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的启示
兔年的启示(一)
——做一个可爱且谨慎的人
宽见法师:你们今天过来是一个很好的缘起,一年之计在于春。现在还没出了正月,今天是农历二十二,兔年刚刚开始。兔年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先说说这个生肖吧,你们记得去年是什么年?
※※:虎年。
宽见法师:虎年,虎虎生威、猛虎下山、虎头虎脑,是不是?兔年有什么说法呢?大家说一说。
※※:狡兔三窟!
宽见法师:狡兔三窟,我们面对烦恼也是。烦恼就是个很强大的敌人,我们经常被敌人抓住了就折磨啊!面对敌人要有方法,狡兔三窟,月亮上有玉兔,兔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见到老虎有什么感觉呢?
※※:怕!
宽见法师:见到兔儿呢?
※※:爱!
宽见法师:这是什么意思?我们要像兔子一样惹人欢喜、让人欢喜、让人接受。别让人家见了我们就像见了老虎一样害怕。不要让别人见了我们就怕,我们要像兔子一样可爱,我们一见到兔子就愿意去捋它的毛儿,是不是啊?就觉得它很可爱。要是见到老虎你敢去摸他的尾巴吗?你敢去摸它的屁股吗?
※※:不敢!
宽见法师:不敢呐!我们做人,千万不要“老虎屁股摸不得”,听懂没有?
※※:感恩师父!听懂了。
宽见法师:我曾经听一位高僧说过:修行是把脾气去掉,修要修得没脾气,这个没脾气不是其它,而是把嗔恨心去掉。我们见到任何人都没有脾气,不起嗔恨心,生欢喜心。进一步,生起大悲心、菩提心,所以要把脾气去掉。
※※:是。
宽见法师:兔子给我们一个启发,就是要做一个可爱的人,不要做一个可怕的人。其实我们经常讲要发菩提心,要利益众生,自利利他,度化众生。度化众生先不要讲这么大,先不要让众生害怕,呵呵……是不是?先让众生生欢喜啊,不要让众生一见了你魂儿都吓掉了。所以,先要做一个像兔子一样不让人害怕、让人容易接受的人,做一个见面比较友好的人。别人见到我们至少不害怕,愿意靠近,才谈得上利益众生,别让人见你躲得要多远有多远,怎么利益众生?
念佛也是如此,坐禅也是如此。你通过念佛、坐禅一定要产生一种气质,是什么?让人生欢喜的气质。一坐禅,好家伙,这一百米以内的众生全跑光了,这个不对呀!念佛也是如此,念着念着,当下就是净土啊,每个众生都是佛菩萨哦!你感到的气场一定是周围的众生都生欢喜心,是不是如此?
所以,兔年我们要做一个让人容易接受、让人能生欢喜、可爱可亲的人,兔年给我们这样一个启发。而且兔子很谨慎,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在学佛上相信因果,要畏惧因果。不要有人说我“空”了,我什么都不怕!空就都是空的嘛,不要狂禅,要相信因果!并要对因果有所畏惧,这样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家年纪也都不小了,生活中吃过不少苦,是不是?对因果应该都会有一些切实的感受。“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因果面前要谨慎。兔子呢,它耳朵长长的,在草原上、森林里它的耳朵总是竖起来,它很谨慎。
我们其实也谨慎,这种谨慎是对自己的习气的谨慎,习气很难对治啊!每人都有习气,但要知道自己有什么习气,我们每天念佛、坐禅,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习气,那这样的修行可以说是没有目标的,我们光念佛不知道念佛要干啥,念佛首先要降伏烦恼啊!与佛相应必然要降伏烦恼。佛是什么?佛是福慧两足尊,佛是降伏、断尽了一切烦恼的圣人啊!他是已经去掉了见惑、思惑乃至尘沙惑,无明全部都断尽的圣人呢!这是大家在修行当中要注意的。念佛,坐禅不要坐死禅,不要念自私的佛。什么意思呢?念佛把众生都忘记了,只顾自己念佛,这样不行啊!念佛要有个广阔的心胸,佛是广阔的,虚空无尽,愿力也是无穷,以佛的四弘誓愿作为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这是我们在学佛时要注意的。
新的一年,大家第一次来,这个也是送给大家的新年礼物!给大家说一些简单的佛法。虽然说简单,但是很重要。真正的修行要把自我放下。什么叫“自我”?就是只考虑自己,在修行过程中不可能没有逆境,有人说:哎呀,我受不了啊!为什么受不了?就是因为跟你的境界不符合,跟你的习气不相应。修行就像鲤鱼跳龙门,龙门是什么?龙门就是你的习气,跳过你的习气你就成佛。我们不能太自我,要融入到众生这个大我当中,把众生放进来。有人说:“哎呀!这世界太苦了,人与人之间太复杂了,受不了!”那么,我们要把握一个度,虽然有时候需要自己静一下心,但也不能产生一种离开众生、抛弃众生,觉得众生太没意思的感觉,这样的心要抛弃。
菩萨戒讲三聚净戒:“要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不能舍弃一个众生,当然,这是菩萨的境界,的确是很难,菩萨戒不好守。什么原因呢?断一切恶不容易,修一切善不容易,度一切众生更不容易。这度一切众生其中首先不舍弃一个众生,你看我们最难做到的就是不舍弃众生,是不是总看见有的人不舒服啊?先不舍弃家里的,不舍弃就是对他们不要起嗔恨心、厌离心、讨厌心!把他们当成佛菩萨来看。然后,我们的邻居、朋友、同事乃至不认识的人,乃至一切众生,最后包括对我们有仇的这些众生、我们最讨厌的众生全都包括进去。这样去修菩提心,不能离开菩提心!离开这个菩提心去修诸佛法最后会成为外道,落入魔道。“不发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不能解脱!
※※:感恩师父!
兔年的启示(二)
——龙门现前是加持
宽见法师:可以谈谈你们经常聚会是怎么修学的,聚会是为了什么,新的一年里自己遇到修行上的问题和困惑是怎么对治的。
※※甲:阿弥陀佛!前些日子我在柏林寺参加了几次佛七感觉挺好的,最近决定要受菩萨戒,受戒之前首先要解决的还是我跟我爸那事儿,需要缓和关系。因为我跟我爸的仇一时半会儿还是消不了,心理上还是有点儿障碍,可我确实想在四月初八受菩萨戒,也明白我跟我爸的深仇大恨暂时融化不了,受了菩萨戒不太好。可是,柏林寺有的师父说随缘吧。对于这个我很迷惑,不知道该咋办,还请师父慈悲开示。
宽见法师:菩萨戒最重要的就是不能舍弃众生,不能对众生嗔恨。如果你对父亲的嗔恨去不掉的话,你受菩萨戒就犯戒,一受就犯。度一切众生!舍弃众生,对众生产生嗔恨,这么强的嗔恨心,一受戒就犯。所谓的缓和关系至少是从内心里要缓和,而不一定是外向的,我一定要和他见见面或怎么样,不一定是这个,你从内心里去掉对他的嗔恨心,从心里要跟他缓和。这跟他没关系,允许他对你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接受。如果这种嗔恨心你还是无法调伏,非常非常强烈的话,你一受戒就犯。
要想进步,就一定要从内心去缓和这种关系。什么是菩萨啊?观音菩萨大慈大悲,菩萨戒就是要发像菩萨那样的心。我们对自己的父亲都嗔恨心这么大能行吗?一受就犯,但是从现在开始至少内心里头一定要缓和跟父亲的关系,不管是受还是不受菩萨戒,都要先缓和,你真的把这种关系缓和了,受菩萨戒的利益才会很大。大乘的菩萨戒跟小乘的解脱戒有什么不同呢?就在于这个菩萨精神,再就是菩萨不会舍弃一个众生。
※※乙:我曾经跟她讲过,你为什么要受菩萨戒?肯定是发起了菩提心吧,生起了救度一切众生的心,你才要想去受菩萨戒。我还跟她说,你连你的父亲——给你生命的人都不肯去原谅,那么,你的菩提心从哪儿生起呀?要感恩他!你要是觉得他作为父亲很失败的话,那么你就拿他当平等众生来对待吧。我是说,她要是先受了菩萨戒是不是能够督促她、鞭策她提起这个正念来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宽见法师:关键是你为什么要受菩萨戒?
※※甲:大体是为了自利利他。一个就是解除烦恼、消除障碍,能解脱自己,其次能利他。
宽见法师:很好!你愿意发起一种勇猛的心,想要受菩萨戒。受菩萨戒,不是为了跟别人攀比,别人都受了,就我一个人没受,感觉低人一等,不是因为这个。而是确实通过学习佛法,认识到一切众生都是过去世的恩人,帮助过我们,我们现在要离苦得乐不能忘恩,要报答一切众生的恩,也愿意度化一切众生解脱成佛,使他们离苦得乐。为了这个效仿佛菩萨,并且种下这个菩提的种子,发起这样的誓愿受菩萨戒,发起菩提心。
既然是这样,我们要想救度一切众生,首先要救度我们的父母吧,他们是不是离自己最近的众生呢?救度自己的父母先得爱他们吧,愿意接纳他们、感恩他们。其实,越是对我们有逆缘的这种情况,越是对我们有大恩,修行就是如此啊!你看诸佛菩萨,提婆达多是佛的堂弟,提婆达多对佛怎么样?提婆达多够忘恩负义、够坏的吧,可是佛怎么对待他?佛没有舍弃他,佛在《法华经》授记他成佛呢!可以说没有提婆达多就没有佛,没有提婆达多对佛这样,佛也成不了佛,佛是降魔以后才能成佛,就是要消尽一切的业障才能成佛的。可以说,没有众生给我们这些障碍,我们怎么消业啊,我们心中的这种烦恼魔怎么降伏呢,都要感恩一切的众生!而且佛在《法华经》里讲,不但授记提婆达多成佛,还说提婆达多是他的恩人,过去世是他的老师,劝他发起菩提心呢。
你现在看到你父亲就是这个样子,就是他度你修行,消尽你的业障,他是你最大的恩人。你看,鲤鱼跳过龙门才成龙,你说龙门这么高,讨不讨厌?龙门是不是障碍呢?龙门要是很低,你跳过去有啥意思呢?能成龙吗?什么事儿都顺着你,想干嘛就干嘛,老子天下第一,怎么能成佛呢?跨过龙门才能成龙,那鲤鱼恨不恨这个龙门呢?讨厌,恨死你了,为什么我不能成龙,就是因为你太高了老是跟我作对,要不要恨呢?要感谢!你有成龙这个机会全靠龙门呢,听懂没有?我们要成佛,就要靠障碍我们的这些人啊!没有给我们障碍的这些人我们怎么能成佛呢?我要吃的你给我做,我要喝的你给我倒,我要钱你就啪啪点给我,我怎么成佛呢!我一天到晚损福啊,一点点不断地损,还每天发愁,这怎么能成佛啊!对不对,今天你给我一个不好的脸色,哎呀!我消点儿业,今天你又给我出了个难题,呵呵,我又忍辱多了一分,对不对,谁才是我们真正的恩人呢?给我们难题的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恩人!当然,对我们好的人也是我们的恩人,对我们好我们很容易感恩。现在是讲对我们不好的这些人同样也是我们的恩人,没有他你怎么成佛、怎么修行呢?你上哪儿修行去呢?要干活儿,不用干我帮你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怎么修行啊。给我们障碍的人,他就是我们的龙门,你要珍惜!你有机会碰到龙门算你走运了,你有机会成龙啦。有的鲤鱼想跳龙门,可它找不到龙门,不知道龙门在哪里。
我刚才讲的是怎样对待给予我们障碍的这些众生。你看,亿万富翁的儿女,很有机会成为败类,很有机会成为造业的人啊,他没有龙门嘛!他到哪儿找龙门呢?出门儿奔驰开着,司机送他,要啥父母就给他了,他很容易造业啊,哪儿有龙门呢?所以说,小的时候受苦,老了享福。“少福不为福,老福才是福,少苦不为苦,老苦才是苦。”为什么?年轻的时候享福,你该消的业没消,到老了你不得吃苦啊,那时候就真是苦啊。小的时候山珍海味,老了以后粗茶淡饭你受得了吗?
你们这里年龄在五十岁、六十岁以上的这些人,现在是不是感到幸福啊,现在你们是不是感觉比年轻人幸福?
※※:是。
宽见法师:为什么?感谢你年轻时受过的苦啊,对不对?你们就比我强,比我幸福。为啥呢?某种情况下你们吃的苦比我多,我看见你们,哇,我好羡慕啊!但也不是去找苦吃,听懂没有,这才是真正的福报啊。吃亏是福,为什么吃亏是福?亏就是龙门啊,对不对,有人想吃亏,吃不着,亏是一种糖果,找不到的,听懂没有?
※※:听懂了,因为他们没有龙门。
宽见法师:嗯,所以要把给我们带来障碍的人看成是龙门,你有机会成龙,是不是啊,所以这个非常重要,一定要这样来认识给我们带来烦恼的众生,都是菩萨,当你产生烦恼的时候马上生起正念,感谢龙门就在眼前!
当然,我们是条件反射,就恨龙门,在条件反射时一定要提起正念,坐禅也是,突然烦恼起来,受不了了,马上要提起正念:啊!龙门现前了。念佛也是,平时在生活中遇到境界的时候,马上提起正念:龙门现前了,这个时候你千万可别用错念头,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的机会,哇!马上,他的可憎面目就变成菩萨了,真的,你就会珍惜。哇,感谢!感谢!今天龙门现前了,千载难逢啊,听懂没有。
为什么菩萨修行成就得快,为什么菩萨要度尽一切众生才能成佛,众生难不难度啊?
※※:难度。
宽见法师:地藏菩萨要到地狱里度众生,“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地狱众生难不难度,为什么菩萨要这样?因为不这样就成不了佛。不度众生哪有龙门呢,你度众生,众生就给你难看,给你难看就是加持你,让你成佛!读过《普贤行愿品》没有,“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明白没有,道理要通透,原因就在这里。你不要怪为什么我学佛这么多年还没有成就,烦恼还没有减少,是不是佛菩萨舍弃了我,不加持我?不是啊!佛菩萨一次次加持你,把龙门送到你面前,怎么样?你给抛弃了。
有一个故事你们可能听说过:有一个人信上帝,一次发水灾了,他就爬到房顶上面,水慢慢地涨,他想:“我信上帝,上帝一定会来救我。”这时候,来了一条船,船上的人喊他:“你赶紧上来吧,这里太危险了!”他说:“我不上,我信上帝,上帝一定会来救我的。”后来,水涨得越来越高,到胸口了,又来一条船,“赶紧走啦,太危险了,马上我们来救你。”他说:“我不上,上帝会来救我的,我对上帝这么虔诚,上帝肯定会来救我的!”后来,船又走了。第三次,水快到嘴巴了,又来一条船他又不上,最后水漫过脑袋被淹死了。死后他来天堂见到上帝,就质问上帝:“我对你这么虔诚,你为什么不来救我呀?”上帝说:“我派了三条船去救你,你都不上啊……”所以,你不要怪佛菩萨没有加持你!不要怪佛菩萨说:学佛这么多年怎么还那么多烦恼。给你机会你不要,把手伸给你,你一拍,把佛菩萨的手给打走了。阿弥陀佛的手一直向我们伸出来,你不接呀!听懂没有?你看不见,你认不出这是阿弥陀佛的手啊,一切一切的境界都是阿弥陀佛的手。有一句话是宣化上人讲的,“一切是考验,看你怎么办,对面若不识,还需从头炼”。一切都是佛菩萨给你伸出了手,看你怎么办,看你认不认得出来;对面不相识,就是你不认识佛菩萨的手,还得从头炼。炼心也是这个“炼”,磨炼的炼。
炼心二十四字,“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你们有时间去看看《佛海心滴》书里第219页的详细解释。
当考验现前的时候,你要认识到它其实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是佛菩萨对我们最大的加持。他不是侮辱我吗?他不是对我不好吗?他越是这样我越感恩他!当然,这个不是一下子都能做到的,但是,师父讲的这些话你们把它记录下来,经常去练习,从小事开始练习。比如,今天有人说一句话不太好听,从容易练的先练,慢慢使它越来越熟练,就像平常学什么东西都不难,就在于多练,“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多练习。
比如炒菜,你们都会,做饭难不难呢,刚开始都不会做,但是多练,看到别人做菜用点儿心,慢慢也就会做了,而且越做越好。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是不是啊,只要你肯多练,先从小的地方,从不太容易起嗔恨心,从我能接受的人开始练,慢慢地越来越能接受,包容心越来越强,感恩的心越来越强。这样去练,先从容易练的开始练,然后扩大范围,从我最亲近的、最喜欢的人开始练,慢慢扩大它的范围。
兔年的启示(三)
——善知识与信愿行
※※丙:我们学佛都知道要向内心自求,不外求,那还需不需要善知识的帮助和佛菩萨的加持呢?
宽见法师:非常需要。不外求,那还求佛菩萨吗?还念佛吗?我们经常会认错了一些关系,佛是外还是内啊?内和外也不是截然分开的,“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是《心经》里讲不内不外,这个所谓的内求和外求,我们没有必要把它僵硬化了。我一般更喜欢说另外一句话:“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永远不要从别人身上找问题。”
我们跟人打交道或者面对一个境界,我们感到无法接受。比如,今天天气很不好,我很难接受,天气这么差!要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是因为自己的包容心不够。你看有些人就很好,是我们境界不够,找自己的问题,心量太小不能包容,都是自己的问题呀,不是天气太差。这个人人品太坏,这个人太不可理喻,找自己的问题!而且学佛当中非常重要的是善知识的引导,密宗里讲,本尊是成就的根本,上师是加持的根本。上师可以说是善知识,没有善知识的引导我们怎么修学啊。
※※丙:可以看经书。
宽见法师:那还要寺院干什么,要老师干什么,每个人给你发一本经书,你不就成了嘛。
※※丙:阿弥陀佛!我的疑惑解开了。
宽见法师:是啊,那你们今天还来见师父干什么。
※※丙:阿弥陀佛!我疑惑的就是这个问题。
宽见法师:没有善知识的引导,修行无从谈起啊,就像小孩子一样不用上学了,每人发个课本最后都成大学生,可能吗?
※※丙:那么,“信愿行”里的“信”怎样理解?
宽见法师:“信”非常重要,信有佛菩萨,信有善知识。
※※丙:有佛菩萨吗?
宽见法师:没有吗?连佛菩萨有没有还疑惑呢,有没有你?
※※丙:没有我啊!
宽见法师:那坐在我面前的是谁?
※※丙:没有真正的“我”,所以我很疑惑。
宽见法师:谁有这个疑惑?
※※丙:没有谁。
宽见法师:你刚才不是说“我”有这个疑惑吗?既然没有“我”也就没有疑惑喽,你看你呀,都混乱了。不要讲没有,你面前这不就是有嘛,缘起性空,性空还有个缘起呢,你在我面前空啦?空啦你去撞撞墙,看看疼不疼?
※※丙:明明是有的嘛!
宽见法师:是有!有,不执著,但不执著不等于没有。没有,谁还在这里叽叽呱呱啊,所以说,很容易落入顽空。顽空就误以为没有,空不是没有,空是无自性、不执著,但不是没有。没有,那是谁在这里听,谁有疑惑,佛菩萨都有,佛菩萨虽有,但是性空,是无自性的。这个很奥妙,不懂的人一说就错。看起来头头是道,所以,没有师父引导哪能知道啊!就像窗户纸,闻师父一句话,胜读十年书,这个窗户纸你就捅不破。你在森林里迷路了怎么出去啊?没有过来人给你领路,你出得去吗?所以,佛菩萨的加持、善知识的摄受极为重要,要寺院干吗?要佛干吗?要罗汉干吗?要菩萨干吗?每人发一本经书,可以吗?
※※丙:请师父再开示一下“信”。
宽见法师:信有佛菩萨,信有善知识,信佛菩萨的这种加持力、摄受力,信有极乐世界,信极乐世界有种种的庄严。
※※丙:极乐世界在哪儿呀?
宽见法师:你在哪儿啊?
※※丙:我在这儿啊!
宽见法师:那极乐世界就在西方啊,你在这儿是不是真的?
※※丙: 是真的呀!
宽见法师:极乐世界跟你在这儿一样真!不错,极乐世界也是我们一心所造,你坐在这儿也是一心所造,但你还坐不坐在这儿啊?你说极乐世界是空的,是我心所造,对不对,所以我不执著。那你坐在这儿也是造的,天开寺也是造的,你吃的饭还是心造的,你吃不吃啊?虽有如幻,如梦幻泡影,但虽然如梦幻泡影,还有个如幻而有。这个很奥妙,我们容易落入两边,要么就认为实在的有,要么认为什么都没有,都是错的,佛菩萨没有,你修啥呀?要是三宝没有,你皈依什么啊?你就失去皈依,心里就落空了。学禅,不要搞成狂禅,啥都不懂瞎说禅,所以“宁堕有见如须弥,不落空见如芥子”。宁愿执著有见如须弥山这么大,也不可落入空见如芥子这么一丁点儿。为什么?有见如须弥我可以救你,我讲法你信呐!你落空见我救不了你,我讲法你说是空的,我白讲了,师父讲都是空的,咋救你。
※※:说说信愿行。
宽见法师:信就是这样,你说佛没有,极乐世界没有,呵,我的天哪!我怎么修净土啊?我去哪儿?只是虽有如幻,如幻而有,千万不要落入两边,你说你没有,那你说是谁在吃饭?
※※丙:四大假合呀!假的呀!
宽见法师:假的有吗?假的还有个假有呢!假有也是个有。四大假合,那还问不问问题啊?还吃不吃饭呢?
※※丙:不吃饭饿呀!
宽见法师:谁饿呢?
※※丙:还是有我。
宽见法师:我饿,所以说我们现在修行,还是神秀大师那句话对我们更适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只不过我们行善,是三轮体空去行善,虽然行善但不要执著,要不求回报。虽然不执著,不求回报,但还得积极行善。我不执著也不行善了,怎么行呢?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但不会妨碍我皈依阿弥陀佛,信仰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空不碍有,有不碍空,不要把空和有分成两截,不是的啊。
愿,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殊胜的国土,虽然愿意往生,却要知道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
行,积极去行持净业三福,还有修持佛名号,当然,还有实相念佛,持名念佛,观想念佛,现在主要是持名念佛比较多,配合其它也是可以的。实相念佛其实也是,念佛念到一心不乱也就是禅了,虽然念佛,却认识到佛我不二,这就是禅。念佛是谁呀,就是禅嘛。念佛念得佛没了,还念什么佛呢?佛都没了你还愿意念佛吗?善知识没了,不需要了,还进什么寺院,见什么师父啊?不可以的!这成了二宝,僧宝都不要了。现在确实有一些居士不肯去寺院,也不肯见师父,自己盲修瞎练,能练出个什么来啊。当然,不是说每个寺院都一定有非常高水平的师父,也不是每个寺院都有善知识的。
我们的学佛修行就是超过一个个的障碍,一个个的壁垒,一个个的龙门。我们在学佛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困难是很正常的。
※※丁:我今天忏悔为她,来这儿也是为她。她以前的情况我太了解了,因为我修得不好,帮不了她,但我知道她不对,所以常打电话问候,跟她说咱们见见师父去吧。因为以前我不懂,三宝中漏了一宝,心里老难受,所以,今天没白来,我听懂了,很满意,很高兴。
宽见法师:呵呵,不要紧,别难受。其实,我们一旦醒悟马上就进步了,就在一点上。
※※丙:因为我学了不少佛法知识,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不知道对不对,一个师兄跟我说,只有请师父开示我们才能够明白。师父把我的迷惑解开了,感恩师父!
宽见法师:不能盲修瞎练,自己钻死胡同,空没了!皈依什么呀?
※※乙:因为佛法是实践法,没有真实修不行,所以,咱们要经常亲近善知识,使咱们身口意的修持与师父的教法相应,把师父的话记在心里。
※※丁:以前就是有一位教授坑了我这妹子,她认为人家是伟大的教授,所以才跟他学习。
宽见法师:“伟大的教授”内心当中没有真正皈依的话,那只是一种知识,没用啊,佛都没了皈依啥呀?
※※丙:后来跟他见解上有了分歧,那教授说话非常不好听,但是我说不过他心里就着急,急得快要跟他打起来了,唉,不明白自己就哭吧。
宽见法师:那是知识,你怎么能说得过他呀。
※※乙:他们在山上打坐,气温都在零下多少度,就是这个知见方面的问题。
※※丙:这真是一个大障碍,障碍了我。这段时间烦恼得很,自己解不开,用我所学的也解释不通,也不知道自己想得对不对,总是在迷惑中,今天到这儿来听师父开示总算明白了。
宽见法师:学佛要按正规的路走,不要道听途说,一定要依止善知识。皈依嘛,你肯定要在僧宝面前皈依三宝,让僧宝来证明。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只要你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很多障碍就好解决了。
记住,学佛一定不要用感情去学佛,要用理性或者是智慧去学佛。我们俩关系好,你讲啥话我都要听,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明白没有,把这个障碍超越过去,它也是个龙门,阿弥陀佛!
※※戊:我觉得有的人福报大,一踏入佛门就能遇见真善知识。福报小的,可能自己认为的善知识并不是善知识。唉,那就会被领错了路,后果不堪设想。
宽见法师:通过大家的帮助走回来就好了,现在也是我们消业的机会。
要把重要的记在本上,随时提醒自己。难,先从容易的做起,大障碍难克服,从小障碍慢慢克服,多练习。
有的惑是知见方面的惑,有的惑是思方面的惑,都要去解决,见惑还好解决,是知见上的。再有思惑,思惑是贪嗔痴,要难一些,思惑叫五钝使,见惑是五利使。所以,一旦明白了,你过去修行的东西也没白费,过去是没用对地方,有粮食,粮食没用来吃,都放那儿长虫了。现在你捡回来用在吃上不就好了嘛,我们修行不会白费,但是你一定要把知见摆正。
※※丙:“信愿行”,信自信他。是不是要信有阿弥陀佛,信有佛菩萨,信有极乐世界,信有善知识?
宽见法师:对!虽有但如幻,虽幻而有。我们也是虽有如幻,虽幻而有。别最后把阿弥陀佛搞没了,我们还怎么念佛啊,别修了,修行都是空的你修啥呀。也别打坐了,也别念佛了,也别做好事了,什么都是空的,你看,这是误入歧途,害人不浅啊。
※※丙:以前引导我那个所谓的“教授”说:信什么啊?信经书。
宽见法师:呵呵.....信经书,不信佛、不信僧,经书放这儿你懂吗?佛法僧三宝是一体,不可离啊。
要是学佛不明理就事倍功半;学佛要是明理的话就事半功倍。虽然说你拜忏、诵经,它认得你,你不认得它,你不知道它啥意思,是吧。
祝大家吉祥如意!好好用功修行。
(终)
- 上一篇:做生命中的莲花
- 下一篇:判断自己——与2011短期出家学员的对话
- 宽见法师:自己业障很重,应如何改变?
- 宽见法师:修行什么法门会遇到五十阴魔?
- 宽见法师:把功德回向给别人,会被对方的冤亲债主缠上吗?
- 宽见法师:受五戒后可以喝红酒吗?烧菜能放料酒吗?
- 宽见法师:弟子吃素,和别人吃饭时显得格格不入,该怎么办?
- 宽见法师:念再多佛咒,若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
- 宽见法师:丧失特别在意的孩子,要去寻找救他吗?
- 宽见法师:偶尔觉得佛法好像一把枷锁把我锁住了,如何是好?
- 宽见法师:受五戒后因应酬,把酒戒给舍了,这样如法吗?
- 宽见法师:如何按时持诵经典为好?
- 宽见法师:宝宝经常生病,是因为过去堕胎的婴儿吗?
- 宽见法师:给家人买佛菩萨吊坠会担什么样的果报?
- 宽见法师:好的修行人是不是不应该讨厌任何工作?
- 宽见法师:如何帮助不信佛的病人树立念佛的信心?
- 宽见法师:去道场禅修可以提高定力、智慧吗?
- 宽见法师:佛弟子可以开炸鸡店吗?会有因果吗?
- 宽见法师:学佛与做生意之间是否有障碍?怎么办?
- 宽见法师:敬畏心是什么?不敢看天王殿与敬畏鬼神的区别
- 宽见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在畜生道也能修行?
- 宽见法师:不信佛的人都能往生,那还要精进修行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