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是真实存在的吗,是个什么样的人?济公和尚介绍
在很多寺庙中,都设有罗汉堂、罗汉殿,里面供养着众多的面目各异的罗汉。在这些罗汉中,有一位中国的罗汉,他就是家喻户晓的济公和尚。
济公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左右,卒于嘉定二年(1209)。浙江天台人,俗姓李,原名李心远,字湖隐,号方圆叟。十八岁在临安(今浙江杭州)灵隐寺出家,师从该寺住持佛海法师,法号“道济”,后移住净慈寺。
据说他为人“狂而疏,介而洁”。生活无拘无束,寝食无定,破衣烂衫,云游四方,而且不守戒律,饮酒食肉,佯狂不饰细行,被人们称为“济颠僧”。他又是一位见义勇为、爱打抱不平且神通广大的侠僧。他智斗秦桧,惩治嘲弄贪官污吏,乐善好施,扶危济贫,嬉笑幽默,不修边幅,深受百姓爱戴,百姓们都叫他“济公”或“济公活佛”。佛教徒们说他是“降龙罗汉”转世。
济公虽然嗜好酒肉,举止癫狂,但精通佛理,深得禅中三昧。文笔隽秀,擅长书法、诗词。他写的诗清丽洒脱,颇有禅昧。有一首他醉酒后写的诗是“何须林景胜潇湘,只愿西湖化为酒。和身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
济公爱西湖,并不是因为人人所称道的西湖胜景,而是因为西湖水在他眼里可以化为美酒。他醉卧西湖边,风吹来一朵浪花他饮一口酒。这首诗中的任运洒脱正是济公的典型人物性格。
由于济公深受民众喜爱,身上逐渐被附会了神话传说色彩。据《清一统志》记载,济公所居的净慈寺曾一度毁于大火,道济四处化缘以重建寺院。当他来到严陵(今浙江桐庐),看见四周诸山树林茂密,于是脱下袈裟向空中一扔,把周围各山都罩了进去。于是神奇的事情出现了,只见刹那间,山上的树木竟被一根根地拔了起来,推到江边,然后顺流东下,最后这些树木都来到了净慈寺的那口井里。寺里的僧众们将木料从井里捞上来,使净慈寺得以恢复旧观。
公元1209年,道济在净慈寺悠然而逝。临终前作偈一首,概括其生平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六十年间的人世生活对于他是一场旅行,水连天碧处是他生命最美好的归宿。以笑傲人生的态度泯灭生死区别,将个体生命融入宇宙生命,这是济公大智慧的写照。
济公离世后,人们建造了许多纪念他的殿塔。在杭州著名的风景区虎跑泉,有不少佛教建筑,其中有非常闻名的济公殿和济祖塔院。在净慈寺里,那口传说中济公用神通力运送木头的古井至今仍吸引着无数的游人驻足观望。
在灵隐寺对面的飞来峰中的青林洞(又名金光洞)至今还留有“济公床”“济公桌”等。相传当年济公在灵隐寺出家时,常偷偷到这里来喝酒吃狗肉,喝醉了就在床上呼呼大睡。这些妙趣无穷的传说,引得无数游人浮想联翩。
济公性格独特,后世给他做的塑像形象也很奇特。在罗汉堂中,济公还是那么无拘无束、逍遥洒脱,他并不排列在罗汉们的队伍中,而是四处游逛,行踪不定。在北京碧云寺中的罗汉堂中,稍不留意就会看不到济公的塑像,因为他蹲到了房梁上。据说这是因为他到罗汉堂报到去晚了,只好屈尊在此。
而在江南的一些寺院里,济公常常站在过道里。其形象通常是身穿破僧衣,手拿破扇子,面部表情非常生动,眼睛传神,使你无论在哪个位置,都像被济公盯着看。他的表情也多种多样,从三个不同角度看能看到三种不同的表情:从左边看,愁眉苦脸;从右边看,春风满面;从正面看,半脸哭,半脸笑,“啼笑皆非”。
有关济公的小说、传记、剧本等文学作品很多。最早的是明代的《红倩难济颠》,但传本已佚。后清代郭小亭作《济公传》(全称《评演济公传》),是济公传说故事的集大成之作。从古至今,济公故事和形象始终活跃在戏剧影视作品中,受到人们的喜爱。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明末四大高僧是谁?明末四大高僧简介
- 鹿野苑是佛的什么地方?
- 为什么要修习八正道?八正道的重要性
- 怎么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大福报?
- 为什么得道的人很自在而普通人不能?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梦参法师]念经时忽然看见异相是怎么回事?
- [黑茶]黑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思想]禅门机锋盛行于唐宋两朝原因是什么?
- [生活故事]我欠乞丐一块钱!
- [人物故事]以「慈悲观」离「瞋念」
- [在家修行]放松对修行有什么帮助?
- [入门须知]佛教和佛像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 [净界法师]念佛是心力带动佛力,还是佛力带动心力?
- [黄茶]黄茶是怎么做出来的?
- [禅宗公案]亲者不问,问者不亲
- [生活故事]一串佛珠 无限祝福
- [哲理故事]事从容则有余味,人宽容则有余年
- [心经]《心经》的大智慧(一百四十四)
- [佛与人生]宽恕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佛学常识]《宋高僧传》是怎样一部书?
- [净界法师]烦恼罪业生起的病根是什么?
- [白茶]白毫银针是白茶吗?白毫银针名字的由来与冲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