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穴延沼禅师悟道因缘
风穴延沼禅师悟道因缘
汝州(今河南临汝)风穴延沼禅师,南院慧颙禅师之法嗣,俗姓刘,余杭人。延沼禅师自幼即怀出世之志,厌荤腥。在父母的要求下,曾一度学习儒家经典,参加进士考试,但是一举不中。于是便依本州开元寺智恭禅师落发出家、受具足戒,并研习天台止观。但是,经过几年的学习,他感觉到,自己大事未了,心地未明,象这样沉溺于义理,将永无有出头之日。于是便抛开所业,游方参学。
二十五岁那一年,延沼禅师来到越州镜清道怤禅师座下。虽蒙镜清禅师数番启发,奈何机缘未到,未能彻旨。于是便往参襄州华严院。当时南院慧颙禅师的侍者守廓禅师亦在华严座下。
一日,华严和尚示众道:“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
守廓侍者一听,便从大众中走出,大喝一声。华严和尚亦大喝一声。守廓侍者再喝一声,华严和尚亦喝。
守廓侍者于是便礼拜,并用手指着华严和尚,回顾大众道:“这老汉一场败缺(露出破绽)。”说完便大喝一声归众。
延沼禅师见到这一幕,对守廓侍者连连赞叹称奇,并与他结为好友。在守廓侍者的指点下,延沼禅师对临济禅师的三玄三要之旨,颇有领会。后守廓侍者劝他参礼他的师父南院慧颙禅师。
延沼禅师初进南院,却不礼拜慧颙禅师。
南院禅师道:“入门须辨主。”
延沼禅师道:“端的请师分。”
南院禅师一听,便于左膝上拍一拍,延沼禅师大喝一声。南院禅师又于右膝上拍一拍,延沼禅师又大喝一声。
这时,南院禅师便道:“左边一拍且置,右边一拍作么生?”
延沼禅师道:“瞎!”
南院禅师于是拿起木棒。
延沼禅师道:“莫盲枷瞎棒,夺打和尚,莫言不道(您不要瞎打人!当心您手上的木棒被我夺下,那时,我打您,不要说我无礼!)。”
南院禅师只好掷下木棒,说道:“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一场。”
[钝置,意思是使对方露出破绽,显得不聪明、不灵利。这一用语在语录中经常出现。]
延沼禅师却道:“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道不饥。”
南院禅师便问:“阇黎曾到此间么?”
延沼禅师道:“是何言欤?”
南院禅师道:“老僧好好相借问。”
延沼禅师道:“也不得放过。”
说完便退下。延沼禅师后随众参毕,方进丈室具礼拜谢南院禅师。
南院禅师问:“阇黎曾见甚么人来?”
延沼禅师道:“在襄州华严与廓侍者同夏。”
南院禅师道:“亲见作家来。”并问:“南方一棒作么商量?”
延沼禅师道:“作奇特商量。”说完便反问南院禅师:“和尚此间一棒作么商量?”
南院禅师于是拈起拄杖,说道:“棒下无生忍,临机不见师。”
[这里的“不见”,相当于“不让”。]
延沼禅师一听,言下大彻玄旨,于是他便留在南院座下,执侍、请益六载,尽得临济玄要。后应四众邀请,驻锡风穴,一时法席冠天下,学者臻萃。
延沼禅师之禅风颇似临济,虽较少用喝,然其话语威猛峻烈,让人无处藏身。曾举:“古人云,‘我有一只箭,曾经久磨练,射时遍十方,落处无人见。’山僧即不然,我有一只箭,未尝经磨练,射不遍十方,要且无人见。”时有僧便问:“如何是和尚箭?”延沼禅师遂作弯弓势,那僧便礼拜。延沼禅师道:“拖出这死汉。”
另有上堂法语云:“夫参学眼目,临机直须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是滞壳迷封。纵然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从前依他作解,明昧两歧,与你一时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即瞎却渠眼。”
延沼禅师圆寂于北宋开宝六年(973)。临终有偈云:
“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
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
- 上一篇:浮山法远禅师悟道因缘
- 下一篇:宝寿和尚二世悟道因缘
- 第一节 愚人食盐喻
- 第一回 拜众童子
- 1.为步行而行
- 第二节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师利
- 第三节 以梨打破头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一)
-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
- 第五节 渴见水喻
- 第四节 妇诈称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节 千金小姐!万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录 总劝
- 前言
- 第八节 山羌偷官库衣喻
- 第六节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弥伽
- 第九回 拜休舍优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脱长者
- 第七节 认人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贤菩萨
- 摩登伽女与阿难(二)
- 第十节 三重楼喻
- 摩登伽女与阿难(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节 序说
- 第十一回 拜胜热婆罗门
- 第十五节 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节 叹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颠覆了
- 第三章 一两个钟头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优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见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