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州纸衣和尚悟道因缘
涿州纸衣和尚悟道因缘
涿州(今河北境内)纸衣和尚(即克符道者),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
纸衣和尚初礼临济禅师,即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临济禅师道:“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纸衣和尚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临济禅师道:“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纸衣和尚道:“如何是人境俱夺?”
临济禅师道:“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纸衣和尚道:“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临济禅师道:“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纸衣和尚经过临济禅师的这样一番开示,言下领旨,并深入三玄、三要、四句之门,后住涿州,行化一方。
曾有僧问:“如何是宾中宾?”
纸衣和尚道:“倚门傍户犹如醉,出言吐气不惭惶。”
问:“如何是宾中主?”
纸衣和尚道:“口念弥陀双拄杖,目瞽瞳人不出头。”
问:“如何是主中宾?”
纸衣和尚道:“高提禅师当机用,利物应知语带悲。”
问:“如何是主中主?”
纸衣和尚道:“横按镆鎁全正令,太平寰宇斩痴顽。”
问:“既是太平寰宇,为甚么却斩痴顽?”
纸衣和尚道:“不计夜行刚把火,直须当道与人看。”
纸衣和尚曾就临济禅师之四句,作颂曰:
“夺人不夺境,缘自带淆讹。
拟欲求玄旨,思量反责么。
骊珠光灿烂,蟾桂影婆娑。
觌面无差互,还应滞网罗。
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
问禅禅是妄,究理理非亲。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
直饶玄会得,也是眼中尘。
人境两俱夺,从来正令行。
不论佛与祖,那说圣凡情。
拟犯吹毛剑,还如值木盲。
进前求妙会,特地斩情灵。
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
主宾言少异,问答理俱全。
踏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
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
- 上一篇:兴教洪寿禅师悟道因缘
- 下一篇:钟司徒悟道因缘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