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字字皆血泪,莫将经文等闲看
今天我们要得到一本印刷、包装精美的佛经,十分轻而易举,在古代,你想要得到一本经典,爬冰山、走沙漠、死在半路都没有人知道,更没有复印,很多大德都是用手抄经,一字一字的抄,得来十分的不容易。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位高僧的求法诗,读之令人感动:
取经诗
唐三藏法师义净 题
晋宋齐梁唐代间 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 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 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 往往将经容易看
多少高僧为了成就我们今天的因缘,在求经半路死去,一去没回头;多少高僧为了我们今天随便扔在一边的经文,磨损筋骨受尽折磨;为了众生的法身慧命,为了佛法的弘传,无数祖师大德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佛法的延续。
玄奘大师取经,行程五万里,历时十八年,在整个路途遇到无数的险情,在哈密的五座烽火台,遇到了五百里险厄,黄沙漫漫,又缺饮水,四天五夜几乎全部殒绝,只靠祈祷观音弥勒才得以出离险境;在阿克苏,翻越大雪山,吃住在冰上,说话声音稍大即可引起雪崩,同行的人十有三、四被冻死,七天七夜才得以通过;在遇空峪的铁索桥,雾露成烟,需要一个人先过桥,到达对面山顶起火为号,才能继续前行,结果过了一部分人后,铁索桥突然断裂,桥上的人全部丧命深壑。其余的艰险更不用说了,匪盗经常遇见,饥寒交迫、餐风饮露,成了家常便饭;遇到大雪纷飞,人被雪淹,命在须臾,顷刻大雪封山,冰山一倒,野兽都难以生存,何况是人呢?
读了这首诗,我很惭愧,我为自己犯的慢法罪而深深地自责、惭愧。这些年来,我有时候把经书放在床头上,有时睡着躺着看,甚至去过厕所的手也不洗就拿起来看,很多经文都是走马观花,不求甚解,随便看看。毗卢遮那如来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我欣庆现在能有如此的福报,我手上拿着的经文有多么重的分量,都是过去高僧大德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在古代,能得到一本经文多么激动,多么感激,现在我们就这么轻易的拥有,而我们却对法宝不重视、懒惰、放逸、愚痴。我对在这好的条件下,却不去好好学法的自己感到罪恶,怎么对得起高僧大德用头目脑髓换来的佛法?
如今印刷术发达了,印经结缘赠送的人也多了,这些血泪的历程却被淡忘,现在我们手上的这些经文,托付了多少生命,托付了多少血泪,过去有多少人怎么求也求不到,平常既然不十分恭敬,在紧要的关头也就发挥不出来作用。各位尊敬的菩萨,经文字字皆血泪,莫将经文等闲看。但愿我们都能改掉放逸、轻慢的习惯。
有这么一个记载:昔有高僧,跪诵法华三十年,忽见一青衣童子谓曰:‘师诵法华甚久,但每度洗手蘸水而已,不如法净洗,秽触法宝且当受罪。’僧悚然曰:‘得何罪报?’童子曰:‘当堕粪蛆。’言讫不见,僧大恐,后乃净洗如法。这类记载很多,这里就不一一的详说了。
我从那次反思以后,经文都是供俸着看,看经最差都要端正、正坐来看,要不就是跪着、站着来读,每次读经之前都洗身念七遍洗身咒,洗手念七遍净手咒,漱口等等,绝不敢轻慢法宝。《印光法师文钞》云:“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诸书,无不令人趋吉避凶,改过迁善。明三世之因果,识本具之佛性。出生死之苦海,生极乐之莲邦。读者必须生感恩心,作难遭想。洁手净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若肆无忌惮,任意亵渎,及固执管见,妄生毁谤,则罪过弥天,苦报无尽矣!”
凡是经典所在之处就是三宝所在,对经书要特别的慎重,我们只知道供养佛像,对经书就不那么慎重了,有些道友拿着经书不尊重。我看见一位老居士好多年了,永远是这样,每次上课永远两手捧着经恭恭敬敬,在他家也一样,他在北京时,办北京居士林,这边老居士很不得了,对法宝特别的尊敬。礼佛的时候,对释迦牟尼佛的相,当做已经请来的真佛,相由心生,一切都是你心转,你要这样的恭敬佛、法、僧三宝,特别是对于法宝。
我们很多道友拿着法宝不恭敬,就像拿着一般的书一样,不能够拿到下身,那个经书甩甩搭搭的,应当端正,再不干什么,你也要搁在上身,不能捧着;如果你包包里头装着经书或者佛像,你不能这样甩甩搭搭提到下身,这样子你把福德都失掉了,护法神非常的嗔恨这种不恭敬的态度。
古来人得一本经真是当宝,现在人得到一本经,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抱一抱就是了,他拿来看,完了当小说一样的随便的丢弃了,所以他也得不到什么好处。古人得到一本经,他的心就入进去,就念啊、诵啊,之后思惟经的义理是这样的,所以他很快就证道,很快就开悟,很快就行了,现在的人精进心升不起来,稀有心没有了。
一定要重视佛经,因为重视了你才会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时候要念三宝,别的修法你才能做。我跟大家说一个简单的方法,临睡的时候、早上醒的时候,念十声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么念就够了,何况你再念《普门品》、《金刚经》、《弥陀经》等等,再念诸佛菩萨圣号,那就更好了。如果说你的业障很重,你能够这么的来念三宝,自然就能消除业障,业障消了,智慧增长了,你自己看佛经,你就想要往里头进了,这是真正入佛门,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会去研究。
我们经常说我怎么没感应?因为你对三宝不恭敬,拿着佛经甩甩搭搭,对三宝根本不恭敬,你能得到法的加持吗?能开智慧吗?不可能,我跟大家讲了,佛经来的不容易,如果恭恭敬敬,诚则灵。那些一个弟子就是对着佛像,也是这么甩甩搭搭的,把观世音菩萨,或者哪个立像都供到客厅去,来到客厅的人也有抽烟的,也有干啥的,对着佛像二郎腿一翘,佛可还在那站着,就是你的老父亲在那站着,你坐在那跟别人闲聊天,叼个烟卷,你感觉过意的去吗?所以你怎么办呢?立像,请你到底磕头的地方;坐像,你要请到佛堂,客厅不要搁,这是我的建议,你们自己参考。不过我认为,你好多福德舍掉了,你怎么能求感应?佛菩萨怎么加持你啊?佛菩萨是平等的,护法神嗔心很重,护法神跟你算账,不怪罪你,不责备你,不给你降灾难,就是好的了,你还要求加持得吉祥?
印光大师教我们,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就有一分利益,有十分恭敬就有十分的利益。
- 上一篇:在生活中开启功德模式
- 下一篇:不退菩萨行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梦参法师]念经时忽然看见异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思想]禅门机锋盛行于唐宋两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观」离「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入门须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净界法师]念佛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 [黄茶]黄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公案]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从容则有余味,人宽容则有余年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与人生]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学常识]《宋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