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经首页大乘般若部大乘宝积部大乘大集部 大乘华严部大乘涅槃部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宋元入藏诸大小乘经
小乘阿含部小乘单译经大乘单译经大乘律小乘律 大乘论小乘论宋元续入藏诸论 西土圣贤撰集此土著述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二(经文卷五之一)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二(经文卷五之一)

  明京都西湖沙门交光真鉴述

  蒲州万固沙门妙峰福登校

  壬二证释别有结元疑。证释者。照现诸佛同证以释也。旧注谓此牒前不见所结云何知解而重问。若是。则无味之甚。良以上文明说六为贼媒。自劫家宝。且详示根结之由。解根之法。又击钟验过。何阿难忽又不知六根是结。而又劳佛重答。甚无谓也。当知阿难已领六根是结。而今更请之结元。即下诸佛所说俱生无明生死结根也。不知六根当体即是。离此别无。故佛下答汝欲识知俱生无明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是也。分二。癸一阿难别求结元。又三。子一就喻索元。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知其所结之元。我信是人终不能解。

  所结之元。意谓离此六根。向上别有深根以为结之本元也。此特阿难妄生拟意。必有此元。而谓不知者必不能解耳。

  子二引人合喻。又为二。丑一先与合定。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

  丑二详开合文。又三。寅一远叙妄缠。

  从无始际。与诸无明俱灭俱生。虽得如是多闻善根。名为出家。犹隔日疟。

  此叙皆为不知结元。终不能解也。诸无明。即五住地也。俱灭生者。常沦生死也。阿难正以此俱生无明方为生死结根。所谓结元也。岂知六根即是哉。得善根名出家者。谓所得有学小果也。隔日疟者。谓得果时暂似解脱。而入生死时依旧被缚也。理实不止有学。虽彼无学罗汉。不涉生死则已。涉则成缚。正由不达结处。不关识心。虽伏断之。终不得脱。

  寅二愿佛愍示。

  惟愿大慈。哀愍沦溺。今日身心。云何是结。从何名解。

  云何是结者。云何是结之本元也。从何名解者。言依何法以解之也。经文语略。故人多未明耳。

  寅三兼被未来。

  亦令未来苦难众生。得免轮回。不落三有。

  子三哀求指示。

  作是语已。普及大众。五体投地。雨泪翘诚。伫佛如来。无上开示。

  翘者。如鸟张翼而望哺也。阿难别求结元已竟。

  癸二如来证无他物。大约明六根外更无物为结元也。分三。子一诸佛同证。盖不离六根即是妙性。此为难信难解之法。阿难自经初至此。重重蒙示。犹不委信深解。而舍易求难。故佛恐自言不能令其确信。而照现诸佛同以证信也。分四。丑一愍众摩顶。又为三。寅一愍念现在。

  尔时世尊怜愍阿难。及诸会中诸有学者。

  此或上示无学已解。斯但有学所疑。故偏怜之。

  寅二愍念未来。

  亦为未来一切众生。为出世因。作将来眼。

  未来。去圣愈远。信解愈难。故普愍念之。为出世因者。修证有赖也。作将来眼者。信解不迷也。

  寅三摩当机顶。

  以阎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难顶。

  摩顶。惟作哀悯摄受之意。愍众摩顶已竟。

  丑二动十方界。

  即时十方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表六根将必解除也。

  丑三感诸佛瑞。分三。寅一各放顶光。

  微尘如来住世界者。各有宝光从其顶出。

  表此根中妙性。乃尊而无上密而无见之法也。

  寅二来灌佛顶。

  其光同时于彼世界。来只陀林。灌如来顶。

  示同证此性。无别性也。

  寅三大众喜庆。

  是诸大众。得未曾有。

  固是见瑞希有。然亦表众生同具。致感同喜也。

  丑四闻诸佛言。分二。寅一标普闻同音。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俱闻十方微尘如来。异口同音告阿难言。

  异口同音者。示诸佛同宣斯教。非一佛独说之言。足可深信。弥陀经云。汝等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即此意也。亦即莲经法说。诸佛道同。此经光中亲令见闻。尤当信受。

  寅二述诸佛教言。又二。卯一告结无他物。

  善哉阿难。汝欲识知俱生无明。使汝轮转生死结根。惟汝六根。更无他物。

  俱生无明。即同体别惑。最为生死深源。而称其为结根者。结。表固而不开。根。表续而不断。更无他物。言此根性即是俱生无明之元首。固结生死之深根。离此六根。更无结元也。

  卯二告解无他物。

  汝复欲知无上菩提。令汝速证安乐解脱寂静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此复言其不但只是妄元。仍是真元。盖罪之魁。而功之首也。无上菩提属智果。即能证如如智也。安乐等属四德断果。即所证如如理也。安乐即乐德。解脱即我德。我以自在为义故也。寂静即净德。妙常即常德。更非他物者。言离此根性无别真元矣。良以根性本即菩提涅槃元清净体。经初佛早判为真本。彼处人多不识。我曾引此释之。诸佛同证已竟。

  子二如来解释。分为二。丑一阿难未悟而述问。

  阿难虽闻如是法音。心犹未明。稽首白佛。云何令我生死轮回。安乐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意疑如来常说法相。最要略者亦有十八界等。今何惟是六根。而六尘六识皆不与耶。

  丑二如来详释以除疑。分为二。寅一长行。分三。卯一直以标检。又分为二。辰一标处一体。

  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

  科言处者。谓经之根尘摄十二处也。阿难意中疑云。若惟六根。岂不遗乎六尘。故此首句标告之云。根之与尘。执相而观。则根为内身而属有情。尘为外器而属无情。似永异也。而不知本惟一心。妄分情器。溯流穷源。仍惟一体。岂真有十二处之各体耶。斯即唯识宗相见皆依自证起矣。次承上言。由此根尘同源之故。举根而即以摄尘。是以缚为凡流而受沦。固此六根以为结缚之本。脱为圣侣而自在。亦此六根以为解脱之源。岂有二物哉。

  辰二检识虚妄。

  识性虚妄。犹如空华。

  阿难意中当复疑云。根尘同源。故举根即以摄尘。而六识何以不言。故此复检云。识乃前尘虚妄相想。犹若空华。了无实体。既非缚结之本。又非解脱之要。故结解惟根。而并不系于识也。此处仍总结云。六尘既无别体。六识又极虚无。故诸佛同言结解惟是六根也。理实只此标检之科。所以释诸佛之言者。义尽无余。下文重释重颂。令其增明而已。

  卯二重以释成。理本玄微。而标文隐略。恐未彻了。故重以释明。然此中但释所标而不释所检者。以既检去不用故也。分二。辰一重释根尘同源。

  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

  由尘发知者。即由六尘而后发六根之知也。此句见六根要须托六尘而后立。因根有相者。即因六根而后有六尘之相也。此句见六尘要须托六根而后有。相见无性者。言尘离根而固无独立之自性。根离尘而亦无独立之自性也。交芦别是一种。粗大过于常芦。生必二茎交抱而立。二根盘结而连。单则扑地。不能自立。又其体外实内空。今言犹如交芦者。据长行。似惟取于交倚不能自立。亦如根尘各无自性。同源一体。所以引下文缚脱惟根而已。据偈颂。则仍取外实内空。以喻根尘空有俱非也。故今长行虽未显彰空有之义。亦应暗含双非之旨。庶见下文立知无见甚有来历矣。

  辰二重释缚脱无二。

  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

  是故二字。虽显承上言根尘既无两体。是以缚脱但惟在根。然亦暗承空有俱非而来。更有意味。知见即该六根之性。立知者。立空有二知也。凡夫迷六根之性为有。二乘晦六根之性为空。俱不达空有俱非之旨也。即无明本者。凡夫即具足五住。而长沦分段。皆迷有以为之本也。二乘即尚余第五。而未出变易。皆晦空以为之本也。无见者。无空有二见也。凡夫于根性除执有之见。二乘于根性除偏空之见也。涅槃。即翻上二种生死。无漏真净。即离上五住无明。斯即云者。盖凡夫除前四住。先得有余涅槃无漏真净。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二乘除第五住。究竟无余涅槃无漏真净也。因此经凡小当机。故作是说。若本来大根。不必分约二人矣。旧注二解俱非。前解拨有取空。不顾偈中空有俱非之语。后解立真排妄。不顾偈中妄真同妄之言。夫重颂不远。居然抗违。犹云并符佛旨。注疏岂易能哉。学者宜慎重之。问。此之知见。与法华知见。及此经圆彰三藏之后所说知见。同耶异耶。答。更无别法。但说示泛切不同耳。法华标名。未及释义。解家随情。于经无证。泛之甚也。斯经金口自释。圆彰三藏即佛知见。亦取众生藏心本具。非取修证所成。然于众生现前。未曾指其具于何处。是犹未的切也。今此处于众生现具六根中性。指出如来知见。方甚为的切而非泛也。盖以知即内之意根。见即外之五根。而此根性既周遍常住。为菩提涅槃元清净体。而三藏圆具。非如来知见而何。单传直指。亦密指于此而已。而顾谓之教外者。欲其离文字。迥光亲见耳。若即随言作教外想。是痴人前不得说梦也。珍重之。重以释成已竟。

  卯三总以结归。

  云何是中更容他物。

  此即结归诸佛本语也。是中。即结中与解中也。意言结中惟是根结。而更无他物能为结元。解中惟是根解。而亦无他物能为解元。此诸佛所以同言更无他物也。长行竟。

  寅二偈颂。分二。卯一标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卯二偈文。分二科。辰一祇夜颂前。二。巳一颂直以标检。二。午一超颂检识。虚妄。法相宗五位唯识。前四有为。第五无为。今偈文显然双破。故知乃是超颂识性虚妄。犹如空华。盖佛颂长行。多变文颠倒。不次颂之。天台解法华。以超颂追颂科之是也。前人不达超颂识性。强作根尘同源等释之。文甚不类。义岂得通。不能阙疑故也。今请别释。智者辨之。又复分二。未一拣有为。

  真性有为空。缘生故如幻。

  掌珍论偈义意全同。全破唯识。故与经同。文辞小异。上二句云。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第一句与经全同。清凉谓其语倒。应云有为真性空。盖言有为之识。有为无为。经意别指前六有漏无漏。无真自性。故云空也。此说极是。至于次句。若按比量。则论偈仍倒。谓因喻颠倒也。经偈乃正。盖上句是所立决定之宗。下句缘生故三字。推上立宗之因也。盖言因其皆托缘生。所以决定空无性也。如幻二字是同喻。彼钞立量云。有为是有法。定空无性是宗法。因云。从缘生故。同喻云。如幻。良以幻法从缘生。幻法空无性。有为从缘生。有为空无性。

  未二拣无为。

  无为无起灭。不实如空华。

  论偈云。无为无有实。不起如空华。此则经偈不顺比量。谓宗因颠倒也。论偈乃顺。盖经之上句无为。合下句不实。即论之无为无有实也。是所立决定之宗。经之无起灭。即论之不起。是推上立宗之因也。盖言因其对起灭而立无起灭。所以决定不实也。当知即起灭而本无起灭。则二义齐销。圆实义也。对起灭而立无起灭。则二皆非实。权小义也。以小则相外取空。权则真须离妄故耳。故彼钞立量云。无为是有法。不实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如空花。良以空花无有起。空花无有实。无为无有起。无为亦无实。论又云。若有有为法。则有无为法。既无有有为。何得有无为耶。末当结云。识之有为。与识之无为。二皆非实。我故曰识性虚妄犹如空华也。问。佛破识心。何以知其并无为而亦破耶。答。经初佛破识心。破至深处。一则曰。纵灭见闻觉知。犹为分别影事。二则曰。非色非空。昧为冥谛。离诸法缘。无分别性。三则曰。现前虽成九次第定。不得漏尽。皆由执此妄想。误为真实。谁谓但破有为而不破无为乎。

  午二追颂标处一体。又二。未一颂根尘同源。又曲分二。申一先以况显。

  言妄显诸真。妄真同二妄。犹非真非真。云何见所见。

  此以真妄尚无二体。况显根尘岂有异源。言妄显诸真者。泛言凡对妄所显诸真也。妄真同二妄者。言二俱成妄。毕竟非真也。以妄居真外。则妄实有体。反乃不成妄义。如影有实体。影义不成也。真居妄外。则理不摄事。反乃不成真义。如镜不现影。镜义不成也。二义不成。故二俱同妄矣。犹非真非真者。以犹非二字双贯下真与非真。即双非真与妄也。盖非真非妄。正明真妄尚无二体矣。云何见所见者。见。即根也。举眼根以摄余五也。所见。即尘也。举色尘以摄余五也。正以况能见之根。与所见之尘。岂有异源乎。决定非二体矣。由是下科遂结定之。

  申二后以结定。

  中间无实性。是故若交芦。

  是故二字意当在中间上。承前况显意云。所以根尘相倚而立。中间无有各自实性。但如交芦。有二相而无二体矣。

  未二颂缚脱无二。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结解约法。圣凡约人。结解。即缚脱也。同所因者。同因六根也。无二路者。离根性更别无路也。此亦承上而言。根尘既无二体。所以缚脱惟是六根。离六根岂复别有结元哉。颂直以标检已竟。

  巳二颂重以释成。又分二。午一颂重释根尘同源。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此须法喻双释。喻中交芦。适言其有。其中元空。适言其空。则其外元实。法中根尘。适言其有。则其体空廓。自在无系。适言其空。则其用圆融。周遍法界。故曰空有二俱非也。此长行缺略。而偈颂详具者耳。

  午二颂重释缚脱无二。

  迷晦即无明。发明便解脱。

  首句颂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也。言凡夫迷六根为有。则失其自在无系之体。二乘晦六根为空。则失其遍现互融之用。故俱堕无明生死。即五住二死。解现长行。次句颂知见无见等三句也。发。谓翻迷发悟。不复著有也。明。谓转晦成明。不复沈空也。解脱。谓远离五住二死。合前长行观之。义无不尽矣。祇夜颂前已竟。

  辰二伽陀开后。分二。巳一正以开后。

  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根选择圆通。入流成正觉。

  首二句。开后绾巾示伦科也。解结因次第者。如后文云。此根初解。乃至俱空不生是也。此因解字在上。故作是说。据后文。理实结之与解俱有次第。依彼即应结字在上矣。详之。六解一亦亡者。如后文云。若总解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是也。末二句。开后冥授选根科也。根选择圆通者。即后文遍选诸圣。偏择耳根是也。入流成正觉者。即入流亡所。乃至寂灭现前等文是也。

  巳二别彰五胜。此备五种殊胜。即是五章。皆依根性发挥。意显此经正因其为根性法门。以致五章俱胜。岂可不委信之而别求结元乎。此以体。宗。名。用。教相。为序。就分为五。午一体性精密。

  陀那微细识。习气成暴流。真非真恐迷。我常不开演。

  首句明其即妄而真。陀那。此云执持。第八识受转之别名。佛前判二种根本时。即呼根性为识精明元。今复呼为陀那。则根性为八识无疑。然此经以如来藏性为体。而八识即是藏性。所以举此以彰体胜也。又权小钦仰陀那而忽慢六根。不知根性即陀那体。故示之。令信重根性也。深隐而非浅显曰微。精妙而非粗浮曰细。当知经初十番所示。即曲尽其微细矣。次句明其即真而妄。习气。即陀那所持种子也。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微细。一切种子成暴流。以此习种能引生诸趣根身器界流转无停。故如暴流。当知经初所说二种颠倒见妄为轮回本者。即此习气矣。末二句。双承上二句而言。由其即是陀那细识。故真。由其带持瀑流习气。故非真。恐迷者。言我若说其为真。其柰带持种子。妄习不除。众生将迷妄为真。未免瀑流漂转也。我若说其为非真。其柰体即细识。离此无真。众生将弃真为妄。未免向外驰求也。我常不开演者。言由此真与非真二俱难言。是故非时非机。宁常密之而不言。不令众生堕彼二种之迷也。经又云。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谓恐其执为真我也。此但偏恐迷真。而遗非真之迷。不如本经义全矣。问。时机若对。何以不迷。答。自然知其即真而不外觅。又知其带妄而不废修。何迷之有。是知此法秘密。时乃说之。非轻易常说之法。珍重珍重。

  午二宗趣简要。

  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无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

  承上科真与非真二俱易迷如此。故此科悯其迷而示以出迷之要也。即是宗趣。首二句。言起妄本无多法也。意言迷虽易迷。悟亦甚要。原其最初。但因不悟见相二分惟一自心。而乃误以能见之心。妄取所见之境。由是从无人无法非幻境中。即无明业识中。揽尘结根。即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等。幻生法相人相。所谓从非幻而成幻法也。末三句。言苟能了此。则破妄亦甚简要也。不取二字。便是最简最要处。言前既妄见揽尘。横生幻法。今乃旋根脱尘。不复取著而已。当知即是后圆通中入流亡所等功夫也。无非幻者。言此不取工夫极则。必至人法俱空。非幻之境亦迥然脱矣。末二句。以深况浅之词。言人法俱空之境。理实即是无明业识中也。尚亦不生。而法相人相岂能存立乎。若图明白。当云不取无俱空。俱空尚不生。人法云何立。妙不可言。是则以不取为宗。以了幻为趣。而简要无以加矣。此皆具取佛意。非镢臆别说也。

  午三名称尊胜。

  是名妙莲华。金刚王宝觉。

  妙莲华者。即妙法莲华。法喻双举也。然妙法即指根中藏性。众生现具。如莲之方华即果也。又根性即佛知见。即实相体。故知此经为法华堂奥也。金刚王宝觉。亦喻法双举也。金刚王。即最坚最利之至宝。宝觉。双含实相观照二种般若。所谓如如智如如理也。喻以金刚王。显其照法无有不空也。故知此经为甚深般若也。然前名诠显一真本有。后名诠显万妄本空。而此根性法门。亦即法华金刚二经之体。是故名称兼备二经之尊胜。为诸经王。

  午四力用超越。

  如幻三摩提。弹指超无学。

  三摩提。此云等持。谓定慧平等任持。默指圆通中入流即照理之慧。忘所即息妄之定等也。而言如幻者。圆人知真本有。达妄本空。无修而修。无断而断。故云如幻。非如权小染实之修也。又已悟本惟一心。远离能所。而方便建立能闻所闻。直至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方将三重能所如幻之修次第脱尽。所谓诸幻既消。非幻不灭也。弹指。明最速也。超无学者。由其如幻。故一修一切修。一断一切断。而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已与无学齐力。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即超无学远矣。何况俱空不生。乃至于无上知觉乎。

  午五教相究竟。

  此阿毗达摩。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

  阿毗达摩。此云无比法。即称此根性教法非他教法可比。虽云十方。亦该三世。薄伽梵。于十号中。与世尊互换出没。具足六义。谓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多义故不翻也。一路者。三世十方诸佛共由之达道也。涅槃。独取万德周圆五住永寂为义。所谓无余大涅槃。究竟极乐之果地也。然须以根中圆湛不生灭性为因地门户。故即以为大涅槃之门也。夫既为无比教法。而又与涅槃为门户。足显斯经以无上醍醐为教相。非酥酪之可及矣。如来解释已竟。

  子三大众开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闻佛如来无上慈诲。祇夜伽陀。杂糅精莹。妙理清彻。心目开明。叹未曾有。

  吴兴曰。祇夜。此云应颂。又云重颂。即颂上长行也。伽陀。此云讽颂。亦略曰偈。不因长行。但讽美而颂之。二颂合明。故云杂糅。精莹。此指能诠也。妙理清彻。此谓所诠也。○精者。其词微妙。莹者。其语明透。妙理。如说根性即是藏性。乃至菩提涅槃。喻以莲华金刚。可谓理穷妙极矣。绝无纤尘曰清。尽其底源曰彻。心目开明者。谓心眼洞开。彻见根性即如来藏。顿息驰求。无复狐疑矣。阿难自此方以委信根性为修证之门。不复致疑。向下但请伦次。及择一门而已。非是更疑也。验证以释二疑已竟。

  辛三绾巾以示伦次。前偈云。解结因次第。六解一亦亡。正开此科。故此承彼而来。然佛以六结而喻六根。前人见其结数偶同于根数。遂谓六结即喻眼耳等六。以致喻中六结实有次第。法中六根本无次第。宛有法喻不齐之过。却又不敢以过归佛。而强教后人不可以喻难法。是何言欤。佛号一切智人。而说法先以带过。其何以折伏魔外。而垂范人天哉。决不然也。盖佛说六结。本非即喻眼等横列之六。元是竖推其由真起妄。从细向粗展转六层而后根相备著。及其反妄归真。从粗向细。亦展转六层而后根相解除。且经文中结之次第。与解之次第。皆叮咛具载。但不拘六层。而文辞含摄。不甚开显。至后观音圆通。逆次解之。六结宛然。取彼释此。何有法喻不齐之过。智者详之。分三。壬一阿难叙请。又分三。癸一叙已领。

  阿难合掌顶礼白佛。我今闻佛无遮大悲性净妙常真实法句。

  无遮有二。一人无遮。不择下劣。同施上法。二法无遮。不悭秘密。阐露无余。皆以大悲愍念为本。故能如此也。性。即根性。此一字属体。下三字。皆体中所具义相。在染无染曰净。居缚不缚曰妙。随流不变曰常。此句属所诠。了义曰真。无虚曰实。法句即前偈颂。此句属能诠。已皆领悟。故叙谢之。

  癸二叙未明。

  心犹未达六解一亡。舒结伦次。

  此作两节而问。故佛下亦作两节答之。六解一亡者。六结既解。一亦不存也。舒结伦次者。谓舒之与结。皆有伦次也。

  癸三请垂示。

  惟垂大慈。再愍斯会。及与将来。施以法音。洗涤沈垢。

  沈垢者。即二执与俱空诸细惑也。

  壬二如来巧示。此中取喻。非是但凭言说。而绾巾示结。言相并彰。令人易省。诚至巧也。分二。癸一巧立喻本。又二。子一元依一巾。

  即时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

  温陵曰。涅槃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罗此云时分。即夜摩天。

  子二绾成六结。又二。丑一历问以显次第。

  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于是如来绾叠华巾。又成一结。重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又白佛言。此亦名结。如是伦次绾叠华巾。总成六结。一一结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结。持问阿难。此名何等。阿难大众。亦复如是次第酬佛。此名为结。

  叠华。西天之帛。价直无量。今天献。尤为贵重可知。一一问答而结。即示结时元有伦次。显然不是横喻眼耳等六。以彼根结元非先眼后耳等也。

  丑二故问以示结同。

  佛告阿难。我初绾巾。汝名为结。此叠华巾。先实一条。第二第三。云何汝曹复名为结。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宝叠华。缉绩成巾。虽本一体。如我思惟。如来一绾。得一结名。若百绾成。终名百结。何况此巾只有六结。终不至七。亦不停五。云何如来只许初时。第二第三。不名为结。

  首五句经文稍似倒乱。此叠华巾先实一条。当为首二句。下接我初绾巾等。则文理不倒。而意不隔矣。此译写之误也。此科辩定文长。似乎淡无情谓。细详实有关要。按后圆通所解六重结相。一动。二静。三闻。四觉。五空。六灭。由前而后。则疏亲有异。由后而前。则细粗不同。若不与之显示结同。则初心者或忽于疏。而始无入门。中途者或住于细。而终无究竟。故示一六结同。正欲始终解尽矣。诚哉须信佛语深也。然不直说。而乃故意反问。以激阿难自说者。将使因喻以详法矣。巧立喻本已竟。

  癸二分答二问。就分二。子一答六解一亡。又二。丑一示从至同而遂成至异。此即先示从一成六也。盖言未结之先。一相不立。六相何有。所谓至同也。既结之后。六相定别。一相奚有。所谓至异也。又二。寅一就喻辩定。又四。卯一按定同异。

  佛告阿难。此宝华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审观察。巾体是同。因结有异。

  卯二强异为同。

  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

  此亦故问反激。令其自辩可否也。前五句犹是牒成一定次第。吾今下。方是故问可否也。

  卯三阿难不许。

  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辩。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卯四如来印定。

  佛言。如是。六结不同。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杂乱。终不得成。

  意言六虽本于一成。六在而序尚不可少乱。一相岂能复见哉。一相尚不可见。岂复望其忘一哉。就喻辩定已竟。

  寅二以法合喻。

  则汝六根亦复如是。毕竟同中。生毕竟异。

  盖言真心本体。一相尚不可得。六结岂可得哉。所谓毕竟同也。及其从真起妄。而六结已成。则其序尚不可乱。而其六岂能暂忘哉。所谓成毕竟异也。示从至同而遂成至异一科已竟。

  丑二示除至异而仍成至同。此即正示六解一亡也。翻转上科。其意可省。分二。寅一就喻辩定。

  佛告阿难。汝必嫌此六结不成。愿乐一成。复云何得。阿难言。此结若存。是非锋起。于中自生此结非彼。彼结非此。如来今日若总解除。结若不生。则无彼此。尚不名一。六云何成。

  嫌六不成者。嫌之而不欲其成六结也。愿乐一成者。惟愿其还成一巾也。锋起者。诤论纷然。如兵戈竞斗也。尚不名一者。盖言既不对于六结。亦不起乎一想也。六云何成者。言一想尚无。六相安在哉。

  寅二以法合喻。

  佛言。六解一亡。亦复如是。

  法中六固同名六结。一乃转名一真。然一亡亦非并其真体俱失。但是既不对乎六结。自不立乎一真而已。答六解一亡竟。

  子二答舒结伦次。分二。丑一结之伦次。又三。寅一顺次成结。

  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

  心性。即所依妙明本觉。依此横起无明为狂。本经以演若狂性喻于无明故也。无明所生三细为乱。本经以如是扰乱指于三细故也。此即第一结成。圆通中当于灭结。知见妄发。即见法实有。乃法执位。即二三结成。圆通中当于空觉二结。二乘涅槃。仿佛在兹。劳见发尘。即见我及我所。乃人执位。余三结成。圆通中劳见即当根结。发尘即当静动二结。三界生死。宁能外此。此固从真起妄自细向粗结之伦次。历然可见矣。

  寅二更以喻明。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

  湛精明。即净眼界也。目睛与湛精明。皆喻上之心性。劳。喻无明业识。狂华。喻法我二执境界。即涅槃与生死也。于湛精明无因乱起者。喻于无法无人净心中。横生诸结也。

  寅三逆次合喻。

  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上之法喻。皆从细渐粗以成诸结。故名顺次。今此合文。从粗向细。故为逆次。首二句即六尘境界。正当动静二结。生死须依根身。正当根之一结。以上摄于人执。涅槃全是法执。正当觉空二结。末二句摄归无明业识。而指同前喻也。狂劳颠倒即无明业识。正当灭结也。华相虽合前喻。然亦非说眼中空华。乃言无明业识所发华相。即指生死涅槃之妄境耳。同前所谓菩提瞪发劳相。但前显依真。此显依妄。张拙谓涅槃生死等空华者此也。此虽逆于生起伦次。而实顺于解结伦次。到下舒之伦次。其义自明。

  丑二舒之伦次。分二。寅一阿难求解伦次。

  阿难言。此劳同结。云何解除。

  夫劳兼山河大地。生死涅槃。阿难乃谓此劳同结。足知六结不即指于眼耳等六明矣。此则不惟显旧注分明错误。亦可验我所分析之六结非凿也。

  寅二如来因问发明。分二。卯一先授舒之方法。又分四。辰一就喻巧示。又三。巳一引悟二边不解。

  如来以手将所结巾偏掣其左。问阿难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复以手偏牵右边。又问阿难。如是解不。不也。世尊。

  左掣譬观六根为有。则同凡夫之滞有而长沦生死。岂能解根乎。右牵。譬观六根为空。则同二乘之断空而永晦涅槃。安得圆通乎。所谓空有二俱非也。当知上科生死涅槃。正为此空有二非张本矣。

  巳二引悟中道方解。

  佛告阿难。吾今以手左右各牵。竟不能解。汝设方便。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散。

  巳三印定必用中道。

  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结心虽譬中道。然非兼彼空有合成中道。亦非离彼空有别立中道。乃是悟此根性体自在而无系。本不属有。不迷为有而已。更不劳于观空破有也。达此根性用遍现而互融。本不属空。不晦为空而已。更不劳于观有破空也。如后耳根圆通。既不执有亦不观空。惟一反闻。忘尘顿入。由是而二空渐证。妙体现而有自破也。俱空不生。大用起而空自离也。是则反闻自性即是结心。双超空有之中道也。前人不达。强以别安三观。其说支离。真为蛇添足也。又二边不解。合前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中道方解。合前知见无见斯即涅槃。以此双非空有之中道。故即无见之谓也。问双非而不双即。恐非极中。答。佛既但言空有俱非。固当惟奉佛语。且体既非有。何尝不即空。用既非空。何尝不即有乎。就喻巧示已竟。

  辰二明法精微。

  阿难。我说佛法因缘生。非取世间和合粗相。

  佛说入道因缘。随机浅深。粗细不出二种。一者顿见本心。但离妄缘。回光性地。不假识心缘虑诸境自然双融体用。迥超有空。由此而登妙觉所谓微细因缘也。二者未获本心。依托意识生心立境。互破有空。假三昧力。取证非真。终无实果。皆所谓世间心境和合。粗因缘也。以权小权许出世。而圆乘律之。仍属世间故也。今此解根法门。正教不托识心。而旋根即是回光。忘尘即是离缘。由是乃至寂灭现前。浚发大用。真微细因缘也。

  辰三示说不谬。此科所以劝莫疑也。分为二。巳一统知染净因缘。

  如来发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随所缘出。

  孤山曰。世谓六凡。出世谓四圣。○六凡为染。四圣翻染俱净。然六凡以善恶不动业为因。以趣生时各所见憎爱境界为缘。四圣以多生积薰诸乘教理为因。以新遇善知识闻法触境为缘。但权小比现二量。多惟得其总相。知之未尽。如来现量。一一别知其详也。

  巳二悬知极远极细。

  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头数。现前种种松直棘曲。鹄白乌玄。皆了元由。

  悬知有二。一地远悬知。如界外雨滴。二时远悬知。如松等元由。元由。指多劫远由。问。无情何有多劫感招。答。无情胜劣皆有情共业罪福所感。如佛对松棘。必知此方众生从无始来为有何等业感。生此直松曲棘也。余可类知。

  辰四劝修必证。

  是故阿难。随汝心中选择六根。根结若除。尘相自灭。诸妄销亡。不真何待。

  是故。承上言佛智如此。则所说解法。决无差谬。所许证取。决不赚误。是故汝当确信选根也。诸妄销亡者。即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也。先授舒结方法已竟。

  卯二后示舒之伦次。舒法既得。则结必将舒。不明示以舒之伦次。则何以验其浅深而抵于成功耶。故此方示以伦次矣。分三。辰一如来反问引悟。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

  此以无次第故问。令自辩也。

  辰二阿难悟喻次第。

  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今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同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六结同体者。如云虽同一巾所造也。观此问答。则似如来惟恐众生迷误。成无次第。故激其朗然陈说。令知决有次第。后人何得仍以一根返源六根解脱之证。而抗其决无次第耶。大抵只因错谓六结横喻六根。而不达竖推之义。故差谬亦至于此耳。

  辰三如来乘悟合明。分三。巳一总与合定。

  佛言。六根解除。亦复如是。

  巳二别开合文。又三。午一先除我执

  此根初解。先得人空。

  按后圆通逆断之次。则此层中含摄三结。谓一动。二静。三闻也。入流忘所是初忘动尘为除第一结。动静不生是次忘静尘除第二结。此当须陀还果。断于我执分别。即见惑也。次尽闻根。除第三结。此当后三果。断于我执俱生。即思惑也。所谓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以圆教菩萨常途。则当七信。此即解前劳见发尘。尽世间山河生死也。

  午二次除法执。

  空性圆明。成法解脱。

  按后圆通。则此层中含摄二结。觉所觉空。先舍智爱。即断法执分别。为除第四结。空所空灭。次舍理爱。即断法执俱生。为除第五结。所谓空性圆明。成法解脱位也。盖空人而不空法。但得空性之少分。而非圆明。故法解脱位方得圆明。且法执粗细有异。执诸法心外实有。粗法执也。爱所修证胜法不能舍离。细法执也。今菩萨任运双断。于忘所时。粗执已尽。而此二位。尽其细执而已。以圆教菩萨常途。则当八九信。此即解前知见妄发。尽出世间涅槃也。

  午三后除空执。

  解脱法已。俱空不生。

  按圆通。此惟当于一结。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脱俱空之境。为除第六结也。盖解脱法已。即生灭既灭。俱空不生。即寂灭现前。夫寂灭不是空境。乃本有一真心体即理法界真如实相。所谓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时也。此若现前。万用齐发。岂尚滞于空耶。良以生灭既灭。虽离前空相而灭相犹存。若真寂灭不现前时。则住俱空境永为灭相所覆名顶堕位。故知寂灭现前。方得俱空不生。俱空不生。方得寂灭现前。更互资发如此。此即解前心性狂乱。尽狂劳颠倒。过菩萨干慧境也。问。前言空有俱非。又言当用中道。今何人法二空以破有。俱空不生以破空耶。答。此药病不分。混滥之问难也。譬如有人。本因元气受伤。标现寒热二病。愚者或服热药。或服寒药。皆不能愈。智者不用热药。亦不用寒药。但用直扶元气之药。则此病初愈。先退热病。热病平复。寒病亦除。寒热除已。调理亦忘。法中根性被缚。如元气受伤也。有空二执俱结。如标现寒热二病也。凡小用空有二边皆不能解。如愚人服寒热二药皆不能愈也。今经令不著空有。如不用寒热二药也。惟令旋根脱尘。如惟用直扶元气之药也。此根初解。先得人空。如此病初愈。先除热症也。空性圆明。成法解脱。如热病平复。寒病亦除也。解脱法已。俱空不生。如寒热除已。调理亦忘也。是喻中虽得寒热二病俱除。而智者初未尝用寒热二药。而所用者惟直扶元气之药也。法中虽得有空俱破。而行者初未尝用有空之观。而所用者惟旋根脱尘之法也。今乃因其所破之执而错责所用之法。诬其著于空有。何异因其所愈之病而错怪所用之药。诬其用于寒热乎。且人法二执。圆教独不当空乎。岂可见圆人之证二空。而遂责其偏空乎。此固因果未别。药病不分之滥。而旧注纷纷之辩皆此过矣。别开合文已竟。

  巳三出名显证。

  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三摩地。即如幻三摩提。此属妙因。无生忍者。华严第三忍。言菩萨住此忍中。不见有少法生。不见有少法灭。今经示见不分文云。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此虽正示因地。实与无生果地一如。此属妙果。摄位虽宽。今且目于初住位中。如来巧示已竟。

  壬三大众悟明。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疑惑。

  慧即始觉。乃照根性了伦次之妙智。所谓道眼也。觉即本觉。乃根中圆湛之性。所谓妙明心也。圆通。即六根互用。周遍圆融之果。初住向去分真之位也。今虽未依次而解。豁然而证。实亦决定分明。了无疑惑矣。绾巾以示伦次竟。

  辛四冥授以选本根。前三大科。皆惟教其决定从根解结。且示以根结之由。解根之法。亦言当从一门而入。但未分明指示何根可入。故阿难至此。方以求佛指明也。分三。壬一阿难请示本根。又三。癸一领前拜谢。

  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

  身心皎然者。即心目开明也。快得无碍者。即畅达而无所障隔也。

  癸二正请开示。分为四。子一自述迷悟以请。

  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一六亡义。即六解一亡之义。是其所已悟也。未达者。即尚迷而未悟者也。本根。即此方对机之根也。唯此科末二句是请中要语。以后但是哀恳之辞。

  子二庆幸遭遇如来。

  世尊。我辈飘零。积劫孤露。何心何虑。预佛天伦。如失乳儿。忽遇慈母。

  飘零。即诸趣流转。出无圣眷之济拔曰孤。入无涅槃之退藏曰露。何心何虑。盖当孤露之时。庆其出于望外也。预。在也。父子兄弟以天合者曰天伦。君臣朋友以义合者曰人伦。今为佛堂弟故在佛天伦中也。于流转时。久无沾于法乳。故如失乳儿。蒙佛法乳无量。故如忽遇慈母也。

  子三反言不可无进。

  若复因此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差别。

  际会道成。即师资道合也。所得密言。即前开示也。还同本悟者。反言惟守知解。不加行证也。末二句。言徒闻无益也。正表须加行证也。

  子四正求垂示秘严。

  惟垂大悲。惠我秘严。成就如来最后开示。

  惠秘严者。求其恩施行证从入之妙门也。最后开示者。究竟全分之慈诲也。

  癸三请后拜恳。

  作是语已。五体投地。退藏密机。冀佛冥授。

  末二句。以阿难大权。备晓诸圣各具妙门。却不显然请佛敕众各说。但求佛礼毕。即起默听。故曰退藏密机。然意中望佛不劳自说。但敕诸圣各说。则当机自可因言默契。故曰冀佛冥授。盖上句不欲言请。而下句乃以意请。是则大权施设之宜。师资簧鼓之意。于兹备见之矣。

  大佛顶首楞严经正脉疏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