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首页大乘般若部大乘宝积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小乘阿含部小乘单译经大乘单译经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六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六   禄六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三以偈结中二先明结意。

  复次百界千法纵横甚多以经论偈结之令其易解。

  云纵横甚多者于一一界各具十法故名为横按次第起名之为纵虽若纵若横无非三谛故知实非纵横义言纵横虽非纵横以交互起不可分别故虽千万起不可分别若以下文诸意结之则令可识。

  ○次正结中二先正结次总结初中云以经论偈结者复有多意一者法不孤立立必有由二者以偈结广令易摄持三者知此无上十界遍一切教[(冰-水+〡)*ㄆ]大小乘为实施权开权显实等意并可见。

  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六道相性即是因缘所生法也二乘及通教菩萨等相性是我说即是空六度别教菩萨相性是亦名为假名佛界相性是亦名中道义结要虽少摄得前多义则可见(云云)。

  中论偈意本是一实不可思议遍申诸经故今用结百界千如以成一心称一切教故云摄得前多。

  又涅槃偈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六道相性即是诸行二乘通教相性即是无常别教菩萨相性即是生灭灭已佛界相性即是寂灭为乐又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即是别教相性即于生灭仍是寂灭不待灭已方称为乐是为圆教佛界相性(云云)。

  大经偈云通教同称无常者未见常理故别教次第灭于生灭先内次外佛界一切众生即灭尽定又生下重释者别教登地亦得寂灭故须此释也。

  又七佛通戒偈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四趣相性即是诸恶人天相性即是众善自净其意即有析体净意是二乘相性入假净意是菩萨相性入中净意是佛界相性(云云)。

  七佛通戒偈者过现诸佛皆用此偈以为略戒遍摄诸戒故名为通如增一第一迦叶问阿难增一阿含具三十七品及以诸法四含亦出乎阿难言且四含一偈尽具佛法及声闻教所以然者如诸恶莫作是戒净众善奉行是意净自净其意是除邪是诸佛教是去愚当知一期广教不出此也小乘既尔例大亦然故用结之今对十界其理尽也一切大小咸入其中。

  (△次总结)。

  若能解十相性与众经论律合者即通达三藏通别识一切法无有障碍广明众生法相竟。

  ○次广明佛法中为三初标所照次唯佛下能照三是事下结意指广。

  二广明佛法者佛岂有别法秪百界千如是佛境界。

  初文者还指前众生是佛智所照故云境界。

  ○次明能照中二先总明境智相契次历三语以明智相文但二语者以自他相对即名自他故阙不论初文中二先法。

  唯佛与佛究竟斯理。

  ○次譬。

  如函大盖亦随大。

  当知三法只是不思议广大法界。

  ○次二语中二先正释次从二法下结意立妙。

  以无边佛智照广大佛境到其源底名随自意法也若照九法界性相本末纤芥不遗名随他意法。

  初文者照佛界名自照九界名他者亦约显说何者佛非无九九非无佛摄属异故故各得名。

  (△次结意)。

  从二法本垂十界迹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说自意语或说他意语自意他意不可思议己身他身微妙寂绝皆非权非实而能应于九界之权一界之实而于佛法无所损减诸佛之法岂不妙耶。

  次结中虽有本迹之名此是迹中之本亦名权实亦名自他也以不言久远之本但云二法为本故但属迹化仪不过现身说法故约此二以明自他故知且约果边明佛法也。

  (△三结意指广)。

  是事可知无劳广说至方便品中当更明之。

  至方便品释十如中委明。

  ○三明心法者为三初标次来意三正释。

  三广释心法者。

  初如文。

  前所明法岂得异心但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

  次文者言前所明法者只众生法佛法不出于心故先示之若尔何须复述故但众生下正述来意。

  ○次涅槃下正释又二先明心体次上能下明心所摄。

  涅槃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上定者谓佛性也能观心性名为上定。

  初文者向言前法岂得异心今言心性名为上定故心性之言其言甚略应了此性具足佛法及众生法虽复具足心性冥妙不一不多以心性观则似可见若以众生及佛而为观者则似如不逮若以心性观彼界如界如皆空常具诸法非空非具而空而具双遮双照非遮非照亦只是一念心性而已如斯之定岂不尚耶言涅槃云一切众生具足三定者谓上中下上定者谓佛性即心法本妙如止观第五记。

  ○次明所摄者既异前法故须明摄示心是摄非谓摄他先摄众生但略指而已。

  上能兼下即摄得众生法也。

  ○次摄佛法中二先引华严次释经意显佛法界。

  华严云游心法界如虚空则知诸佛之境界。

  初引华严等者引华严二句三谛具足。

  ○从法界去释又二先释经意次又游心等者下重释二句结归经意以显心法妙也。

  法界即中也虚空即空也心佛即假也三种具即佛境界也是为观心仍具佛法又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又如虚空者观心自生心不须藉缘藉缘有心心无生力心无生力缘亦无生心缘各无合云何有合尚叵得离则不生尚无一生况有百界千法耶以心空故从心所生一切皆空此空亦空若空非空点空设假假亦非假无假无空毕竟清净又复佛境界者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又心法者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名心法也。

  初释游心者心之所游体是法界不得更计能游所游此法界体是毕竟空故云如空法本无名假立心佛故云即假经文虽尔语犹总略故重释云又游心等即百界千法三千世间次所谓去略引示相假即众生实即五阴及以国土即三世间也千法皆三故有三千释游心竟次重释如虚空者具如止观不思议境以自他四句推三千法纵横乃至非纵非横四句叵得次重释诸佛境界者遍法界故故云上等佛法下等众生法次重释心者众生及佛不出于心故无差别名心法妙是故结归三无差别方名为妙思意可见(云云)。

  ○问下料简。

  问一念心云何含受百界千法耶答借三种为譬如止观中说(云云)。

  虽对心料简意实亦应对余二简何者亦应问言一一众生何故各具百界千法佛果已满何须复云百界千法已云心法即余二故若不问余二心法之二既其不妙却令心法亦未为妙故知义言应兼问二具如止观不思议境若理若修若结若譬须来此中若失此意至释十妙妙反成粗乃至第七卷末同申此旨何者乃至莲华同譬此旨乃至本门久证此旨体宗用三同显此旨。

  ○次释妙者今一家释义名通义别盖是常谈又更略引小乘名通以示其相如中含第三诸比丘叹含利子所说妙中之妙然舍利子但说事中行忍是巧方便不损他境名妙中妙又四十三佛告诸比丘莫求欲乐极下贱法为凡夫行亦莫自苦苦非圣行离此二边则有中道成于眼智历一切法皆悉如是又四十九历一切法皆云不空又婆沙中问佛何故说四谛为食答为满法身如村落食但养人身故禅中善根能养法身岂以如是妙中之妙中道不空法身等名能定法体是故须以名下之义而简别之今尚不取别教教道通教含中况三藏教离断常中及阿舍中离苦乐中等耶又约部者尚不取带二对三兼一之中况但空偏假而为妙耶又约本门尚不取中间今日相待绝待况复今日兼带妙耶下去例然正释中先列通别二门。

  二明妙者一通释二别释。

  ○次依门解释初通门中文自列二妙。

  通又为二一相待二绝待。

  ○次释释中二先略叙二意次正释初文又二初正叙次破古。

  此经唯论二妙更无非绝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绝何惑显何理故不更论也。

  初文者既云此经当知妙题兼此二义故使今释诸妙以二冠初故迹门十妙一一妙中开多科目无不二释言更无非待非绝等者理性实是非待非绝只向待绝约理论二不同双非二边更有中道之理恐有人疑应更别有双非待绝之理故便释云文理俱无此待绝理已破无明已显中道故知双非无复所显故云破何惑等。

  光宅用法华之妙待前诸教皆粗巨有所妨已如前难(云云)。

  次破古中牒前破意以前教中有粗有妙故知光宅破昔意谬如前。

  ○次正释中自二先待次绝初待中二先释次问答料简初文又三初总叙来意次正释三妙义下结意。

  今待粗妙者待半字为粗明满字为妙亦是常无常大小相待为粗妙也。

  初文意者今家即以三教为满故对三藏为半简之亦是常无常等者大小可尔常等仍[企-止+古]以通教远能通常理故故且对藏以为无常余例可知。

  ○次正释中即以鹿苑对后三味中三教为满下文以涅槃在法华前者以同味故前后无殊又欲以今经显独妙故在后明之。

  净名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即是明满字也始坐佛树力降魔得甘露满觉道成即提昔之半待出于满也般若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亦是对鹿苑为第一待般若为第二也涅槃云昔于波罗柰初转法轮今于尸城复转法轮众经皆共以鹿苑为半为小为粗待此明满大妙其义是同。

  净名满中云说法等者具如净名?止观第一记略释次般若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者大品十二诸天子云我于阎浮提见第二法轮转是中无量百千诸天子得无生忍乃至方等法华亦望鹿苑以为初转。

  ○次明今经。

  今法华明昔于波罗柰转四谛法轮五众之生灭今复转最妙无上之法轮此亦待鹿苑为粗法华为妙。

  如文所以重叙前诸经者明今经相待不应对三教文亦且同诸教所待故亦指鹿苑而为所待。

  (△三结意)。

  妙义皆同待粗亦等文义在此也。

  结中意者一往以所待之粗对圆为能待之妙。

  (△次问答料简)。

  ○诸味不殊与法华何别故须更有料简释疑于中有两重问答先约法次约譬。

  问齐方等来满理无殊者悉应称妙。

  初约法中先问者如上释不应法华独称为妙。

  ○答中二初总责次别答。

  答今亦不克教定时那忽云齐方等耶纵令尔者别有所以。

  初总责云今亦不克教定时者但云从通教去且名为满亦不克定通别圆中俱取三教生酥已去的取一时那忽难云齐方等来满理无殊又更与之故云纵令尔者别有所以。

  ○从何者下别答中三先释次引证三判粗妙初释中二先约机次约教初约机中又三先总立利钝二机次历味分别三此妙下判同异。

  何者利根菩萨于彼入妙与法华不异钝根菩萨及二乘人犹带方便诸味调伏。

  初言利根者即圆别也二乘之人及通菩萨即此以论方便别教虽带地前方便处处得入是故此等更须生熟二酥调之故此二味复名方便。

  (△次历味分别)。

  方等带生酥论妙以待粗般若带熟酥论妙以待粗今经无二味方便纯真醍醐论妙以待粗。

  云方等带生酥论妙以待粗者二乘钝根于方等中得生酥益带此益故以论圆妙熟酥比说。

  (△三判同异)。

  此妙彼妙妙义无殊但以带方便不带方便为异耳。

  今经既无方便故判文中今经与诸经虽同名满带不带异故复不同。

  (△次约教)。

  复次三藏但半字生灭门不能通满理故名为粗满字是不生不灭门能通满理故名妙能通满理复有二种一带方便通满理二直显满理方等般若带方便通满理今经直显满理。

  次约教者既并云门故知是教可见。

  (△次引证)。

  故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因缘生灭相为利根弟子说因缘不生不灭相(云云)中论偈(云云)。

  次引论证中双证机教为说即教弟子是机不生不灭带不带等已如前简故注云云中论偈云云者不能列名直释其义证利钝根意初句为钝余三为利亦且一往故云云耳。

  (△三判粗妙)。

  若不即空为通真方便是故言粗若能即空是通中方便通中方便若带即空即假通中者粗不带空假直通中者妙(云云)。

  三判中还以论偈意判初句对析故云不即此析拙故故名为粗若能即空去释下三句初且通举言此即空能通中道为中方便次从通中方便去释通别菩萨虽能通中以带粗故故总名粗通教中根带于即空下根带假别教亦然是故皆粗言直通者空即假中是故名妙此亦是判未得名开开无复粗空假皆妙。

  (△次约譬)。

  问乳至醍醐同称为满是譬云何。

  次问者问乳至醍醐同称为满者约五味为问也由前释云方等般若及以今经俱通满理是则除三藏外俱名为满其义既混此云何通。

  答今以譬解譬如官有三航及以私船从于此岸度人彼岸乳教如大中两航共度人彼岸酪教如私船度人中洲生酥如四种小航与私船度人于中洲两航度人于彼岸熟酥如三航一航中洲二航彼岸醍醐如大航度人彼岸三航同是官物故俱称为满私船非官物是故言半官物之中二航小所容盖寡大航壮丽容载倍多独称为妙智者以譬喻得解其譬义如是(云云)。

  答意者满名虽同不无差别故作四航之譬以解五味之譬四航之中三官一私虽同名官不无差别教门亦尔通虽名满所通处近如至中洲别圆通远如至彼岸若简教道别到彼岸其路纡回圆教官航方名直往虽同名官所通既近及教道别何妨同满而满不同。

  ○释绝待中为七先通明四绝次明二妙妙上三法三将四绝约五味判四开权五会诸绝成妙六将本迹等妙妙上三法七判横竖初文约教显圆问若明绝待只应但一何故开四以四相形与待何别答若相待中展转明妙前粗犹存今论绝待绝前诸粗无可形待又所以渐明四种绝者为知圆绝极妙无过前三被绝圆外无法细消文意各有深致言随情等者三藏生灭生灭是事事附物情故云随情通教即空空即附理故云随理三假之义今不暇释意但且论展转相望以明诸绝显于圆教无复能绝若委释三假具如止观第五记故此中圆绝广引文证譬类释出圆绝相状于中初正释四教不同。

  二绝待明妙者为四一随情三假法起若入真谛待对即绝故身子云吾闻解脱之中无有言说此三藏经中绝待意也二若随理三假一切世间皆如幻化即事而真无有一事而非真者更待何物为不真耶望彼三藏绝还不绝即事而真乃是绝待此通教绝待也三别教若起望即真之绝还是世谛何者非大涅槃犹是生死世谛绝还有待若入别教中道待则绝矣。

  前三如文。

  ○四圆教中为二初正释次以空有二门判前所释初文为三初依圆教出绝待体次今法下出今文意三降此下斥伪初又三初引正教出体次大经下引经三妙亦下以今意会经初文又二初正出体次明绝相。

  四圆教若起说无分别法即边而中无非佛法亡泯清净。

  初文者既云圆教若起说无分别教所谈绝绝前诸教故云亡泯。

  ○次岂更下明绝待相状。

  岂更佛法待于佛法如来法界故出法界外无复有法可相形比待谁为粗形谁得妙无所可待亦无所绝不知何名强言为绝。

  明法界体一无复形待待谁为粗等者明无能待能即是妙法外无法待谁粗妙无所可待等者明无所绝所即是粗法外无法故无所绝。

  ○次引大经中三谓法譬合。

  大经云大名不可称量不可思议故名为大譬如虚空不因小空名为大也涅槃亦尔不因小相名大涅槃。

  ○三会今经意中二先会。

  妙亦如是妙名不可思议不因于粗而名为妙。

  ○次若谓下破情计。

  若谓定有法界广大独绝者此则大有所有何谓为绝。

  若谓有能绝此计大于所绝何者若于所绝起计犹有能绝之大于能起计计大于所故云大有所有能翻成所故不名绝。

  (△次出今文意)。

  ○次今下正出今文绝妙之相又二先出。

  今法界清净非见闻觉知不可说示。

  ○次引证证中二先证非见闻等次证不可说示初文二先引。

  文云止止不须说我法妙难思。

  ○次释。

  止止不须说即是绝言我法妙难思即是绝思。

  ○次文二先引。

  又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

  ○次释释中二先总次别。

  亦是绝叹之文。

  总中但云亦是绝叹之文即指经中绝叹文也。

  ○别中又二先释次引文三证。

  不可以待示不可以绝示灭待灭绝故言寂灭。

  初文者不可以相待示不可以绝待示待绝俱绝故名灭待灭绝。

  又云一切诸法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此空亦空则无复待绝中论云若法为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则无因待亦无所成法华首云既得无生忍亦不生无生无生即无生是名绝待。

  次又云下引文三中初引今经空为能绝此空亦空能所俱绝次引中论者借成今文待不名绝若法为待成者待粗而得妙是法还成待者是妙还成待今妙不因粗故云无因待既无所待粗亦无能待妙妙即所成法既能所俱亡故云亦无所成法此引中论以绝破待待谓缘生故唯绝无待故且引绝以证今经待绝俱妙同在法华亦非硕异由待知妙妙体是绝绝亦无寄妙体无二华首文意亦同此也故引华首成中论意。

  ○次从降此已下伪显正若未见理徒谓为绝若论文意非必见理但应六即以判绝理是则六即名为六绝于中又二先明斥伪次若能下举正显伪各有法譬初文法中又二先直明伪。

  降此已外若更作者绝何物显何理流浪无穷则堕戏论。

  ○次乃是下出伪相伪即不绝又二先出伪相。

  乃是迷情分别绝待不绝非绝非待待于亦待亦绝言语相逐永无绝矣。

  ○次何者下释伪所以由心虑故。

  何者言语从觉观生心虑不息语何由绝。

  ○次举譬伪故不绝。

  如痴犬逐块徒自疲劳块终不绝。

  (△次举正显伪)。

  ○次若能下复初显正如黠下举譬显正。

  若能妙悟寰中息觉观风心水澄清言思皆绝。

  初言寰中如止观第六记。

  如黠师子放块逐人块本既除块则绝矣。

  名字如块真理如人无明痴犬逐名言块种智师子得理亡名故知言语从觉观生息觉观则名言绝言思绝则待绝亡。

  (△次以空有二门判前所释)。

  ○妙悟下明二门。

  妙悟之时洞知法界外无法而论绝者约有门明绝也是绝亦绝约空门明绝也如快马见鞭影无不得入是名绝待妙也。

  门能入绝门从教入故如快马下譬入门之人此中多意不复委释寻意可见。

  (△次明二妙妙上三法)。

  用是两妙妙上三法众生之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

  次二妙妙上三法者欲明三妙在于法华方得称妙故须二妙以妙三法故诸味中虽有圆融全无二妙三被妙已故三即妙故上文云此妙即法此法即妙故得三法皆具于十成三十妙良由于此问向释妙云待绝俱绝方名为绝今何以言待绝二耶答前明绝待故须俱绝今述经意故须双明经意虽双理无异趣以此俱绝对前称待所待未会会方名绝是故此部得二妙名。

  (△三将四绝约五味判)。

  若将上四种绝待约五味经者乳教两绝酪教一绝生酥四绝熟酥三绝此经但有一绝。

  三将四绝约五味者应更判云乳味二绝一粗一妙乃至熟酥二粗一妙今经唯妙但是文略。

  (△四开权)。

  若开权绝者无不入一妙绝也。

  四开权者开诸味中粗耳。

  (△五会诸绝成妙)。

  ○五从问下会绝成妙中先问。

  问何意以绝释妙。

  ○次答答中又三先会。

  答秪唤妙为绝绝是妙之异名如世人称绝能耳。

  ○次从又下判能所。

  又妙是能绝粗是所绝此妙有绝粗之功故举绝以名妙。

  ○三从如迹下约本迹以释能所之意。

  如迹中先施方便之教大教不得起今大教若起方便教绝将所绝以名于妙耳又迹中大教既起本地大教不得兴今本地教兴迹中大教即绝绝于迹大功由本大将绝迹之大名于本大故言绝也又本大教若兴观心之妙不得起今入观缘寂言语道断本教即绝绝由于观将此绝名名于观妙为显此义故以绝为妙。

  教与本迹及以观心展转相绝何者不由迹中圆融之说故不能知本地长远之本若本远教兴故使迹绝本虽绝迹岂即说远能知心性若语心性迹本俱绝故云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一彼殊故故知徒引远近未了观心远近自彼于我何为如贫数宝此之谓也。

  (△六将本迹等妙妙上三法)。

  今将迹之绝妙妙上众生法将本地之绝妙妙上佛法将观心之绝妙妙上心法。

  第六今将下意者迹中意者九界众生皆开显故本中意者虽开权竟事须显本权迹望本迹犹名粗观心意者若不观心安知己他因果心妙。

  (△七判横竖)。

  前四绝横约四教今三绝竖约圆教(云云)。

  第七意者四各有绝故名为横今三从圆迭至观心故名为竖。

  (△别释者即依门解释中第二别门也)。

  ○次别释中二先结数示妙次正释妙初文中三粗一妙者且以但粗对独妙说余之三味粗妙相带故略未论下文具列于中二先结数次若破下示妙。

  别释妙者为三若鹿苑三粗鹫头一妙皆迹中之说约迹开十重论妙此妙有迹有本本据元初元初本妙十重论妙迹本俱是教依教作观观复有十重论妙迹中有众生法妙佛法妙心法妙各十重合三十重此与众经论妙有同有异本中三十妙与众经一向异此六十重一一复有待妙绝妙则有一百二十重。

  初文中云本迹等者本迹各十具列在文若观心十并皆附在诸文之末或存或没不别开章既其观心寄在诸文之下今但约迹本两门各具十妙义各摄于心佛众生。

  (△次示妙)。

  若破粗显妙即用上相待妙若开粗显妙即用上绝待妙(云云)。

  ○今初迹门十妙者为二先列。

  迹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应妙七神通妙八说法妙九眷属妙十功德利益妙。

  ○次释释中为五者第一中云广解五章一一广起五心者故今释名迹十妙中望前七番以成五心唯少开合及观心等并散在诸文故也故今标章起念引证起信生起起定况诸妙下处处皆然并观心起进开合起慧五心足也故更列五番意在于此。

  释十妙为五番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广解五结权实标章者云何境妙谓十如因缘四谛三谛二谛一谛等是诸佛所师故称境妙智妙者所谓二十智四菩提智下中上上上七权实五三智一如实智以境妙故智亦随妙以法常故诸佛亦常函盖相称境智不可思议故称智妙行妙者谓增数行次第五行不次第五行智导行故故言行妙位妙者谓三草位二木位一实位妙行所契故言位妙三法妙者谓总三法纵三法横三法不纵不横三法类通三法皆秘密藏故称为妙感应妙者谓四句感应三十六句感应二十五感应别圆感应水不上升月不下降一月一时普现众水诸佛不来众生不往慈善根力见如此事故名感应妙神通妙者谓报通修通作意通体法通无记化化通无谋之权称缘转变若远若近若种若熟若脱皆为一乘故言神通妙说法妙者谓说十二部法小部法大部法逗缘法所诠法圆妙法如理圆说咸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言说法妙眷属妙者谓业眷属神通眷属愿眷属应眷属法门眷属如阴云笼月群臣豪族前后围绕故言眷属妙利益妙者谓果益因益空益假益中益变易益犹如大海能受龙雨故名利益妙。

  初标章者非独直标十名而已兼标章内一一诸科如境具标六智列二十等观文可知释者事须略述诸科文相大体揽下观今粗亦可见乃至一一妙中皆先列竟末后说意如境妙云境是所师智云导行等寻之可知标感应中水譬感月譬应不升不降感应道交神通中报得在天修得如仙作意在藏体法在通无记在别圆初地初住远近者大通名远尔后名近。

  ○二引证中先指处。

  二引证者但引迹文尚不引本文况引余经耶。

  ○次正引证。

  文云诸法如是相等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实相是佛智慧门门即境也又云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相即境妙也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又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唯我知是相(云云)即智妙也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又云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又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即行妙天雨四华表住行向地开示悟入亦是位义乘是宝乘游于四方四方是因位直至道场是果位是名位妙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大乘即真性定即资成慧即观照是为三法妙我于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又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又一切众生皆是吾子又遥见其父踞师子床即感应妙也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神通妙也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身子云闻佛柔软音深远甚微妙又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又但说无上道又已今当说最为难信难解即说法妙但教化菩萨无声闻弟子即眷属妙现在未来若闻一句一偈皆与三菩提记又须?闻者即得究竟三菩提又若以小乘化我即堕悭贪此事为不可又终不令一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利益妙也。

  境中言智慧门者慧家之门即理为门意也三法中且指乘体以为真性感中我即是应思众生众生即感也佛眼六道等思之可见神通中六瑞且举入定。

  ○三生起中二初正生起。

  三生起者实相之境非佛天人所作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故最居初迷理故起惑解理故生智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登于诸位位何所住住于三法秘密藏中住是法已寂而常照照十法界机机来必应若赴机垂应先用身轮神通骇发见变通已堪任受道即以口轮宣示开导既沾法雨禀教受道成法眷属眷属行行拔生死本开佛知见得大利益。

  ○次前五下结成。

  前五约自因果具足后五约他能所具足法虽无量十义意圆自他始终皆悉究竟也。

  自行化他各有始终故知心佛众生皆有此意也。

  ○次正释中十文不同初释境者先列章次列数次数意次生起后广解。

  四广释境又为二一释诸境二论诸境同异。

  (△次列数)。

  释境为六一十如境二因缘境三四谛境四二谛境五三谛境六一谛境。

  (△次数意)。

  然众经赴缘明境甚众岂可具载略举六种。

  ○生起中初正生起次始从下结示始从无明即十二因初也实际即一谛也。

  六种次第者十如是此经所说故在初次十二因缘三世轮回本来具有如来出世分别巧示四谛名兴从广至略次辨二谛二谛语通别显中道次明三谛三谛犹带方便直显真实次明一谛一谛犹有名相次明无谛。

  初正生起中云初十如是此经所说者此是今经实相之境又是一部三妙之文次因缘境虽举三世生灭因缘已下三种以三世为本次四谛者示其因果令修道灭非佛出世焉知此名苦集是俗道灭是真余文可见。

  (△次结示)。

  始从无明终至实际略用六种足。

  (△后广解一明十如境)。

  一明十如境已如前说(云云)。

  ○次正释因缘中自为四章初列四章。

  二释因缘境又为四一正释二判粗妙三开粗显妙四观心。

  ○次释释中先双举界内界外各二种以定根性。

  正释又为四一明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二明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三明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四明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

  ○次释释中三先重立界内利钝二根。

  思议两种因缘为利钝两缘辨界内法也。

  ○次引论。

  中论云为钝根弟子说十二因缘生灭相。

  ○三释释中二先简次释。

  此简异外道外道邪谓诸法从自在天生或言世性或言微尘或言父母或言无因种种邪推不当道理。

  简中言自在天者一切外道皆悉尊于三仙二天如止观第十记世性者计二十五谛如止观第十记微尘者计于众尘和合而成以外人不知业力缘故也。

  ○此正下正释释中为二先正释次料简初正释中四初略立次引证三过患四释名。

  此正因缘不同邪计唯是过去无明颠倒心中造作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恶不同。

  初文者以知无明造故不同外计。

  ○次引证中三先引次释三结。

  正法念云画人分布五彩图一切形端正丑陋不可称计原其根本从画手出六道差别非自在等作悉从一念无明心出。

  初文中非自在者诸邪计中且举初计。

  ○次无明下释。

  无明与上品恶行业合即起地狱因缘如画出黑色无明与中品恶行业合起畜生道因缘如画出赤色无明与下品恶行合起鬼道因缘如画青色无明与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罗因缘如画黄色无明与中品善行合即起人因缘如画白色无明与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缘如画上上白色。

  ○当知下结。

  当知无明与诸行合故即有六道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病死等随上中下差别不同。

  ○三人天下明过患又二先出过。

  人天诸趣苦乐万品以生归死死已还生三世盘回车轮旋火。

  ○次引璎珞文证。

  故经言有河洄澓没众生无明所盲不能出经又称为十二牵连更相拘带亦名十二重城亦名十二??园。

  言经又称等者生已复生生生不已故云十二牵连等也。

  ○此十二下释名。

  此十二因缘新新生灭念念不住故名生灭十二因缘也。

  新新只是念念续起。

  (△次料简)。

  料简者璎珞第四云无明缘行生十二乃至生缘老死亦生十二是则一百二十因缘初是痴乃至老死亦是痴不觉故痴初亦不觉至老死亦不觉痴故生痴故死若能觉因缘因缘即不行痴不行故则将来生死尽名为黠黠即随道。

  次料简中云璎珞中无明缘行生十二则一百二十支者准彼经第四释十二因缘云从无明缘行便生十二支乃至有缘生老死便生十二既以未来二支合说则始从无明来至老死有十一番此十一番但十个中间一一皆生一十二支故十中间有百二十若依今文乃成一百三十二支以开生死为二番故虽开合不同大意不别今虽开生死结数依经是故但云一百二十初是痴等者既十二支无明为本一一复具一十二支当知支支皆具无明乃至老死。

  又十二缘起十二缘生为同为异此同是一切有为法故无异亦有差别因是缘起果是缘生则二缘起五缘生三缘起二缘生又无明是缘起行是缘生乃至生是缘起老死是缘生又四句缘起非缘生未来二支法是也缘生非缘起过去二支现在阿罗汉最后死阴是也缘起缘生者除过去现在罗汉死五阴诸余过去现在法是也非缘起非缘生者无为法是也。

  缘起缘生者先问也从此同是去答婆沙杂揵度中问云缘起缘生有何差别彼文答云或有说者无有差别何者如伽罗那经说云夫缘起法一切皆是有为法故云何缘生一切缘生亦是有为法故今文略云同是有为法故亦有差别去彼论云然亦有差别故有说者云因是缘起果是缘生如因果义事所事相所相成所成续所续生所生取所取亦如是事如因所事如果乃至取亦如是(论中初但云因果次开对二因二果)复有说者过去是缘起现在是缘生(不云未来)复有说者现在是缘起未来是缘生(不云过去)今文略无此二解复有说者无明是缘起正是今文第二解复有说者无明是缘起老死是缘生十支是缘起缘生(今文无此解)又尊者富那奢说应作四句(具如今文)四句中初句以未来果支为缘起等者谓因能起果非果生因以过去为缘生等者因能生果非果起因故阿罗汉果不复起因第三句者谓除前二句相已取过现果及余凡夫现在五支等此是论文诸师异解不须和会。

  法身经说诸无明决定生行不相离常相随逐是名缘起非缘生若无明不决定生行或时相离不相随是名缘生非缘起乃至老死亦如是尊者和须蜜说因是缘起从因生法是缘生和合是缘起从和合生是缘生十二因缘支二是过去则止常二是未来则止断现在则显中道推现三因则说未来二果推现在五果则说过去二因。

  次引法身经说与论文同因是缘起即无明也从因所生即是行也和合谓结业成就从和合生谓识等是爱取至老死亦复如是言中道者离断常耳论文又云复次起所起等如前。

  三世皆有十二支为推因果故作如是说。

  次推三世中云三世皆有十二者推因知果等如今所说三世俱名因果而支数多少不同者具如俱舍云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如止观第三记现在既望过未成十二当知过未亦自相望各有过未故各十二今且从现故但十二。

  十二时者无明是过去诸结时行是过去诸行时识者相续心及眷属时名色者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六入未具一歌逻罗二阿浮陀三卑尸四伽那五波罗奢诃如是等时名名色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具足六入此诸根未能为触作所依是时名六入此诸根已能为触作所依未别苦乐不能避危害捉火触毒把刃不净是时名触能分别苦乐避危害等能生贪爱不起淫欲于一切物不生染着是时名受具上三受是时名爱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追求之时起身口意是时名有如现在识在于未来是时名生如现在名色六入触受于未来是时名老死。

  次释十二时中识心眷属者谓三阴也论文又问云何具上三受答三受悉能为爱作缘何者爱有五种一者求乐受爱未生乐受欲令生故爱二者不欲离乐爱已生乐受不欲离故生爱三者不生苦爱苦受未生欲令不生故生爱四者欲速离苦爱已生苦受欲令速灭故生爱五者愚爱未生不苦不乐欲令未生不生已生欲令不失故生爱为是义故三受缘爱问爱取何别答爱增广名取复有说者下者名爱上者名取复有说者若爱能生烦恼是名受缘爱若爱能生业是名为取。

  一刹那十二缘者若以贪心杀生彼相应愚是无明相应思是行相应心是识起有作业必有名色起有作业必有六入彼相应触是触彼相应受是受贪即是爱彼相应缠是取彼身口作业是有如此诸法生是生此诸法变是老此诸法坏是死。

  次释一刹那者俱舍亦云连缚等四刹那是其一也具如止观第七记。

  问何不说病为支答一切时一切处尽有者立支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是故不立问忧悲是支不答非也以终显始耳如老死必忧悲问无明有因不老死有果不若有应是支若无则堕无因无果法答有而非支无明有因谓不正思惟老死有果谓忧悲又无明有因谓老死老死有果谓无明现在爱取是过去无明现在名色六入触受此四若在未来名老死如说受缘爱当知说老死缘无明也犹如车轮更互相因也欲界胎生者具十二支色界者十一无名色也无色界有十除名色六入又言具有色界初生诸根未猛利时是名名色无色界虽无色而有名当知悉具十二支也问无明行与取有何异答过现新故已与果未与果等异。

  次料简问答中论又问何故不立病为支答(具如今文)欲界众生尚有如薄拘罗者况色无色界故不以病为支准例老亦不是一切常有故不立支问忧悲是支不答以终显始者始谓老死终谓忧悲以见忧悲必有老死忧悲既苦老死必苦又云忧悲等法散坏有支犹如霜雹是故非支论又问三有为相何故生相独为一支老死二法共为一支尊者波奢说佛知法相无能过者复有说者生能使法成立老死使法不立复有说者法起时生势用胜法灭时老死势用胜论又问无明有因不等(具如今文)若有云何不立十三十四支若无无明不是无因老死不是无果耶答应作是说无明有因老死有果但不在有支中何者(余如今文)复有说者无明有因谓老死等如文彼料简文又约增数释十二缘当知有一种缘起法谓一切有为法复有二种缘起法谓因果复有三种缘起法谓烦恼业苦复有四种缘起法谓无明行生老死以现八支摄在过未故也又有五种缘起法谓爱取有生老死以过现七支摄在现未故也复有六种缘起法谓三世各二谓因果也复有七种乃至十一文中不列指在他经大经十四增数文同婆沙次文又料简问此十二支几欲界色界无色界答有说唯有欲界胎生具有十二有说欲界十二色界十一无色界十色界应云识缘六入无色应云识缘触评者曰应作是说三界皆十二又问如色界无色界无名色云何具十二答初生色界众生诸根未猛利名名色无色界虽无色而有名故云虽无色根而有意根彼应作是说识缘名名缘意入意入缘触以是义故一切十二又婆沙中毗婆阇婆提说无色有色若育多提婆说无色无色何者是耶答佛经中说名色缘识亦应有色又余经说寿暖识三常相随逐无色既有寿识云何无暖又余比丘说除四阴说识有去来生死者不应尔如从欲界生无色界经二四六八万劫断色后生欲界还生色者入无余界应更与行相续欲令无此过故说无色有色言无色者此依何经答经云解脱寂静过色入无色者故知无色又云色离欲无色离一切入涅槃故知无色此二云何通何者为胜答说无者胜若尔说有者云何通答未了义故问引经云何通答欲有名色无色无也欲有三法随逐无色无也色续论者有四句分别无色续色色续无色余二句可见故知无咎论又譬树者过去二支为根现在五支为质现在三支为华未来二支为果有华有果谓凡夫无华有果谓学人无华无果谓无学。

  ○无生中六先立意次立根三正释四引证五举譬六结名总而言之只是四句破假相性二空故得幻化即空之名。

  二思议不生不灭十二者此以巧破拙。

  (△次立根)。

  中论云为利根弟子说十二不生不灭。

  (△三正释)。

  痴如虚空乃至老死如虚空无明如幻化不可得故乃至老死如幻化不可得。

  (△四引证)。

  金光明云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有不善思惟心行所造。

  (△五举譬)。

  如幻师在四衢道幻作种种象马璎珞人物等痴谓真实智知非真无明幻出六道依正当知本自不有无明所为。

  前五文可见。

  (△六结名)。

  ○结中先譬次合。

  如知藤本非蛇则怖心不生不生故不灭。

  譬中云如藤蛇者亦可喻圆门本有今通喻无生辨异可知。

  (△次合)。

  是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相也。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六

  音释

  叵

  (普火切不可也)。

  航

  (胡刚切方舟也)。

  块

  (苦怪切土块也)。

  黠

  (胡八切慧也)。

  鹫

  (疾救切)。

  笼

  (卢红切罩也)。

  软

  (乳兖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