊有如此意。故以偈请曰。
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
今四众不问者。意所欣瞻。唯仁与我也。彼众意谓。世尊何故。今于眉间。放大光明。遍照东方万八千土耶。此是弥勒潜知众心处。代此问也。文殊因而又难云。众既同疑。我岂能答。待佛出定。自有分晓。弥勒又请曰。
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光明。
时答者。及时而答也。谓会众正当笃疑欲决。实可发药。幸勿推延失斯时节。此是弥勒急欲为人吐露处。今众意谓。光既放已。必有所演。但不知演斯光时。令我等得何饶益。文殊难云。我与仁者。同居学地。仁亦不妨共酌此事。何独推我。仁试谓之。是何意也。故弥勒复曰。
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
坐道场。即菩提树下。成最正觉也。弥勒谓。我意正在踌蹰忖量。莫是欲说道场所得法耶。莫是化机已成。嘱付妙法。而授记耶。文殊因此复为难云。据仁所说。如来之意。得已明矣。而众疑可释。又何须繁辞复演耶。弥勒再请云。
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
然如来今放此光。而示此相。皆不思议境也。不唯见妙庄严土。而又见佛闻法。此岂小因缘耶。焉得以我犹豫之心。判决大事。文殊隐意。而弥勒显之。此可谓宾主历然。
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此方结成请意。如谓仁不必过让。当知今会大众。所瞻察者。唯仁而已。仁当实说如来所为因缘。果说妙法耶。果为授记耶。故曰为说何等。
[△@△]问。弥勒颂中。于六凡佛果。何期甚略。于菩萨万行。何故其详若此。答。今此一会。本为?进二乘。归于宝所。况二乘疲怠。乐于三三昧久矣。惧道行难行。终不能至一乘实境。且六凡已为二乘厌弃之经。况佛果尚远。何必详陈。但将光中所见之相。一一分明剖露。曰佛子。曰菩萨。曰求佛道。求无上道。皆是傍敲正击。意欲兴起二乘慕大之志。故如来出定。便语舍利弗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则弥勒傍提。而如来正挈。师资同一密机。意在此也。又须知光中所现之相。皆不外释迦牟尼。地狱三途中。是释迦牟尼。人天八部里。是释迦牟尼。声闻缘觉。并六度行中。种种相貌者。皆释迦牟尼。若有一事一人非释迦牟尼者。此光即不能现。是知如来于东方一处。亲近供养一切诸佛。行菩萨道。有如此者。则余九方。无不如是。故谓娑婆世界。无一芥子许。不是我舍身命处。则世尊从因至果。始终皆现于白毫中明矣。
△五文殊拟古。以致答问。分二。一长行。分四。一正惟忖答。
尔时文殊师利(至)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此是文殊拟古明今必说大法。必授圣记也。惟思惟。忖忖量。意谓。昔佛曾说是经。曾入是定。亦曾放如是光。现如是瑞。后即说大法。显实开权。以昔较今。必无二也。故出言明告之曰。如我惟忖。今日如来。定非如前说三乘法也。定必欲说大法。雨大雨等。法雨者。四十年前。随时灌溉。今必雨平等一味。如后云。其云所出一味之雨。是也。法螺者。乃号令人天。前来以种种譬喻。诱引奖导。今必以一音普告。如后云。我是如来应供等。是也。法鼓者。有警诫义。从前击鼓。警令入方便城。破有漏惑。今必警入宝所。攻破无明。如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是也。法义者。前所演法。不是了义。今必演唱大法。如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是也。
[△@△]问。文殊本属大智。然智无拟议。曷有惟忖。答。此亦宾主谦卑语也。二大士既为唱导之首。所有言论。须各尽其态。不然。则不成问答体度。若论智鉴。请观后答处自明。
△二略曾见答。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至)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前以己智惟忖。今以略曾见答。咸得闻知者。闻即闻慧。知即思慧。难信者。即所修之第一义也。谓如来欲。令一切人圆融三慧。故现斯瑞。
△三广曾见答。分三。一引一佛同。又三。一明时。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此正引古。以证今所见。是必说大法也。梵语阿僧祇。此云无数。言无量无边。即远大劫。明时极远。以大智观之。犹一日也。要解云。欲原光瑞。而推于无数不思议劫者。此光此法。固始于无始。超乎数量也。
△前谓于过去诸佛曾见。乃泛言也。今的指日月灯时所见之实。故知文殊弥勒之所积。亦经如是之无数劫矣。
△二标名。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至)天人师佛世尊。
此引最初灯明先权后实之仪。日月灯是别号。正智如如曰日。大悲普阴为月。随机破惑曰灯。如来等十种。是通号。佛佛皆具。今总略释。如来。无处妄故。仿同先德号。应供。良福田故。堪为福田号。正遍知。知法界故。遍知一切号。明行足。具三明故。果显因德号。善逝。不还来故。妙住菩提号。世间解。知三世间故。达偏通真号。无上士。无与等故。调御丈夫。调他心故。摄化从道号。天人师。为众生眼故。应机授法号。佛。三觉圆满故。觉悟归真号。世尊。具上十德故。三界独觉号。
△三说法。又三。一说顿教同。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上是名字同。此则说法同。演说正法。是总标。初中后三皆曰善。即下所谓深远巧妙等意。善即美妙也。即事含理。曰深达。即相会性。曰巧妙。理绝是非。曰纯一。权实齐备。曰具足。能所不涉。曰清白。修证不染。曰梵行。然初中后三。法法皆具也。随举一事必有三时。则佛五时施教。各教皆有三时也。此正如来说华严时。三七顿演。初中后三。一一所说。皆称真妙性。随理随机。无不融入萨婆若海。故皆曰善。是以义则深远。难测难知。语则巧妙。难闻难信也。
△二开渐法同。
为求声闻者(至)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此为三乘说不了义权法也。声闻者。闻佛声教。得道者也。四谛。即苦集灭道。四皆不虚。故曰谛。苦以逼迫为性。三界上下。无不是苦。有三苦八苦。即世间果也。集以招感为性。即十结使。并本随烦恼聚集。能招感苦果。即世间因也。灭即有余涅槃。可证为性。出三界。离分段生死。是出世间果也。道即三十七品助道法。可修为性。能成灭谛之果。乃出世间之因也。度生死等。即脱苦也。究竟等。即得乐也。涅槃即三三昧。有余涅槃。支佛。此云缘觉。观十二缘。觉真谛理。故得此名。十二缘者。一无明。即最初痴相。无所明了故。二行。造作名行。即前阴也。此为过去二支因。三日识。即投胎八识。乃中阴位。四曰名色。即在胎五阴。名即受想行识。色即色阴。五曰六入。即出胎六根。乃现阴也。六曰触。六根初能触境。未起欣厌时也。七曰受。即对境起欣厌时也。自识至此。名现在五支果。八曰爱。指说诸欲境。未起追求之时也。九曰取。即追求欲境之时也。十曰有。即求之已得也。自爱至此。为未来三支因。十一曰生。即后阴出胎为生也。十二曰老死。生死乃未来二支果。忧悲苦恼。总为生死中苦相。是为十二因缘。此即流转门。从无明灭。乃至忧悲苦恼灭。名还灭门。即缘觉所修法也。菩萨修六度法。梵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一布施。有三。谓财法无畏也。二持戒。亦三。谓律仪善法众生也。三忍辱。有六。一力忍。不能忘嗔。而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反忍。反己自责。不犹人也。此三未必得理。属事忍。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也。五喜忍。喜其辱者。成己忍力。如力士试力而喜也。六慈忍。怜彼辱者。愚痴所覆。发愿欲度也。后三者皆属理忍。四精进。谓专而不杂曰精。勇而不遇曰进。五禅定。此云静虑。有大小权实偏圆等禅。兹不繁引。六智慧。有三。谓文字实相观照。此六为能趋之行。波罗蜜。是所趋之理。菩萨主此。而广行万行也。
△三归圆教同。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天台谓。能于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相。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即佛智也。古谓十因者。自尔时有佛至此。即示生降迹名法相同因。
△二二万佛同。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初引一佛。备举顿渐。说法与今同。中间引二万佛。但举说顿。故言所可说法。后引一佛。但举开渐。与今同。故言说无量义等。此文殊巧说。避繁文耳。要知佛佛垂范无二无别也。颇罗堕。此云利根。直指云。约理。二万者。谓圣凡本体。各具万法。今以真妄双收。为此经实相之体。故曰二万。此处若作过去见。后来三根得记。作未来见。则三世之相宛然。何以为一乘之相耶。文殊恐人作过去佛会。故连忙呼云。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也。又同一姓。总曰利根者。非利根。何以得佛。甚有旨焉。此即第二佛佛道同意非偶然因。
△三最后佛同。分三。一出家同。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至)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
引一佛。不过一见一闻。未始无议也。今引二万佛。示说不异。故知今佛之示说。亦不异也。复引最后佛有八子。今佛只一子。所以名不同。而体无二也。然所谓家者。即三界六道也。亦即五阴十八界诸烦恼也。言未出家。即所以未越诸尘也。八子表八识。皆以意名。是不离识也。直指云。世间万法。皆从赖耶建立。则一切种子。无不俱含。故名有意。七识善巧执持。名善意。意识分别善恶。念念不定。名无量意。身识是六道所爱相分。名宝意。舌识了味。又能善说法要。名增意。鼻识能别香臭。名除疑意。耳识能随声应响。名响意。眼识能明诸法相。名法意。位位皆有功能。故曰威德。皆能从体起用。故曰自在。位位各有我人等四相。故曰各领四天下也。
是诸王子闻父出家(至)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此又明诸王子皆宿学也。出家者。即当人以无作功勋。一念相应。契如如理。顿破无明。故曰出家。闻父出家者。即事得理融。一转一切转。舍王位随出家者。即舍俗入真。则全体显露。故曰发大乘意。直指云。从初住至八地。皆属功勋修习。故曰发大乘意。从初住至九地。不守寂境。不失修习。故曰常行梵行。十地津梁法界。故曰皆为法师。念念心光独露。真俗一如。故曰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若论今佛一子。当表一八识也。以八识能摄彼七故。罗睺罗名覆障者。乃未转业识之名也。此即第三舍俗出家得果相同因。
是时日月灯明佛(至)如今所见诸佛土。
此明昔佛现本土六瑞与今同。天台云。文殊举昔所见之说经同。入定同。雨华同。地震同。会众得意同。如来放光同。意皆准前可知。如今所见两句。该尽他土六瑞。则以一言蔽之。乃今会所见者。故不繁叙。即第四未说妙法先示瑞相因。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至)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此是会众疑念与今同。此处又教人。当知二十亿菩萨。即当人称性妙智。但未能三际普融。不及正等正觉。故曰欲知此光所为因缘也。第五见相生疑欲知所为因。
△二说法同。分二。一经名不异。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益见古今不二也。天台云。昔佛定起。告妙光而以八子师之。又以法付之。今佛定起。告身子。以罗云师之。而亦以法付之。是古今无二道也。直指云。妙光即文殊之前身。义摄日月灯。故曰妙。八百弟子者。据因中以心王言。但曰八王子。今以果称。转诸心所。故曰八百。
[△@△]因妙光而说妙法者。见法有所因也。因字当着眼。若日月灯明。不因妙光。虽有妙法。何从可说。故直指谓。义摄日月灯。良有见矣。经名妙法莲华者。则此经于百千万亿阿僧祇劫已前。早有此名。则今日之名。已为成言。然更须知。日月灯犹有所从而得也。学者若能向日月灯所从得处体究。始可谓与古佛同参。即知此为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二时节不异。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至)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此明说经时节。六十劫不起座。不难于说。而难于听也。今谓身心不动。又云不生懈倦。则知已得法自在矣。故曰如食顷。不然。焉得六十劫身心不动。又焉得六十劫如食顷耶。
[△@△]问。世尊说华严。只三七日。昔佛说此经六十劫。今佛亦曾经五十劫。何其说华严之促。说法华之长也。若此。答。华严所对之机。皆是登地与等觉位人。智与理冥。说听一如。则三七犹为长也。此经将欲翻破三乘旧习。则六十劫。对六根言。五十劫。对五阴言。五阴六根。乃开合色心之名。由众生久被五蕴笼罩。妄见长短。故二佛先以定动。后以智拔。令随座者。亦以六十劫如食顷。以五十劫如半日。皆依佛之验也。此即第六起定因机为说妙法因。
△三唱灭同。分二。一唱灭授记不别。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至)当入无余涅槃。
经既说已。则出世之能事已毕。于人天众前唱灭。乃警悟无常也。梵。即色界主。魔。即欲界主。沙门。此云勤息。婆罗门。此云净行。即外道中出家者。中夜者。取其半。表事尽而归理也。又表中道。如来所作皆顺中。而不处二边也。无余涅槃名究竟者。取五住尽。二死忘。具足常乐我净。即无量义定也。初说经。于此定出。是从一出无量也。经毕。还归此定。是摄无量归一也。故曰入无余涅槃。则与今唱灭。亦不别也。即第七能事既毕即唱涅槃因。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至)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此正说授记也。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直指谓。法华既说三乘事毕。遂有授记之事。今佛说法一周。先记身子。转眼识也。彼佛但记德藏。乃转藏识。故至果上。便曰净身。多陀阿伽度。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藐三佛陀。此云正遍知。十号之三也。
[△@△]问。昔所授记者菩萨。今记皆声闻。何谓不别。答。文殊今日所叙者。远事也。以今望昔。故曰菩萨。今经既授以佛记。岂后会不称菩萨耶。此即第八机教相投为作授记因。言便入涅槃者。法已说。记已授。则日月灯之明已续。即入理无余。是涅槃义。此是第九化缘已竟夜入涅槃因。
△二灭后通经不别。分三。明持经时节。
佛灭度后妙光菩萨(至)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
此明古佛灭后流通得人也。佛灭而妙光持法者。持字当味。佛即如如理。妙光即如如智。况法因佛说。法存而佛即隐。故有佛灭度义。必以妙光持法者。佛灭即理融。理融而智无尽。以此智持此法。则亘万古而常持者也。八十小劫。乃持法时分。满者。即满足自利之智。具八妙音。显八妙智。然后始可为人演说。则二利之功。始圆具矣。
[△@△]问。授记何故不及妙光。持法何以不言德藏。答。理有所在也。前谓妙光。即日月灯因之而说妙法者。况理本不分。何记可授。法因而说。持必在彼。故法非妙光。不能持也。德藏虽已受记。藏德未融。只可自利。故流通暂不嘱耳。
△二明流通得人。
日月灯明佛八子(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八子皆以妙光为师。则文殊为根本实智。亦明矣。非根本智。无以模范后学。八子既得妙光教化。定于菩提坚固。既受教化。于菩提坚固。当不应复称王子。盖俗谛未融耳。及至供养无量诸佛。始得福智圆满。方称为佛。行人念念奉重。保惜圣胎。是供养诸佛。意成佛道。乃是满足一真心也。最后成佛名然灯者。即表赖耶识。于果上方转。号然灯者。乃继妙光灯明之大智也。八百中。有号求名者。即六识也。直指云。利属三贤利生之法执。养属十地自证之理境。故曰贪着。读众经而不悟法华。如敲水取火。岂能通利哉。既向外面搬来。是故多所忘失。然因持经。而值无量诸佛。是因文字而证实相也。真俗一如。心心不昧。故曰供养恭敬。事到理到。无非妙法。故曰尊重赞叹。
[△@△]然弥勒虽今为补处。而往昔贪名。亦宿习也。因妙法薰修。故至成佛。即贪求名利。亦因中实事。何必回互。此即第十佛灭度后持经得益因。
[△@△]问。论八识。即已摄八王子也。谓八王子。转次授记。至最后者。曰然灯。据此则皆成佛矣。而相宗亦谓六七因中转。今以八百中之求名即六识。义恐不合。答。此皆文殊举往古因中之事。然八王子。因受妙光教化。后始有次第授记之言。则次第授记。与六七因中转。乃因中之后相也。八百中有求名者。因中之前相也。虽因中前后事相不同。其实一体。何复疑诸。谓广求名闻。乃谓不专注妙法也。
△三结会古今。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至)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时分古今。汝我不异。尔时妙光。即今之妙吉祥我也。尔时求名。即今日之慈氏汝也。岂复有异人乎。人既等而见闻又等。则古佛今佛。实岂二哉。故弥勒前谓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即已言其大概。岂实所不知者邪。广曾见答已竟。
△四分明判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至)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即分明显说。今日如来定说妙法华经矣。何也。以今较昔。纤毫不异。如我惟忖。古今见闻既一。古今说岂有二。是故如来定当说大乘教诸菩萨授记作佛也。
[△@△]与本无异句。须别着眼。上句谓今见者。已兆已形也。本则当于形与未质已前求之。然此妙法。本于无量劫前。已通上彻下。无蕴积矣。由众生述斯本故。所以盲然。如痴如醉。故如来以光瑞。为之显露。而弥勒问发。欲文殊分明指点。以先彰如来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开示此妙莲华藏也。要解云。夫引瑞事。同今所忖。唯此且又广引三昧唱灭等者。意在冥叙一经本末。故广引之事。皆契后文。
△二偈颂。分三。一颂广曾见。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长行与偈文。详略互具。至文自见。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至)令入佛智慧。
此颂直叙古佛先权后实。以明今古无二道也。天台云。演法度生。属权智。令入佛慧。属实智。长行惟说三乘法。令成一切种智。颂中有无数菩萨。令入佛慧。则与今佛同也。
△二颂最后佛。分三一颂出家同。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二颂说法同。又二。一颂彼此众瑞。又二。一颂此土瑞。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至)现诸希有事。
此颂最后日月灯明出家。及现瑞等相。义准长行可知。但天鼓自鸣。乃显无情说法。表世尊无问自说也。现诸希有事。总束六瑞。
△二颂他土瑞。分五一颂见六趣同。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至)各供养其佛。
此颂光中所见他土之相亦与今同。但补出佛土光色。应是实报庄严。如琉璃等。是不思议境。又补八部供佛。是不思议行。皆长行所未叙者。玻黎即水晶。具云吠琉璃。此云青色宝。
△二见诸佛同。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至)内现真金像。
要解云。自然成佛道者。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也。
[△@△]又补佛身如金山等。足长文也。自然成道。即见法身。身如金山等。即报身。如净琉璃等。即应身。
△三颂顿法同。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
此以法约人。法既深玄。定为诸菩萨。演顿法也。
△四颂闻权教同。
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至)斯由佛光照。
此以人约法。人既三乘。则知法亦三藏也。天台云。声闻无数。即四谛。比丘持戒。即缘觉。菩萨行施忍等。即六度。声闻曰无数。菩萨曰恒沙。则缘觉之多。可以意领。此皆足长行意。
△五颂闻大乘同。
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至)说法求佛道。
此正与今会同旨。前四句属禅定。知寂灭相。属智慧。是以后二摄前四也。
△问。前既言菩萨行六度已。此何再论。答。前多是三贤权渐。言数如恒沙。则所行六度。犹涉事相。此曰求佛道。求无上道。定是大乘十地也。又或以六度分颂。前说施忍诸度。此即说后二度也。
△二颂四众疑念。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至)是事何因缘。
各自相问。乃为进趋大乘之径路也。当时会众见此。喜心顿发。而各自忖。则因缘可明。大法可待也。与今会疑念不别。
△三颂唱灭同。分五。一人法同。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至)说是法华经。
世间有三种。此言有情世间也。眼有照了义。谓众生智境不开。如生盲之无所见。因菩萨说法开导智性洞明。使人人彻见本源。故为世间眼也。智能总摄一切。故言一切所归。信智为载道之器。故曰能持。理智一如。故曰我说。唯汝能证也。赞叹令喜一是师资道合。一是令法流通。故下言说是法华经。
△二时节同。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至)悉皆受持。
六十小劫。妙在不起此座。如来处此说法。妙光处此受持。诚谓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也。
△三唱灭同。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至)当入于涅槃。
前言令妙光欢喜。此言令众欢喜。是闻经得益也。是曰。即理与智冥之时。诸法实相者。则实相为诸法之本。即法华三昧。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
汝字。乃日月灯告诸会众也。如来所以示入涅槃。亦不过要人离放逸。而勤精进也。说诸佛难值。说亿劫始遇。是何等警悌。今遇难遇之尊。而不勤求是道。谁之过欤。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
此见示灭之机。发必中矣。闻说涅槃。便怀忧恼。信知后不复遇。岂更有不精进而放逸者哉。约理。佛灭者。正是理境将尽未尽之际。未免一翻迷闷。及至豁然开发。始得大快速者。即画然得解也。
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
向闻警欲精进。又闻亿劫难遇。不由不悲感过分也。当时有过于悲泣者。遍体血流。如波罗奢华。故佛愍而安慰曰。我虽灭度。持法有人。法在则吾在矣。何悲之有。
△四授记同。
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至)亦度无量众。
无漏者。收摄三谛。无漏失也。实相者。离虚妄分别。即无相之相也。德藏而通达实相。则可为模范矣。况将成佛度生。得号净身。岂不为人所赖耶。此虽安慰会众。而意即为德藏作授记矣。
△五通经同。分四。一颂灭度时节。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至)以求无上道。
天台云。小乘佛以果报身为薪。智慧为火。身灭智亡。故曰薪尽火灭。大乘以机为薪。逗应为火。机尽教亡。故云。薪尽火灭。
[△@△]薪尽火灭。迹泯情忘。脱然无系也。要和如来示生如幻。度人如幻。转法轮如幻。般涅槃亦如幻也。其实所谓指穷于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而法身常住世间。但四众见佛示灭。感昔深恩。故有分舍利起塔供养等。而后文医子一喻。已案于此。
△二颂弘经时节。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佛灭后。妙光易菩萨之名。而曰法师者。足见佛灭之后。定当以法为师。使法流通。显智身常住也。八十劫中广宣者。是无间道。则八王子。成熟妙法。正在于此。
△三颂所益弟子。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至)度脱无量众。
此明闻经得益之人。谓八王子。于八十劫中。受妙光教化。当见无数诸佛。作诸供养。随顺行道。始得福智圆满。而后相华成佛。展转授记也。最后出然灯之名者。是发今佛之本源故。梵语释迦。此云日种。所以从日月灯而至然灯。皆是光光相然。照耀无尽之意。天中天者。一曰世间天。二曰生天。三曰净天。四曰义天。如来出于四天之上。故云尔也。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至)其数无有量。
灯明处懈怠。而后于诸如来处。则又精进矣。亦行众善。乃是密行。由此行众善故。即得见无数佛也。不然。岂行大道。具六度者。而复懈怠乎。释师子。即今释迦牟尼。为圣中之圣。故以师子表之。余意如前释。
△四颂结会古今。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三颂分明判答。分三。一颂说大乘经。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天台于此又立弥勒四种伏疑。初谓。文殊广引先佛放光之后。定说法华。况诸佛说法。人时各异。但未审今日如来作何等说。文殊潜知弥勒疑意。故日我见等。
[△@△]本光瑞如此。本字与如此字。俱有关要。即是文殊为人觌体显彰处。要当细审。又于五重玄义中。此答法喻为名。
△二颂教菩萨法。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弥勒又疑谓。自有名义同者。有名义不同者。今虽同名。而义未必同。故文殊云。今相如本瑞等。此答实相为体。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弥勒因实相义。又疑谓。实相无相。何人会之。文殊。云。但一心待。佛当与说也。此答一乘因果为宗。
△三颂佛所护念。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弥勒疑谓。佛雨法雨。止洽菩萨。亦能泽及二乘乎。文殊云。诸求三乘人等。此答断疑生信为用。此中缺第五教相无配。而义摄前四。直指云。此品远序三世宗旨。近序生佛本因。于中序人事。序心境序悟迷。序本迹。序权寔。序体用。无不备悉。文简而义周。演长文则次第布置。述应颂则前后互显。总之显圆机无碍大解脱门。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究竟还归此法界也。以下二十七品。悉为此品注脚。观者幸研究焉。
- 上一篇:第1664部 妙法莲华经授手
-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授手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