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首页大乘般若部大乘宝积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小乘阿含部小乘单译经大乘单译经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

第十九卷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

  乌苌国沙门弥伽释迦译语

  菩萨戒弟子前正议大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房融笔受

  师子林沙门 惟则 会解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冗此则名为行阴区宇。

  温陵曰通叙想灭行现也浮动妄习昼明则想夕瞢则梦汩乱性真莫得而一扰动觉明莫得而静故想阴尽者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也五阴前粗后细故想尽则无粗重影事虽观万象而无想念故如镜鉴明无粘无迹虚受照应了无陈习惟一精真明极如此故幽隐行阴于是披露也行为万化生灭根元故其相披露则十二类生之元无不殚见各命由绪识也同生基行也扰动幽隐故譬野马乍生乍灭故曰熠熠无复粗影故曰清扰根尘运止皆本于此故曰究竟枢冗也孤山曰虽未下谓虽未能别相见彼众生修因趣果因由端绪已能总相见彼生类俱由行起名此行阴为同生基野马阳??浮埃也熠熠光耀闪烁之?清扰即下文幽清扰动是也。

  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温陵曰行阴习扰成性故称元性元习能灭扰习则归元澄之本而迁流相尽矣故如波澜灭化为澄水也生灭不停业运常迁名众生浊故行阴尽则超之行阴密移曾无觉悟故曰幽隐妄想。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二无因论。

  温陵曰梦想消亡寤寐常一故称正知奢摩他又称凝明正心皆想尽之相也外魔皆因心召故想尽凝明则天魔不至从此惟是修禅失趣狂解妄计是即阴魔也生类本即同生基也于本类中生元露者于同生基见己行元也幽清动元即行元也。

  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

  吴兴曰生机全破者机喻扰动即行阴也不为想阴所覆故云全破眼根八百功德既约三世四方论之今见本无因即乘过去功德下见末无因即乘未来功德斯由定中发宿命通乃令眼根彰此力用业流湾环行阴流转也冥无所观外道冥谛也夫善恶业缘惟识变造是人八万劫外尚不见行何况于识故从此来起无因计。

  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从八万劫无复改移今??此形亦复如是而我本来不见菩提云何更有成菩提事当知今日一切物象皆本无因。

  温陵曰谬执生根不达化理以人竟为人乃至黑竟为黑无复改移因而例我本不见道末亦无成是末无因也结文本字合是末字吴兴曰无复改移者此见一分人畜之类有经长时业果未转故起斯计如智论明舍利弗观鸽子身前后皆八万劫不改其类今行阴中既见此相乃执一切自然而然此即不知十二类生各命由绪也今尽此形等明未来无因亦应见八万劫以外道通同声闻故。

  由此计度亡正遍知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一外道立无因论。

  吴兴曰肇师云外道末伽梨谓众生苦乐不因行得皆自然耳前经云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今计无因虽不云死灭必至劫满亦同其伦当知诸见不出四句谓断常双亦双非也上二无因即断见下四遍常及一分无常一分常乃至死后俱非即后三句余之所计皆源流于此。

  阿难是三摩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圆常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遍常论。

  长水曰行阴生灭相续不失故名常所计四种遍一切法故名圆温陵曰前言圆扰动元此言常扰动元者以生灭之元皆圆于此遂执为常而起遍常论遍即圆也故此标名遍常后结名圆常。

  一者是人穷心境性二处无因修习能知二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循环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温陵曰由妄计行阴为生灭圆元遂于心境四大等皆计为常也真际曰心境二处虽则无因二万劫来相续不断故计为常。

  二者是人穷四大元四性常住修习能知四万劫中十方众生所有生灭咸皆体恒不曾散失计以为常。

  温陵曰众生依地水火风生灭而四性元则常住则诸生灭法咸皆体常。

  三者是人穷尽六根末那执受心意识中本元由处性常恒故修习能知八万劫中一切众生循环不失本来常住穷不失性计以为常。

  温陵曰六根及未那执受即八识也心意识中本元即识性也谓其本性恒常众生依之循环而住不曾散失此认识神而妄计也真际曰言六根者举所依根显能依识也既云心意识中故知观八识也吴兴曰按楞伽云阿梨耶识除佛及八地菩萨诸余二乘外道修行者皆不能知由是观之今行阴未尽岂能于此计以为常应知心意识者通举八识也本元由处别指行阴也良以首楞严定顿穷八识圆伏五住而于想阴尽处不了行阴微细生灭妄认为常非谓定中已见第八悫师云若了八识何得异计斯语善焉补注曰俱舍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百法?云八识名心七识名意六识名识又婆沙云心即意识如火名??亦名为炽亦名烧薪只是一心有三差别此中诸解当取岳师通举八识别指行阴之说为近理也。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温陵曰想元想阴也生理行阴也妄谓流转生灭皆属想心今已永灭则不生灭理自然属行不知行阴即生灭元也长水曰此于生灭计不生灭故执为常吴兴曰前指本元为常即于生灭计不生灭如见细流谓之止水也今取理中为常乃于不生灭计不生灭如见虚空谓之常住也斯亦妄认行阴为理耳。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吴兴曰此四遍常所穷之境从广至狭而成次第初通五阴二局色阴三惟行阴四但是行阴不生灭理若言第三计八识第四复计行阴其义既失所次亦非。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吴兴曰观妙下重举观行湛然下正明起计亦由不了行阴生灭妄谓此处心性名之然以为神我言神我者外道名主谛谓一切法皆是我所悉以此神而为其主。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吴兴曰谓三禅以下终为三灾所坏名无常种性四禅以上灾不能坏名究竟常。

  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吴兴曰前观我心虽流转十方性无移改不知我是行阴其体常流今虽见流仍未见识阴之相故对色受想等为常无常也此四颠倒初观神我及一切众生即正报也次观国土与劫即依报也此二对他明常无常三观我心及身四计阴等此二约自色心明常无常亦从广至狭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温陵曰分位有四谓三际分位见闻分位彼我分位生灭分位。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温陵曰生元流用行阴也因迁流计三际以过者已灭来者未见故名有边现在相续故名无边不知真际本非有边非无边也。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吴兴曰后八万劫亦合如前今恐存略温陵曰前以不见为有边此以无闻为无边乃回互倒计也。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孤山曰我曾下谓但见彼人现我知中而不能知彼人性遍故计彼性以为有边。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由此计度有边无边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温陵曰因穷行空昔有今无遂以一阴为半生半灭而内根外器一切皆然以生为有边灭为无边吴兴曰此四有边初惟约自二单约他三具自他四重计他一切依正斯则前狭后广以成其次。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资中曰准婆沙论释外道计天常住名为不死计不乱答得生彼天若实不知而辄答者恐成矫乱故有问时答言秘密言辞不应皆说或不定答佛法诃云此真矫乱故名不死矫乱虚论温陵曰以邪倒故于知见中狂解不决遂矫乱其语也今之邪人妄谓得道而中无主正矫惑于人者多类此四。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长水曰于一生灭行阴分为八义别见谓变恒生灭增减有无也答中略举六义以不能定其道理但两楹而答故云亦生亦灭等。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温陵曰互互无即念念灭相也得证者悟一切法皆无也。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惟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温陵曰各各有即念念生相也言无言是皆不明答。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吴兴曰从二至四于前八中有无分出也二三单计第四两亦有即是无如冰是水也无不是有如水非冰也四句之中但涉三句未见双非其计犹粗。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资中曰无尽流即行阴也由见无尽故言死后有相温陵曰或自下心颠倒故固执色身以色是我又谓我体圆遍则色为我有前缘即目前之色也行相续相亦色也于色作此四计于受想行亦然故成十六相皆计死后复有也槜李曰不言识阴者所计之我即识阴也吴兴曰不尔外道六法我与识异今行阴未破识未当情故不言耳问前三阴既破何故与我复计四句邪答但破其计不破其法色等生灭念念不停即无尽流也然此行阴与常涂所辨粗细不同如百论家以识阴为初想阴居次受阴第三三皆无记未能成业至于行阴方起烦恼造作诸业是则四阴之中行阴最粗此据平常未破时说也今观行中已破受想须知行阴粗相亦尽惟细相在故通前三阴俱见迁流幽隐之元其实难晓。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吴兴曰上四阴与我既死后有相或复妄计烦恼菩提理亦如是以烦恼由阴而生菩提由我而证言毕竟者即两性不相陵灭入未来际此皆后有也言五阴者通结五阴正在前四又虽在前四义惟行阴耳。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先除灭色受想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无相发心颠倒见其色灭形无所因观其想灭心无所系知其受灭无复连缀阴性消散纵有生理而无受想与草木同此质现前犹不可得死后云何更有诸相因之勘校死后相无如是循环有八无相。

  温陵曰阴性消散谓色受想灭也生理即行也谓无受想则行亦灭也此约四阴现在因亡未来果灭因果合论故成八相。

  从此或计涅槃因果一切皆空徒有名字究竟断灭由此计度死后无故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七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无相心颠倒论。

  吴兴曰涅槃因果依现阴而修后阴而证阴既叵测修证何有邪。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行存中兼受想灭双计有无自体相破是人坠入死后俱非起颠倒论。

  温陵曰行存则有相也受想灭则无相也以前后相例则存者终无虽有非有灭者曾有虽无不无四阴双计故成八非吴兴曰双计有无至死后俱非者此有二义一亦有亦无二非有非无下文先计双亦次计双非。

  色受想中见有非有行迁流内观无不无如是循环穷尽阴界八俱非相随得一缘皆言死后有相无相。

  吴兴曰此计双亦也见有非有谓色受想无也观无不无谓行阴有也如是循环等例立双亦谓三阴无亦如行阴之有行阴有亦如三阴之无四阴各二故名八俱非相言俱非者对前偏计有无得名文意且在双计有无耳故总结云有相无相温陵曰随得一缘者于四阴随举皆生计执。

  又计诸行性迁讹故心发通悟有无俱非虚实失措。

  吴兴曰此计双非也色受想等皆名诸行悉有迁讹下文云甲长发生气消容皱及念念不停即其相也于前四阴双计有无亦有八俱非义此见既细所以的就行阴言之。

  由此计度死后俱非后际昏瞢无可道故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八外道立五阴中死后俱非心颠倒论。

  温陵曰昏瞢无可道者不能明知死后之事也。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无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七断灭论。

  温陵曰见行阴念念灭处名后后无由是妄计设生人天七处后皆断灭。

  或计身灭或欲尽灭或苦尽灭或极乐灭或极舍灭如是循环穷尽七际现前消灭灭已无复由此计度死后断灭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九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断灭心颠倒论。

  温陵曰身灭即欲界人天二处也欲尽初禅也苦尽二禅也极乐三禅极舍四禅及无色也是名七际谓七际事相皆现前消灭更无复生终归断灭也吴兴曰此计应从第七外道流出但前约横论今约竖说若摄横归竖则前无相属今身灭。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后后有生计度者是人坠入五涅槃论或以欲界为正转依观见圆明生爱慕故或以初禅性无忧故或以二禅心无苦故或以三禅极悦随故或以四禅苦乐二亡不受轮回生灭性故迷有漏天作无为解五处安隐为胜净依如是循环五处究竟。

  温陵曰见行灭复生名后后有妄于五处计涅槃果转依者转生死依涅槃也或于欲界悟圆明理遂以欲界即转依处或以初禅离忧二禅离苦三禅极喜四禅极舍即转依处是谓五涅槃也迷有等者不知此天皆属有漏非无为果非究竟处也。

  由此计度五现涅槃墯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十外道立五阴中五现涅槃心颠倒论。

  吴兴曰前标后后今结五现者影互其文也此计应从第六外道流出横竖摄属亦如七九之类。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会解卷第十九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会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