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一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一 侈一
隋天台智者大师说
门人灌顶记
唐天台沙门湛然释
○次对七二谛明智者为二先例境略列次正释初文又三初总标意。
三对二谛境明智者权实二智也。
○次上真俗下例上开为七。
上真俗二谛既开七种今权实二智亦为七番。
○三内外下列列中三初略列。
内外相即不相即四也三相接合七也。
○次广列。
若对上数之析法权实二智体法二智体法含中二智体法显中二智别二智别含圆二智圆二智上七番各开随情随情智随智合二十一种谛。
○三列三意。
今七番二智亦各开三种谓化他权实自行化他权实自行权实合二十一权实也。
○次广释中为四初正释次例诸境三问答料简四夫二谛下斥旧明今经破立之意初释中文三释判开初文自为七初对实有明二智者为二初正释次依教重分别初文又二初立二智。
若析法权实二智者照森罗分别为权智尽森罗分别为实智。
○次说此下明三意。
说此二智逗种种缘作种种说随种种欲种种宜种种治种种悟各随堪任当缘分别虽复种种悉为析法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随缘之说皆束为权智若内自证得若权若实俱是实证束为实智内外相望共为二智故有自行化他权实二智也就自证权实唯独明了余人不见更判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
(△次依教重分别)。
今更约三藏重分别之此佛化二乘人多用化他实智二乘禀此化他之实修成自行之实故佛印迦叶云我之与汝俱坐解脱床即此义也若化菩萨多用化他权智其禀化他之权修学得成自行之权佛亦印言我亦如汝(云云)。
次更分别者前约智体说今约智用说得此一番则识智体得名所从从于化主及以所化得名不同而智只是一言佛印迦叶者佛有化他之实与二乘自行实同故佛印云我之与汝俱坐解脱床虽云俱得然自行与化他不同化他之权意亦如是故大论云我有慈悲四禅三昧汝亦如是如此慈悲本是化他之法故菩萨得之即成自行故复印言我亦如是。
○次明体法二智中先三藏次正释。
此三种二智若望体法二智悉皆是权故龙树破云岂有不净心中修菩提道犹如毒器不任贮食食则杀人此正破析法意也故皆是权(云云)。
初文中三藏菩萨毒器缘如止观第二记。
○次正明中二先立二智次明三意。
体法权实二智者体森罗之色即是于空即色是权智即空是实智。
初中云森罗者世人共闻其言而不甄简深浅皆指欲界人中五尘今则不尔既七种中皆指权智所照俗境名为森罗是则七种森罗不同细简(云云)。
大品云即色是空非色灭空正是此义为缘说二缘别不同说亦种种虽复异说悉为化他权实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皆束为权内证权实既是自证悉名为实以自之实对他之权故有自行化他二智也就自证得又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也。
○下去五重皆先次正立等。
此三二智望含中二智复皆名权何者无中道故(云云)。
体法含中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照色是权智空不空是实智。
说此二智赴无量缘随情异说虽复无量悉是含中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本是逗机皆名为权自证二智皆名为实于自证二智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显中二智悉皆是权何者带于空真及教道方便故。
又体法显中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了色是权智空不空一切法趣空不空是实智。
为缘说二缘既无量说亦无量无量之说悉为显中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缘悉名为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望他故有自行化他二智就自证二智更分权实。
此三二智望别权实二智悉皆是权何者带即空及教道方便故。
别权实二智者体色即空不空色空俱是权智不空是实智。
以此二智随百千缘种种分别分别虽多悉为次第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悉是为缘皆名为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以自对他故有自他二智就自证权实自分二智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别含圆二智悉复是权何者以次第故带教道故。
别含圆权实二智者色空不空一切法趣不空色空名权智一切法趣不空为实智。
以此二智随百千缘种种分别分别虽多悉为别含圆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为缘悉皆是权自证二智既是证得悉名为实自他相望共为二智就自证得更分权实故有自行二智。
此三二智望圆二智悉复是权何者带次第及教道故。
圆权实二智者即色是空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趣不空一切法趣色趣空是权智一切法趣不空是实智。
如此实智即是权智权智即实智无二无别为化众生种种随缘随欲随宜随治随悟虽种种说悉为圆二智所摄故有化他二智化他二智既是随情悉复是权自证二智悉名为实就自证中更分二智故有三种不同也此之二智不带析法等十八种二智方便唯有真权真实名佛权实。
○次判中二先正判次叹用判意初又二初先举今经明妙。
如经如来知见广大深远方便波罗蜜皆悉具足独称为妙待前为粗。
○次更比决比决又二先约教次约味。
又从析法二智至显中二智凡十二种二智待前皆名为粗显中为妙何以故此妙不异后妙故又从次第二智凡九种二智待前为粗不次第为妙又前十八种二智皆粗唯不次第三种为妙又不次第二种为粗一种为妙。
初文中四节初前四番中云从析法二智至显中凡十二种智待前为粗显中为妙者显中虽在十二之数亦得待前为粗显中为妙指圆真也次后三中前二粗后一妙第三复合前四通判云前十八粗后三妙后三即第七也故后三中约三意说则自行为妙亦约悟说。
○次约五味。
又历五味教者乳教具三种九种二智酪教一种三种二智生酥四种十二种二智熟酥具三种九种二智此经但二种三种二智若酪教中权实皆粗醍醐教中权实皆妙余三味中权实有粗有妙可以意推。
如文。
○次叹用判功能者若不约四教五味两重判妙焉知法华居一代之最比见读此教者尚反指华严岂不与夫震地逸敷而不闻不见同耶哀哉伤哉于中为三先总述次解释三此中下结意。
若不作如上释诸智者经论异说意则难解。
初如文。
○次何者去释中引华严者一显华严未会二所显三教犹粗于中又四先引华严次明谬释三此释下难四若得下显正。
何者华严解初住心云三世诸佛不知初住智。
初如文。
世人释云如实智佛自不知佛如实智亦不知初住如实智。
次文中世人释云等者世人意言初住如实智与佛如实智不殊故俱不知作此说者非但初滥于后亦乃显佛愚痴故次文云其实不允。
○次难又二先通难。
此释自谓于理为通其实不允。
(△次历教)。
若藏通等佛不论如实智云何于自如实智不知耶别教初住不得如实智云何言不知。
次历教中约三教破云藏通二佛自无如实智故不得云于自如实智不知别佛虽得如实智别初住不得如实智云何言亦不知初住如实智若其别佛不知别教断见思位真谛如实智大成可笑今言别教初住不得如实智者即显圆教初住得如实智佛是究竟如实智此义可尔若言不知全是落漠故大论八十六云如实智者有二种一者具足谓诸佛二者不具足谓大菩萨上能知下岂有具足而不知不具足耶。
若得前来诸智意者三世三藏佛不知圆教初住智此则事理二释俱无滞也。
四显正中云事理二释俱无滞者藏不知圆于事无滞下不知上于理无滞。
(△三结意)。
此中义兼二种一分别二十一种权实二待粗论妙如上说。
○次开中三谓法譬合。
若开粗显妙者诸方便谛既融成妙谛对谛立智悉非复粗如贱人舍王若过者舍则庄严如众流入海同一咸味开诸粗智即是妙智也。
如贱人舍王若过者等者粗智如舍妙谛如王以境妙故智亦随妙此约境发智说故也。
(△次例诸境)。
○次例余境以立二智中先总叙意次正例。
二智多有所关须商略类通今对七种二谛明二十一种权实以为章门若得此意约因缘境亦应如此。
初文云二智多有所关等者非但唯对二谛而已以二谛境通一切境故因缘等亦应如是。
谓析因缘智体因缘智含中因缘智显中因缘智次第因缘智带次第因缘智不次第因缘智一一各有化他自行化他自行等三种分别合有二十一种分别粗妙判五味多少论待绝等四谛三谛一谛等亦应如是当自思之何烦具记也。
○三料简。
问随情谛及化他智何意无量随智谛及自行智何意不多答只约一人未得道时见心横起邪执无穷何况多人种种各异为是义故随情则多智见于理理唯一种不得有异。
如文。
(△四斥旧明今经破立之意)。
○四谬立今经意中为八先举宗以质非次若破下明宗所凭意三方便下约今法彼人法四若作下正显其破相五若但下明教法功能六世人下结七今若下重叹八如此下形论意未周初文中三先示法相次质偏三既不下示宗承所用。
夫二谛差别已如上说。
初如文。
说此七权实二十一权实颇用世人所执义不颇同世人所说语不颇用诸论所立义不。
次文中云颇用世人等者今家章?附理凭教凡所立义不同他人随其所弘偏赞己典若弘法华偏赞尚失况复余耶何者既言开权显实岂可一向毁权施本为开开无异趣世人解经或添以庄儒或杂以绮饰亦不同诸论偏申一门或复通论直申大小今采以佛经申法华意遍破遍立明教指归余意可知。
(△三示宗承所用)。
既不从世人亦不从文?特是推大小乘经作此释耳。
○次明宗所凭教又二初正指经部次若巧下明宗中所破。
若破若立皆是法华之意若巧拙相形以通经二智破三藏经二智乃至次第不次第相形以圆经二智破别经二智。
并如文。
(△三约今法斥彼人法)。
方便诸经明智既粗通经之论岂得为妙经论既尔弘经论人何劳击射任其所说自有所堕。
(△四正显其破相)。
○四破相中先举七二之相次举三意之相。
若作生灭解权实者堕在初番若作不生不灭解者堕第二番乃至第七番亦可知。
初如文。
又纵广引经论庄严己义者亦不得出初番随情二谛化他权实况出初番第二第三权实尚不出初番三种权实况第七番三种权实。
次文云又纵广引诸经论等者世人释二谛义但广引教释二谛之名不能分别名下之旨况七种二谛一一复有随情等三是故世人但各执教不知教是赴机异说既迷教旨当知所引但成三藏随情二谛能观之智只成化他权实二智既不出于初番随情当知尚阙初教随智及随情智况余六三意耶。
(△五明教法功能)。
○五功能中二初举初番以况后诸番。
若但以初番二智破一切世间情执略尽假令得入化城只是自行实智尚不得化他之权何况能得后番诸智。
○次若寻下广举下六番所破。
若寻二十一种二智凡破几外见凡破几权经论复显几是立几权经论然后方称妙权妙实。
言凡破几外见等者破一切外人诸宗僻计也凡破几权经论立几权经论者今以法华经意以为破立故得遍破遍立施权故立废权故破或权实俱立或权实俱破若开若会准例可知。
(△六结斥)。
世人全不识一两种权实之意而情中即计为智若是智者破何惑见何理未见理未破惑生死浩然非情何谓。
(△七重叹)。
今若待前诸粗智而明妙智者法华破待之意也若其会者一切权经论所明谛理皆成妙理无非智地会一切权经论所明二智无非妙智悉是大车。
六七可知。
(△八形论意末周)。
如此破会深广莫以中论相比可熟思之(云云)。
第八形论意中云如此破会莫以中论相比者依向所说岂比中论末代通经虽兼别含通岂能委明二十一种单复开合适时破会逗物之妙结撮始终耶问一家所承本宗龙树今此何以反斥本宗答本承观法不承论所破势论意唯以四句观法破大小执令末代行者归心有由若部意所立功归于此若论破会者未若法华故权实本迹遣偏废近久远圣旨于兹始存故获陀罗尼由三昧之力师资之宗宛如符契。
○对三谛中二先重叙五境次对境明智初文又三初总标来意次略列三境三相对立五解释。
四对三谛明智者上明五三谛竟今更分别。
初如文。
未三智照十法界束十为三谓有漏无漏非有漏非无漏三法相入分别有五初谓非漏非无漏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二谓一切法入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三谓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为三法四谓一切法趣非漏非无漏对漏无漏为三法五谓一切法趣漏趣无漏趣非漏非无漏为三法。
次二文者前单作谛名以真俗等名为便今欲对境明智境作漏无漏名便也前亦照境智从权实作名与今异者若照境时从权实为名若论境体应名漏等漏是俗无漏是真双非是中以中对二得三境名是故皆云对漏无漏为三法。
○次对境明智者为三先标五种相。
更说五境竟对此五境明五三智者谓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相入五种不同。
○次境智相入明五。
一中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如来藏智入空智对道智为三次中智对两为三智次如来藏智入中智对两智为三智次圆三智是为五差。
○三解释释中三先正释次判三开初文又二先教次观教中文自五重不同初番为三初明三境发三智次解释三世人下引同。
中智入空智分别为三智者初依无漏发一切智次依有漏发道种智后深观无漏之空知空亦空发一切种智。
初如文。
○次文者为二先释行相次今若下结示。
然初心不知空空次虽得空亦不空空后能深观于空空于前空但二空名同二境亦合故言相入。
初文者下去相入例此可知。
今若分别以无漏空为一切智有漏空为道种智中道空为一切种智。
世人采经论意云六地断惑与罗汉齐七地修方便道八地道观双流破无明成佛即此意也。
三引同中破无明成佛者此是通教被接菩萨至八地后破无明惑成别圆初地初住八相佛也而世人唯知采经文而不知教门深浅。
○圆入通中又三先正释。
如来藏智入空智分别三智者依漏无漏发一切智道种智不异前而后不因别境更修中智但深观空能见不空不空即如来藏藏与空合故言相入以深观空见不空故发一切种智。
藏智者不同诸论含藏种子今以圆教诸法具足含一切法义同于藏今秪观所入之空即见藏理故云不因别境以秘密智力能令众生发如此智。
○次比决。
前中道智但显别理理之与智不具诸法藏理藏智具一切法故异于前以藏智对两智为三智也。
○三大经下引证。
大经云声闻之人但见于空不见不空智者见空及与不空大品云一切智是声闻智道种智是菩萨智一切种智是佛智即此意也。
○次别三智为二先释。
中智对两成三智者各缘一境各发一智次第深浅不相滥入。
○次引地持。
故地持云种性菩萨发心欲除二障有佛无佛决定能次第断诸烦恼即此意也。
二障者烦恼障及智障具如止观第六卷达磨郁多罗释今家依大品大论开为三惑是故智障兼于事理障事智者是尘沙惑障理智者是无明惑。
○次圆入别二智中四初略立次两智下对前辨体三引论师意证四示今意。
如来藏智入中智为三智者。
两智不异前一切种智小异何者前明中境直中理而已欲显此理应修万行显理之智故名一切种智耳今如来藏理含一切法非直显理之智名一切种智与前为异用此智对前为三智也。
故地论师云缘修显真修真修发时不须缘修。
前三如文。
前两智即是缘修后智发时即是真修真修具一切法不须余也即是此义(云云)。
四今意中云前两智是缘修者今家判在缘修之位属空假观地人但云地前为缘修不云空假。
○次圆三智中二先释次引论证。
圆三智者有漏即是因缘生法即空即假即中无漏亦即假即中非漏非无漏亦即空即假一法即三法三法即一法一智即三智三智即一智智即是境境即是智融通无碍如此三智岂同于前释论云三智一心中得无前无后为向人说令易解故作三智名说耳即是此意(云云)。
并如文。
○次明观成于中二先辨因果次上明下例智相入初文为二初总辨因果次对三观。
若欲显智要须观成泛论观智俱通因果别则观因智果例如佛性通于因果别则因名佛性果名涅槃今就别义以观为因成于智果。
初文具如止观显体中初说。
○次三观中二先引璎珞次正对三观。
如璎珞云从假入空名二谛观从空入假名平等观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谛观。
初文言璎珞三观具如止观第三记及前后所引修观义具如止观破法遍次第不次第破也。
○次今用下正约三观明于观智。
今用从假入空观为因得成于果名一切智用从空入假观为因得成道种智果用中观为因得成一切种智果也。
(△次例智相入)。
上明于智略有五种今以观成亦应五种细作可知修观义如止观(云云)。
○次判粗妙亦二先教次味初中二先判前两都不成三谛故不用。
言粗妙者藏通两佛虽有一切种智之名更无别理不破别惑此智不成故不用也。
○次释后五重文自为五。
中入空智者虽说中道因于通门而成两智后照中道无广大用因于拙教果又不融是故为粗。
初明别入中云因于拙教果复不融者次第为拙教门所说果理不融以果隔越不与因理融通故也。
次如来藏入空智者教果理虽融因是通门亦名为粗。
中对二智者虽不因通而三智别异果教未融是故为粗。
如来藏入中者在果虽融因是别门此因亦粗。
圆三智者因圆果圆因妙果妙谛妙智妙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是故为妙智也。
余四如文。
(△次味)。
若历五味教者乳教有三种三智酪教一种三智生酥具五种三智熟酥亦具五种三智粗妙可知法华但一种三智此是法华破意即相待妙也。
○次开中四初略以劣况胜次故大经下引证三凡夫下释大经文以合今意四如此下结归。
开粗明妙者世智无道法尚以邪相入正相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低头举手开粗显妙悉成佛道何况三乘出世之智故大经云声闻缘觉亦实亦虚断烦恼故名之为实非常住故名之为虚。
初二如文。
○第三文中二先以凡况小。
凡夫未断烦恼无实唯虚尚开粗入妙即是大乘何况二乘之智。
○次以小况大。
二乘之智根败心死尚得还生何况道种之智。
(△四结归)。
如此开时一切都妙无非实相七宝大车其数无量此是法华会意即绝待妙也。
○五约一实智为三释判开初释中立譬合结。
五对一谛明智者即是如实智也释论云诸水入海同一咸味诸智入如实智失本名字故知如实智总摄一切智纯照一境故总众水俱成一咸也。
(△次判)。
若待十智为粗如实智为妙若待诸实智诸实智名粗中道如实智名妙。
判中云若待十智为粗者大品十一智十智同小乘第十一如实智属大乘今文大小通立如实于诸如实中唯圆如实为妙。
(△三开)。
若开粗显妙者非但诸实智为妙十智亦名妙(云云)。
次开显者唯开显如实方成妙实。
○次明对无谛中三谓立判开初立。
无谛无说者既言无谛亦复无智。
○次若历下判。
若历诸处明无谛者余方便无谛无智为粗中道无谛无智为妙。
○三若以下开。
若以杜口绝言无谛无智者亦无粗无妙无待无绝历一切法皆无粗无妙也。
(△前文对五境竟今科二展转相照对境)。
○二展转又二初明来意。
二展转相照者六番之智传照前诸境。
○次思议下正展转相照六境既展转开合故须六智随其开合亦随境转照若智随境得名是则诸智亦义同名异名异故各照义同故传照是则不可思议境智一境一切境一智一切智如可思议中尚六界十如结摄一切异名诸境诸境亦尔诸智亦然况不思议大小偏圆互相摄耶故下结云谛融智融圆成开显法华妙旨若不见始终妙意徒自云云何益者乎于中又四初正明传照次如此等下义当于判开传照如判俱融如开三如此等下义当开教见理若见理时一切俱开四略以智例境也。
思议因缘下智中智照六道十如性相等下中二智观十二因缘灭者照二乘十如性相等上智照菩萨性相本末等上上智照佛法界性相本末等四种四谛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等苦集智照六道十如相性生灭无生道灭智即是照二乘十如相性无量无作苦集智照菩萨界性相等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佛法界相性本末等四种四谛智照四十二因缘者生灭无生苦集智照思议两十二因缘也生灭无生灭两道灭智是照两思议十二因缘灭也无量无作两苦集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也无量无作道灭智照不思议两十二因缘灭也七种二智照十法界者生灭无生灭两权智及入通等二合四权智照六道性相生灭无生灭两实智照二乘性相等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六道性相无边是照二乘性相圆权则通照九界性相别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菩萨性相圆入通实空边是二乘性相不空边是照佛界相性别实是照菩萨性相圆入别实圆实俱照佛法界相性也七种二智照四种因缘者前四权是照思议两十二缘别权圆入别权有边是照两思议十二缘无边是照两十二缘灭圆权则通(云云)别入通实空边是照思议十二缘灭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圆入通实空边同上不空边是照不思议十二缘灭别实照不思议两十二缘灭圆实照两不思议十二缘灭等前四种权智是照生灭无生灭两苦集又三权智照无量无作苦集二实智是照思议两道灭又五实智是照不思议两道灭五种三智照十法界者五种道种智照六道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智照二乘菩萨性相本末等五种一切种智照佛法界十如相性等又五种三智照四种十二因缘者五种有智照思议两十二缘五种一切智照两思议十二缘灭又是照不思议十二缘五一切种智是照两不思议十二缘灭五种三智照四种四谛者五道种智照生灭无生两苦集五种一切智照生灭无生两道灭亦是照无量无作两苦集五种一切种智是照无量无作两道灭五种三智照七种二谛者五道种智是照四种俗谛五种一切智是照两种真谛亦是照别圆入别圆三种俗谛五种一切种智是照五种真谛一如实智是照佛界十如性相又是照不思议十二因缘又是照无作四谛又是照五种真谛又是照五种中道第一义谛无谛无说与十相性如合与不思议十二缘灭合与四种不生不生合与真谛无言说合与中道非生死非涅槃合。
初文者只是以后智传照前境十如居初故不论智据理亦应以十如智照于五境是则六智一一皆能照于五境如文可见不须委论若不解此诸境诸智若大若小更相间入若判若开互为法界如何能识法华所宗岂能了于一心妙境境智相称如何能见下诸妙文所依所发乃至化他不思议用妙感妙应乃至眷属并从此生乃至本证亦不出此人不见之谓为烦芿。
(△次义当于判开)。
如此等诸智传传照谛谛若融智即融智谛融名之为妙。
(△三义当开教见理)。
如此等皆是方便说言称妙不妙见理之时无复权实非权非实亦无妙与不妙是故称妙也。
(△四略以智例境)。
七种二谛五种三谛更相间入余诸境亦有此意七种二智五种三智既相间入者余诸智亦有此意例自可作(云云)。
○次明行妙中文自为二今又为三标列释。
第三行妙者为二一通途增数行二约教增数行。
○释中初略简粗显妙次前对下次依章解释初文又二初对前境智举粗次妙行者下显妙初文又三初明三法次第相须次明三法更互相显三如此下结。
夫行名进趣非智不前智解导行非境不正智目行足到清凉池。
初文者行假智智假境智行是能到理境是所到到清凉池也。
而解是行本行能成智故行满而智圆智能显理理穷则智息。
次文者解即智也智为行本则行藉智生行能成智则智藉行成智能显理智生则理生理未穷故则智未息故理生则智生。
如此相须者则非妙行。
结文可见问若一心三智为妙行本乃至一心三智照中道理到于初住清凉池者何粗之有而斥为非妙耶答似如所问今云粗者未见一理而三理乃至一行而三行乃至六即初后俱三三一不殊初后不二乃至修德性德一念三身等若如是者方名妙行妙行者下释其相也。
○次释妙行中初标次释。
妙行者一行一切行。
初言一行一切行者须约六即以明三德今言行者多在住前三法妙显在于初住故也问一行一切行其相如何答如四三昧是菩萨行一一三昧无非法界诸度具足故一施一戒皆具三谛三智三德成波罗蜜摄诸善法是故名为一切行也。
○次释又二先正释次与境智互融初又二初引经次结成三德。
如经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又云无量诸佛所而行深妙道又云尽行诸佛所有道法。
初如文。
既具复深又尽具即是广深即是高尽即究竟。
次文言深尽等者尽即法身具即解脱深即般若如此三德在一心中境即理性三德智即三德之解行即三德之观始从观行终至六根无非妙法。
(△次与境智互融)。
○次文又三先总明次前境说下别明三若三下结。
此之妙行与前境智一而论三三而论一。
初言与前境智一而论三者一谓涅槃三谓三德境是法身智是般若行是解脱当知只一涅槃而论此三又境即理三智即名字三行即观行相似三也当知九只是三三只是一一尚无一岂有九三。
前境说如法相法相亦具三名秘密藏前智是如法相解解亦具三如面上三目今行是所行如所说行亦具三名伊字三点。
(△三结)。
若三若一皆无缺减故称妙行耳。
二三如文。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一
音释
芿
(而证切陈新相积也)。
帙
(直质切书衣也)。
- 上一篇: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
- 下一篇: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