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3 正知

  薄尘篇 五、四念处、七觉支 5-1-3 正知

  复次,诸比丘!比丘不论行往归来,亦由于正智而作;彼观前、顾后,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屈、于伸,亦由正智而作;彼于着僧伽梨(袈裟)衣、钵,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食、饮、咀嚼、尝味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大、小便,亦由于正智而作;彼于行、住、坐、卧、醒、语、默,亦由于正智而作。如是,或于内身,观身而住;于外身,观身而住;又于内外身,观身而住。或于身,观生法而住;于身,观灭法而住;又于身,观生灭法而住。尚又智识所成,忆念所成,皆会「有身」之思念现前。彼当无所依而住,且不执着世间任何物而住。

  诸比丘!比丘如是,于身观身而住。

  (南传长部二 大念处经277)

  诸比丘!复次,比丘是往、是归,善识之;前观、后观,善识之;欲屈、欲伸,善识之;欲持大衣、衣钵,善识之;在啖,饮、嚼、味,善识之;大小便时,善识之;在行、住、坐、眠、寤、言、默,善识之而住。如是,于内身随观身……不执世间也。如是,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

  (南传中部一 念处经73-74)

  尔时,世尊住毗舍离国之庵罗园中。

  于此,世尊告诸比丘曰: [「诸比丘!」 彼诸比丘应诺世尊曰--「大德!」世尊曰:]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而住,此是我为汝等之教诫。诸比丘!云何为比丘之正念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于身观身,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住,于受……于身……于法观法,热诚、正知、正念,调伏世间贪忧而住。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念。

  诸比丘!云何为比丘之正知耶? 诸比丘!于此有比丘,进退以正知而作,观察以正知而作,屈伸以正知而作,持僧伽梨、钵衣以正知而作,饮食尝味以正知而作,大小便以正知而作,行住坐卧眠醒语默以正知而作。诸比丘!如是为比丘之正知。

  诸比丘!比丘应以正念、正知而住,此即我为汝等之教诫。」 (南传相应部五 念处相应323-324) (北传杂阿含经二四、六~七(大正藏二、一七一b))

  正知,梵语 sajprajanya。或称正智。指正确所观之境之精神作用。常与正念合用。正知既以断灭不正知之故,不毁犯为业,故有端正戒律之作用。正知是涵盖了日常生活所做之一切动作,可分为七个部份:

  1.行往、归来,善识正知而作。

  2.观前、顾后,善识正知而作。

  3.于屈、于伸,善识正知而作。

  4.持僧伽梨、钵衣,善识正知而作。

  5.食、饮、咀嚼、尝味,善识正知而作。

  6.大、小便,善识正知而作。

  7.行、住、坐、卧、醒、语、默,善识正知而作。

  以上身体所做的一切动作,于内所有肢体动作观察是否有违犯过失,观身而住;于外随属于身之物是否有违犯过失,观身而住。或者观照自身依法无失行为的增长生起,观生法而住;观照自身不如法有过失行为的迅灭防护,观灭法而住;观生灭法亦如是而住。这些依身的观察自然会有「身是存在」的念头,但此身是多难系苦非依止之处,应当无所依而住,且亦不执着世间之任何物而住,这才是修习正知的目的。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