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2 五取蕴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2 五取蕴
复次,诸比丘!比丘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然,诸比丘!比丘如何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耶?
于此,诸比丘!比丘[知]:「如是色,如是色之生起,如是色之灭尽--如是受,如是受之生起,如是受之灭尽--如是想,如是想之生起,如是想之灭尽--如是行,如是行之生起,如是行之灭尽--如是识,如是识之生起,如是识之灭尽。」
如是,或于内法,观法而住;又于外法,观法而住;又于内外法,观法而住。或于法,观生法而住;又于法,观灭法而住;或于法,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及忆念所成,皆会「有法」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诸比丘!比丘如是即于五取蕴法,观法而住。
(南传长部二 大念处经285-286)
复次,诸比丘!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诸比丘!比丘如何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耶?于此,比丘于:「有如是色、有如是色之集、有如是色之没。有如是受、有如是受之集、有如是受之没。有如是想……[乃至]……想之没,有如是行……[乃至]……行之没。有如是识、有如是识之集、有如是识之没。」如是,于内法随观法……不执着世间。如是,比丘于五取蕴之法随观法而住。
(南传中部一 念处经78-79)
五取蕴,梵语 pa.ca upādāna-skandhāh,巴利语 pa.c' upādāna-kkhandhā。又作五受阴。即由取(烦恼)而生或能生取之有漏之五蕴。指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就取蕴之名义而论,俱舍论卷一谓一切烦恼总称为取,蕴从取生,或蕴属取,或蕴生取,故称取蕴。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则特以诸蕴中所有之欲贪称为取,以取合故,称为取蕴。
色蕴,梵语 rūpa-skandha,巴利语 rū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依据俱舍论卷一所载,色系指五根(眼耳鼻舌身)、五境(色声香味触)。五根为眼、耳等五识之所依,为五种净色。五境为眼、耳等五根所取之五种境界。若色有漏有取,彼色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色取蕴。色身是父母的因缘和合而有,于数十年乃至百年后亦终将归灭,以无量无边的时劫来说,犹如水上聚沫般逐渐消逝,所以应观色如「聚沫」以对治对色蕴的取着。
受蕴,梵语 vedanā-skandhāh,巴利语 vedanakkhan dha。指苦、乐、舍等「受」及眼触等所生之诸种感受之积聚:亦即肉体之感受与精神之知觉等的感受作用。若受有漏有取,彼受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受取蕴。苦乐舍三受,苦生时生热恼,乐失时生忧恼,舍生时患得患失,三受如浮泡般此消彼长乍现还没,所以应观受如「浮泡」以对治对受的执取。
想蕴,梵语 sajj.ā-skandha。人有想象事物善恶邪正,或想象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若想有漏有取,彼色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想取蕴。想如阳光所遍照到之一切物皆有影现,但影非实物却认绳为蛇,取妄相为真实相,所以应观想如「阳焰」以对治对想蕴的取着。
行蕴,梵语 sajskāra-skandha,巴利语 savkhāra -khandha。行,迁流、变化、造作之意;具有造作、迁流性质之诸法所类聚者。五蕴中,除去色、受、想、识等四蕴之外,将其余一切诸行皆统摄于行蕴。然若依准「一切有为法皆为造作迁流者」之义而言,则不独行蕴,即连其余色、受等四蕴亦皆可称为行蕴。若行有漏有取,彼行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行取蕴。世间一切的人、事、物皆依着「有缘则生,缘尽则灭」,因缘非自生;亦非他生、共生乃至无因缘生,而是众缘合会而生其中并无存在着真实的生灭,犹如剖开芭蕉树身般空洞而无实心,所以应观行如「芭蕉」以对治对行蕴的取着。
识蕴,梵语 vij.āna-skandha,巴利语 vi..āna-khandha。指眼识等诸识之聚集。又作识阴、识受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各各了别彼彼境界,总取境相,故名识蕴。此复差别有六识身,谓眼识身至意识身。」盖眼等六识对境仅取总相来分别,故类聚此六识而立名为识蕴。若识有漏有取,彼识在过去、未来与现在,或起欲,或起贪、瞋、痴、怖,或复随起一心所随烦恼,称为识取蕴。世间一切的差别相皆不离开地、水、火、风四种根本相,由四根本相而造就出万物之种种差别,犹如伎师以草木石绳变幻出象、马、牛、蛇般,却无实在之象马牛蛇,所以应观识如「幻事」以对治对识蕴的取着。
于内因受、想、行、识取蕴所生之烦恼,观法而住;于外因色取蕴所生之烦恼,观法而住;于内外色心二取蕴所生之一切烦恼,观法而住;观五取蕴所生之随烦恼,观生法而住;观五取蕴虚妄不取,观灭法而住;观五取蕴如梦幻泡影不执不取,观生灭法而住,这些依法的观察自然会有「法是存在」的念头,但此法是藉助、资助开发智能与止观的渡河船筏一样,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应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这才是修习法念处的目的。
- 上一篇: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3 十二处
- 下一篇:三十七道品 序文
- 什么是三十七道品?
- 心、慧解脱篇 七、结语
- 心、慧解脱篇 六、四圣谛、八正道与十二缘起之关系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5 七觉支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4 四圣谛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3 十二处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1 五盖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4《法念处》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3《心念处》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2《受念处》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6 墓园九想观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5 四界分别观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4 不净观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3 正知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2 威仪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1 安那般那念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身念处》
-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 四念处
-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4 观如意足
- 两翼篇 四、四正勤、四如意足 4-2-3 心如意足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禅?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