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处篇 第一节、皈戒浅释

  学处篇 第一节、皈戒浅释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礼敬彼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统,要成为一位在家弟子,必须受持三皈依以及五戒

  皈依,巴利语sara?a,直译为庇护所,避难所。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有三种,称为“三皈依”(tisara?a)或“皈依三宝”。三宝:佛(buddha)、法(dhamma)、僧(sa?gha,僧团)。皈依三宝是指以佛、法、僧作为皈依处或庇护所。

  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净信心的男女信众必须求受三皈依和五戒,如此才算正式成为佛教徒。

  受持三皈依和五戒的在家男众称为近事男(upàsaka,优婆塞),或净信男,清信士。女众则称为近事女(upàsikà,优婆夷),或净信女。

  同时,三皈依也是一切戒法的根本,无论是在家的五戒、八戒、十戒法,还是出家的沙马内拉十戒法,皆是在念诵三皈依完结时成立的。甚至在佛陀尚未授权僧团可举行授具足戒甘马接纳新成员之前,想要在世尊正法、律中出家的善男子也是通过念诵三皈依受具足戒成为比库的。

  皈依三宝,表示一个人在信仰上接受佛教,以佛、法、僧为唯一信仰。而作为一名在家佛弟子,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五戒。

  戒,巴利语s?la。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

  《清净道论》中解释:“以什么意思为戒呢?以戒行之义为戒。为何称为戒?正持(samàdhànaü)——以身业等好习惯的无杂乱性之义;或确持(upadhàra?aü)——以住立于善法的持续性之义。这两种意思实是通晓语法者所允许。但也有人以头义为戒,以清凉义为戒,用如是等方式来解释其义。”(Vm.1.7)

  有人将“戒”片面地理解为消极的禁戒,认为受了戒就不自由,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然而,从“戒”的原意来看,它却是主动地培育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善的品德、素养。故此,“戒”也是“学处”的同义词。

  学处,巴利语sikkhàpada,或译作学足。sikkhà意为学,学习,训练;pada意为足,处所。学处亦即是学习规则,戒条。

  五戒(pa¤cas?la),即五条学处,五项行为规范。它们通过远离、避免五种不良的行为来达成,即远离杀生、远离不与取、远离欲邪行、远离虚妄语和远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

  这五戒是一切在家佛弟子都应当遵行的。如果一名居士故意违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条学处,则该学处将成为无效。如果他想继续持守完整的五戒,则必须重新再受三皈依以及五戒。

  因此,上座部佛教的在家信众在作布施、禅修、闻法等功德之前,传统上都会先向比库请求受三皈依和五戒,令其戒行清净,从而使所作之功德更加殊胜。若条件允许者,更可求受三皈依和八戒。同时,守持净戒本身也是一种功德。

  根据上座部佛教传统,在受三皈五戒、八戒、十戒等所有正式的场合,都是使用巴利语来进行的。本文在受皈戒的巴利语下面也把中文的意思翻译出来,以供参考。在受皈戒的过程中可以不念中文。

  以下所列举的是依照缅甸传统的受戒程序。斯里兰卡和泰国的传统则大同小异。

  皈戒浅释脚注部份:

  [1] 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的佛教,也简称“南传佛教”。因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à?i-bhàsà),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坚持传承和保守佛陀的原本教法,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宝,传诵与尊奉巴利语律、经、论三藏,依照八圣道、戒定慧四念处等方法禅修,大多数人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

  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2 沙马内拉:为巴利语sàma?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汉传佛教依梵语 ÷ràma?eraka讹略为“沙弥”。

  3 甘马:巴利语kamma的音译,意为业,行为。以译音出现时,则专指僧团的表决会议。汉传佛教依梵语karma音译为“羯磨”。

  4 正如在受皈戒时在家居士主动表达其愿意接受这些行为规范:我愿遵守避免杀生等这些学习规则。假如他后来故意违犯了这些学处,即意味着他已不能履行自己的诺言,这即是导致其戒失效的原因。上座部佛教并没有要求在家人在违犯学处后必须忏悔的做法,若他想继续接受这些训练规则,只需再次表达受持五戒的意愿即可。为此,我们在后面将为居士们提供自己在家中受持三皈五戒及八戒的方法。

  5 巴利语 (pà?i-bhàsà):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 Màgadh?,摩揭陀语)。

  “巴利”(pà?i)一词的原意是指圣典、佛语(Buddha-bhàsà),用以区分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hakathà)和复注(??kà)。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门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圣典语”、“佛经语”的代名词,即“巴利语”。

  巴利语与梵语(Sanskrit)同属古印度语,但梵语属于雅语,巴利语属于俗语;梵语是贵族语,巴利语是民众语;梵语是婆罗门教-印度教的标准语,巴利语则是佛陀及南传上座部佛教使用巴利语传诵三藏经典,故又称巴利语系佛教。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