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经文卷四之三)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经文卷四之三)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巳二依本来心圆彰藏性。圆彰者。不惟以一心而圆具三藏。且于每一藏中即圆具十法界。如非则十界俱非。即则十界俱即。融则十界俱融也。然此文当有两重了拣。令义了然毕彰深妙。初望前文辨差别有五对。而科中已具前二。一者迷悟本来对。前科众生迷而倾夺。如来悟而合融。有迷有悟。似心有差别。此科出本来心。与迷悟了无交涉。圆融自若也。欲令众生莫退屈而高推圣境矣。二者缘起一真对。按华严疏。初重缘起法界。以能照法义边为文殊。即前所谓惟妙觉明圆照法界也。就能起法义边为普贤。即前所谓是故于中一为无量等文也。以皆尚待能所。故属缘起法界。次重一真法界。即此科也。以理智契合。会缘归实。即归一真法界。前谓胜义中胜义者此也。予谓即毗卢身相矣。三者足相足性对。前释疑处。以说相无定实。故无陵灭。今前科言正由相无定实。所以倾夺之则遍成有碍。合融之则极成无碍。以尚能成诸佛一切无碍妙用。岂更疑其陵灭等耶。又说性非水火。故无不容。今此科言不但只非水火。而十界俱非。乃至俱即俱融。尚即本来圆融性海。岂更疑其不容等耶。四者修成性具对。盖谓前有合有发。全显修成之相。亦是能证。此科无合无发。惟论一心。圆该十界。亦是所证。五者体用用体对。上为依全体之大用。虽不离体。而偏显妙用。此为摄大用之全体。虽不缺用。而偏显妙体也。次约本科劝尊经。此中非一切。即一切。而又融拂一切。酷似三谛三观。心粗浮而不沈玩者。辄立谛观。不知详佛深旨。但是直指众生现具本来之心。便是如此圆融妙极。众生迷时。诸佛证后。常只如此。了无增减也。又复应知亦不离前根中所指圆妙明心。但于十显一破方以指明。四科七大复进常遍。今乃至此方极圆融而无以复加矣。始终惟显心性。何曾与说观门。问。不立观门。何由修证。答。汝不见下文阿难喻此心为华屋。求门而入。佛与说耳根圆通。方是入此之门。今何阅佛经而不遵候佛旨。乱立观门。苟此处观门已立。便当依此修行。观音圆通何用哉。吾宗义学。幸勿专擅也。且此中佛既三标如来藏心。便当依佛判科。不必别立名言。就分三。午一圆彰空藏。语中既以一心遍非诸法。即同经初遍破诸法。惟显一真如心。故即空如来藏。但彼惟破世间。此则兼非出世。又二。未一牒举藏心。
而如来藏本妙圆心。
而字承接上文之意。如云。妙性虽随染净二缘起成二相。而如来藏云云。却是显真不随迷悟而变也。此经首即指妙明心。而古德释为寂照。今详此三标藏心。皆以此二字互为重轻。前单后复。以别其空与不空耳。今于空藏有妙无明。应是重此妙字。目其寂体耳。而言本妙者。本来虚寂。无有一物。如珠净体。本来非青非黄等。而又系以圆心者。明其但是不定属于一法而已。非灰断偏空也。
未二一切皆非。不但只非六凡。而亦并非四圣也。且又依佛后结。但以世出世间分科。又二。申一非世间。此中二科。是如来常说世间之法。故该六凡法界。然皆随染缘而起者。今此约于心体未涉染缘。故皆非也。又分二。酉一摄非七大
非心。非空。非地。非水。非风。非火。
此非字即前先非水火之非。摄。谓心之一字摄根识二大。六根之性。前已明其为黎耶心。意根复该末那心。识大全摄前六心。故此心字总摄余之五大。易明。
酉二摄非四科
非眼。非耳鼻舌身意。非色。非声香味触法。非眼识界。如是乃至非意识界。
此科据文但显十八界。而实以意摄阴。入。处。收尽四科。摄五阴者。以五根六尘摄色阴。以意根六识摄后四阴至于入处开之。即是。
申二非出世间。此中四科。是佛常说出世间法。故该四圣法界。然皆随净缘而起者。今约心体未涉净缘。故皆非也。分四。酉一非缘觉法
非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非老非死。非老死尽。
此与非声闻科。颇似心经语。但彼直约诸法空相。故言无。而此直约一心不属诸法。故言非也。皆是取流转还灭二门。双举因缘之头。而双超因缘之尾也。惟最初多一明字为不同耳。意谓无明无体。体是本明。故兼带言之。以见离本明外。别无所谓无明。斯即真心。似不当非。然对无明而立明。乃是有待之法。今此圆心绝待。故亦非之也。此即举流转因缘之头也。明无明尽者。本明之上。无明尽也。然缘觉但尽我执无明而已。此举还灭因缘之头也。此于两门十二支中。俱各但举一支。即惑因也。如是乃至者。超中间十支也。十支者。二曰行。即前阴业因。连上无明。乃过去二支因也。三曰识。谓投胎八识。即中阴位也。四曰名色。即在胎五阴。名。即受想行识之四。色。即色阴也。五曰六入。即出胎六根。现阴初生之位也。六曰触。六根初能照境。未成欣戚之时也。七曰受。对境能生欣戚时也。自识至此。名现在五支果也。由惑业所感之苦果矣。下仿此。八曰爱。指诵说淫欲。未知追求之时。即现阴惑因也。九曰取。指追求淫欲未遂之时。业因也。十曰有。指淫事得遂之时。亦业因也。自爱至此。名现在三支因也。十一曰生。后阴自胎而出生也。不带尽字。是流转十缘。若各支下俱加一尽字。是还灭十缘。末句非老非死者。即非第十二支流转因缘之尾也。老死共惟一支。指后阴身从生所至之老死合前生支。是未来二支苦果矣。非老死尽者。非第十二支还灭因缘之尾也。斯亦谓尽分段。而变易犹未尽也
酉二非声闻法
非苦。非集。非灭。非道。非智。非得。
前四。为声闻所修四谛法也。苦谛。谓世间果。三界上下。无非是苦。以逼迫为性。即三苦八苦等也。二集谛。谓世间因。以招感为性。即十结使。并本随烦恼。聚集以招感苦果者。三灭谛。谓出世间果可证为性。尽灭世间诸苦。出三界外。虚无寂静。所谓尽诸有结。分段永离也。四道谛。谓出世间因。可修为性。即八正。及三十七助道品。所以能成灭谛之果者也。后二智得者。依孤山。作小乘所证智理。智。谓生空之智。理。谓我空之理。心经略疏。通指上能空之智所空之理皆无。今因系于四谛之后。依孤山亦通。况心经此句之后方标菩萨。则前属声闻何伤。
酉三非菩萨法
非檀那。非尸罗。非毗釯耶。非羼提。非禅那。非般剌若。非波罗密多。
孤山曰。非檀那等。先非能趋行。非波罗密多者。总非所趋理也。○此中多用梵文。前六。即六度也。檀那。此云布施。财法无畏之三也。尸罗。此云持戒摄律仪善法众生之三。所谓三聚也。毗癴耶。此云精进。专而不杂曰精。勇往不退曰进。此普对诸度万行。悉皆专勤也。羼提。此云忍辱。有六相。一力忍。不忘嗔。而但不报也。二忘忍。雅量容物。处辱如无也。三反忍。反己自责。不尤人也。此三未必得理。四观忍。外人内身。皆达如梦也。五喜忍。喜其能成我之忍力。又如力士。试力而喜也。六慈忍。怜彼加辱者愚痴。而发愿度脱也。此三非得至理不能也。此与刊定记小异大同也。禅那。此云静虑。初心。则静即止。虑即观行。成。则静即定。而虑即慧也。种类极多。此惟取于大乘权实渐顿偏圆等禅也。般剌若。此云智慧。有三相。谓文字。观照。实相也。亦种类甚多。大约了妄达真契理如如等智也。上六为能趋之行。波罗密多。此云到彼岸。离生死此岸。度烦恼中流。到涅槃彼岸。此一为所趋之理。三句。皆上半为法。下半是喻。以彼岸所喻是涅槃。而涅槃即佛所证不生灭之理。在菩萨方以趋之。而未证极也。故作六行所趋之理。寻常赘于各度之下。故云六波罗密。此以一句总之耳。又前五度。不假般若导之皆事相之行。不到彼岸。故般若又为六度之要也。
酉四非如来法
如是乃至非怛闼阿竭。非阿罗诃。三耶三菩。非大涅槃。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如是者。结上菩萨之法。乃至之至。从因至果之意。非有超又。显前菩萨法即如来之因也。孤山曰。先非能证人。后非所证法。怛闼阿竭。此云如来。阿罗诃。此云应供。三耶三菩。此云正遍知。即十号之三也。○以号目人。故即为能证之人。略释。证真之极。故称如来。二利之极。故称应供。彻照真俗。故称正遍知。他经所释甚多。不能繁引。向下是所证之法。涅槃。此云无生灭。谓远离诸生死也。又云圆寂。谓万德俱圆。诸妄永寂也。是四德之总体。下四德。乃其别相。常者。非惟二死永忘。无诸生灭。亦且世相常住。究竟坚固也。乐者。非惟远离诸生死苦。亦且得不思议解脱。受用无量法乐也。我者。非惟证真法身。犹若虚空。亦且山河草木全露法王也。净者。非惟妙净理体。无诸染著。亦且清净遍周。无染非净也。何不非菩提。答。三号中正遍知亦该之矣。以惟独约心体。故凡圣俱非。而直指人心者。所以不存圣凡之见。乃至心佛俱非也。而法界观立理与事非一者。义允合也。圆具空藏已竟。
午二圆具不空藏。首既便即世间法。理实即同十惑忽生山河大地等。但此望彼有二了简。非是尽同。一者。彼方即于世间。此则圆即十界。二者。彼随染缘已起。此约一心理具。随缘随用。皆可即之也。既即万法。故定属不空藏也。分二。未一承上起下
以是俱非世出世故。
以。因也。是。此也。孤山曰。世结六凡。出世结四圣。○正以此心寂体。不滞一法。方能成普即一切之用。如摩尼珠。由其不属一切色。方能遍现一切色。故虽体不临照。而实用无不含。向使堕于一色。岂有遍现之用乎。故蹑空藏为不空之由。
未二正明不空。又二。申一牒举藏心
即如来藏元明心妙。
承上由心寂体遍非诸法。故即如来藏云云。元明。对上本妙。重一明字。元。亦本也。元明者。本明照用。有涵具之意。而复系之以心妙者见用但体含。仍非滞有之用也。
申二一切皆即。非但即于四圣。亦并即于六凡。然即者。无施不可之意。非便指于已现之用也。此下法相皆同空藏。但改即字。其余悉准上知。分二。酉一即世间。又分为二。戌一摄即七大
即心。即空。即地。即水。即风。即火。
戌二摄即四科
即眼。即耳鼻舌身意。即色。即声香味触法。即眼识界。如是乃至即意识界。
酉二即出世间。又四。戌一即缘觉法
即明无明。明无明尽。如是乃至即老即死。即老死尽。
戌二即声闻法
即苦。即集。即灭。即道。即智。即得。
戌三即菩萨法
即檀那。即尸罗。即毗釯耶。即羼提。即禅那。即般剌若。即波罗密多。
戌四即如来法
如是乃至即怛闼阿竭。即阿罗诃。三耶三菩。即大涅槃。即常。即乐。即我。即净。
以十界诸法。离此心无片事可得。故惟据藏心之体。便即十界之体。随所现而无不可者。所以直指人心者。信手拈来。无有不是。乃至心佛俱即也。法界观立理与事非异者。义允合也。圆具不空已竟。
午三融空不空。上非与即。皆对十界为言。今此不复更陈十界。但与拂融即非二字。则空与不空。合一圆融不可思议矣。故此科。应是圆具空不空藏。而省略文也。分为二。未一承上起下
以是俱即世出世故。
承上不空遍即诸法。故不堕于一法。由遍即而又不堕。故为融拂之由。
未二会归极则。又分二。申一牒举藏心
即如来藏妙明心元。
蹑上二科之本妙元明。以双标妙明二字。泯合一心。寂照融一。张下圆中之本。复系之以心元者。兼明其本来元具。非假于修成作为者也。
申二即非圆融
离即离非。是即非即。
此中浑含世出世间。一切融会。离即离非。双遮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圆神不滞之体。固不定属于即。亦不定属于非。故曰离即离非也。下句非即二字。本是非二字。而翻说非即耳。文之巧也。是即是非者。双照前之二藏。以显此之一心随宜自在之用。全非而即。全即而非。所谓能即能非也。故曰是即非即。大约对万法而独显心。是圆融极至耳。所以直指人心者。有曰。若要直捷会。一切总不是。若要委悉会。一切无不是。而法界观。立非异即非一。非一即非异。义允合也。旧注引净明遣尽之说。方是空藏中一切皆非意耳。管见非之。当矣。夫显心之谈。妙极于此。问答原意。宜此重伸。良以义广言长。忘其最初本意。则始终语脉不可通矣。原夫佛酬阿难妙定之请。舍置权小所修。示以诸佛本定。然斯定所以迥异者。以是全彰自性本妙圆定。释者不可多用修意。以仍滥于常途也。况此奢摩他中。纯谈本定。曲显性真。而说修之意绝少。从初三卷直指藏心本定之体。显次第空藏也。而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常住不灭。斯则顿意成矣。而圆意犹未彰也。问。七大何说圆融。答。彼约周遍说也。复次满慈顿兴二难。为后二藏之发起。于是答万法云何生续。则略彰藏心随染缘之用。显次第不空藏也。斯则体用略备。圆意已露。而犹未具彰也。复答五大不合相容。且示性相二无碍理。显次第空不空藏也。斯则且彰无碍。释彼有碍之疑而已。至于即性之相。无量不思议业用。即相之性。混融不思议妙体。未极显也。更因当机之伏疑。而与之备谈染缘净缘。四义四相。则一切圆用方以尽彰。又与开二合二。双拂双融而三一妙体方以极显。然用须证而后发。故略带修成。体则本来现成。故仍彰不变。纵因修显。亦非修生。所谓是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矣。是则后之圆融三藏。收前次第三藏。而自心本具圆定。方以极显而无以复加矣。阅斯文者。幸加意焉。极显圆融已竟。
辰二普责思议
如何世间三有众生。及出世间声闻缘觉。以所知心。测度如来无上菩提。用世语言入佛知见。
首二句责界内凡夫。三有。即欲有色有无色有也。出世间。即三有外也。不责偏教菩萨者。举正为而略兼为耳。以所下二句。见不可思也。以者。用也。所知心。凡小各所证之理性也。以彼证非妙。未离能所。各以本智为能知。各据证境为所知。今即以此所智心境比类推度。谓佛无上菩提亦同此也。然佛无上菩提。是佛圆修圆发证极妙觉。即前净缘起中四义四相。具足本始之究竟。彰显全体之妙用。应即十十玄门法界无障碍智。亦即不思议解脱。如来自言。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者。此也。此诚非识所知。非心所测。岂可用所知心以妄测度哉。正所谓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也。末二句。见不可议也。用世语言。如陵灭不容之语。因缘和合之言。是也。入者。参杂于中也。佛知见者。法华标名。而未释义。疏家随自意明。如三智五眼。多从证得。岂定合于佛意。斯经佛口亲谈如来藏心。发挥本有。乃至末后极显圆融三藏语竟。乃责凡小用世语言。入佛知见。是则显然以圆融三藏为佛知见复何疑哉。又特取于生佛本来不变妙心。不独取于证得。然则学者宜应惟佛是遵可也。问。菩提既取于修成。则知见安知不独取于证得者乎。答。此处纵不信其决定重本来心。到五卷初。佛释根尘缚脱。明指根性即是知见。文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可见佛于斯经。前后发挥众生根性。即是开示佛之知见。不尔。但取佛所证得。与众生何关。而必欲开示之乎。是则法华标名而未释义者。于斯经方释其义矣。我故常曰斯经为法华堂奥者以此耳。又当知菩提知见皆可互通。此处菩提。即是证得知见。此处知见。即是真性菩提。因佛于菩提取无上者。既分属于修成。故须知见但取于本来耳。智者善须甄别。思议分言。亦互影耳。普责思议已竟。
辰三结喻推失。又二。巳一喻智最要。又分二。午一举喻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四皆丝属之乐。琴今七弦。瑟今二十五弦。箜篌今十四弦。琵琶今四弦。古之弦数不同。不繁引也。喻圆具三藏之妙性。即宝觉真心也。妙音。喻妙用。即前一为无量等也。妙指。喻妙智。所谓如如真智。即前妙明不灭不生能合如来藏者也。发字。喻中即谓发音。法中即谓发用。所谓故发真如妙觉明性。犹发音也。
午二法合
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首二句。总与合定。向下详开合文。宝觉真心。合琴等也。世之所称为宝者。略有三义。一离垢秽。二具光明。三富财用。今以本觉不变之体。即离垢义。圆照之相。即光明义。随缘之用。即财富义。故称宝觉也。真心。检非缘虑等心。然觉以照体言。心以总相称也。不偏滞曰圆。无缺减曰满。各各圆满。言人人皆本具。合虽有妙音也。以下合无指不发。有二释。一者补缺释。以喻中缺有妙指能发妙音。今度反显必有。则如我二句作法说。正合之也。海印。即佛心常住三昧。按指发光。即动成妙用也。二者局喻释。以喻中但说无指不发。而总合又但言汝与众生故也。按指发光。但作重以喻明。以按指喻举心以发光喻尘劳起也。正以不具妙智。故但发尘劳。不发妙用。正合无妙指不发妙音也。海印者。应是佛手印文。不指佛心三昧。及大用等释也。举心尘起。若克取前文。实即倾夺而随为色空耳。
巳二责其不求
由不勤求无上觉道。爱念小乘。得少为足。
此出其不发妙用之由。而激劝其求也。上文直言不发妙用。而实未明言由无妙智。至此方说出也。无上觉道。即佛智果。所谓发妙用之妙智也。若因果地而寻求因地。即根中不生灭性。佛初以之合如来藏者也。小乘无志上求佛果。故不勤求于此。所以妙用终不发也。末二句。又出不求之故。皆由爱小而失大也。爱念其功省而利近。得少为足者。但以六通十八变等化城伪宝为足矣。盖激其速回小以取大也。正答次问已竟。
丑二兼释转难。分二。寅一满慈索妄因而拟进修。满慈依因缘旧宗。知苦因集。而后断集脱苦等。缘觉是义更明。今闻诸妄起自无明。乃欲知无明所因。而克苦断之。不知诸妄尚可推审其因。独此一法无因可推审也。是知此问无明之因。不同前问万法生续之因也。又此拟修。乃是意取。有三。一者。据佛前言由不勤求。理宜奋求修法。二者。据今自语未究圣乘。亦须究竟修之。三者。据后佛言何藉劬劳修证。故知意中必有奋修之念。佛方鉴机云然也。又二。卯一推较本末。又二。辰一推本无二
富楼那言。我与如来宝觉圆明真妙净心。无二圆满。
我与如来者。就己对佛推论。以例众生诸佛无不皆然。见生佛本觉无不同也。宝觉圆明者。领前宝觉。而加圆明二义。圆。即前之富有财用意。明。即前之离垢光明意。真妙净心者。领前真心。而加妙净二义。不滞一相曰妙。不涉一尘曰净。无二圆满者。领前各各圆满。而但加同佛之意。如云在佛无增在生无减也。
辰二较末悬殊
而我昔遭无始妄想。久在轮回。今得圣乘。犹未究竟。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先以举己久迷未复也。然遭无始之妄者。领初之忽生中意也。久在轮回者。领后之相续中意也。圣乘未竟者。领爱念小乘。得少为足之责也。孤山曰。未究竟。二意。就外现。则罗汉无明全在。就内秘。则菩萨有上地惑。故未究竟也。诸妄圆灭。即极果断德。独妙真常。即究竟智德。○盖世尊下。即说如来独得灭妄纯真。此领前辨果中妄不复生真不复变意耳。
卯二索请妄因
敢问如来。一切众生何因有妄。自蔽妙明。受此沦溺。
承上问本既无二。我等从无二中。何故忽遭根本无明。自蔽妙净圆明之宝觉。受此久在轮回。圣乘未竟之沦溺。竟与如来无妄纯真者岐而为二乎。然沦溺二字皆取喻于水。沦者。水之旋复也。喻久在轮回。溺者。水之深处也。喻圣乘未竟。经说二乘堕无为深坑故也。
寅二如来喻无因而示顿歇。分三。卯一喻明无因。又分四。辰一牒惑起问
佛告富楼那。汝虽除疑。余惑未尽。吾以世间现前诸事。今复问汝。
汝虽除疑一句。是许其大疑已除。盖据其推本无二。是信己本真。称佛圆常。又己信佛永证。乃至万法生续之疑。性相难融之惑。皆已破矣。余惑未尽者。尚不达此无明无因。是以强索之也。现前诸事者。因现前诸事中偶有此一事也。盖就事引喻。非假设之喻也。
辰二举喻辨定
汝岂不闻室罗城中。演若达多。忽于晨朝。以镜照面。爱镜中头。眉目可见。嗔责己头。不见面目。以为魑魅。无状狂走。于意云何。此人何因。无故狂走。富楼那言。是人心狂。更无他故。
温陵曰。演若达多。此云祠授。从神乞得故也。○以为魑魅者。自以为魑魅而惊怪也。此中但取狂走。惟喻最初根本无明独头横起。故说无因。若依旧注句句解配。则狂走最后。反喻粗惑。何得无因。无状。同无故也。夫无状无故。已自无因。而更问何因者。欲其自审也。故满慈于喻了知不谬矣。
辰三以法合喻。巳一举法详合。又分二。午一直标无因
佛言。妙觉明圆。本圆明妙。既称为妄。云何有因。若有所因云何名妄。
首二句。先举无妄之体。以正显妄本是无也。妙觉明圆者。以一觉字处于三义之中。显觉体具乎三义也。无妄缚之曰妙。无妄蔽之曰明。无妄亏之曰圆。本圆明妙者。复表三义皆本具。而非假修证也。既称下。明虚妄与有因展转相违。盖既妄则必无因。有因则必非妄。可见于妄而索因者。不达妄理者也。
午二极明虚妄。又二。未一因空无始不可说
自诸妄想展转相因。从迷积迷。以历尘劫。虽佛发明。犹不能返。
起信论。无明与妄想皆是最初细惑。互相引发。凡有几重。兹不繁叙。彼分二相稍殊。无明。最初痴相也。妄想迷中动相也。却后凡迷真处便是无明。凡执似处便是妄想。虽常互为因缘。而实一虚妄。无别因也。今此妄想。即同论中。而迷字。即彼无明。首二句。正明因空而说妄想。自相成因。更无别因。次二句。正明无始而说无明。自相积集。以至微尘纪劫。终不得其因之始相。末二句。双承妄想自因。而无明无始。虽佛八音四辩。亦不能逆推而说其本始之因。故曰犹不能返。良以妄体本空。无可说矣。
未二妄空无生不可取
如是迷因。因迷自有。识迷无因。妄无所依。尚无有生。欲何为灭。得菩提者。如寤时人。说梦中事。心纵精明。欲何因缘取梦中物。
首二句。非是明其因迷生迷也。因迷因悟。上文已经双破。此是一翻一正。如是迷因。指法之词。因迷自有者。正因迷惑。不达无因。所以常自成有也。盖为迷妄因为有。故并妄体亦皆成有故也。下二句。翻迷成悟也。识迷无因者。达得迷无生因也。妄无所依者。自见诸妄悉皆本空也。盖为达妄因为无故并妄体亦空故也。次二句。结成无生。言识得无因。不但只达妄空。亦达最初即未曾生。而却后将何所灭乎。后引梦喻以明不可取也。得菩提者。即如寤时人醒梦之后也。宣说无明。即如说梦中事也。虽有大智。不能取无明确实之体相。即如心纵精明。不能取梦中物也。大约亦同不可说意。特以取字别上说字。以妄体别上妄因耳。举法详合已竟。
巳二取喻帖合
况复无因。本无所有。如彼城中演若达多。岂有因缘。自怖头走。忽然狂歇。头非外得。纵未歇狂。亦何遗失。
首二句。牒法也。况字。以上梦喻。况下本喻。如云。只此梦喻已足显其妄性无生。况复云云。首句牒妄因本空。次句牒妄体亦空也。如彼下四句。帖喻妄因本空。忽然下四句。帖喻妄体亦空。设使其头真有得失。不名为狂。帖喻法中设使妙觉真有得失。不名为妄。今乃歇非外得。未歇无失。帖喻法中悟非外得。迷非真失。可见妄体本来无有也。以法合喻已竟。
辰四结成无因
富楼那。妄性如是。因何为在。
性。即体也。言妄之自己体性本来如是。尚不可得。况更索其因哉。喻明无因已竟。
卯二示令顿歇。圆顿教中。知真本有。何劳起修。达妄本空。不须强断。而强修强断者。尽属怖头狂走。妙在歇狂。当下即是。然歇狂正是无修之修。亦非同拨无放逸之流也。分三。辰一示无修之修。又三。巳一略除妄缘
汝但不随分别世间。业果。众生。三种相续。
详但之一字。即所以止其意中奋修之念。如云。汝究妄因。将欲得其本因。而苦修以断之也。今即悟其无因本空。何必乃尔。汝但云云。分别二字至重。应是缘粗境之粗惑。总该法执。对三种相续为三分别。故下科呼为三缘也。不随二字。便是顿修顿断功夫。盖二乘我执已尽。尚犹不了法空。于三相续而分别心外实有。长缠理障。今教其于承示悟空之后。但惟息此三种缘念分别而一切不随。即是顿断法执也。良以彼之三种相续。本无因而末全空。但惟依此随念分别。故常不即空。今惟不随。彼自无依。不空何待。此诚顿悟家最为省力之修也。思之。夫观三种相续。文取初问科中之语。则知此之顿修。全藉初问中生续皆空以张其本也。
巳二妄因自绝
三缘断故。三因不生。
上句牒上科意也。盖上科不随三种分别。即是断三缘也。而粗惑粗境已尽。三因。乃带细境之细惑。即三细中流注细念。所以为前粗惑境之深因。故亦对境成三。不生者。良以粗念除而功熟。细念亦随尽也。
巳三妄本亦尽
则汝心中演若达多。狂性自歇。
心中演若狂性者。借喻直指根本无明。良以前演若狂走之狂本喻根本无明故也。歇者。息也。灭也。由前达空之后。粗细二念俱忘。则根本无明岂能独存。亦泯然而息灭矣。然歇字双含伏断两意。若约伏意。则十信满心圆伏无明。若约断意。则等觉后心永断无明也。
辰二示无证之证
歇即菩提。胜净明心本周法界。不从人得。
前皆灭妄。此科证真也。菩提。智果之号。本觉出缠。三智圆满之相。胜净明心。极果之体。合名体而兼举也。胜者。超过一切。无比无上之意。净者。烦恼不能染。明者。无明不能昏也。权小菩提。下对凡外亦称净明。而非胜净明也。心之一字。亦显唯心。非别有也。此亦双含发心究竟二种菩提。承前圆伏无明。此为发心菩提。初住位也。虽断一证一。而圆融该彻四十二地。即成正觉。克肖究竟也。承前永断无明。此为究竟菩提。如来位也。亦就满慈已齐七信。进则二果可阶。故作斯判。若约初心具顿根者。则虽观行位中。圆伏五住。一超直入。是亦菩提胜净明心。曾无优劣。幸勿退屈。祖云。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允合此中顿歇之意。本周法界者。但由歇而显。非由歇而始有也。前云。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即周法界意也。不从人得者。纵使从人指示。而实理备吾身。非从人与。如灯传点而已。
辰三责劬劳修证
何藉劬劳肯綮修证。
藉者。假也。须也。吴兴曰。骨间肉曰肯。筋肉结处曰綮。出庄子枝经肯綮之未尝。○依管见。作劳筋苦骨。克苦修行之意。何藉者。言不须作意苦求修证也。良以顿人悟处高妙。了达妄本空而真本有。但息颠倒分别。一念入无分别。本空者无依而何所留。本有者无覆。而何所隐哉。故不假于苦修证也。此若满慈意中无拟修之念。则佛责何所谓乎。然而欲希顿修者。当先求于顿悟。如其悟未大彻。而妄拨事修。自成陷坠。亦愚惑之甚也。慎之。示令顿歇已竟。
卯三结喻推失。又分三。辰一本有不觉喻
譬如有人。于自衣中系如意珠。不自觉知。
衣。喻三缘颠倒分别。三因微细流念。及狂性根本无明重重包裹之相。珠。喻菩提胜净明心。由此枝末与根本无明重包重裹。故虽有而不觉知也。
辰二迷之非失喻
穷露他方。乞食驰走。虽实贫穷。珠不曾失。
缠空而乏于妙用为穷。滞有而无所退藏曰露。空有二皆边地。故如他方。吴兴曰。求人天乐。取偏小益。犹乞食驰走。○珠不曾失者。万妄交驰。一真宛在。犹虽贫珠在也。
辰三悟之非得喻
忽有智者指示其珠。所愿从心。致大饶富。方悟神珠非从外得。
吴兴曰。佛如智者。教如示珠。证理起用。则致大饶富也。温陵曰。末二句喻妄息真现。不劳修证也。○致大饶富。喻本周法界。末二句喻不从人得也。此中问处。原同圆觉经金刚藏云。若诸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但一切意该本末。而此经以末从本。亦言诸妄悉无因而本空也。问。此之顿歇。与耳根圆通同耶异耶。答。歇意同。而就位有异也。若博地凡夫。名字位中。闻斯法门。悟彻真有妄空。从耳门入流忘所。即是不随世间分别。三缘顿断也。若仍随分别。三缘不断。何名入流忘所耶。自此由忘而不生。由不生而尽。由尽而空。由空而灭。一路休歇。自浅之深。直至寂灭现前。即是菩提胜净明心现前矣。此则全同也。若满慈七信位后。根结已尽。何用翻前又从耳门而入。但从觉所觉空。顿歇法执分别俱生。至寂灭现前。则胜净明心亦现前矣。盖前位人法二执齐歇。此位但歇法执。故云就位有异耳。正答满慈已竟。
癸二兼示阿难。阿难本是当机。以此疑接咐满慈问中而起。故曰兼示也。分二。子一阿难蹑佛语而执因缘。此阿难第三翻疑因缘也。最初第一于显见超情科中。疑见性不由因缘。第二于圆彰七大科前。疑万法不由因缘。今此第三。乃疑证果成道何亦不属因缘。有果无因。诚大可疑。意盖闻佛久排因缘。而语中又带因缘。既说因缘。又言何藉修证。故起斯问。是则前疑性相。今疑因果矣。分三。丑一起问
即时阿难在大众中。顶礼佛足。起立白佛。
丑二正问。又复曲分为四。寅一蹑牒佛言
世尊现说杀盗淫业。三缘断故。三因不生。心中达多。狂性自歇。歇即菩提。不从人得。
现说杀盗淫者。依天如作略牒业果。而意该世界众生。若是。则业字应是等字之误。而缘字即是分别。非即指杀等业也。此说极好。以满慈三业绝无。岂佛更说令断之乎。
寅二证成怪问
斯则因缘皎然明白。云何如来顿弃因缘。
首二句。证成佛言现说因缘。下二句。怪问既说因缘。何又顿弃而言迷妄无因。何藉修证。以至多明今教不属因缘耶。
寅三昔教有益
我从因缘。心得开悟。世尊。此义何独我等年少有学声闻。今此会中大目犍连。及舍利弗须菩提等。从老梵志闻佛因缘。发心开悟。得成无漏。
首二句。自受益也。世尊下。他受益也。梵志者。西竺出家者之通称。谓其有清净志行者也。经载目连等最初于途中相遇波离迦叶等。闻说生灭四谛因缘。开悟信从。然后见佛。成罗汉果也。
寅四今滥自然
今说菩提不从因缘。则王舍城拘舍釯等所说自然。成第一义。
观今说二字。即指现说无因本空。歇即菩提。何藉修证等语。而为顿弃因缘之意。不必取前文也。外道自然。如八万劫后。自然成道。犹如缕丸。极处停止。皆自然不假修证之意也。正问已竟。
丑三结问
惟垂大悲。开发迷闷。
意谓约佛之言。则仍带因缘。究佛之意。则顿弃因缘。今请决定仍是因缘耶。必非因缘耶。决一则不迷闷矣。
子二如来拂深情而责执吝。又二。丑一就喻拂情。又二。寅一拂情伸意。又三。卯一即喻揆情。
佛告阿难。即如城中演若达多。狂性因缘若得灭除。则不狂性自然而出。因缘自然。理穷于是。
即喻者。即取前喻。揆情者。揆度阿难两种情执也。如云。汝所谓因缘自然者。今且就前狂喻以推之。汝必谓狂性云云。理穷于是者。言汝不过执此为因缘为自然。出此二途。则情尽理穷也。大意忖度阿难之意而先以按定。下方破也。此但说喻。若约法中。须得无明因缘灭除。菩提自然而出。若此。则本空本有二意俱失。全成两种执情矣。
卯二双拂二计。又分为二。辰一约头双拂。约头者。法中盖指菩提不堕二计也。又二。巳一拂自然
阿难。演若达多头本自然。本自其然。无然非自。何因缘故。怖头狂走。
首二句。标定头为自然也。本自其然者。牒上句意。犹言既是自然也。无然非自者。犹云无非自然也。言其常应自然而有。不得惊其忽无而发狂也。末二句。即诘问其何故忽惊无头而狂走乎。因缘。亦只是故字意。不取照镜。但表其既狂。便不属于自然而已。法中谓本性若属自然。众生即当常自见性。不复有迷沦者。今何故复有迷而驰背者乎。可见菩提不属于自然也。大端破自然只破自然。切不可谓以因缘破自然。交破即属矫乱。如前辩也。
巳二拂因缘。又二。午一对词反诘
若自然头。因缘故狂。何不自然。因缘故失。
文虽双举。实惟独重因缘。语虽带狂。实惟独约头辩。若自然头者。头本先有也。因缘故狂者。照镜因缘而遂怖无头也。若此。则全非真因缘。何以故。若实因缘。何不此头元自然有。照镜因缘遂真失乎。必真失其头。而后为真实因缘也。法中如云。若菩提妙性先自然有。而后假无明因缘背驰不见。遂谓此性全属因缘。即当真失其性。方信因缘不妄。今何不由因缘真失乎。诘令自审也。
午二正结其非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
首二句。是申其正意。以结定头在不失。而无端狂怖。妄谓无头而已。末二句。是出其非为因缘。如云。正当妄怖无头之时。而本头实无变易。及觉有头狂歇之后。而此头何假因缘。法中合云。性本不失。无端迷背。似失而已。然正当迷背似失之时。而本性实无变易。及见性破迷之后。此性何假因缘哉。此亦破因缘只破因缘。非以自然而破因缘也。大约言此头若是自然。当无狂怖。此头若是因缘。当须真失。今由有怖。故非自然。又由无失。故非因缘。以法详喻。历然可见。但是双非。决无双是。若用互破。则前堕是因缘。后堕是自然。故曰矫乱。观后文尚须重重遣尽。岂此中反令双非而翻成双是乎。
辰二约狂双拂。约狂者。法中盖指无明不堕二计也。分二。巳一拂自然
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
本狂自然者。若狂本出于自然也。本有狂怖者。言即当本来常有狂怖也。末二句诘问可知。若以合法。则未狂之语。法喻难齐。良以喻中真有未狂之际。法中实无未妄之时。若尔。当堕无明有始之过。只可义取之云。清净本然之中。妄何所潜。如诸祖谓空劫以前。亦是义立而已。
巳二拂因缘
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
不狂自然者。若不是狂出于自然也。又说首二字颠倒。应是狂不自然。即反说因缘耳。盖此句先以翻成因缘。下二句。方蹑上诘问以破之也。头本无妄者。即同头本不失也。末句正诘问也。法合当云。若谓妄非自然而有因缘。然性本不失。何因缘而背驰乎。双拂二计一科已竟。
卯三蹑伸己意
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是故我言三缘断故。即菩提心。
此即蹑上破辞。而重伸己说歇即菩提之意。首句是蹑上约头双拂。而悟头之非自然非因缘也。次句。是蹑上约狂双拂。而知狂之非自然非因缘也。下二句接云。若如是解。则二计俱为戏论。而全无实义矣。法合当云。若悟觉性本具。又知无明本虚。二计诚为戏论矣。以上蹑前结束已定。是故下。就伸己意也。如云。由是二俱戏论之故。我故前说但使三种分别戏论之缘断除。即真菩提心矣。良以法执未除者。于三种相续。不忘分别。正是戏论。前云不随分别者。所以止绝戏论耳。戏论止。而无明无依。菩提离障。不真何俟哉。拂情伸意已竟。
寅二叠拂诸情。分三。卯一先出两重生灭。又二。辰一约菩提出生灭
菩提心生。生灭心灭。此但生灭。
承上言三缘断故以即菩提。而不可更作生菩提想。何以故。若菩提心生。则生灭心灭。此则仍是生灭之心。非真菩提心也。
辰二约自然出生灭
灭生俱尽。无功用道。若有自然。如是则明自然心生。生灭心灭。此亦生灭。
承上言不但此为生灭之心。纵使灭生俱尽。无功用道。亦不可更生自然想。何以故。若自然心生。则生灭心灭。此亦全是生灭之心。非真无功用道也。此重更难察识。故下偏喻之。先出两重生灭已竟。
卯二喻明自然非真
无生灭者。名为自然。犹如世间诸相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非和合者。称本然性。
承上问言。何为自然犹是生灭。良以计无生灭为自然者。盖对彼生灭之不自然而立非真本有也。若以喻明。正如世间因杂和成一体者名和合性。对此和合。而遂将非和合者称本然性。则此本然二字。元是对待翻显增立之法。岂本有哉。本然即自然也。
卯三极尽妄情方是
本然非然。和合非合。合然俱离。离合俱非。此句方名无戏论法。
本然即自然。就喻而用也。和合即因缘。取类而称也。本然非然者。本然与非本然也。和合非合者。和合与非和合也。合然俱离者。和合与非和合固俱离也。本然与非本然亦俱离也。若单遣。则反浅于前句矣。离合俱非者。离与不离又复双离之也。此离合的合字。不与和合的合字相干。盖是对离说合。故即不离也。末二句。方许其真无戏论矣。盖遣之又遣。以至无遣。方契真无功用道。真菩提心也。是由识知狂走。则因不堕于二计。觉悟本头。则果不堕于二计。而真无功用即真因也。真菩提心即真果也。故知阿难此番之辩。全辩因果也。就喻拂情已竟。
丑二切责执吝。分二。寅一抑斥戏论。又二。卯一直斥耽著戏论。旧说世尊教阿难历劫勤修。不可徒恃多闻。如是。则与前何藉劬劳肯綮修证意相矛盾。若约对位浅深。则博地凡夫。岂得一超直入。若约多闻寄斥。则因缘六度。宁免尘劫曝腮。当知不舍戏论。历劫无功。能舍戏论。何须历劫。必谓舍戏论而又当历劫。则不藉劬劳之语。终乖前后矣。请详今解。本意自见。复分为二。辰一判果难成
菩提涅槃。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修证。
首句。智断二果号也。承上如云。据汝所执所问。则极果尚在遥远。非汝历劫辛勤所能修证。意谓纵经尘劫修行。亦终不能实证也。此且断定难成。下科方出其所以也。
辰二出其所以
虽复忆持十方如来十二部经清净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戏论。
盖言我所以断汝历劫难成极果者。正以汝虽忆多经。本皆离戏论。而清净诠了义之妙理。汝反取之以资益戏论。所以难成也。意谓若能远离戏论。则歇即菩提。尚不藉于劬劳。亦何有于历劫难成哉。直斥耽著戏论竟。
卯二现证戏论无功。又二。辰一自全无力
汝虽谈说因缘自然。决定明了。人间称汝多闻第一。以此积劫多闻熏习。不能免离摩登伽难。
言其若凭自己多闻。全无道力可免淫术之难也。
辰二仗咒方免
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阿那含。于我法中。成精进林。爱河干枯。令汝解脱。
夫乘佛咒力。一时顿证三果。超断见惑八十八使。进断思惑欲界九品。故曰成精进林。胜多曰林。以其进速而证多。故以称也。报居不还。不来欲界。故曰爱河干枯。欲爱溺人。无异瀑河。故以喻也。夫阿难固是权人。登伽亦不定实。但一见多闻无功。示居初果。一显咒力功大。速证第三。义无不尽。至于一期胜会。见解俱圆。本皆信位。而但依小称者。取其名位胜。而令凡小生敬羡耳。抑斥戏论已竟。
寅二激修无漏。又分二。卯一正劝勤修无漏
是故阿难。汝虽历劫忆持如来秘密妙严。不如一日修无漏业。远离世间憎爱二苦。
常不开演曰秘密。不可思议曰妙严。一日者。翻上历劫也。无漏业者。舍权归实。远离戏论。行起解绝。入无分别。即不漏落於戏论分别而已。若以下文取之。即须反闻自性。所谓将心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也。初不漏落于循声。以次而深。重重脱之重重无漏矣。憎爱。现对摩登耶输。何须玄释。且阿难既示初果。但就初果论之。教载须陀洹人。隔生多淫。后有画瓶之悔。又罗汉断爱。而憎习全在。如净名会上。天花著身是也。夫憎习被缚。如猕猴推粘求脱。若是。则润生之根柢尚在。何用他说。况在淫室时。既称将坏戒体。足显救之迟而未必不坏也。何待隔生。至于远离。功亦非浅。约戒。则须身心俱断。先以绝爱。断性亦无。后以绝憎。约定慧。则须寂照含空。摩登在梦。至此岂惟但无憎爱。亦乃情器俱超。而更妙能转物矣。
卯二更举劣机激责。分三。辰一单举登伽破障
如摩登伽。宿为淫女。由神咒力销其爱欲。法中今名性比丘尼。
宿为淫女四字。具含三障。宿为业障也。淫习。烦恼障也。女身。报障也。故下文销其爱欲。则烦恼障已破。名之以性。则业障已除。作比丘尼。则报障现转。显咒力能破三障。障消性显。故成性比丘尼也。
辰二兼与耶输同益。承上文所谓三障既开。不证何俟。故此科显益又分二。巳一开悟益
与罗侯母耶输陀罗。同悟宿因。知历世因。贪爱为苦。
女身之报。全由欲爱深重。今缘宿命开通。洞知累劫苦本皆因贪爱。而悔悟深切也。
巳二修证益
一念熏修无漏善故。或得出缠。或蒙授记。
激劝之旨。偏属此科。前责阿难不如一日修无漏业。令出二苦。今举劣机一念熏修。即得出缠受记。正相应也。上二句。二人之修也。熏修无漏者。乘悔悟心。止贪爱水。不外流逸。一念回光湛居性定。恒无漏落也。下二句。别言二人之证也。出缠是登伽所证。即出贪爱缠缚。若约三果。即如爱河干枯之解。授记。是耶输所得。已证四果。法华蒙记成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进证应入住位矣。兼与耶输同益已竟。
辰三诘责阿难自欺
如何自欺。尚留观听。
承上言耶输女身。已为劣弱。而登伽淫女。更是下劣。此等劣机。今尚以一念熏修。即皆高证。而汝以丈夫根智。徒守多闻。淹于下位。自欺云者。盖现见熏修有益而不修。明知戏论无功而固执。留者。恋也。观听。即见闻也。尚留观听者。言尚恋见闻分别。而耽著戏论也。当知阿难此番辩问。最有关要。良以前既排尽因缘。后复将谈修证。若一向有修有证。则违前自言。若一向非因非缘。则废后修证。此诚圣言宛似互违。而不可不辩也。今明真本无变。犹夫头本无失。而何有实修实证。固非一向堕于因缘也。又明妄之现迷。犹夫狂之现起。而岂终无修无证。亦非一向堕于自然也。由是则知斯经无修无证。固不碍于有修证。而有修有证。仍不碍于无修证也。前后之文。无复矛盾之可议矣。其旨亦甚微妙也哉。问答辩劾已竟。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十九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四十(经文卷十之三)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九(经文卷十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八(经文卷十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七(经文卷九之三)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六(经文卷九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五(经文卷九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四(经文卷八之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三(经文卷八之三)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二(经文卷八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一(经文卷八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三十(经文卷七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九(经文卷七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八(经文卷六之四)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七(经文卷六之三)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六(经文卷六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五(经文卷六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四(经文卷五之三)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三(经文卷五之二)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二(经文卷五之一)
-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一(经文卷四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