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高山顶立 深深海底行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今天,在禅一这样一个场所讲禅,可谓当其所哉。
“禅一”这个名字起的很好,好在哪里,好在“一”。一,就是宇宙的本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佛教的禅修就是让我们回归到这个“一”。一,就是道,一能生起一切,好比《心经》里面讲的“般若实相”。让我们回归到事物的本体,去认识这个“一”。
也可以说,一就是不生不灭,就是空,就是无常。我们知道生命无常,金钱无常,权力无常,情感无常……什么都无常,但只有当你在生活中对无常有切身体验的时候,才能从里面得到究竟彻底的觉醒。仅仅知道这道理不叫觉醒,道理是道理你是你,你还在孜孜不倦地追求财色名利。今天和一个人闹矛盾了,你很生气,明天一件事没做好,纠结很长时间……所以修行真正的目的,乃是让我们从生活的每个状态中觉醒,并把觉醒后产生的转变嫁接到行动中,这时候,觉醒产生了智慧,此谓真正的觉醒。
佛教讲般若实相,是让我们进入到事物本体,去感受世间万物,好比我们寺院大殿的那个牌匾: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告诉我们什么,“一”能产生一切,一切可以融入到“一”中,就像一粒灰尘,你放到地球那么大的时候,发现它里面也有无量生命;而我们的地球,你站在外太空去看时,发现就是一粒飘在虚空中的尘埃。那么什么是大?什么是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是最小,也是至大。这就是般若实相。
安于当下,无住身心
修行里面,最关键有两个字,观照。这简单的两个字功能强悍。可以说“观照”乃修行的起点,无观照即无修行,一切修行都是从观照开始的,观照什么呢?观照当下。
禅修即培养我们这种观照的力量,像照镜子时刻能看到自己,不迷惑,不迷失,不迷乱。倘若有人冒犯了你,让你怒不可遏,这时候你要学会观照,让自己回归到平和,不失去理智的境地;倘若别人对你推崇备至赞不绝口,此时你也要学会观照,不要飘飘然忘乎所以。我们之所以每天做功课,就是不断培养自己这种观照当下,把握当下的力量。也许,刚开始时你的力量很微弱,遇到生气的事怒火中烧,几小时后才去反省、观照;也许,刚开始你和别人闹矛盾,要纠结好几天才能放下;甚至当时明明观照到自己的不良情绪,却无法控制自己,因为你观照的能力十分微弱,既不够敏锐,也缺乏定力。
生活中,我们每天会面对各种问题,实际上每个问题都是自我觉醒、自我观照的绝佳训练,而且这种训练会陪伴你一生,只要有心提高自己,总不缺这样的机会。其实人生的本质是因缘会聚的结果,没有人无缘无故来到你身边。有人给你很多帮助,有人给你很多挫折,给你帮助是增上缘,给你挫折是逆增上缘,总之无缘不来,这都是你一生要修行的过程。
此人给你带来了矛盾,这个矛盾就是你的修行,此人给你带来情感,这个情感就是你的修行,此人成为你的子女,这个子女也是你的修行,此人成为你的敌人,这个敌人就是你的修行。如果命运安排你这一生扫地,你就扫地,扫地即是你这一生要修行的。如果命运要你当一个母亲,当一个董事长,当一个高管,当一个医生,当一个饲养员,当一个火葬场的工人……无论如何,你都接受命运的安排,然后把自己的角色做好,这便是我们来到世间的使命和价值,便是修行。比如我,命运安排我当和尚,我就把和尚当好,命运安排我今天在这里上课,我就把今天的课讲好,命运安排我今天中午和大家一起吃饭,我就把中午这个饭吃好。如果你能安于当下,会发现人生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状态,都是非常美好的。
佛法一方面告诉我们要安于当下,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无住身心。这不是矛盾吗?一点也不矛盾。安于当下,要我们安于当下一刻,把当下的事做好,不攀缘,不散乱,不迷惑;无住身心,是说你虽然人在这里,在做这件事,但内心不执着,不染着,不贪婪。两者一结合,你就是通透的,无我的。
你能安住,就能接受,能接受,就能超越。超越什么呢?超越金钱,超越名望,超越地位,超越权力,超越情感,超越家庭,超越喜怒哀乐,超越成败得失。……
你能超越,就能驾驭,反过来,你即被它奴役和困扰。比如财色名食睡,乃人的基本五欲,有人贪财,有人好色,有人喜食,有人嗜睡,这些欲望就扼杀了我们的“天性”,成为欲望的奴隶。有人说,人的天性不都喜欢这些东西吗?——这不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是自然之性,也就是人的自性,是清静无染的,人之所以如此,为后天的习性所致,是迷惑颠倒的结果。
因此我们说的修行,是要反客为主,把自己解放出来,成为“唯我独尊”的“真人”,为自己天真佛性的自然流露。
幸福之道,即在道中
禅修,首先要静下来。静下来才能观照,静下来才能找到那个真正的当下——关于这一点,禅宗里有很多说法,叫“直指人心”,“即身成佛”,“当下顿悟”,“转烦恼为菩提”,等等,实际上就是让你明白当下的自己是什么状态。对此,禅宗里有著名的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若能时刻找到自己,不会迷失,不失本位,永在“道”中。比如,面对孩子时,你就是一个母亲,面对父母时,你就是孩子。面对先生你是一个妻子,面对下属你是一个领导,面对领导你又是一个下属。你是否安于自己的角色,能做好每个角色?——见了孩子你要尽父母的职责,见了父母你要尽儿女的义务。回到家里,你就不再是公司的领导,而是他们的亲人,不能把家庭当做公司,对老婆孩子颐指气使,专权独断。同样到了公司,你不能把公司家庭化,呼唤秘书像唤老婆一样,把情绪化的东西没遮掩地表露出来。……
就是这样,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唱什么歌入什么调。
有一本书叫《当下的力量》,推荐大家去看看。实际上,当下的力量是让你回到原点,回归自己本位。随时能找到原点的人,就是最智慧、最幸福的、最快乐的、最自在的人。这样的人,做任何事都不会顾此失彼,不会心不在焉,不会心生抱怨,也不会觉得有缺憾,不圆满。
事实上,人生的圆满与否,来源于我们对事物的解读,好比你站在5层楼上,和站在15层楼,看到的景象肯定不一致。所以修行关键是修我们的心,改变我们的心。你站在什么角度、什么高度去看待问题,你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的。
举个例子,我也曾经对自己不满意。为什么呢?我很痩,希望自己胖点——这和今天很多胖子减肥是一样苦恼,可见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当时吃了很多巧克力,可是一直没有胖起来,最后怎么办,就接受自己苗条的身材吧。说不定有人看到我玉树临风的样子还很羡慕呢,我何必自寻烦恼?这个世界有人胖,有人痩,有人不胖不瘦,有人高,有人矮,有人漂亮,有人丑,有人聪慧,有人愚笨,正因为如此,才构成如此丰富多彩的世界,正因为各有特点,所以才千姿百态。此也是一念的转变。
但很多人往往不接受自己的角色,总在不断抱怨中:我为什么这么穷?我为什么投胎这个家庭?我的父亲为什么不是当大官的?我为什么长得不像歌星一样漂亮?……有的人已经很有钱了,可是还不满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国首富?我为什么比李嘉诚钱少?有的人官已经不小了,还在抱怨,为什么我不能当省长?为什么我不能到中南海去?
我在这里告诉大家,首先,人是没有可比性的,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再说,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特点,你拿自己的短处和别人的长处比,不是以卵击石吗?清人顾嗣协有首诗: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取短,智高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一匹神骏,跑起来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牛要和马比赛,肯定会累死;但是马尽管快如闪电,犁地耕田还得靠牛,马力不胜此任。这就是各有所长。
作家罗兰说过: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自己拥有太少,而是自己希望太多。这才是问题的关键,你没有一颗满足的心,心里全部是贪嗔痴,全部是污染的东西,你永远不会快乐。
作家林语堂说过,幸福很简单:一是睡在自家的床上;二是吃父母做的饭菜;三是听爱人给你说情话;四是跟孩子做游戏。他做到了这四点,所以很幸福。大家注意,这里面没有钱,没有权,没有车,没有房吧?当然基本的生存温饱还是要解决的,解决了这个之后你就应该幸福了。
林语堂结婚后还和夫人廖翠凤商量说:“结婚证书只有在离婚时才有用,我们烧掉它吧,今后用不着它的。”一根火柴将结婚证书烧掉了。此后两人果然相守了一生。
这即是林语堂的幸福之道。幸福,并不那么难求。所以幸福之道,就在道中,离道远,则幸福远,离道近,则幸福近,在道中,则幸福永驻。
我们知道,南非的首位黑人总统曼德拉,他以前领导反种族隔离运动,曾被关进监狱近30年,出狱后,对那些曾经虐待过他的狱卒,敌人,都没有丝毫嗔恨。后来,以前曾经反对过的人也开始支持他,1993年他获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当选为南非总统,他被称为“最伟大的南非人”。
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内心缺少爱,所以孔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的弟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就是说孔子推行的道,主要是贯彻忠和恕而已。别小看这两个字,忠是什么,忠就是信。“一信字是立身之本,一恕字是接物之要。”,曼德拉的成功之道也是忠恕。一切伟大人物都离不开忠恕。而忠恕里面是什么?就是爱。没有爱就没有信,没有诚,就欺骗,没有爱就没有包容,没有原谅,所以也没有恕。
如果你的内心充满爱,会发现世界处处都美,所以内心缺少爱的人,亦很难发现美。那些取得大成就的艺术家,无论作家、画家、音乐家、摄影家,他们之所以发现了艺术的大美,乃因为心中有大爱,所以文品来源于人品,你有什么样的胸怀,品质,你就能产生什么级别的作品。
梵高的向日葵为什么是千古名作,那么值钱?因为它里面有爱,里面贯彻了梵高对这个世界浓烈的爱。他用这样的爱来抵御现实的阴暗和痛苦。也就是说,即便现实如此寒冷,梵高的心中仍然燃烧着一簇火焰。
佛教中,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南山上有座庙,庙里供奉着一尊佛祖。据说佛祖非常灵验,只要有人诚心许愿,就可以心想事成。有个信徒听说这件事后,在佛祖诞辰,亲自背上供礼,准备爬上南山向佛祖许愿。他爬过一座又一座山,汗流浃背时害怕失恭,不肯放下供礼稍作休息;身疲力竭时怕误了时辰,也不愿稍作停留。这样历尽千辛万苦后,终于赶到神庙,他恭敬地将供品摆在桌上,跪在地上反复向佛祖祈祷:我已经赴考十年了,却仍无功名,请佛祖保佑我今年金榜题名!
然后他准备打道回府,刚走出庙门,看到一个乞丐伸手向他乞讨,说施主呀,我已经饿了三天三夜,请你可怜我,把你的祭礼给我一点充饥吧!他看到乞丐摸样肮脏,露出嫌恶的表情,挥手驱赶说,别弄脏我的牲礼,我还要带回家给妻子儿女吃呢!那乞丐又来求他,但他抱紧牲礼,头也不回跑下山去。
乞丐饿得全身无力,裹着仅有的破毛毯,缩着身子蹲在庙旁。夜渐渐深了,天气愈来愈冷,乞丐用破毛毯把自己哆嗦的身体紧紧裹住。这时不知从哪里冒出一只癞痢狗,一瘸一瘸跑到乞丐身边,叼着毛毯一角盖住身子,偎在乞丐身旁取暖。乞丐生气地踹了小狗一脚,说:“滚!别弄脏了我的毛毯。”小狗狺狺叫着离开了乞丐,当天夜里就冻死在神庙的大门边。第二天,乞丐虽然有毛毯覆身没有冻死,但因为缺少食物也饿死了。
半年后,那个虔诚的信徒进京赴考再度落榜。他气冲冲跑上南山,向佛祖抱怨:“都说你法力无边,根本是骗人的,如果真的灵验,为什么连一个简单的事都不肯帮我?”佛祖拿出榜单,问他:“我为什么要帮你?”他说:“我虔诚地扛着牲礼上山,为了赶在你诞辰之前来到庙里,一刻也不休息,就凭这份诚意你也应该帮我。”佛祖把乞丐的灵魂叫出来,乞丐的灵魂向信徒大声哀嚎,说:“我只求你给我一点牲礼,让我填饱肚子,你都不肯,连这一点施舍之心都没有,佛祖为什么要帮助你?不过佛祖呀,你也真残忍,宁可眼睁睁看我饿死,也不肯赐一点东西给我吃,难道你没有一点怜悯之心吗?”佛祖此时又把小狗的灵魂叫出来,小狗的灵魂向乞丐大声吠叫,说:“我只求你让我窝在毛毯旁取一点暖,你都不肯,信徒为什么要施舍你?佛祖又为什么要怜悯你?”最后,佛祖指着信徒说,让你金榜题名;再指着乞丐说,让你丰衣足食,对我来说都是举手之劳。但是你们连自己能力所能及,轻易可以帮助别人的事都不肯做,又有什么值得我动举手之劳呢?
真俗不二,事理兼通
上次我到天台山去,那个道长跟我讲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他说到这样几点:第一,时刻保持微笑。我们要训练内心回归到一种宁静状态,就要时刻自我观照,看到自己念头的转动。其实凡夫要成为佛,就是念头不断的转变过程,因为念头是一切的根本,念头清净了便不会造业,所以菩萨修的“菩萨戒”就是念头戒,从根源上把它斩断。“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也是这意思。
念头转变为根本之改变。只有念头转变,行为才能转变。人生最强大的力量就来于这种转变,凡夫可以转变成佛,佛也可以转变为凡夫——所谓“一念悟,凡夫是佛,一念迷,佛是凡夫”。此是二而一的关系,好比人,当你看到他的前面,就要想到他的背面,看到他的背面,就想起他的前面。同理,在黑暗中,光明就在你后面,在浮躁中,清净就在你后面,在烦恼中,菩提就在你后面,那么怎么得到光明,清净,菩提呢?——两个字:转变。
这种转变,一定来于你的自我观照,来于你的自我觉察之心,因此要不断加强我们的观照力量,因此每天要坚持打坐。能经常打坐的人,觉察心就会不断加强。
第二,道长说,你纠结的时间不能超过30秒。比如你很愤怒,但愤怒不能超过30秒,超过30秒对身体非常有害,也是非常危险的。超过30秒就进入了魔道,容易走火入魔。
这就是养生之道,也是修身之道,也是养性之道,也是修真之道。
当然,道长说的还有很多,为节省时间就不赘述了。
无论道家,佛家,儒家,修行都是自我转变的过程,而且这个转变不是一时一事可以完成,是终生需要奉行的。
如果哪天你无缘无故被关到监狱里,你会怎么样,会不会觉得天塌下来了?这时候你要想,我今天终于找到一个好的地方闭关修行,正好打坐吧,一天有得是时间,而且吃饭又有人送,何乐不为?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你自我修炼、自我提升的绝好契机。出狱后你就不是以前的自己了。曼德拉在监狱里关了30年,如果没有这30年,一定没有今天的曼德拉。
挫折是人生最好的教育,如果你的一生一帆风顺,像直线一样直,这一生肯定没有太多收获太多感悟。《与神对话》的作者,经历就非常复杂,他当过写手,做过主持人,办过企业,最后沦为乞丐,通过这些,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就异于常人,所以他的书才有深度,才能畅销。
《心经》里面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就是物质,为什么是空,因为事物总处于流动生灭变化之中,明白此道理,便明白一切都是无常。今天你年轻貌美,它不会长久,今天你健康,也不会长久,同样,今天你很贫穷,不会长久,今天遇到纠结的事,也不会长久。既然如此,何必执着呢?所以要从无常中去觉悟生死,体悟人生。
为什么佛法能成为这个世间最究竟圆满的理论,因为它站在生死的角度看待人生。站在出世间的角度看待世间。既然一切都是无常的,我们就要接受它,接受它你就能面对它,面对它你就能解决它,解决它你就能放下它,放下它,你的心里就一片空灵。每天再碰到很多问题,你就“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经常擦一擦,内心就是一面透明、清澈的镜子。
佛教中菩萨是最有大悲心的,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实际上菩萨是佛的因,佛是菩萨的果。她在度化众生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成长,每度一个人,即是一种蜕变。观音菩萨大家最熟悉,她“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这是她的方法,她可以变化无穷,她度农民,就现农民身,度官员,就现官员身,度妇女,现妇女身,度比丘,现比丘身。这样才能和他们接上气,好说话。观音菩萨为什么能千手千眼,循声救苦,随机应化?因为她是悲智双运,有大悲心,还有大智慧。有大悲心她就无我,有大智慧她就无执,只有这样她无边的力量才能施展出来。如果你始终执着于某个角色,就把自己框住,就不能千变万化,不能随机应变,不能做到究竟圆满了。
故而,修行首先是观照,或者说觉察,然后再转变,转变的过程即是打破执见的过程。
什么时候不用打破执见了呢?就是空,你心中空空如也的时候,无见可执,何来打破?
藉此,修行的最高境界乃契入“空观”,不即不离,不住不着。住空而不落空。为什么不落空?因为你色身尚在,还在尘世生活,该做的事照样做,该吃的饭照样吃,不能说一切都是空的,我就等死了,什么也不干,这是断灭空,顽空。真正的修行,乃以出世之心入世,以入世之心出世。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便是如此。
- 上一篇:在修行中不断提升自己
- 下一篇:禅修正是在教我们如何驾驭,主宰自己
- 仁德上人:慧觉歌
- 仁德上人:真正的修行是低下心与诚敬心
- 仁德上人:有智慧的人会为后代留下精神财富
- 仁德上人:恋我慧净歌
- 仁禅法师:念佛修行路上的两大歧途
- 仁德上人:歇息慧空歌
- 良因法师:修行人如果追求世俗的声名会怎么样?
- 明海法师: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如瑞法师:怎样增进智慧和珍惜福报?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 仁德上人:修行的两种方法:万缘放下和明心见性
- 仁德上人:修行五字偈
- 净界法师:修持首楞严王三昧开显智慧光明
- 梦参法师:如何修行禅定?修禅定的方法
- 仁德上人:达到无私无我不执着的境界即是正修真修
- 恒传法师: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 净界法师:在修首楞严王三昧过程中要从不迷、不取和不动下手
- 梦参法师:怎么样修行?至心精进
- 仁德上人:修行就像爬坡不进即退
- 仁德上人: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而无知是真智慧
- 仁德上人:观照当下即真修歌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