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课、宗教祈祷的意义

  第十九课 宗教祈祷的意义

  「祈祷」一词,是宗教的修持仪式之一。世界上的各个宗教皆有其专属的宗教仪礼,例如:佛教的朝山、回教的斋戒、天主教的望弥撒等,唯「祈祷」为一切宗教所遵行。追溯祈祷的根源,中国传统民间的习俗,如:蜡祭、庆贺等,都含有向神只祈祷,以除灾增福的仪式,君王也有宗庙祭的活动,以求国泰民安;印度教的吠陀经典、婆罗门教的《摩奴法典》,犹太教、耶稣教的《旧约圣经》里的「诗篇」,以及伊斯兰教的《可兰经》等,内容皆是歌颂造物者及教徒赎罪与感恩的祈祷文。在此,造物者被当成是有求必应的对象。而佛教的祈祷:佛陀时代,僧侣在接受供养之后为信徒说法做为祝祷,及历代祖师大德留下的各种忏仪、「发愿文」、「回向偈」,近代佛光教团奉行的「四句偈」等,除了赞颂三宝功德,感恩众缘成就之外,更进一步的自我要求,自我净化。因此,佛教的祈祷实含有「祈愿祝祷」的另一层深刻意义,信徒透过和佛、菩萨的感应道交,与圣贤往来亲近的宗教仪式,令人心生惭愧,改往修来,立下济世的宏愿。

  祈祷虽为各宗教所倡行,然而不同的宗教对于祈祷的形式与诉求,都有不同层次的内涵。于祈祷的形式上,祈祷的地点,可以在公开的集会,也可以在家居的联谊中进行;祈祷的时间,可以是日常固定的,也可以是方便随兴;祈祷的程序可以是团体共修的,也可以是私人密行;祈祷的次数可以一日一次,也可以一日数次;祈祷的仪式可以在内心默祷,也可以大声的朗诵。正统的犹太教和回教每天有个人的祈祷之外,另增加每星期的公开祈祷;天主教则每天要向天主祷告,并须参加每星期的礼拜聚会。佛教徒每天的早晚课诵及共修法会,都是自利利他的祈祷,如课诵前的「香赞」及课诵结束后的「回向偈」等,都是祈求一切众生消灾免难,福寿绵长,并祈祷世界和平,人民安乐。

  公开祈祷,一般有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例如:回教徒星期五中午在清真寺,耶稣教徒则于星期天上午在教堂内。反之,私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只是一般人大都认为祈祷必须面对祭坛或圣像更有效益,例如回教徒祈祷时便须面向圣地麦加。然而佛教认为佛陀的法身遍满虚空,无所不在,因此可以在布置庄严的佛堂里祈愿,也可以在空旷的山林水边祝祷,或是家中的客厅、卧室,无处不可,重要的是在于心中有佛。

  祈祷时可以站著、坐着、跪著或跪拜,可以双手合十,也可以手持经书、念珠等。早期的耶稣徒就曾以念珠结合下跪和俯拜等方式作祷告;犹太教徒则配以祈祷用的披肩;回教徒更以画有图案,象征神圣场所的小地毯,表达内心的虔敬。

  祈愿既可为自己,也可以为他人祝祷。祈祷的意义很多,包括祈求、感恩、忏悔和祈愿。一般人以祈求为多,例如求健康、求财富、求平安,或是祈求宽恕等,含有忏悔的意义。耶稣教则于三餐用饭时,为感恩主耶稣赐与饮食而祈祷;佛教则以三称念、五观想,普同供养一切法界众生,并且普皆回向,利乐一切有情。因此,对佛教徒而言,祈祷含有惭愧忏悔、发心立愿、感恩回向等积极意义。

  一般的祈祷,多以求福袪祸为目的,将信仰的对象视为「有求必应」万能的神,人们相信用膜拜、献祭、赞颂等,能够得到神的恩惠和赐与。佛教的祈祷之道,不是表相的宗教仪礼,而是建立在「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的基础上,更藉由祈祷的桥梁,与佛、菩萨的亲近往来,令人知过迁善,学习圣贤的愿行。佛教以缘起做为印证人生的真理,主张自业自受,不应把祈祷视为奇特的工具,满足我们现实所求。祈祷是神圣纯洁的宗教礼仪,如清水能洗涤污垢,如日照能成熟万物。祈祷可以挖掘我们内心的能源,增加善业的力量,让我们心中有佛,转凡为圣。

  有监于祈祷对心灵净化的功能,一九九八年八月,星云开始撰述「佛光祈愿文」,从时间上,晨起到夜眠,对象则涵盖各个阶层,有为孕妇、新生儿、老人、生病者、父母师长、受虐儿童、受难妇女、残障者、受刑人、警察、消防人员、驾驶员、清道夫、临终者、往生者、社会大众、自然生态、世界和平及参加朝山、水忏、梁皇、佛七法会者等。我也祈愿「佛光祈愿文」能走进每一个家庭,成为现代的课诵范本和法会的文疏,借由「佛光祈愿文」建立僧信二众与佛陀接心的桥梁,在日常生活中,信受奉行正道,减少烦恼,增长我们的慈悲和智慧

精彩推荐
推荐内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