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障】什么是二障?佛教二障解释
二障是什么意思?二障的意思
二障是指烦恼障与所知障。烦恼障是与生俱来的,所知障是后天的。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恼障由我执而生,是俱生起的迷执;所知障由法执而生,是分别起的迷执。
烦恼障是指贪嗔痴等烦恼覆盖了我们本有的智慧,使我们不断生死。我们出生的时候,贪嗔等等的这种心理现象就已经跟着来。所知障就是自己先入为主的看法,一个是经验,一个是从书本学习的,自己认为自己所学的,所知的是最可靠的,因此有先入为主而出主入奴,就以自己的立场来排斥他人的想法,思想的一种知足,思想的斗争,观念上的冲突,这都叫做所知障。
烦恼障是什么?
烦恼障,主要包括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嫉妒……这些烦恼阻碍我们去修行。因为有贪心,使人造罪业。贪心使人不得安宁。你要打坐,因为贪心,所以总想着贪著的东西:有时想着哪笔钱还没有赚,想要的哪样东西,还没有搞到手,所追求的某件事还没有实现……所以贪心影响修行。嗔是记恨心,一个人记恨心重也很难修行。假如你跟人家吵架之后,时时处在一种记恨、无明火、想报复的心理状态中,打坐时,你能坐得下去吗?坐不下去的。因为内心有烦恼,不平静。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这也是修行的一种大障碍。
比如说,有人听佛法怎么也听不懂,看经教怎么也看不进去,根机太钝,这种人也是很难修行的。懈怠是懒惰,或者说是放纵自己,打坐时,瞌睡来了,腿有点麻了、酸了,就想,睡觉算了,明天再修吧!还有的人放纵自己,克制力差,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刺激,见别人玩得开心,就放纵自己,不分时间地看电视、电影,跳舞,天天搓麻将。时间长了,就养成一种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搓麻将,搓上隐了,听见搓麻将的声音,心里就慌,就想坐下搓几圈,赢了还想再赢一点才肯下来,输了又想再多搓几圈,想把本钱捞回来,是不是?搓习惯了,一天不打,就感到空虚、难受、坐立不安。所以,学佛的人,不能随便放纵自己,要把心收回来,不去执著那些对我们修行没有利益的事情,这样的话,打坐、念佛的时候,妄念就会减少。
所知障是什么?
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所知障」是被自己原来的知识学问蒙蔽,产生先入为主的观念,然后,以这个观念的框架来批评、否定宗教,妨碍了宗教信仰的道德实践和内心的体验。他们自认为是站在纯客观立场,其实,局内人可能不客观,而局外人不明就里的评论,也未必就能客观。怕就怕所知不多而自以为无所不知。不但对他自己形成了障碍,也可能误导他人而成为信仰宗教的障碍。
一般来说,学文科的中国知识分子,比较倾向于无宗教的立场,似乎接受人文主义思想的人,就容易认为宗教信仰与现实人生并不契合,尤其对于佛教会有若干偏见。比较起来,学理工科学的除了坚持唯物史观的人,反而容易接受宗教;所以,也不可说学问好的人就有所知障,就像许多博览群书的人,依旧会选择一种宗教来做终身的依归。近年来,像这样的风气,不论在国内或国外,知识分子信佛学佛,已经越来越多了。
二障的其他解释
烦恼障与解脱障。(1)烦恼障同上所述,乃障无漏慧之生起。(2)解脱障,又作不染无知定障、定障、俱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因障圣者入灭尽定之法,故称解脱障,其体为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俱舍论卷二十五、俱舍论光记卷二十五、俱舍论颂疏卷十二】
理障与事障。(1)理障,谓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者,相当于所知障。(2)事障,谓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者,相当于烦恼障。【圆觉经卷下】
内障与外障。(1)内障,即三毒,为令众生内心生起烦恼之障。(2)外障,即七难,为外界所加之障碍。【阿娑缚抄卷一八七】
各辞典对二障的解释
《唯识名词白话新解》的解释
二障,又作二碍,即烦恼障与所知障。这是唯识学上对贪、嗔、痴等诸惑,就其能障碍成就佛果的作用所作的分类。烦恼障、由我执而生,是俱生起的迷执;所知障、由法执而生,是分别起的迷执。
《佛学常见辞汇》的解释
1、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又名惑障,即贪嗔痴等烦恼,能使众生流转于三界之生死,因而障碍涅槃之业,故名“烦恼障”;所知障又名智障,即众生有无明邪见,无明邪见能覆盖慧解,令不聪利,因而障碍菩提之业,故名“所知障”。
2、事障和理障。贪、嗔、痴等烦恼能使生死相续,障大涅槃,名“事障”;邪见能碍正知见,障大菩提,名“理障”。
《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名数)烦恼障,智障也。新译为烦恼障,所知障。贪瞋痴等诸惑,各有二用:一者发业润生而缚有情,使在三界五趣之生死中。由此而障涅槃寂静之理,名为烦恼障。扰恼有情之身心,故名烦恼,烦恼能障涅槃,故名障。此烦恼障由我执而生。二者一切贪瞋痴等诸惑,为愚痴迷闇,不能了知诸法之事相及实性(真如),盖其用能障可以了知事相实性之菩提妙智也。名障此妙智之愚痴迷闇,名为智障,亦名为知障,障碍所知之境而不使现,故云所知障。障碍能知之智而不使生,故云智障。此所智障由法执而生。此二障,一体二用,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名烦恼障。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名所知障。小乘谓此为染污无知,不染污无知,胜鬘经于五住地中分别之,以见等四住地为所知障,以第五无明住地为智障。二乘但断烦恼障,而证涅槃,菩萨兼断所知障,亦不得菩提,此二障有宽狭。烦恼障所在处必有所知障。而所知障所在处,烦恼障未必随之。盖烦恼障局于不善与有覆无记,而所知障亦通于无覆无记。且烦恼障粗显而易知,故示其头数,如十惑乃至一百二十八等是也。所知障行相难知,且随所知之法,而其数无数,故经论中不示其头数。唯识论九曰:“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而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所知境无颠倒性能障菩提名所知障。”
【又】一烦恼障,即同上。二解脱障,解脱者灭尽定之异名也,灭尽定者心念都灭,离一切之障碍,是名解脱,即八解脱中之第八解脱是也。因而障圣者入灭尽定者之法,谓之解脱障。其法即不染污无知之一种也,利根之不还及阿罗汉,以离其解脱障,而得入于灭尽定也。俱舍论二十五曰:“谓唯依慧离烦恼障者,立慧解脱。依兼得定离解脱障者,立俱解脱。”
【又】一、理障,邪见等之理惑障正知见也。二、事障,贪等之事惑相续生死而障涅槃也。圆觉经曰:“云何二障:一者理障,碍正知见。二者事障,相续生死。”
《三藏法数》的解释
﹝出圆觉略疏﹞:[一、理障],谓本觉心源,湛然清净,由无明妄染,碍正知见,不达真如之理,是名理障。[二、事障],谓众生由无明障覆,生死相续,无由脱离,是名事障。
﹝出楞严经义海并宗镜录﹞:[一、烦恼障],谓昏烦之法,恼乱心神,不能显发妙明真性,是名烦恼障。[二、所知障],所知障,亦名智障。谓执所证之法,障蔽智慧之性,是名所知障。
﹝出天亲论﹞:障即障碍。如金刚经中,须菩提得无诤三昧,盖由离此二障故也。(梵语须菩提,华言空生。)[一、烦恼障],烦恼即见、思惑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阿罗汉果时,见、思二惑,俱已断尽;心空寂静,诤从何起?是故得于无诤,实由离此烦恼障也。(梵语阿罗汉,华言无学。)[二、三昧障],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即无诤三昧也。谓须菩提证得第四果时,既得无诤三昧,若于此三昧心有取着,即为有诤。是故得于无诤,实由离此三昧障也。
- 上一篇:天竺
- 下一篇:【转依】什么是转依?
- 惟贤法师答:请解释分别二障和俱生二障? - 惟贤法师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