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和素心是相辅相成的
我进入三级修学不久后便开始尝试吃素了,这是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我是个美食家,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吃。因为喜欢吃,所以我也很会做美食,清蒸鱼、焗大虾、红烧狮子头、红酒焖牛肉等等拿手菜不少,很受家人好友喜爱。
入学一个多月,辅导员师兄带我们去吃素,这是我五十多岁以来第一次进素菜馆,觉得挺新鲜的。我是佛学小白,因为身体不好,听说念佛对身体好,所以我进入了三级修学,只是想学习佛教的一些教理后回家念佛,没有想过要吃素。
端午节放假,班级共修停了一次,辅导员师兄在群里发菩提慈善的每周一素。我自修结束后闲来无事,就看了菩提慈善的素食介绍和素食心得,感到栏目饶有趣味,竟然也动起了学做素食的念头。说干就干,我从几个简单方便又常见的素食做起。素烧鹅、素烧麦、蔬菜饼、素面、时蔬小炒等,菜的品名从每周一素里找灵感,方法和口味自己琢磨。以家常菜为根本,力求食材新鲜、制作简便、口味清淡、朴实好吃。
素食听起来好像简单,实际做起来比较费时间,择洗切,样样费功夫,不像香煎三文鱼、白灼虾那么信手拈来。还要时时想到,五辛不能用,蚝油、料酒等和荤腥沾一点点关系的配料、调味品都不能用。这对我五十多年来的饮食习惯和做菜方式是个颠覆性的考验。
我又开始找灵感,看到一篇介绍韩国素食大师静观师太的文章。这位五十九岁的比丘尼用那些平淡简单的食材,做出了世界素食之巅的料理。静观师太十七岁出家,自己在深山里种菜、采山珍、酿造酱油,她的素食从选材到造型、口味都是那么美妙绝伦。师太面对人们争先去品尝她的美食,只是淡淡地说:人们为了美食慕名而来,那为什么不通过美食去传达禅,传达佛法呢?这正是她所追求于宗教而行于内心的个人哲学。慢慢的,来品尝的人都体会到了一种别样的感受:师太的料理是关于觉察,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熟思和关心,是一种特别的关心方式,甚至比在最好的餐厅中所体验到的关心还要好。这篇文章震撼了我,做素食也是一种禅,静观师太的禅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通过修学,知道了解行合一的道理,我就把学做素食当作修行。带着这一观念,我就不局限于每周一素栏目里的素食,开始自己用心搭配,认真对待每一个素食,把家常小炒作为我的当家菜。选材上,我把逛农贸市场当作修行,和小贩们和颜悦色友好相处不讨价还价,选新鲜但又不昂贵的菜蔬,崇尚节俭健康。制作上,尽量体现江南特色,少油少盐少糖少调味品,保持菜蔬的原汁原味和清淡爽口。比如说茭白炒毛豆米,除了少许盐油外,没有其他调料,菜品白是白、绿是绿,很是爽口。这考验的是做菜的火候和原料的搭配。
有时间,我就一个人安静地在厨房,一边摆弄着我的食材一边默念佛号,真是内心清净。我做的素食深受家人喜爱,我自己更是和素食越来越有缘。吃素,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开始了。开始尝试吃素是容易的事,但将吃素坚持到底,对我这个凡夫心深重、贪爱肉食的人来说,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我并不担心吃素引发营养不良的问题,因为在当今物质丰富、物流便捷的今天,无需食肉也完全可以达到营养均衡。在我看来,说素食营养不全是不接受素食的一种借口。我喜欢肉食,也注意荤素搭配,但我的身体非常糟糕,几乎三天一小病。反观那些吃素的师兄,一个个精神奕奕。
我吃素的困难主要是嘴馋,贪图口腹之欲,感觉海鲜水产等肉食好吃,这是我吃素最大的考验。其次是缺少吃素的环境和氛围。进入三级修学前,几乎没有佛缘,工作生活的环境中没有学佛和吃素的人。作为家庭主妇,我除了做素食,也要同时做肉食满足家人的需求。对付嘴馋,我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开始时,我每周六天素食一天荤食,再发展到每两周一次荤食,渐渐地摆脱荤食对我的诱惑。现在我两三周不吃肉,也不感到馋得慌了。
因为家人反感吃全素,对待家人,我在坚持做三净肉的情况下,每次配一二个素菜,自己不动声色地以素菜有利于身体健康为由以净素为主,偶尔吃点肉边菜,以不引起家人讥嫌。因为肉边菜很美味,我为了戒断肉食的瘾,也仅是象征性地夹一二筷子,绝不多吃。我吃素还仅仅是个开始,但我坚信离长素已经不遥远了,因为我逐渐生起了对三宝的信念,认识到自己以前对佛法太无知浅薄,以为一句佛号就可以得到生命的解脱。生命品质的改善来源于对佛法真诚、认真、老实地修学,我已发心向佛,如果连不杀生都做不到,如何增加信心?又如何提升自己的生命品质呢?
素食好吃还是肉食好吃,素食有营养还是荤素搭配更有营养,如果从世俗生活来说,这个问题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从修行来说,吃素是不二选择。通过学佛,我意识到自己是贪嗔痴的重病患者,如果不治疗难以得到内心的宁静,悲智和解脱更无从谈起。控制自己对美食的贪婪,是治疗贪嗔痴的重要内容。
我感到自己吃素、不杀生后,内心柔软,慈悲,宁静了。因为内心宁静慈悲了,我的烦恼少了。对于病痛,我也觉得不那么折磨人了,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说来奇怪,吃素一段时间后,我也自然而然地没有了吃肉的欲望。我认为,我今后能不能长期坚持不懈地吃素,是检验我修学的标准,如果我再回到无肉不欢的状态,只能说明我又回到了不良串习中,枉费了自己的一番努力,既浪费了生命,更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解脱。
素食和素心相辅相成,做素食和吃素食的过程就是一个修心的过程。所谓禅茶一味,素食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我们学佛有正确的发心,吃素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
- 上一篇:净化身心、造福社会
- 下一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皆是修行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