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的分寸:四多四少
母爱是人类最纯洁、最无私、最珍贵的情感,每一个孩子无不享受着母亲给予的幸福和快乐。但是,母爱是有分寸、有尺度的,过多过少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条件下,在强调个性发展和独立人格的教育环境中,母爱与现实教育的要求是有矛盾的,与孩子追求自立的愿望也是有冲突的。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母亲,只有正确把握母爱的分寸,才能化解这种矛盾与冲突。
一、多蓄于心底,少显于形表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是不一样的。性格开朗者,往往表达的方式比较直接,有时不分场合,也不顾及孩子的心理状态,使母爱的表达非常豪放与率直。性格内向的母亲,一般表达的方式比较含蓄。不同文化层次的母亲其母爱的表现方式也不一样,会有朴素与精细的差别。不论何种情况,都是正常的,无可厚非。但如果把母爱蓄于心,藏于情,而尽量少显于形,过于直,那就会使母爱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所谓蓄,就是要加强修养。母爱是母亲的天性,有与生俱来的因素,但后天的修养是使母爱至善至美的重要过程。这就要求每个母亲加强学习,积极提高文化素质,不断陶冶道德情操。一个具有良好文化素质和道德情操的母亲,才会真正理解母爱的真谛,才会赋予母爱更完美的内容和表现方式。
二、多施于幼小,少给予青壮
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享受的母爱应该有所不同,这是母亲要把握的分寸。对处于幼小时期的孩子,大致相当于上小学之前,应该施于更多的母爱。孩子从嗷嗷待哺到咿呀学语,再到蹒跚走步,处在弱小渐长的过程之中,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抗御疾病和外来伤害的能力,犹如一颗小草非常脆弱,经不住任何风霜雪雨的摔打。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母亲的精心呵护,一丝母爱就如一泓清泉,会无声地滋润着孩子的成长,母亲也会从孩子快乐的成长中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但孩子到了青壮年以后,就应该尽量减少母爱。这时他们已经有了自己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自己也要承担做父母的义务和责任了,如果母亲总是觉得他们没有长大,仍然无微不至的关照和喋喋不休的唠叨,那只能适得其反,使母爱失去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三、多渗于行为,少挂于口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全诗的字里行间都饱含着母爱,感情诚挚深切。我们不难发现,这首诗通过慈母飞针走线密密缝的动作形象,让读者强烈感受到母爱的厚重与真挚,具有无爱胜有爱的渗透力和感染力。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母亲应该把母爱渗透在自己的行为中,而不是放在口头上。一是要渗透在勤劳奉献上。母亲在一个家庭总是处于枢纽位置,要调整上下左右的关系,安排好全家的衣食住行,特别是要处理好孩子生活学习方面的事情,这都是默默无闻的奉献,也正是通过奉献播撒母爱。二是要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上。生活细节关系孩子的喜怒哀乐,也关系孩子生活、学习、健康的状态,处理孩子生活细节的能力最能表现出一个母亲的生活经验,也能反映出对孩子的关爱程度。因此,要善于把母爱寓于孩子的生活细节之中。作为母亲,要尽量减少那种口头式的母爱。现实生活中,有的母亲对孩子动不动就什么“我的乖乖”、“娇娇宝宝”,这并没有什么不好,但过多过滥,会助长孩子任性、娇气等一些不良习性的产生。
四、多注于失败,少添于成功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成功与失败的事,遇到快乐与痛苦的事。母亲应该怎么对待呢?著名作家郑振铎曾说:“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这已作出了明确的回答。事实也是这样,孩子在失败、痛苦的时候,最需要关怀,最需要母爱。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母亲的一个吻,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就会使孩子感到温馨,减轻精神压力,从而受到激励和鞭策,其教育的效果远比打骂要好。再如,孩子在事业上不成功,或者创业失败,总会造成财物的损失与身心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需要母爱的抚慰。如果母亲适时给予鼓励和安慰,会使孩子尽快从失败的阴影中摆脱出来,从而振作精神,努力奋发,可能取得新的成功。如果过于责备,或者没完没了的唠叨,会加重孩子的失落感,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对人生失去信心,甚至破罐子破摔,这样会毁了他们的一生。那么,在孩子成功的时候,快乐的时候,母亲有必要指出他们的不足,提出严格要求,防止他们骄傲自满。成功时就是欢笑和奖励,失败时就是棍棒加打骂,这是每个母亲要特别注意避免的问题。
母亲是伟大的,但只有掌握母爱分寸的母亲才是成功的母亲,愿天下的母亲都成为伟大而又成功的母亲!
- 上一篇:那碗温暖而又纯粹的白米粥
- 下一篇:奔向幸福的路有多远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