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顺学”已在成形——主办印顺导师思想学术会议感言
“印顺学”已在成形——主办印顺导师思想学术会议感言
释昭慧
在台湾,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主题所举办的研讨会,就笔者记忆所及,除了弘誓文教基金会近七年来所主办(或与其他单位共同主办)过的五场(民国八十八、九十、九十一、九十二、九十三年)之外,就个人记忆所及,另有印顺文教基金会赞助现代佛教学会主办过两场,佛教青年会也曾主办过两场。为一位思想家,前后共计举行过九场规模颇大的学术会议,这在台湾,无论如何已算是“空前”的纪录了。
即以弘誓文教基金会所主办的上项研讨会为例,五届会议下来,总计有4场专题演讲(演讲人都提供一篇论文作为讲稿),并发表过9部新书、62篇论文以及20篇座谈会引言(引言人有的只提供大纲,但大部分也提供全份论文)。若再加上今年五月即将举行的第六届研讨会,则新书共计12部,论文共计90篇,座谈会引言资料23篇,其累积成果实不可小觑。若再加上中国大陆方面的相关会议论文,以及相关博、硕士论文、学术专书与学术期刊论文,则蓝吉富教授所说的“‘印顺学\’已在成形”,洵非虚誉。
研讨会中,法师与学者们共聚一堂,深层探索导师思想,并讨论“人间佛教”的内涵与理念。此外也有过一些历史性的创举,发生在民国九十年第二届研讨会开幕式上那场“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的“废除八敬法运动”即是一例。
那一年,中央研究院李远哲院长与台湾人民尊敬的民主运动领袖林义雄先生,也正巧在同一楼层,参与另一场座谈会,因此临时应邀莅会致词。这是时代伟人在时空交会中的巧遇!未曾信仰任何宗教的李远哲教授,第一次在公开场合,忆述自己过往在欧洲与人辩论佛教的轮回观,表达了他对佛教“众生平等”义的认同与赞叹。
此外,两次与其他单位的合作经验,也都是令人难忘的。
一、九十二年的第四届研讨会,与现代禅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第一次将研讨会的规模扩大为“海峡两岸学术思想交流活动”,那时,现代禅领导人李元松居士皈投于导师座下未久,神采奕奕,意兴风发,宛若天真赤子,期盼能为印公导师尽其孝思,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带领弟子们全力弘扬导师思想。未料好事多磨,他个人也因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至今思之,依然不胜唏嘘!
那次的研讨会,其重要性即是与大陆佛教学者之间,于会内、会外所作的深度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张新鹰教授,在那次研讨会结束后拜会印公导师,深受高僧风范的感动,发心排除万难,倾全力促成了两年以后在中国大陆首度举行的(以研究印公导师思想为主的)“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研讨会。
二、九十三年,导师过去在文化大学执教时亲炙座下的老学生——中华佛学研究所所长李志夫教授,同样是排除万难,全力促成了佛光、法鼓与慈济等“人间佛教”三大教团,与弘誓学团共同主办第五届同一主题的研讨会。这段合作往事,至今回忆起来还倍觉温馨!李所长就像一位慈悲睿智的老爷爷,带着我们这群小朋友开筹备会,钜细靡遗地推敲工作内容与公告文字;四个主办单位则轮流提供场地与餐饮,让大家得以观摩不同道场的景观特色与行事风格,这比特地举办一场“参访之旅”,还来得亲切而深刻!弘誓只是小小学团,弘扬导师思想亦属义不容辞的份内事,重要的是“人间佛教”三大教团的携手合作,这在台湾毕竟还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因此也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与报导。
回顾过往,惊讶地发现,这一系列研讨会,原本是在纪录、研究、检讨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主轴的当代“人间佛教运动史”,竟在上述一些“破纪录”的壮举之中,共同缔造着当前未来的“人间佛教运动史”。
一般而言,学术会议是专业学者将其学术成果提供出来,与同行之间互作交流的场域,参与者大都是学者、教授与研究生,因此往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但笔者观察前述五场研讨会,参与的来宾,人数总是维持在五百人以上,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未必见得都是“鸿儒”。中研院学术活动中心的第一会议室只能容纳两百二十人,为了不忍让报名者产生向隅之憾,主办单位不得不租借同一楼层中可容纳三百人左右的演讲厅,全程转播会议时况,以供三百多位来宾观看。而那些可爱的来宾,竟也可以两整天自得其乐地枯坐在演讲厅的冷板凳上,盯着投影萤幕,观听日后在DVD里同样可以观听的画面与声音,时而配合第一现场的发言内容,发出欢愉的笑声、鼓舞的掌声与激昂的喝采声,与第一现场的朋友们声息相通。
重要的是,每一届的五百余位来宾,并未经过任何动员。文书组调查发现,历届研讨会的报名人士,大都是看到刊布于《弘誓双月刊》、佛教弘誓学院网站与电子报的相关启事,或是主办单位寄赠各寺院的研讨会活动海报,而主动报名参与的。本院的学众虽多,但由于逢遇假日,各常住道场大都有共修法会或其他宏法活动,学院一向叮咛同学,要以常住事务为重,因此参与会议的学僧不多。
再者,连续参加数届的来宾也不在少数,显见他们在参与过一次以后,因为认同研讨会的意义,所以乐意持续参加。研讨会过程中的讨论非常热烈,会外互动的气氛也十分温馨、活泼,以笔者时常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的经验来看,这样的情形实不多见。
作为主办单位的主事者,笔者绝对不敢往自己脸上贴金,声称是主办单位工作人员的努力成果。因为前述种种(包括会议场次、论文数量、参与热情等等),绝非主办单位一厢情愿就可以促成的胜缘。这应是作为被研究或讨论的对象——印顺导师,其人格风范令人景仰,其思想与学问,有极大的广度与深度,影响层面十分深远,这才能引起学界与教界的持久重视与高度共鸣。笔者认为,这才是以他老人家为研究主题的学术会议,可以一场又一场举办下去,并获得广大回响的主因。
前已略述,自从九十二年于华雨精舍拜会导师之后,张新鹰教授一心想在中国大陆,筹办一场以导师思想为主题的研讨会,而且全力促成此事。九十四(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与九月一日,他终于圆成了这项大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于承德举行海峡两岸“人间佛教的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参与大会的两岸佛教学者29人(张新鹰与曹中建两位副所长分别主持开幕式与闭幕式),共计发表23篇论文。这是在导师圆寂之后首场——也是中国大陆首度——以印顺导师思想为主(兼研太虚大师与赵朴初居士之思想、行谊)所举办的研讨会,对于一心系念中国佛教教运的印顺导师而言,其意义格外深长。
总上所述,台湾九场再加大陆一场,印顺导师思想已促成了十场学术会议。对一位智慧卓绝如印顺导师这样的高僧,无论是过往的祝寿还是尔后的纪念,最有意义的莫过于“以法供养”。而大家以文会友,发表或聆听相关主题的佛学新书与佛学论文,正是“以法供养”,用报师恩的其中一种形式,因此我们将在导师圆寂周年,持续举办第六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截至本文完成为止,本次研讨会的三本新书正在编辑、排版之中,二十八篇论文,已收到了十六篇,其余十二篇与三篇引言,料亦将在近期竣稿。笔者大约浏览已收稿件,发现这些论文所讨论的主题非常丰富、多样,内容也很精彩。
兹举曾在本院参学的澳洲华藏寺能融法师为例,笔者鼓励她以“妙云编译委员会”工作团队的经验,撰为专文以飨读者,她果然不负所托,以一万五千字左右的篇幅,叙述他们在藏慧法师的领导之下,发心从事《妙云选译》工作的缘起、工作团队成立的宗旨与组织特质、选译内容优先顺序的考量、翻译工作的程序、译语在用词选择方面的多重考虑、翻译过程所遭逢到的困境,以及从事《妙云选译》工作的个人体验与感想。这点点滴滴,都是非常难得的现身说法,而且也是当代佛学英译工作极其可贵的经验传承。特别是在导师圆寂周年,发表这样一篇在英语世界弘扬导师思想的工作报告,意义格外深长。
其他论文的精采内容,无法在此一一介绍。敬请诸位师友同道于五月二十、二十一日大驾光临(研讨会相关资讯,详阅本期本刊页74~80),让新书与论文发表人,向大家分享他们研究或推广导师思想所获得的法喜,让引言人带领大家神游人间佛教的艺术空间,并且相互打气,让“印顺学”得以发扬光大,让导师以他毕生心血所点燃的智慧之光,在弟子门生与私淑艾者的共愿同行中,灯灯相续,薪火相传!
九十五年四月二日,于尊悔楼
- 昭慧法师:幸福,可以吗?
- 昭慧法师:禅定的原理以及与神通的关系
- 昭慧法师:依佛法以观人类胚胎(胎儿)的地位
- 昭慧法师:一个台湾现代比丘尼的出家经验
- 昭慧法师:「真善知识」是人中最大因缘!
- 昭慧法师:佛教的空有论
- 昭慧法师:佛教与社会运动
- 昭慧法师:〈心灵环保〉之我见
- 昭慧法师:神圣与套牢——吊诡的宗教心灵
- 昭慧法师:神圣与死亡
- 昭慧法师:昭慧法师论宗教性侵害案
- 昭慧法师:律学答问——覆美国常睿法师函
- 昭慧法师:菩萨无住相布施——漫谈《金刚经》要义
- 昭慧法师:“环境伦理与动物伦理”专题引言
- 昭慧法师:“典型在夙昔”?
- 昭慧法师:《佛教规范伦理学》书摘
- 昭慧法师:问渠为何放不下
- 昭慧法师:刀下请留“总统猪”!
- 昭慧法师:血腥杀猪,比贿选严重
- 昭慧法师:认知实相以防患未然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