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人怎样处好婆媳关系?
在家庭关系中,婆媳关系是最难处的关系之一。曾经有一些学佛的年轻人向法师说她想离婚。法师便问她:“你为什么会有这个念头,生活上有什么过不去的?”她说:“先生不好、公婆不好,特别是公婆难处。”若她没学佛,法师也许就不会说了。既是学佛人,法师就告诉她:人与人的相处,无论相聚一小时、一天或一辈子,都是过去生中的业缘,如果没有缘,对面也不会相逢。佛不是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得今生的擦肩而过”么!既然有业缘,就得承受,即使是恶缘也要能忍受。面对境缘而难以忍受,这是自己没有智慧的体现。应当深记六祖惠能大师说的“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也就是说应时时提醒自己,过失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法师说:婆媳之间难相处,学佛的媳妇要首先反省,“婆婆并没有过失,过失都在自己”,如果能常作如是想,这才是真正行菩萨道。时时改过自新,就能把过去的怨结解开了。若处处埋怨对方,老觉得都是对方的错,自己没有过失,心结就会越结越深,生生世世往返报复,冤冤相报何时了啊?为何不趁此时将结解开呢?有智慧的人能解开结,解开之后,从冤家眷属变成了和睦的亲人,这多好!这才是真正的自度、度他,这才是菩萨事业。因此,若遭遇到这样的环境,要懂得这是行菩萨道的好机缘。
学佛修行并不是每天光念经、拜佛、敲木鱼。那只是表面的样子而已。实质是在日常生活的处世、待人、接物当中,将无量劫来的恩恩怨怨化解,这才是真修行。不但自己在佛学精神的提醒下不断觉悟,也要将自己的冤家债主一个个唤醒,帮助他们觉而不迷,这样你的大慈悲心就显露出来了,这些冤家债主也就绝对能得度,因为他们与你有缘。佛在经上常讲“不度无缘之人”,只要有缘必定能够得度,无论善缘、恶缘都是有缘,所以都能得度。
要是将一切错误都归罪于别人、归罪于外境,念念都觉得自己没错,这才是最大的过失,也是一生修学不能成功的病恨、病源。佛说,世间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一是诸佛如来,具大智慧、慈悲心,普度众生;另一种是凡夫、愚人,虽然自己有满身的过失,但他不承认、不觉悟。除此之外,谁能没有过失?因此,过失不在外面境界,而是在自己心里。古德说“回头是岸”,若能及时回过头来反省,这是觉悟、开悟了;反省之后,念念改过自新、努力向善,这才是真修行。
佛法对人们的真实利益,就在此处求。要真诚、要恭敬。“敬”是敬人、敬事、敬物、敬业。诚敬心大,得的利益大;诚敬心小,得的利益小;没有诚敬,什么也得不到。这就是印光大师告诉人们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再加一句:“没有诚敬,就没有利益”。若是真诚、恭敬到极处,你就能全部得到,这就是所谓的“明心见性”了。
《无量寿经》上,佛教导人们“惠以众生真实利益”,教众生得真实利益,就是教众生以真诚、清净、平等、慈悲心去处世、待人、接物,然后在事相上才能够真正看破、放下。“看破”是彻底明白,“放下”就是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才能过得自在、随缘、快乐啊!因此,我想即使这个媳妇不学佛,也是应该这样做的!
此外,作为儿子,处在妻子与母亲之间,也是处好婆媳关系不可忽视的一颗关键棋子。这方面我体会很深。我们家是个非常和睦的家庭。自我结婚12年来,农村老家的父母多数时间住在我这里,已经共同度过了十个春节。爱人是名教师,心地善良,知书达理,对公婆非常孝敬,在我们社区乃至老家都广传贤名。大家彼此互相尊重、礼让,生活过得自然而平静。其实,在刚住到一起的时候,大家也的确会有许多不同的习惯。不过我早有预料,发现得早、处理得及时,把思想工作做在前面,很快就求同存异地化解掉了。我曾单独叮嘱父母,无论有什么意见或要求都不要直接给媳妇提,先告诉我,我会妥善解决的;然后再单独叮嘱妻子,无论对老人有什么看法和意见都不要当面说,先告诉我,我来沟通。其实,一家人能有什么大的隔阂呢?就是些琐碎的、鸡毛蒜皮的生活小事而已!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儿女们,理应多谅解父母、体贴老人,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使他们能够快乐地生活!对老人个别的不良习惯,儿子也应从大局出发尽量劝解,多讲讲互相谅解让步的好处和“人敬人高”的道理,多恭维父母的大人大量,本来这些道理也是父母教育过我的,所以很容易认同,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即使真有了不好调和的矛盾,这个“坏人”也决不能让媳妇当。做儿子的干脆主动站出来,故意找个明显不占理的“歪茬”去面对父母,做得巧妙些,往往会引起妻子对老人的同情和对丈夫的反对,媳妇就会根据“礼法”理直气壮地指出儿子怎样不对,这样,媳妇便更容易理解老人,并能始终和老人站在一条线上,大约这也算是“苦肉计”的一种吧。其实,儿子是不会真正得罪父母的,因为儿子是亲生的,事情过去了父母也不会记仇;媳妇就不同了,一旦和公婆结了怨,再想解开就会比较麻烦。
儿子要善于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这也是古德所提倡的。比如,刚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父母会特别注意儿子和媳妇的脸色,有时看到儿女们脸色不好,就以为是针对他们,我发现这个问题后就特别嘱咐妻子要注意这个事情。然后,趁父母很高兴的时候,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在外边工作,什么人、什么事都会遇上,要么挨了领导批评、要么受了同士误解、要么工作不顺利了,等等,反正不可能一帆风顺的。我们就像演员,在生活中不停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上班了,就换上行头、打起精神,去演好工作中的戏目,即使受点委屈往往也要默默忍受。等下班回家了,就真想把行头卸掉,不再掩饰什么,把外边受的委屈全部倾诉、发泄在自己的港湾里,以寻求一点精神寄托和心理平衡。因此,当我们微笑着离开家,却沉着脸回到家的时候,肯定是在外边不太顺当了,而绝不是针对您们的,所以,您们什么也不必管,更不必介意,只要等我们自己发泄出来,调整好情绪,心态也就自然恢复平静了!”自从有了这次交谈,父母再也不在意我们的脸色了,即使看到我们脸色不好,也会安慰安慰我们,说几句宽心话儿,因为他们明白,这肯定是在外边不顺了,而绝不是他们引起的!
家庭、社会都一样,就是一个大大的“人”字的缩写,而“人”字的结构就是需要“相互支撑”的一种平衡。因此,我要提醒天下所有“做儿子”的,在孝顺自己父母的同时,一定要记住对岳父、母也要给予同等的孝敬。这既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对妻子的交代。试想,如果你不能真心孝顺妻子的父母,那还能指望妻子会真心孝敬公婆么?这些浅而易见的道理,人人都应该懂得并照做。这样,再难的关系也会处理好的!
- 上一篇:如何做到处之泰然
- 下一篇:心念改变命运就会改变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