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名词 >

【迷信】迷信的意思是什么?佛教是迷信吗?

【迷信】迷信的意思是什么?佛教是迷信吗?

迷信

  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迷惘地相信;更指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迷信的本义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

  迷信一词在佛学中的首次使用是在唐朝译经师翻译文献时。

  迷信具体指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和信仰,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歪曲的反应,是愚昧落后的表现。

佛教是迷信吗?

  对于佛教是不是迷信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理解什么是迷信,迷信是指迷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怎么判断是不是迷信?有两条标准,一是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二是所揭示的道理是否具有确定性,理论会不会有变化。

  佛教是揭示人生的真理、宇宙的真理和自然的规律,是能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并且这种真理性和规律性永远如此,即使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必然也如此。越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是能够证明佛教教义的真理性。比如世尊在2500年前就说过,“我看一钵水,八万四千虫”,现代的显微镜下才能看到微生物存在,才能理解到佛陀这句话的意思。佛教里有一部经叫《入胎经》就是详细介绍生命胚胎在母体中发育过程,连现代医学都望尘不及,这部经中描写了生命胚胎在母体中每七天的变化过程,而现在医学最先进的仪器都无法观察出如此细致的变化。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3000年佛经《阿含经》等,皆言:“以须弥山为轴,有四大部洲绕日而行。即有四个绕恒星旋转的星球,上面者有人类居住,有生命存在。地球在其中,称南瞻部洲,即“阎浮提”,形状“如庵摩罗果,略为扁圆”!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至少一或两个类月球卫星。这与佛教所说的百亿须弥、百亿日月的数目,可谓不谋而合。

  以上所举之数据,就是在说明,科学越进步,就越能证明佛教的正确性。单单一个“缘起性空”,就把宇宙的真理、人生的实相,一语道破,也使到一切皆由神或上帝所创造的神话,都无立足之地。

  佛教认为,迷是由于众生的无明所致。除了觉悟的圣者,又有哪个凡夫不迷呢?只是迷得深或浅罢了。正因为缺乏智慧,才使我们始终深陷于执著中,使人生始终充满困惑。所以,佛法特别强调智慧的作用,通过闻思经教树立人生正见,通过如理思维寻找解脱之道。佛法所说的解脱包括心解脱和慧解脱,一方面使我们的心 灵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一方面使我们的认识从困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从烦恼和困惑中解脱之后,就不会再被迷情所转。

  盲目相信是迷信,佛法是引领我们找到自信,开发佛性!佛教是智慧的教育,同样也是反对迷信的,是不断开悟、印证、求真、教育的过程。通过闻思修如实观察自已身与心,了解身心实相。因是一体的,一味的,慢慢了解自身病因服药。其实轮回与解脱自已非常清楚,自已的起心动念与情绪足够说明,只是习气信号太强,定力难生,经常种种借口自骗自,战胜不了自己而轮回至今,像幼儿班唱的歌:“自己事情自己做,穿袜子呀,”成佛作祖全凭自己。(摘自网友与济群法事

迷信基本定义

  字面定义

  Encarta百科全书上对“迷信”的定义:非理性地相信某种行为或仪规具有神奇的效力。

  迷信是对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说。“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理论上,如果不具备科学素养,都存在着“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从事科学工作的人,如果没有科学素养,也会抱某种迷信(如迷信巫医、易经、风水算命)。与迷信对立的是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一种允许自我证伪的动态开放的可靠方法(科学不是任何科学理论),讲究的是形式逻辑和证据。而迷信是无条件接受,不允许质疑、没有形式逻辑、不需要可靠证据,是盲目相信。说迷信科学,就如同说迷信数学——未来人可以说今天的人“迷信”落后的数学理论(如平面几何),但不能说迷信数学,因为数学就是方法。

  1980年代以来,中国人的“迷信”现象具备了现代特色,或假借科学名义,或以弘扬传统为使命,而迷信主体则由农村转向城市,转为有知识、高学历人群,甚至转向了国家官员。特别是1990年代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种频频使人困惑的“官场迷信”。这种官场迷信,萌生于官场之中各级官员对其上司的供奉和迷信,大多源自于官场民主的缺失,把自己的上司、顶头上司视为官场的主宰,左右了权力的运作及其个人的遭际和升迁的命运。在身处官场的个人仕途难以自我把握的时候,这些官员往往另辟蹊径,依托迷信,视之为自己的“护官符”和升迁秘径,以保证自己的官运亨通。究其根本原因,是“迷”在官场、“信”在权力,是一种社会权力的崇拜形式。

  本质定义

  迷信的本质定义就是相信了不该信的东西。人们的立场不同,所指称的迷信内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来,不信基督教而信仰别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样。佛教就辩称自己是神圣的信仰,所以不是迷信。也就是说,迷信的本义,乃是“相信了错误的东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

  没有“迷信科学”或者“科学迷信”的说法。迷信是没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学恰恰是追寻理由的地方。科学把道理讲得如此明白,让你觉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学”或是“科学迷信”就像“方的圆”或“圆的方”一样,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只有受教育程度所限,无法理解科学道理的人,才会把科学看得像神话一样不可思议,说出“科学迷信”这样不通的话来。

佛教解释迷信

  原文1

  大乘庄严经论卷第四 明信品第十一

  释曰。信相差别有十三种。一者已生信。谓过去现在信。二者未生信。谓未来信。三者正受信。谓内信。四者似受信。谓外信。五者他力信。谓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谓细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谓恶信。由颠倒故。八者不迷信。谓好信。由无倒故。九者现前信。谓近信。由无障故。十者不现前信。谓远信。由有障故。十一者听法信。谓闻信。由闻生故。十二者求义信。谓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观察信。谓修信。由修生故。

  原文2

  释曰。障者相违义。多忘者。于已生信为障。懈怠者。于未生信为障。行迷者。于正受似受信为障。如先所受能受执着故。恶友者。于他力信为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于自力信为障。邪忆者。于不迷信为障。放逸者。于现前信为障。少闻者于听法信为障。不听了义故。闻喜者。于求义信为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于观察信为障。少修及不细观察故。

  现代社会上认为迷信通常在儿童时代养成,佛学上有不同的观念。由于佛学认为有轮回,因此一个人前世如果迷信,今生则很可能继续迷信,信心是迷者人格的一部分,难以被轮回改变(否则谈论轮回就没有意义)。

  有人认为迷信是佛学上首先提出的字词,而在文化上经过演变而成为一个普遍性的字词。

  “迷信”的一个义项是佛学术语。

广义的迷信

  所谓迷信,就是对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狭义的迷信即封建迷信。从广义来说,迷信应当包括宗教信仰,因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的表现。

  严格说来,宗教和封建迷信并不是一回事。每个具体的宗教和宗教团体,都有某一既定的崇拜偶像,如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佛教的佛陀。伊斯兰教虽不崇拜偶像,但信奉真主安拉,有修行的明确目标、有教义、教规、活动场所和宗教仪式等。封建迷信则很难说有什么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没有什么既定的宗旨、规定和仪式,更不会有什么共同的活动场所。封建迷信的对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树木。封建迷信和宗教相比则显得更原始,其活动多是在局部地区或家庭范围内。

  一般说来,对于个人的迷信活动,只要不妨碍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不违背国家宪法和法律,政府并不干涉。但是,对那些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的迷信活动,对那些装神弄鬼骗财害命、破坏生产、残害群众的人,则必须分别情况予以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还要依法惩办。对反动会道门,则要坚决取缔。[4]

科学、宗教与迷信

  学者:宗教和迷信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并非毫无关系。迷信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信仰,而宗教是对超自然力量(特别是对人格化的上帝,即有意识、有智能和掌握人类命运的神)的崇拜,这种崇拜也是非理性的、没有科学基础的,因此宗教其实就是迷信的系统化和抽象化,尽管抽象出了许多超越迷信的内容(例如世界观、道德观),甚至有了一些合理的因素,但是仍然包含着许多迷信的因素。并不是一打上宗教的招牌,再荒诞的说法就都不成其为迷信了。通过修炼能够以石头、花香为食,不仅没有科学基础,而且与科学原理相违背,就是一种迷信。[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