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佛教的无心什么意思?无心的意思
佛教的无心是什么意思?
无心,即真心离妄念,没有执著。将散乱的心变成集中,从集中变成统一,从统一到没有执著。「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才能真正变得柔软,否则别人多说你两句,立刻就会武装起来,变得有棱有角,不但无法心平气和的沟通,还很容易受伤。
要达“无心”的目的,唯有采用佛法,不论顿法、渐法,都有一个原则:就是舍“有”舍“无”也舍“中间”,虽用方法,而不得执著有、无、中间的任何境界。在中国的禅宗,就是用话头、公案、打破疑团等的方法来锻炼修行者,达到无心的境界。此“无心”既不住于有,亦不住于无,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禅宗的方法,可达到无心的目的,达此目的之后,也不能保证永远处于无心状态,否则便已成佛。但是能有一次这种无心的经验,即称为“见性”,或名为“破参”。从此之后,奠定了信心,还得继续不断地努力修行,以期将无心的状态,维持得越来越久。
各辞典对“无心”的解释
《佛学常见辞汇》对无心的解释
1、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决非无心识为无心。
2、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曰无心。
《佛学大辞典》对无心的解释
(术语)真心离妄念,谓之无心。非云无心识。又妄心如幻影,自性不可得,故云无心。又一时休止心识而使不生,故云无心。如五位无心是也。宗镜录四十五曰:“大宝积经云:文殊师利言:如人学射,久习则巧。后虽无心,以久习故,箭发皆中。我亦如是,初学不思议三昧,系心一处。若久习成就,更无心想。恒与定俱。先德云:一念妄心仅动,即具世间诸苦。如人在荆棘林,不动则刺不伤。妄心不起,恒处寂灭之乐。一念妄心才动,即被诸有刺伤。故经云:有心皆苦,无心即乐。”同八十三曰:“若不起妄心,则能顺觉。所以云无心是道。”金刚经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传心法要下曰:“如今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分别。无人无我,无贪瞋,无憎爱,无胜负,但除却如许多种妄想,性自本来清净。即是修行菩提法佛等。”
- 上一篇:【摄心】是什么意思?佛教摄心解释
- 下一篇:【讲经】-佛教讲经说法
- 无心论 - 达摩祖师
- 圣严法师《心无挂碍》 - 圣严法师
- 圣严法师:培养自己的柔软心 - 圣严法师
- 粉壁朱门事甚繁,高墙大户内如山;莫言山林无休士,人若无心处处闲。 - 星云大师
- 事莫虚应 愿莫轻许 -
- 无心的境界 - 未知
-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 - 未知
- 莲池大师的故事 - 大安法师
- 一切都是「无求而自得」! - 净慧法师
- 安守你内心的宁静 - 觉醒法师
- 无心(慧忠禅师) - 未知
- 无心即道 - 未知
- 有道者得 无心者通──六祖惠能大师《真假动静偈》浅释 - 宽运法师
- 进入无心处 得大自在 见本来面目 - 未知
- 无心的禅道 - 未知
- 无心之过造成的遗憾 - 未知
- 如本法师答:受过戒的佛弟子,万一无心戒时,要用什么办法补救? - 如本法师
- 讲者无心,听者有意 - 未知
- 武学巅峰与老庄佛禅的无心境界:无招胜有招 - 未知
- 当前没事且省事,直下无心即佛心 - 超然法师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