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真法师
最大的不幸是社会道德市场化

最大的不幸是社会道德市场化 人有人的品格,社会也有社会的品格。一个社会的社会品格,才是人类得以正常生活的前提。 假如一个社会的社会生活完全市场化了,那么,人与人...[阅读全文]

心灵的学问

心灵的学问 心,梵文名“质多”,意为集起。即各种心识功能所集合而成的心灵结构。是心(阿赖耶)、意(末那)、识(眼耳鼻舌身意前六识)三者的集合体。 人,对自己的心灵,智...[阅读全文]

修行也叫修心

修行也叫修心 我们每天都讲“修行”。修什么?行什么?修就是转变观念、转变心态、转变自心,转向慈悲心、清净心、平等心,这就是修。 行就是实践,就是去做,当然也包括了...[阅读全文]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 佛教本是佛陀的教化,是人类的生存智慧。佛法开启我们认识生命,了知生命,并且寻求生命的安顿与超越。它不是用占有、侵吞、夺[阅读全文]

现实生活需要佛教伦理

现实生活需要佛教伦理 人的伦理,是从人的尊严来的。让我先说一个小故事吧: 明朝有一位大思想家王阳明(1472-1529),他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他认为人人皆有良知。有...[阅读全文]

佛教伦理具有普世价值

佛教伦理具有普世价值 中国是一个最讲伦理的国家。孔子孟子一辈子都在讲儒家伦理。三纲五常,人之五伦。君臣是国家伦理,父子、夫妇、兄弟,是家庭伦理,友朋,是社会伦理。...[阅读全文]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佛教之道 正信之道 佛教之道,这个论题太大了。三藏十二部经,佛陀的一切言教,都是佛教之道。要而言之,让我用一句话表达,我想,就是不迷信。不迷信,就是正信。 我们有很...[阅读全文]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

弥勒文化及其实践意义(一) 在山水如画、钟灵毓秀的浙江奉化,举行了弥勒文化节和第一届弥勒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上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佛教协会会长茗山上人...[阅读全文]

“迷信”这个词,是从佛教来的。

“迷信”这个词,是从佛教来的。 “迷信”这个词,是从佛教来的。因为佛教反对迷信,提倡正信。《大智度论》卷七十二云:“闻说而信者,此中不名为信。智慧知已,名为信。”...[阅读全文]

佛陀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佛陀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觉真 一个全国性的政府官员组成的代表团,来到着名古刹参观。我被指定去接待。走进大雄宝殿,忽然一位长者向我问道:「法师,能不能请你讲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