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受六斋 恒守八戒──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开示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一)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大家欢喜,我们一年一度的冬季「八关斋戒精进念佛」,在往年都是七天的,由于很多人向我们提议说,如果时间太长的话,有很多的不方便,她们可能无法来参加,所以,这次我们就改为两天一夜。当然,我们受八关斋戒不是一次、两次,只要是六斋日,其实都应该受持。而我们念佛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必须恒久坚持不间断地念下去,直到成佛,圆满菩提。所以,今天我为大家不断地讲解说明,无非是为了鼓励大家,增加大家的信心。我们学佛这个信心实在非常的重要。
而西方寺的八关斋戒法会之所以减为两天一夜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们东林念佛堂每一个月,都有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法会,而最近我们东北的佑顺寺,在十一月三号、四号、五号,也举行了三天的八关斋戒法会,这是佑顺寺的第一次,参加的善信非常踊跃,约有五百人之多。我觉得现在内地的居士啊,他们都很恭敬、虔诚,都很渴望佛法、很渴望有法师为他们开示,所以这个共修的因缘,他们非常的珍惜,因此,我们准备在明年的三月份还会举行第二次的八关斋戒,我相信届时会有更多的佛弟子前往参加。
其实,我们西方寺很多的居士念佛已经很多年,所以我们除了佛七法会外,希望透过八关斋戒法会,加强大家念佛的信心、耐心与定力,同时并鼓励、鼓励一下大家,希望大家回到家里继续行持,不忘念佛。
今天大家既然来了,就要好好珍惜、把握这共修的机会,努力用功,精进念佛。
一般来说,受持八关斋戒,最好是在寺庙;至于可否自授,各种经论均有不同的说法,基本的原则是:能求受者,只有人类。至于求受的方法,可分为两种:
(甲说)从他人受:
《萨婆多论》云:「从五众(即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尼)边受。」
《优婆戒经》云:「不得佛像边受,要当从人(即五众也)。」
(乙说)自誓受:
《成实论》云:「若无人时,但心念口言,我受八戒亦得成受。」
《梵网菩萨戒》云:「若千里内,无能受戒师,得佛菩萨形像前受戒。」
《优婆塞戒经.卷五》说:「如是(八)戒者,不得一时二人并受。」即只能一人、一人单独向向八戒师求受;这条件在中、港、台各大小寺院,都是没有办法做得到的,目前都是一群在居士同时一起受戒的。
因此,若根据《成实论》及《大智度论》的说法,除了在寺庙里受八关斋戒外,回到家里,亦可以自誓受。但我觉得要真正做得如法如仪,实在是绝不容易的,所以到寺庙里去求受较稳妥。而通常最好在六斋日里受持,因为这是佛陀制定的。
那么,六斋日是哪几天呢?相信很多初学佛或第一次来受戒的人并不知道。也就是农历的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小月可改作二十八日及二十九日)。不过,在寺庙里我们行方便法,选在初一到初七。
为什么八关斋戒要定在六斋日呢?
按《四天王经》中说,每月有六日,四大天王会奉帝释天主(即忉利天主)之命,派出使者及四天王太子,下凡伺察四天下人的善恶,然后向帝释回报。八日遣使者下凡,十四日遣太子下凡,十五日四天王亲自下凡,二十三日复遣使者下凡,二十九日再遣太子下凡,三十日四天王复亲自下凡。四天王下凡时,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及诸天都同时下凡。这么多的天人和四天王一齐下凡到人间来,无非为看看我们娑婆世界有多少人在修德,有多少人在孝顺、供养父母,或是恭敬僧人、尊重长辈、持戒布施、乐受六斋、恒守八戒等。所以,在六斋日受八关斋戒是最好的。至于「恒守」的意义就更深了,如果是出家人,若是持午,他是尽形寿(即终其一生里面)受持的。如果是受菩萨戒的弟子,也必须要恒守八戒;虽然只是在六斋日中受持八关斋戒,但如果有了「恒守」的心,那就等于每一天都在受八关斋戒了。
这六斋日之中,四天王下凡看见都是善人、善事较多,报告给帝释等三十三天,如果他们都满意的话,就会非常欢喜,于是日月清明,星宿有常,风调雨顺,戾气消散,天降甘露,地出泽泉,诸天眷属亦同时增长,修罗减损。我们都知道天主和修罗一直都在打仗,时时两败俱伤,所以他们不想再斗争下去。因此,如果他们看见人间的众生善少恶多,就会惨然不乐,于是日月无光,星宿失度,风雨违时,天众减少,修罗众转增多。也就是说,众生善则正神多,众生恶则邪神多;邪神多则世界紊乱,涝旱失调。
于是,佛告诸比丘说:「此六日诸天观人间善恶,应修斋戒。若人持一斋令五神护之,五戒令二十五神守护门户。若持五戒六斋,寿终天人迎其神魂,生天上七宝宫殿。」
此外,佛说六斋日亦是诸恶鬼、魔王害人,恼乱一切有情的日子,所以如果我们能持斋、受戒、行善,恶鬼自然会远去,国土自然安乐。
这些恶鬼、魔王中,摩酰首罗是他们的领袖,每月的八日、十四日、二十三日及二十九日属于摩酰首罗神之日,所以祂是众魔之王;十六、十七日属于其余诸恶神;而十五、三十日则属于其他一切神。所以说,在佛法之中,日无好恶,随世恶因缘生,因此众生在该六斋日宜斋戒,就可以除却魔患。」
古代的圣人,他们都是教大众持斋修善,或者以作福来避开凶衰的日子;一般都不是受持八戒,只以一日不食为斋;释迦出世后,才教示众生仿效诸佛持一日一夜的八戒;加上日中的持午,于是便成为我们的现时的「八关斋戒」。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二)
──西方寺八关斋戒开示
所以在六斋日之中,我们最好能茹素,因为茹素能长养我们的慈悲心;而我们不单茹素,还要怎么样啊?守斋。这个守斋啊,其实就是茹素的升华;通常我们说,「下缘」就是戒杀,不杀生是最基本的;而「中缘」是什么呢?中缘就是茹素;而上缘是什么呢?上缘不单茹素,而且还要放生。那为什么放生呢?也就是出于慈悲心,因为众生都有佛性,将来都可以成佛,既然众生都是未来的佛,那么,我们杀生就是杀未来的佛子,这个实在来说是绝对、绝对不应该的,所谓「身为佛子当行佛事」,为佛弟子者应该爱护有情,怜悯一切,这样才能体现佛陀的慈悲精神。
所以佛教讲慈、悲、喜、舍,「慈」能予乐,「悲」能拔苦;所以放生救命就是拔苦,成就人家放生的功德,让人家生起欢喜心,就是予乐,就是「喜」;而慈悲也就是布施;布施就是「舍」;所谓「舍得、舍得」,只有舍才能得,这也就是菩萨,自利利他的精神,唯有利他才能利己,帮人家就等于帮自己,这就是佛菩萨上求下化的本怀。我们学佛,就是要学佛的慈悲,学佛的无私助人,学佛的广结善缘,学佛的普度众生。
以下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八关斋戒;「八」,是指所受持的八种戒;「关」,即关闭八恶,令三业不起诸过;八戒中前七支为「戒」,后一支「不非时食」(即「过午不食」)为「斋」;「斋」是齐断诸恶,具修众善的意思。「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合起来说,称为「八关斋戒」,即是受持八种斋戒,可以关闭八恶,不起诸过;可以齐断诸恶,具修众善,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并由此关口通向出家之道,关闭生死流转之门。因此,八关斋戒是趣向善道的妙门,是契入佛道的快捷方式。
受持八关斋戒,可使在家信众熏习长养出世善根,因此又称为「长养律仪」;受持八关斋戒必须一日一夜远离家居,亲近三宝而住,因此又称为「近住律仪」。
而这八条戒的基本内容,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这八条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欲、(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着华鬘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七)不坐卧高广大床、(八)不非时食。不非时食,就是过了中午,就不能再吃了。
因为我们在受持八关斋戒期间,必须「紧护八支,勤修六念」,这个「六念」:一、就念佛。为什么念佛呀?因为佛是慈悲的导师;二、念法,法是三世的佛母;三、念僧,僧是人天的导师;四、念天,天是长寿安乐;五、念戒,戒能清净我们的身心,戒有防非止恶的作用,令我们的身心都能得到清净。那我们接着怎么样呢?就是第六、念施,施就是普济贫穷,让一切贫穷的人,都能得到救济或适当的照顾。所以这个勤修六念,非常的重要。所以我在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说了,受持八关斋戒,可以令我们关闭诸恶长善苗,也就是「四正勤」里面所说的:一、已生之恶令断除;二、未生之恶令不生;三、未生之善令生起;四、已生之善令增长。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三)
──西方寺八关斋戒开示
所以说,菩萨道的目的志在敷化,也就是化度众生。我们要以佛菩萨作为我们的榜样。如八关斋戒的戒本中说:「不可以剎那顷起世俗想。」大家刚来到寺庙里头,可能不习惯,所以这个心还没有定下来,老是起心动念,总想着家里的事情,这些就是世俗想;但是,今天大家既然发心来到寺庙里头里头受戒,就要暂时放下俗务,专心修持,不应该妄起一念世俗的想法,因为这会障碍大家的受戒与修行。而且更不可以怎么样呢?「不可以剎那顷起懈怠心。」什么是懈怠心呢?就是突然间觉得疲倦,不想这样辛苦的念佛、打坐,因为念佛念多了,就会喉咙痛;打坐时间久了,就会腰酸背痛;身心总是觉得不自在,好像说来这边受苦受难似的;这些想法都是不对的、不应该的,令我无法清净受戒,乃至于纳受戒体。
因此,我们要于念念之间用功,念念之间注意,要不间断地行持,不要让自己生起任何一念的世俗之想或懈怠之心,所以大家应该「勤修六念,紧护八支」,在这两天一夜里面,所想的都是六念,并以此来守护这八条戒,不单止做到不犯,而且更不会起心动念;这样的话,才能真正达到身、口、意三业清净;而六念之中,最重要的还是念佛,因为一声佛号可灭八十亿劫的生死重罪,令我们宿世的业障消除。
八关斋戒的戒本说到,一天一夜受持八关斋戒,一天一夜受持沙弥戒,一天一夜受持具足戒,就是「近阿罗汉住」,即和阿罗汉走近了一步──四果罗汉之中,这已经到了三果,很快就会成为阿罗汉,这个境界已经很了不起,也就是九品往生的「中品中生」,所以大家不要小看这个八关斋戒,它的作用实在是非常之大,所以古德都说,我们一生持五戒,不如一天一夜持八关斋戒。事实上,一生受持五戒已经是非常的难了,可是受持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的功德就更为殊胜。而我们受持八关斋戒,必须要行愿相资啊!这个「行」就是实践,「愿」就是发心、发愿;只有行愿相资,才能成就这个福慧的胜业,像是佛呀,就是福圆满、慧圆满,而我们现在就是福不圆满,慧也不圆满,因此我们要修福、修慧,目的就是让我们三业道都能够清净,从而植下出世解脱善因,因为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无非为了生脱死,所以得到中品中生,乃至成为罗汉还不够,因为这只是小乘法,我们要发愿修学大乘,学大乘的菩萨道,所以必须做到行愿相资,因为有愿无行,愿也是虚的;若相反地,有行无愿,这个行就没有目的地,因此必须有愿有行,行愿相资,修行才会有成功的希望。
刚才说到,五戒必须一生受持,而八戒则只需一天一夜;我们现在是二天一夜,如果大家真的能守得清净,守得圆满,就能「一日之勋,功盖天下」这就好像什么呢?就好像英雄奋发一样啊!今天大家都做了大英雄,奋发用功,这个功德就是无量无边,所以说一天的功德,可以胜过人家一生持奉五戒的修行,因此,大家千万不要小看八关斋戒,这个持戒的功德,可以令我们六十八世不堕三恶道;保证六十八世不堕三恶道,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就好像什么呢?好像买了保险一样。试想,只要受持一天一夜的八关斋戒,将来六十八世就不会堕落到三涂里去,这个功德是多么大啊!所以,希望大家能好好珍惜这样的一个机会。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四)
──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开示
通常来说,一般人较缺乏真正的信仰,但是中国传统家庭都信奉祖先及神明,好像我们以前小时候,从母亲或祖母那里头,懂得了因果报应的观念,知道做了坏事,将来就会有报应,所以就不敢做坏事。可是现在很多的人啊,完全没有这个观念,他们不畏天、不畏地、不畏人。他们为什么不畏呢?因为他们不相信有神明的存在。但是你说你畏不畏啊?到底有没有神明的存在呢?当然有。只是因为人眼看不到,就觉得他不存在,这种观念是不正确的,俗语有谓「举头三尺有神明」,確实是真实不虚的,不要以为别人看不见,我们就可以胡作妄为。
所以,我们受戒以后,自然就会得到龙天护法、菩萨加被以及众多善神的保护,相反地,如果我们不守戒、不守律,或行于行于非法,四魔使便会出来恼乱我们的身心。是那四魔使呢?第一种是「斗争魔使」,能令众生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以前印度有婆罗门的阶级,他们是祭司,也算是修行人的一种。
第二种是「荒乱魔使」,能恼乱修行人,令听法者惛浊睡眠。我们本来是不想睡的,但不知何故一听经就想打瞌睡,就是昏沈、掉举,
这就是荒乱魔使在恼乱。又或者是念佛,本来很精神的,但是一念佛你就昏昏欲睡了,真的没有办法,你的心被妄想、杂念蒙蔽、恼乱了,所以念佛的时候,无法专心,无法出口入耳,更无法净念相继,这都是荒乱魔使所害。
第三种是「贪痴魔使」,能令施主心生贪惜,不肯布施沙门寺庙,宁愿留给妻儿享乐。这个贪痴魔使是什么呢?就是说,本来你很想发心布施,但是正准备布施的时候,心里头就不舍得。人家说「舍得、舍得,要舍才会得」,可是你却悭贪不舍,不愿意布施给寺院或供养三宝,总希望留给自己的妻子、儿女享用,舍不得拿出来布施,这个缘就是「小缘」。因为布施其实就是结缘,我们要结什么缘呢?要结大缘;所谓「大缘」就是结佛缘、结菩萨缘、结众生缘;如果我们一生结缘多了,自然呀,就会有很多人来帮助;如果我们平时不跟人家结缘,而且赞叹人少、得罪人多,那么,有没有人会来帮我们呀?当然是没有了,即使有亦很少。所以佛教教我们要广结善缘,珍惜眼前人,珍惜有缘人,多行布施;而布施可分为财施、法施、无畏施,所以,我们不一定要以金钱来帮助别人,有的时候,一句赞叹,一句随喜功德也都是布施;乃至于一个微笑,一点安慰,都能助人于无形。
当然如果能够将佛法的意义说给别人听,令他们解除烦恼,远离怖畏,这就是法施及无畏施,这个功德就更大了。
所以,我们学佛首先就要学会布施、学会结缘、学会将好处和利益跟别人分享;好像大家来到西方寺受持八关斋戒,不但自己来,还影响家人、同事、朋友一起来,大家都来了,自然便成就了这个斋会;不过,如果我们障碍了别人,那就没有功德了。所以,随喜布施、随喜赞叹,就是功德,就是结缘。所以,我们不单结佛缘,还要结人缘、;我们人缘好了,事业自然顺利、自然会得到发展。由此可见,广结善缘,对一个佛弟子的修行来说,实在非常非常的重要。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五)
──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开示
第四种是「离正念魔使」,此魔使能令出家人离于正念,入于闹市、酒肆与人斗诤,甚至梦行破戒。很多出家人之所以不守戒律、不守规矩,往往都是由于离正念魔使在驱使他们。所以佛陀为诸比丘开示「八正道」,令他们恒守正念。所以,我们修行必须不离正念。可是我们一般人的念头,往往都是充满了贪、瞋、痴种种无明烦恼;这个烦恼呀,可以用二十个字来形容,是哪二十个字呢?就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瞋痴慢」,就是因为没有正念,只有邪念,如果我们一不小心,那就把我们带到不好的境界去,令我们堕落,成为三涂的因。所以守住正念实在非常的重要。由此可见,佛陀所教导的法都是对治性的,由于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佛陀就有八万四千法门,一一加以对治;而每一门都是教我们修持正道、不离正法。
在佛经上说到,在我们临终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或情景,有些人会假扮成我们的父母、亲人来接引,他们其实是我们的怨亲债主,所以就会把我们带到哪里去呀?带到三涂六道里去。如果我们修行没有正念,这个时候,很容易就会被骗,因而堕落恶道。不过,只要我们是念佛的人,哪怕是到了地狱的门口,都会看清楚所到的是什么地方,都不会忘记念一句:「阿弥陀佛!」都不会随便就进去;否则的话呢,就会有很多的魔牵着我们走,我们胡里胡涂的,就会跟着去了。所以,如果我们勤修六念的话,就能远离种种的魔使。
受持八关斋戒,除了能远离魔使之外,还有很多很多的好处,综合各经所说,大概有十四种功德之多。
第一脱离病苦:《药师经》说,欲想解除疾病痛苦,应该受持八关斋戒,受持八关斋戒疾病必然逐渐减少。
《九横经》中亦谓,佛说横死九因,前四因皆为饮食不慎,第五亦为肠胃不畅,可见饮食与身体健康关系甚大。若依佛制,中后不食,则内无宿食,外无下风,心易定而少昏沉,身得安而无疾病。
所以,凡欲身体健康,或厌患病苦,欲求速脱者,不可不持八关斋。
很多人会觉得生、老、病、死是自然现象,是正常的;但是为什么会生病呢?却没有好好地思考过。其实我们之所以会生病,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身、心不清净;我们的身心要是清净了,这个病痛就会少很多。而身心不清净的原因在那里呢?我们现时一般的生病呀,首要的原因,就是免疫能力失调。其次,就是过劳。第三就是饮食不正常。为什么免疫能力会失调呢?就是因为我们不快乐。而不快乐的原因就是我们需要和想要拿不到平衡。事实上,我们需要的很少,但想要的却很多。如以饮食为例,有科学家曾经做了一个实验,把两只患有同一疾病的老鼠放在一起;一边的老鼠任由牠喜欢吃什么就给什么,而另外一边的老鼠就减少牠40%的食物,结果怎么样呢?暴食的这一边,寿命减少了20%,而减食的这一边,寿命就增加了20%。
这个实验结果令不少觉得奇怪,为什么减食的老鼠会长寿一些呢?虽然这是以老鼠为例,其实我们人的情况也是一样。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在二十七岁、二十八岁之前,消化能力很强,食什么都可以吸收,但是,到了二十八岁以后,我们身体的机能就会一天一天的衰退;尤其是那些喜欢食荤的人,往往都是吃得过饱,而且不肯节食,这样的话,身体的五脏六腑,一直不停地工作,这就叫做「自身消耗」,消耗多了,自然就会产生肾病、肝病、心藏病乃至种种的病。
乐受六斋.恒守八戒(六)
──西方寺八关斋戒精进念佛法会开示
由于少吃疏菜,吃肉又过多;这些肉类之中,内含很多饲料激素,所以人体吸收了,留在血液中便形成了很多毒素;而且一般人内心都很不快乐,也会做成体内不良的分泌。也有医学界专业人士,曾经做过一些统计:三岁之前的小孩,每一天开心格格地笑,有接近六十七次之多,而过了六十岁的老人,一天的笑容不会超过三次。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没有什么令他们觉得开心或是好笑的,即使笑了,也只不过是皮笑肉不笑,他们的人生已失去了喜悦。因此,保持内心的喜悦,实在是太重要了。唯有内心充满了喜悦,才能改善我们的人生。
所以,学佛首先就是学会改善我们的人生,也就是提升我们的人生。其实,只要我们快乐、开心,免疫能力自然就会增加,而且不能过劳,我们还要善于调理自己的身心,饮食要懂得节制,早餐一定要吃,午、晚餐每餐六分饱就好了;前面已说过,太多的食物呀,只会增加我们内脏的自身消耗,所以,有时候我们要节食;节食,不是说不吃,而是要少吃,不要吃太多。我们经常说,香港人呀,没有营养不良的,只有营养过盛的;吃多了非但对身体无益,反而有害。
所以,我们佛教讲的是身心康泰,要求的是身、心的健康与清净。如果我们以欢喜心来念阿弥陀佛,将来就可以去到西方极乐世界,那我们想一想心里头就会高兴,这样就不会一天三次的笑容都没有;如果专心一意地念佛,内心自然就欢喜,就能脱离病苦;不但没有病苦,而且还能够怎么样呀?预知时至。什么时候走,自己说了算。俗语说,不怕死,就怕病;死没什么好怕的,病到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才是可怕。事实上,虽然现在很多人都很长寿,但是活得并不開心、自在。
我们西方寺后边,就是菩提护理安老院,因为都是由我在打理,所以常常看见很多的老人,他们就是不开心,为什么样呢?就是因为困在个人小小的空间里面,没有交流,而且是单向思维;由于他们爱看电视,看到别人做主角,自己却不能做主角;而且没有人跟自己说话,慢慢地就不能跟别人沟通;不能沟通,慢慢地就会变成老人痴呆症。现时安老院内,大概40%到50%的老人都有老人痴呆症。你问他,怎么样呀?吃了饭吗?明明是已经吃了,他却说,没吃;没吃,他却说吃了。这样的老年人生便失去了意义。
所以,我们学佛的人,一定要做到人生改善;如果学佛以后,开心了、爽朗了,自己的先生看到自己也会觉得特别欢喜,大家都欢喜,家庭自然就会和睦,这样的话,你就会成为一个好太太,而先生呢,也会成为一个好丈夫,同時子女自然就会受到影响、受到感染,生活得幸福、开心、快乐。所以,这才是远离病苦、消除业障,最好最好的方法。当然,还有念佛、诵经、拜忏,看你自己适合修什么法门,任何一个法门都可以帮助你消除业障,这是受持八关斋戒的第二种好处,甚至是免除横祸,这是第三种好处,就看你修得好不好。
而第四种好处是远离恶道:刚才说了,我们受了八关斋戒,将来六十八世不落三恶道,也就是说,我们后世的福报优厚(第五种好处),以前太虚大师说,我们学佛有四个步骤:一、人生改善,二、后世增胜,三、生死解脱,四、法界圆明。首先,我们人生得到改善;人生改善了,后世自然会增胜;当然生死解脱,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再进一步就是法界圆明。
不过一般学佛的人,能守好五戒已经不容易了,可是持五戒的功德却不如八关斋戒那么大;因为持五戒而不发大心,就好像一个平庸的人,平庸的人在修行路上总是反反复复的,进一步,退两步,不能恒久坚持。这个发心受八关斋戒的人就不同了,他就好像一个大将一样,英雄奋发,一天的时间就能成就。而且成就非常迅速,這是第六种好处。所以,不要小看这八关斋戒,它的功德实在不可思议。
好像很多的人,他们本来应该落到三恶道或阿鼻地狱中去的,就是五逆的众生啊,虽然他们犯了五逆十恶的罪,但是因为佛陀的慈悲,给他们忏悔业障的机会;就像阿阇世王子,他犯了杀父害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等罪,所种的都是地狱的种子,但是佛陀仍然授记他将来于地狱受报完之后可以成佛,就是因为他在过去世,曾为佛陀说过《妙法莲华经》的因缘;特别是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就是因为佛陀给他授了八关斋戒的缘故,死后才能生天,后世才得到增胜;也就是说来世尊贵(第七种好处),得生天上(第八种好处)。然后自然就会得无上乐(第九种好处),也就是可以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那里无善无恶,而且所求如愿(第十种好处);我们现在就是所求不如愿,因为我们人生除了生、老、病、死以外,还有种种的苦,有求不得的苦,有爱别离苦,有怨憎会苦,有五阴炽盛苦;这种种的苦,即使你有没有信仰都不能避免的,都必须承受的。
不过,如果一个人他有了信仰的话,就能坚韧而行,恒心不退,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很好的处理及解决,所以佛教确实是甚深的智慧,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当我们真正了解人生与宇宙的真实意义之后,必然会能踏实修行,自然就成就迅速,那么就能所求如愿(第十种好处),而且往生的时候还有种种的助缘(第十一种好处),这样的话,就会临终欢乐(第十二种好处),来世就得相好之身(第十三种好处),乃至成佛道缘(第十四种好处)。所以,如果我们不想今生死后堕三恶道,甚至是种下出世解脱的善因,那么,就应该认真受持八关斋戒。
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只能概要的给大家介绍一下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其实它的好处实在是非常非常之多,可謂说之不尽,而最大的好处,是受持八戒之后,身心清净,法喜充满。每个人都欢喜自在,你说有多好呢?
好了,时间到了,今天就说到这里。阿弥陀佛!(全文完)
- 仁德上人:体会体验落实实践佛法的道理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仁德上人:为什么念佛的人多而往生的人少?
- 仁禅法师: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
- 净慧法师:修学佛法的关键就是从自身烦恼入手
- 仁德上人:怎么样才算是明明白白地念佛?
- 印光大师:念佛人静坐时也必须念佛
- 净界法师:念佛人为什么要把心带回家?
- 净界法师:下定决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印光大师:念佛不能恳切的原因是什么?
- 星云大师:佛法在哪里?佛法遍在虚空之中
- 如瑞法师:修行人要勤求佛道,远离放逸,把当下价值最大化
- 昌臻法师:念佛应该怎么念?念佛的秘诀与方法
- 梦参法师:怎么样修行?至心精进
- 印光大师:念佛法门只要具足信愿持佛名号就可以仗佛慈力
- 印光大师:生病时除念佛求接引外,不起一念
- 如瑞法师:修学佛法,要大胆的亲近善知识
- 净界法师:往生的心态比念佛数目更重要
- 净界法师:念佛人要知道些什么?佛怎么摄受?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