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九十六年度僧众精进禅七导师开示
(一)
现在讲修行的三个过程──悟道、修道、成道。如果没有开悟,不知道心在哪里、道在哪里,修行就如挑千斤重担一般,没有正确的方向,终究不能成就道业。
未开悟之前,所修的一切法都是「加行」。未悟道前,认为自己根机迟钝、业障深重,信心不足,甚至对于修行产生怀疑,不知该修禅、修净,还是修密、修律?经常在犹豫当中,这样就不算是修道。所谓「加行」,就是加功用行。例如,只知道修善断恶、只知道度众生等道理,认为修行好、修行可以了生死,认为学佛很好、佛法是人生最高的真理,可是并不清楚好在哪里、道在哪里,还是隔了一层。即使不明白道在哪里,也还是要修行,先加功用行,诵经、持咒、打坐、参禅、拜忏、礼佛……修种种法门、修菩萨行,累积福慧资粮。以这样的精进心用功,就是修加行,但是并非真正的修道,这属于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悟道,就是开悟了。悟什么呢?悟到心即是佛、心即是道,没有一点点怀疑。到达这个境界,就算是悟道了。佛法揭示的就是这个道理,无论是修禅、修密、念佛、持咒,都离不开我们这一念心。心即是佛,心即是道,不要到外面去祈求、寻找。有许多知识份子或研究佛法的学者认为「我就是佛、我悟道了,不需要再修,也不需要证了……」这是错误的观念。悟了道,还要去修道,还要去保任,保任成功了,这一生才有希望了生死、得解脱。所以悟道是很重要的,禅宗称为「向上一着」,又称为「看好脚跟」、「照顾话头」,这些都是在这念心上来用功。何谓「话头」?未起心动念那个地方就是话头;没有生灭,就是话头。悟到没有生灭的这念心,「一念不生,万法无咎」,这就是我们的本心,本心就是佛,本心就是道。这念心没有形相,所谓「法尔如是」,本来如是,本自具足。在密宗就称为「本尊」;禅宗称为「觉性」;教下称为「佛性」。《六祖坛经》里讲:「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如何降魔?魔在哪里?魔不是三头六臂的可怕形象,而是指我们心当中的烦恼。所以佛经记载,我们心当中有十大魔军,就是告诉我们要降伏自己的十种烦恼。从这里来体悟,修行才不会走错路、走远路。无论是禅、净、律、密,都绝对不会离开此道,只是讲法不一样而已。
对于根机好的人,只需开门见山讲顿悟法门,不用拐弯抹角;对根机浅的人,就要开种种方便。举例来讲,一个人对佛法不了解、识字也不多,但是很想要修行,教他打坐,他学不会,跟他讲「明心见性」也听不懂,就必须开方便了。什么方便?只要跟他讲「修善」的道理,修善可以增福,念佛、忏悔有无量的功德。他听到这些,为了要求功德、福报,希望阖家平安、多子多孙,对于修行就会产生兴趣,这就是开方便。
念佛,目的在哪里呢?就是要念到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禅,一心不乱就是定。同样地,我们打禅七、打佛七,用七天的时间把心中的烦恼、妄想通通化掉、息灭,达到一心不乱,这就是禅,就是净,这是针对修行的人而言。若是对普通人讲,他不容易听进去,因为他还有很多事情要操心,退而求其次跟他讲:「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他听到念佛有这么大的好处,就会学着念佛;听到拜佛有那么大的功德,就会跟着拜佛。等到将来因缘成熟了,他就能够更上一层楼,除了知道「事」,还会进一步追求「理」了。所以佛法是应机施教的,不同根机的人自然有不同的领会。
--------------------------------------------------------------------------------
(二)
如果我们过去所修的都是方便法门,都只是在「事」上努力,有「事」而无「理」,不明白究竟的道理,心中的烦恼没有化除,就会愈修愈烦恼,乃至增长无明。为什么愈修愈烦恼?「我天天念佛,念了那么久,怎么没有看到佛?天天拜佛,怎么不见佛来保佑?修行学佛这么久,为什么还是和过去差不多?虽然福慧双修,却没有得到什么、没有看到什么?」这就是起无明了,就是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理」是什么?就是契悟佛性。我们念佛要念而无念,能所俱空,归于无念,归于自性,自性才是真佛。明白这个道理,身口意三业愈来愈清净,业障消除,到最后心空境寂,就能超凡入圣,哪里会起无明、起烦恼?这个福报才是无量的福报,才是真正的无量寿、无量光。这就是「理」。
所以,「有事无理,增长无明」,只知在事上用功而不明白道理的人,由于缺乏「理」,只要稍遇挫折,就愈修愈烦恼。「有理无事,增长邪见」,有的人看了很多佛经,听了很多道理,自认为修行学佛,就是修心,心即是佛!心好就好了,不需要持戒,也不需要打坐、参禅、念佛……因而增长邪见。哪个心是佛?他其实并不明白,懵懵懂懂,似是而非,这就是「有理无事」。「有理无事,增长邪见;有事无理,增长无明」,事和理是并行不悖的,我们打坐,属于「事」,打坐的目的在沉淀当下这念心,这是「理」。修习每一种法门都要事理圆融,要了解事理无碍、事理不二。事和理不要偏废,偏废了就落入两边。
明白这些道理,修行学佛就会觉得很宁静、很法喜,就能有所进步。有什么进步?你知道这个道理了,天天都在用心,行住坐卧不离当下这念清净心,知道惭愧、忏悔,最后归于不生不灭心,这个就是无上道。无上道不是在东方、不是在西方,也不在兜率天、不在净土,「心净佛土净」,净土就在我们当下这念净心中。
--------------------------------------------------------------------------------
(三)
成凡、成圣都不离这一念心。所谓「迷即众生,觉即菩提」,身口意迷惑、造作恶业就是众生境界。心迷,起贪瞋痴;口迷,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迷,造杀、盗、淫──这就是众生。身口意三业不迷惑,就能成为圣者。
什么是圣,什么是凡?《金刚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通达无为法,就成为「入理圣者」,「理」是指不生不灭之理、菩提之理、涅槃之理、心性之理,在这个地方安住自己的本心,就入「理」了,就与圣人很接近。不但佛法如此讲,儒家也讲:「克念则圣,罔念则狂。」克念,就是能够制伏自己的妄念,止息妄念,就能通达圣人之路。「罔念则狂」,不能制伏自己的妄想、烦恼、邪见、无明,心无法安住,就会发狂。曾有媒体报导,一位十三岁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读的天才儿童,大学毕业后顺利拿到了硕士、博士学位,可是后来竟然精神异常,三十一岁即结束了宝贵的生命。这就是因为心没办法安住所致。
大家要了解,我们的心有体、相、用三大。即使有再大的学问,也是心的作用。除了知道心之用,还要「用不作用想」,用了以后归于无用。无用,就是现在打坐要达到的境界,不生不灭,心念清楚、明白,一念不生,心静如止水,心明如净镜,这个就是心之体。迷失了「体」,人生就很空虚、很烦恼,做再大的官,拥有再高的学问、再多的钱,心无法安住,忧虑失神,晚上睡不着,还有什么用呢?纵然把高楼大厦布置得金碧辉煌,住在美丽的宫殿里面,若是寝食难安,连一方榻榻米都不是你的!有了烦恼、忧郁,虽然吃的是山珍海味,送进口里却觉得没有味道,什么都不想吃。为什么?因为心不安定。可见,心是非常重要的!不受外境干扰的清净心、本自具足的佛性就是无上心,是我们最珍贵的灵山、宝山,具足无量的智慧、功德。
--------------------------------------------------------------------------------
(四)
世间上所有一切名利财富,任谁都无法长久保存,虽然拥有名利财色,终究是镜花水月,如同作梦一般。钱财堆积如山,忽然生了病,一口气不来,什么都没有了;即使当总统,也还是有退位的一天,假使生了病,这个大位也坐不安稳。所谓「一口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一口气在,这个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儿女、妻妾、黄金美钞都是自己的,可是一旦生了大病,无常一到,你放不下也得放下。既然知道如此,还等待什么?知道无常是每一个人都免不了的,趁这一口气还在,要赶快用功!
只有用功修行,才能脱离无常。只要有一个念头,就落一个形相──我是某某人,我将要如何如何……一大堆计画,一般人就是活在梦里。只要有这么一个念头,「相」就出现了,你的意识就与外在种种人事物感应。念头没有了,阎王、小鬼都找不到自己!所以,无念、无住、无为,才能脱离阎王、脱离生死。只要念头一动,你的形相就出现了,念念相续,必然随业流转。「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与清净心、无住心相应,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才能消除业障,了脱生死。
禅七,就是要达到无念、无住、无为、菩提、涅槃,悟就是悟这个道理。虽然悟到了这个道理,如果没有在这里用功,清净心、寂灭心、菩提心、无为心是不会现前的;妄念一起,又变成了执着、烦恼,念念相续,没有办法割舍、放下,最后还是要受役于阎王,脱离不了生死轮回。所以,修行要在这一念心上来用功!打禅七、佛七,目的都是一样的。禅七,要坐到一支好香;佛七,要达到一心不乱,最后都是要「万法归宗」,这个就是「理」。不坚持这个理,没有信心,不可能有成就。想成佛、想成道,一定要在这里安住,要通过这一关;否则,想要成道、成菩萨、得解脱,根本不可能!
若是悟到无为法,这一生修行就很轻松,一切现成,不用到处去求取。如果成天往东西南北去寻找,到头来还是一无所得。听到哪个法门好,就去学这个法门,结果一事无成。什么原因?因为产生了法执。我们虽然修习自己相应的法门,也不能执一非他,假使执着自己所学而毁谤其他,就有罪过。「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明白这个道理,法法平等。念佛,是要对治妄想、无明;持咒,也是对治妄想、无明;诵经,也是对治妄想、无明;打坐,是在澄清当下这一念心。万法归宗,没有一点差别。对于这个道理要有信心,没有信心,不能成就。不但要有信心,还要持之以恒,这就是「降魔」,把真正的魔找到了才能降魔,若魔都找不到,又如何降魔?
所以「理」很重要,没有理,都是在黑暗、在摸索当中。契悟这个道理,就有了智慧的眼睛;否则只有肉眼,而没有智慧的眼睛认清路头。佛有五眼,有佛眼、慧眼、法眼、天眼、肉眼,都是这念心的功用,不是另外有个眼睛。众生的心是粗中之粗,菩萨的心是粗中带细,如来的心是细中之细,虽然都是这念心,但这念心微细了,契入无为法,达到无我、寂静的境界,自然就会产生智慧。
--------------------------------------------------------------------------------
(五)
我们的这念心「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你成了道,成了罗汉、成了菩萨、成了佛,这念心和其他众生、如来的心相比,并没有增加一丝一毫。我们在此用功,修行打坐,这念心和如来的心相比,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是平等的。既然平等,为什么不能得到同样的受用呢?诸佛菩萨得大自在、大解脱、大寂灭,为什么自己还在生死苦海当中?因为我们的心当中有烦恼、无明,牵肠挂肚,这里放不下,那里也放不下,虽然菩提、涅槃本具,却不能现前!就好象天上的太阳被乌云遮住了。修行,不是修一个佛、修一个道出来,而是要拨云见日,佛性是本具的,把心当中的烦恼、无明、执着除掉,我们的本心就现前、佛性就现前。这就是「理」,千真万确,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都是这样子修!这是禅、是净,也是律,也是密,一切都在这念心当中。
悟道,先要明白道在哪里?「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不要另外去求,这就是悟。悟了,修行就很简单。「凡有心者,皆当作佛」,每个人都有心,心是什么?「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辨香,在口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遍现俱该沙界,收摄在一微尘」,这就是心的作用。这念心大家都有,可是众生始终在见闻觉知上打转,不知道净化六根,不知道远离六尘。如何远离呢?「无住」就是远离。不是离开这个世间,跑到深山里去修行,因为深山还是六尘境界。那怎么远离?「无住生心」就是远离;以般若智慧照见一切法如梦幻泡影,这就是远离。
陶渊明有一首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也是远离,就是这么简单。一般人以为修道必须到深山里去结庐住茅蓬,我们现在不用到深山,而是「结庐在人境」,在车水马龙的市区、城镇当中来修行,如何修得成功?看经就专心于看经,打坐就专注于打坐,弘法就专心弘法,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即说即了,即做即了,所以外面的车水马龙与自己毫无关系,就像古人所说:「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不是逃避外境,只是保持无住心,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
(六)
做任何事情都要清楚明白,从这念心上来用功,提得起,放得下。在禅堂就是要万缘放下,一念不生;离开了禅堂,要面对社会,以大慈悲心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就是提得起;做到了就是菩萨。提得起又能放得下,放得下又能提得起,就能得自在,这些都是我们心的作用。
诸位要了解自己的心,要知道什么是体、相、用。相,功德之相,行善积德,就是「相」;有种种善就有种种相,种种善是因,将来得到种种的果报,这就是心的相。心的相有善相、有恶相。我们弘扬佛法、建设道场,都不离体、相、用三大。中台禅寺还未动土建设时,本来是个荒地,后来由于大众的发心,完成道场种种庄严的设施,这是不是心造作出来的?这是心之相。做而无做,能所俱空,一念不生,这是心之体。发心策划、参与建设,这是心之用。心当中不执着善恶诸相,这是无为法。心之体,就是一念不生,寂静无为;不执着善恶诸相,这是无为法。一念不生,寂静无为,那么自己还在不在?在呀!要动就动、要静就静,觉性始终不灭,觉性才是真正的自己!大家要在这个地方来反省、归纳。
修行的三个过程:最初开始是修加行,再进一步就是悟道,悟了道就能明白「道」在哪里,不会迷惑颠到、人云亦云,也不会走错路、走远路。悟了道,在动静闲忙当中来磨炼自心、净化自心,提升自己,这就是第三个过程──「修道」。如何成就道业?不是得了什么神通、证到什么三昧,而是要检讨反省:烦恼、无明是否减少?知见正不正确?身口意三业是否清净?这些自己要很清楚。烦恼减少了就是进步,到最后无明通通漏尽,必然有所成就。只要大众在禅堂坐到了一支好香就会明白,放下了所有的烦恼妄想,身心宁静,自然感觉身心愉快。这一切都不是求来的,有求即有得,有得必有失,道是本具的。
--------------------------------------------------------------------------------
(七)
唐代有一位刺史李翱,学佛多年,看了不少佛经,他听说药山惟俨禅师是开悟的大修行人,特地去拜访这位大善知识。李刺史到了药山,惟俨禅师的侍者出来接待,刺史就跟随侍者去礼拜禅师。侍者先请他留在外面等待,自己进去禀报禅师。接着,只听见惟俨禅师漫声应言:「李大人来了?喔!好。」李刺史听到禅师这种口气,觉得自己没有受到尊重,心中很不高兴,于是就在房外讲了一句话:「见面不如闻名!」意思是他以前听说禅师的道行是如何地高、如何地有学问,现在见到了,发现原来也不过如此!
惟俨禅师听到李刺史的抱怨,就讲:「李大人何以贵耳贱目?」从前耳根听的时候,把禅师抬得很高,现在亲眼见到面,却将对方贬得这样低,怎么只重耳朵所闻,而轻贱眼睛所见呢?李刺史一听,有所契悟,的确是如此,这位禅师真的是很有智慧!于是上前礼拜请法,刺史问:「佛经都在讲道、讲佛,请问道在哪里?」禅师以手指天、再指地,问李刺史:「懂了吗?」李刺史回答:「我还是不明白道在哪里?」禅师看到桌前有一个装了水的净水瓶,就说:「云在青天水在瓶。」诸位想一想:云不是在青天吗?净水不是在瓶子里吗?这一切都是现成的!诸位听法这念心是不是现成的?
李刺史一听就开悟了,于是作了一偈:「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我来问道无余说,云在青天水在瓶。」悟什么呢?悟无所得,悟心本具。一般人都以为悟了就很不得了,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佛性,有什么稀奇?师父在这里说法,大众听法的这念心就是本具的!「云在青天水在瓶」,一切都是现成的,不要到外面去寻找,法尔如是。
悟了以后,更重要的是要知道怎么去修行、怎么保任。李刺史接着再请禅师指引如何修行。惟俨禅师知道李刺史贪恋女人,贪爱女色就没办法转识成智、没办法成道。「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有此则有彼,无此则无彼;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禅师就讲:「你要戒除闺中之物。」女孩子的房间称为闺房,禅师要他戒除贪爱女色的习气,心才能得解脱。
一次惟俨禅师夜间登山经行,见云开月现,大啸一声。李刺史听闻此事,写了一首诗赠予禅师:「选得幽居惬野情,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直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这首形容惟俨禅师的诗,也表达了修行的心路历程。「选得幽居惬野情」,要深入专修──「幽居」,只有这一念心,保持心的平静、宁静,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终年无送亦无迎」,从元月到十二月,看到不好的环境、不好的事情,不起烦恼就是「无送」;「无迎」,看到好的境界,不要迷失了自己。「无送无迎」,就如庄子所说的「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心要如明镜台,「汉来汉现,胡来胡现」、「像来则现,像去则无」,要做到这个功夫,彻底了解心地法门。
「终年无送亦无迎」,就是心无所住,「一切无所住,诸佛常现前」,要在这里进步再进步,寂灭再寂灭,用功再用功,保任再保任!「有时直上孤峰顶」,只有这念心存在了,与菩提心、寂灭心相应了,一念不生,万法无咎。「孤峰」就是当下这一念心,没有第二念,是绝对的这一念,不是相对的心。「月下披云啸一声」,「月」指我们的心月,「云」是比喻烦恼、无明、妄想,烦恼来了,「啸一声」,照它一下,妄想就没有了,这是最后要做的功夫。悟了道还要修道,修道到最后,要保任成道。
佛法是心地法门,希望每一位要觉悟:佛法是人生的真理,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古德说:「修行亿万劫,悟在剎那间。」不要以为过去的努力都是白费的,若没有过去的修行,今生怎么能悟这个道理?没有过去的福报,想听这个道理都听不到。现在听到,豁然开朗了,有了信心,是由于过去的善根和福报。虽然以前没有悟到这些道理,只知「事」而缺乏「理」,现在进一步了解,这个「理」现前,就能悟道。过去只知道「事」,只是修善法而不知道能所俱空,不知道自性菩提,现在知道了,原来要修而无修、念而无念,要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觉性就是佛,觉性就是道,一剎那就完全明白了!了解以后,要有信心,要继续修行。
现在打坐只管在因地上用功,不将不迎,安住这念心就好,心性本具,法尔如是。我们现在就是在因地上用功,继续保持这个因地心,忽然一念相应,菩提心、清净心、寂灭心现前,就能成正觉。所以「一念相应成正觉」,时节因缘和合,自然可以成正觉。这个机会要靠我们平时努力,化除烦恼、妄想,放下我执、法执,只有这一念心才是无上正等正觉!
诸位要明白,这是「理」,明白了,这一条道路找到了,就可以放心地走,每走一步就能产生一步的光明。提得起,放得下──在禅堂里就是放下,解七之后就要提得起,悲智双运,以大慈悲心、大智慧心、大愿心面对种种外境,普度众生,这就是菩萨行。
修行就是这三部曲:最初修方便法门,修加行;悟了道,知道在这念心上用功,继续修道;最后「一念相应成正觉」,道业必能成就。
- 上一篇:菩提觉法乐 涅槃寂静乐
- 下一篇:九十五年住持禅七圆满日导师开示
- 如瑞法师:修行人要勤求佛道,远离放逸,把当下价值最大化
- 梦参法师:怎么样修行?至心精进
- 宏海法师:修学法门都要有惭愧精进的心
- 正如法师:精进向上 掌握命运
- 静波法师:怎样精进?
- 惟觉法师:佛法的“信”有几种?四种层次
- 大安法师:早晚定课念佛三四个小时,这样是否不够精进?
- 法藏法师:什么是精进?为什么“老修行人脾气大”?
- 能弘法师:为什么精进修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变得懈怠?
- 宏善法师:如何做到精进念佛?
- 静波法师:什么叫四种精进?
- 星云大师: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 仁清法师:由于精进念佛,转后报为现报,转重报为轻报
- 如瑞法师:改变自我,精进不懈
- 如瑞法师:学佛离不开精进,精进必须看准方向
- 如瑞法师:奋勉不放逸,克己自调御,智者自作洲,不为洪水没
- 一诚法师: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星云大师:只要有心,社会就是我们的学校
- 大安法师: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会很烦呢?是什么原因呢?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