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学入门 > 佛与人生 >

人和人之间,不要靠得太近了

人和人之间,不要靠得太近了

  认识很多人后,发现一点,所有的恩怨,都是因为人和人太好引起的,靠得太近了,就起了麻烦,然后就有恩恩怨怨了。一个家庭中,一个单位中,乃至朋友之中也是一样的。好起来时可以两人同穿一条裤子,分开后,可以死都不见面。因为彼此太好的缘故了。

  弘一大师在晚年时,写了一首诗:“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人和人的感情,淡淡的就好,这样的关系,能够维持得久。如果一直浓浓的,两人浓如蜜,就是要分开的时候。老子说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如果一直感情升温,一定会退温的,这是宇宙的规律。

  我一直以来都很少打电话给朋友,甚至朋友们在空间上留言,我也不回,qq留言,我有时候也忘记了回复。我觉得平平淡淡的就好了。虽然很久不见了,但是见面了,大家还是朋友。因为我们的印象中,一直保存着过去的美好。就是这一点比较好。

  人和人,就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对人且说三分话,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个距离体现在说话上,真的要少说话,话多了,都是废话,没有任何用处的。不管是夫妻之间也好,还是家庭中也好,要保持适当的距离,有了距离,才有感情。以前我认识一个师兄,因为彼此太好了。她跟我说啊,你不要给我讲佛法,你可以度化得了别人,但是度化不了我。我想想也是,太近了嘛。后来她离开了厦门,离开后我也懒得联系,所以慢慢地她就能想起我的功德,想起我的话,慢慢地觉得我的话很有道理。然后喜欢看我的空间了,也慢慢觉悟了很多。所以发现,还是要保持一些距离。

  为什么佛陀旁边曾经出现了像善星比丘、提婆达多那样的叛徒呢?因为靠得太近了,缺少了一种恭敬心,看不到对方的功德了。靠得太近了,师父真的没有办法度化他们,他们却常常看到了师父的缺点。我现在常常想起传喜师父的一句话,他说,你们要远离我,看看我的开示,想想我就好了,不要去亲近我。很多人一亲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的功德,却看到过失,这不是一种造业吗?

  人和人的关系,真的很有趣的,没有一种恭敬心,真的很难维持下去,夫妻之间也是如此的。我们讲要恩威并施,又要恩,又要有威德。这样才能维持好。就像我恩师,他一发起脾气来,观音寺谁都怕他的,但是好起来也不得了。他身上就有一种磁场,所以我们一想到他,都有一种加持力,有一种恭敬心。我们能对师父产生恭敬心,这也是师父的功德啊。

  记得万行师父讲过一句话,当你真的见到佛陀时,你连成佛的心都没有了。因为佛陀是那么的平实,那么的普通。所以你见到了,我们觉得佛也不过如此。又如何能想着成佛呢。但是真正有功德的人,也是很平实的,我们没有福报时,往往就看不到对方的功德。

  人和人的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要学好一点,真的不容易。有一点很重要,首先要抱着一种无所求的心理,不要去求对方,无欲则刚嘛,不求于对方,然后多多地为对方做事情,这样子关系就慢慢地好了。很多人关系越搞越糟糕,是因为向对方所求的太多了。这就是造成翻脸的原因。

  君子之交,淡如水啊。让我们平平淡淡地生活吧,不需要太多好来好去的。同时别人给我们任何东西,我们都要感恩,唯有感恩,关系才能持久。夫妻之间没有感恩,两人就是讨债鬼,互相讨债,两讨债鬼在一起生活,能开心吗?人和人之间没有感恩,对方好,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还债,还完了,就完了。再想要对方对自己好,也不可能了。这也是因果的定律。

  见得人越多,越相信人和人的感情,真的是靠缘分在维持着,这个缘分说得好听一点,就叫做恩,说得难听一点叫做债,互相有缘,互相报恩,或者互相还债。仅此而已。互相还完了,就解脱了。所以人啊,别人对我们好一点的时候,要感恩,不知道感恩,不知道报恩,缘分是很短暂的。不然对方还完了,就结束了,他的任务就是还债。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带着一个或者几个巨大的任务来的。任务完了,他就走了。人和人的缘分也是一个任务。仅此而已。如果淡淡地交往,下辈子还能很好地继续的。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