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七心 绝非凡品

\

  上次张主任到我们寺院来,希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说起“企业从心开始”的话题,我把这个“心”,总结了七个方面:清凉心、无上心、光明心、喜乐心、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

  为什么做企业要从“心”开始呢,为什么我们整天要谈“心”呢?——因为心,是一切的原点,是出发地。心变则思维变,思维变则行为变,所以佛教讲,你的心改变了,世界就变了,人生也跟着变。所谓“心境则佛土净”、“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就是这个道理。

内心强大的镇定需要修炼一颗清凉之心

  第一个,清凉心。什么是清凉?炎炎夏日里,大家最需要清凉了。清风能送爽,树荫能遮凉,泉水能降温。这些都是清凉。什么是清凉心呢?要而言之,清凉心就清净心,无污染心,湛然不动心。我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企业,都需要修炼一颗清凉心。当你面对世事纷纭、人情纠葛、是非烦恼,难免躁动上火,郁闷纠结,沮丧懊恼……这时候你已经失去心中本有的宁静和祥和,整个人变得浮躁、紊乱,疲于应付。所以此时就要给自己打一针冷镇剂,让自己沉淀下来,平静下来。这样你的思路才清晰而理智,周全而无碍,才能更好地去处理它。

  还别说酒店管理,就是我们寺院,每天也会碰到各种问题,这个人地没扫好,那个水龙头不来水,某个马桶坏了……面对如此繁杂的事情怎么办?这时候你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上掌控一切,要提纲挈领总揽全局,把事情合理地分摊给每一个人,让他尽职尽责做好。这就看你的掌控和驾驭能力,如果你心浮气躁,这件事让你暴跳如雷,那件事让你坐立不安,另一件事情又让你夜不成眠,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和情绪中,怎么能把事情做好呢?

  所以我们要训练自己内心强大的镇定,这就需要修炼一颗清凉之心。

  在佛教里有很多方法修炼“清凉心”,其中一个就是打坐,不动、不想、不看、不听,关闭六根,万念放下,慢慢地,躁动的心得到了止息,最后,思维如水,湛然澄澈,此时,智慧生起。

  佛教中,有最基本的修行规律,那就是戒定慧,由戒入定,因定生慧。所以,只有“定”才能生“慧”,而要“定”下来,必须先有“戒”。什么是“戒”呢?让心保持清净、清凉就是戒。所谓“持戒”,便是时刻抱住这个清净之心不放,那么你就时刻都处于智慧的观照之中,不会偏离大道。

  有清净就有智慧,有清净就无烦恼。其实,烦恼是什么呢,烦恼就是因为没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是没有烦恼的,明来则暗谢,如同房子有了灯光,就消除了黑暗。

无上心打破思维局限

  第二个是无上心。

  无上心,大家不太懂,在佛教里面讲的多。

  大家知道吗,美国的通用电器现在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这个话题是谁提出来的?——在网络上,仅仅几天时间内,数以万计的人给他们出各种各样的主意,最后他们从里面挑选出来的。因为我们的精力和思维都有限度,所以要广收博取,“不耻下问”。任何时间,都不要认为自己是最厉害的,自己把握了绝对真理。不要认为在工作中我是主管,我的职务最高,你们都得听我的,我的话就是真理,就是圣旨。其实往往是圣旨错的最离谱,事实证明皇帝是最容易犯错的。如果你整天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的意见属下要无条件接受,不能有一点异议,一旦出现不同的声音,就觉得是对自己权威的挑战。这样的人,他不是善于做事,而是善于满足自己的权力欲和控制欲。有句话说,“何以上达?曰:下学。”越在上面的人,越要听下面的意见。也可以理解为,要达到很高的境界,就得放下架子去学习。所以刚才说的这个,他不是“无上心”,而是“无限权威”的“上心”,有这个心最可怕。因为那些独裁者往往就是这样,但独裁者最后都失败了。

  在我们寺院里,组织了一个读书会。主要读些什么书呢?有佛教的,有管理的,有传统文化,有身心灵,有稻盛和夫,有基督教的书,还有政治小说,五花八门。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些书?实际上就是想把自己的心打开,不受宗教的限制,尽可能多地吸取各方面思想、知识,以补充我们,提升我们,圆满我们。

  当你保持“空”的心态时,会更好地接受外来的东西,好比一间空房子,更容易堆积各种物件。我上次在福州,有一个上市公司,是做最高尖端的芯片、智能,底下全部是博士和专家。那堂课我就专门给他们讲空性。空性是什么,简单地说,你眼睛所看到的世界什么都没有。在网络平台、在智能设计、在IT行业、在电子商务等等领域,如果这个老板能把本行业解读到“空性”的状态,在他的平台不受任何限制和要求的时候,他的未来和前景就能做到无量大。“空”就是无限、无量、无边、无际,我们说没有边际效应的平台,在你的头脑当中敢不敢这样去想?

  只要把人家服务好就行,这是我们的宗旨。当人家提出所有的要求,你都能想尽办法实现的时候,此时,你的身上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你的思想和呈现出来的状态,就能带来很好的效应。

  所以,当你“有”的时候,就有限,当你“无”的时候,就无限。我们能不能把自己的思想境界提升到没任何限制的高度,去面对事物,去冲击、打开自己的头脑和思维,那时候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寺院也有竞争,但是我从来不跟他们竞争,不屑于跟他们竞争,为什么,因为我所想的东西他们根本没想过,所以才不屑于跟他们竞争。我们的寺院不是按常规的思维,让别人来烧香,让别人做佛事,让寺院收入更多的钱,这些在我的概念里都是从来不存在的。我第一次带领我们寺院的设计团队,到台湾和海外去看的时候,我的头脑中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当我们走向全球,面对全人类,我们的存在能不能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我经常讲,共产党在什么条件下打败国民党最后统治了中国大陆?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装备。为什么会胜利,想过没有?很简单,因为这个政党赢得了更多的“客户”,谁是“客户”?广大的老百姓。

  做企业也一样,如果你得到更多客户的支持,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倒闭。当你的一双眼睛总盯着自己的收入如何,自己的职务如何,老想这些问题时,客户在你眼前根本看不到他,处于被遮蔽的状态;当你用一只眼睛盯着自己,另一只眼睛腾出来盯着客户时,你就把他看得清楚些;当你的两只眼睛完全盯着客户时,你就能把客户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连他脸上的一根毫毛都逃不过。

  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只有“舍”才能“得”,要想取之,必先予之。此是自古而然的道理。

  你们在企业管理和碰到问题时,站在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思维决定结局。而思维不是凭空来的,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呈现。

  在佛教里面,人这一期生命只是无量生死中的一个衔接而已,生死流转,迁流不息,当了解宇宙人生的实相之后,你不再为这短短的几十年而汲汲于怀,敞开身心,放开手脚去做事,成败都可以一笑置之,只要尽力而为,有何憾哉!

  如果能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无论身处何职何位,都能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往往奇迹,就是从这种状态里面创造出来的。但是大多数人都不安于此,认为一生就做这一件事情、就在这个平台上发挥,不是白活了吗,他们总有太多的改变和追求。一个人的心不能安住下来,就很难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能不能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把一件事情非常用心地做好,这取决于他有一颗平和的心。

  所以,内部世界决定外部世界,你的思维高度决定了你的人生高度。

  前段时间,我陪四十多个企业家到马尔代夫去,看到一望无际的大海,当时觉得人真是太渺小了,回去到小岛上,还要坐飞机,我想飞机一不小心掉到大海里,怎么去找它呢,就像一粒沙子掉进水里。

  刚才讲到“无上心”,就是要我们不断地打破原有的思维,迈向一个更开阔的人生高度,来解读目前所做的事。《道德经》有一句话讲得好,“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就是很难的事,要用简单的方法去面对,很大的事,要用容易的方法去解决。这也是一个突破定势的思维,讲究以简驭繁。尤其是禅宗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为无为,味无为”,更是以简驭繁的极致。

光明心带来光明

  第三个是光明心。

  光明是什么?光明就是没有黑暗,如果我们把窗帘拉起来,关掉灯,这里面就是一片漆黑,分不清哪里是讲台,哪里是花盆,那里是窗户……马上一片模糊。人心也是如此,如果里面没有光明,就混混沌沌,一塌糊涂。古代的皇帝背后挂有一个牌匾:正大光明。为什么要写这几个字呢?因为古代的皇帝叫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所以他是来替上天办事,替上天管理老百姓的。既然是天子,做事就要符合天道,遵循天地大道,遵循宇宙规律,这样你的朝代才能长久。“正大光明”就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因为做到正大光明就是符合天道。

  我们研究中国五千年历史,看看什么样的朝代兴盛,什么样的朝代颓败?再看看我们的企业,什么样的酒店长久不衰,什么样的酒店昙花一现?不要认为酒店跟朝代没什么关系,其实,同样都是管理,同样都是面对客户。皇帝的客户就是百姓,他优待他的客户,江山就稳,他虐待他的客户,自己就倒台了。李世民对他的客户不错,国家富老百姓也富,所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延续了三百多年。秦始皇把他的客户不当玩意,横征暴敛,服苦役,修长城,最后他的庄家勉强坐了二十多年,就被客户抛弃了,成了孤家寡人一个。不要认为哪个客户会无条件地、永远地跟着你,他没有这个义务,跟着你是因为觉得前途光明、能带来好日子。你整天刻薄你的客户,再厚道的客户也会离开。

  所以正大光明就是我们每个人修行的方向,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天地大道,自然规律。比如说现在外面天气很热,我们一天到晚都开空调,这符合自然规律吗?不符合。长时间处于温室效应,不能流汗,有毒排不出来,久之就会生病。故而不要老是在空调房里呆着,空调是人后天制造出来的,适当的时候我们可以调节调节,如果把这个当做正事,一天到晚离不开它,那你身体的机能就下降了,因为它自己的调节能力处于闲置状态,这是不符合人体的自然之道。

  家庭有光明,就充满幸福和欢笑,内心有光明,整个人就很心安。光明跟黑暗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相对的,又可以互相转化,当我们看到一个东西时,如果看到的是痛苦、阴暗、污染,光明就在你眼前消失,如果看到的是积极、光明、美好,黑暗,你些负面情绪就会消失。它们是事物的两面,有A就无B。

  光明心会让我们整个人充满在轻安、愉悦、自在的氛围里,你对人生会更积极,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去接纳。我一直认为,这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人,也没有最坏的人,只有可用与不可用之人。你把每一个人优点用到最好同时又避免了他的短处,你就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在一个出色的木匠眼里,天下没有废弃的木料。同样,天下本无废弃的人,你不能用他,只是把他放错了地方,只是你缺少一双伯乐的眼睛而已。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广州番禺的一个野生动物园里,一天进了一只老虎。广州很热,管理人员为这个东北虎装了空调,弄一个石山,山周围有一条河隔开,用铁笼子把它围起来,让游客可以在很远的地方观赏虎威。结果老虎放进去,每天用鲜肉喂养,一天到晚却躺在那里,恹恹的没有一点生气。饲养员很着急,这么名贵的老虎如果死掉了怎么办?他们就去找专家。专家说不难,在里面养几只狼,狼一进去,每天看到鲜肉,要去吃。这时候老虎就在山上大吼,保护自己的食物,虎威就出来了。老虎为什么有生气呢?就是几只狼把它刺激激发的。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做管理,你手下有几只“狼”,恰恰可以把你激发成老虎,磨炼成老虎。这就是你的逆增上缘,正好来成长自己。这样想的时候,你的内心就充满了光明。

喜乐是你的心正确解读世界的结果

  第四个是喜乐心。

  时时充满喜乐心的人,内心是丰足的,人生是充盈的。喜乐的人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影响身边的人,改变那里的空气。乐观者吸引乐观者,悲观者吸引悲观者。当一个人随时让自己像鲜花一样绽放的时候,他的人生一定是非常美好的,即使暂时不如意,也会渐渐转变,因为他的频道是跟他的心相应的,境随心转为必然之结果。

  要得到这种喜乐的状态,就需要修行。很多人的快乐需要条件,什么金钱,美女,功成名就,或者抽烟喝酒摇头丸之类刺激。但真正境界高的人,是把外界的条件降到最低,降到零,也可以无条件地快乐。因此,真正的喜乐是从我们自己的内心升起,而不是皆助外部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借助外部的东西呢,外部的东西都是不断变迁随时生灭,此即是“无常”,以“无常”来要求“常”——恒常的快乐,怎么可能达到呢?所以快乐必须从内心深处生发。

  一个喜乐的家庭,一定是幸福和谐的,一个喜乐的企业,一定是朝气蓬勃的。喜乐,乃是你的心正确解读世界的结果。

一个拥有慈悲心的人,连上帝都对他微笑

  第五个是慈悲心。

  何谓慈?给予快乐。何谓悲?拔除痛苦。西方人讲“爱”,东方人讲“慈悲”,是一个东西。大家知道佛教里面有一个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她的信众遍及千家万户,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影响呢?因为她可以做到“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什么叫同体大悲?就是把你我的身体看做一个,就像连体婴儿,所以你的痛就是我的痛,你的苦就是我的苦,我能感同身受。什么叫无缘大慈?你与我没有任何关系,你不是我的亲人,不是我的朋友,甚至我不认识你,但是你身上的苦相当于我自己的苦,我愿意代你去受。

  范仲淹有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也是观音菩萨慈悲的精神。在我们管理中,如果具有这种慈悲心的话,对我们的员工、客户,能感同身受,以同等的心去对待,你的心自然就柔和了,自然就包容了。就像我们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一样,纵观天下,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不要求回报的,也只有父母是最能原谅孩子的,哪怕犯了再大的错误,都不忍心抛弃他。

  我们经常吃的老干妈老板,有次记者问她怎么把企业做到这么大,她就回答了一句话:“我爱所有的员工,把她们每一个人都当做我的孩子”,这是最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超世间的重量。

  企业管理原本是很复杂的一门学问,我觉得,要它简单高效,就是以心换心,真正地站在员工,站在客户,站在市场,站在需求的角度去看待你所做的事情,所以这几年我们对企业提出四个观点:企业要像军队一样富有执行力,一声令下,所有人都不顾生死勇往直前;企业要像学校一样不断地学习提升,不断改变自己,所以现在提出软实力文化建设。第三,企业要像家庭一样富有凝聚力。富有人情感,富有人性化。第四,企业要像宗教一样持久而永恒。这世上所有的宗教都存在千年以上,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做不这么长久,为什么我们的客户留不住,为什么我们的员工老是跳槽?总是出现这些不理想的状态,我们有没有问过自己?答案是,因为我们没有感同身受,没有把他们当做兄弟,没有去改变和提升他们。我觉得未来的企业真正的竞争应该是软实力文化建设的竞争,把企业文化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如果你的员工,把每一位客人都服务得尽善尽美,给予客人的笑容,都像鲜花一样绽放,对待客人就像对待自己一样,甚至更好,这就是文化。

  爱便是慈悲,以心换心便是慈悲。慈悲是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融化一切,包容一切,承载一切。一个拥有慈悲心的人,连上帝都对他微笑。

菩提心是最高级的营销

  下面一个讲菩提心。

  这个基本是佛教专用术语。在佛教里,有很多阶位,罗汉、菩萨、佛。为什么罗汉的果位比佛和菩萨都低呢?因为他是只管自己不管别人,自己修自己的。菩萨是什么?不但自己修行最后达到圆满,还要度化众生。所以罗汉是自了汉,而菩萨是自利利他。

  有空可以到我们寺院去看看。我们的寺院“运营”方式其实和其他寺院不同,我们不在乎香火有多少,只在乎我们能否为更多人做好服务,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心灵宁静,摆脱烦恼,回归生命的自在状态。我们只考虑服务,不考虑回报,不考虑捐钱,就这么简单。在我们这里,禅修从来不收一分钱,我出去讲课也不收一分钱。钱在我们眼里不是目的,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众生服务,弘法利生,结果呢,你越不在意钱,钱就来了,在几年时间内,我们寺院就得到七千万捐款,把大殿建起来了。

  我每一次讲课,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拉一车书送去,我们每年印书款就有三四百万之巨。这些书全免费发,免费寄。还有光碟,每年也有十几万张之多,很多人得到后又不断地刻录出来送给朋友,朋友再传给朋友。一个人来寺院体验,回去就带来一帮人,引起连锁反应,人气长久不衰。

  有人说,没看出你是个营销大师!还有人说,这是最高级的营销模式。其实,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营销。如果把我们寺院看做一个企业,也可以,我们是慈善企业,无偿企业,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永恒的宗旨。如果说我们搞营销,也可以,我们是不销而销,所以最后我们是不得而得。这些,的确是一个真正的企业可以借鉴的。

智慧心做你的导游

  最后一个,智慧。

  智慧在佛教中又称般若,它是其他各项的指导。如果人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旅游,它就应该是导游。

  最高级的智慧是什么?无上智慧,终极智慧,就是出世间的智慧。为什么把智慧叫做般若呢,因为它告诉我们世间万事万物存在的规律。什么规律?成住坏空,生住异灭,万事万物不停变化,没有不变的自性。所以,这世间没有永恒的东西,一切都是一个过程。

  打个比方,你今天好,不等于明天好,今天坏,也不等于明天坏,今天年轻,不等于明天年轻,今天健康,也不等于明天健康,今天不健康,也不等于明天不健康,今天成功,不等于明天还成功,今天失败,不等于明天仍然失败……总之,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是无常的。

  明白无常的规律,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生命的本质。理解了生命的本质,你就没有迷惑,就能站在生死的高度对待人生,就能站在宇宙的高度看待这个世界,就能以出世的智慧来入世。

  所以,格局决定你的结局,思维决定你的命运。我们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解读企业,来成就自己的事业,来圆满自己的人生,最终得出理想的结果,这是我们每天要去参悟,去修行的。

  好,今天我们简单地讲了“七心”,清凉心、无上心、光明心、喜乐心、慈悲心、菩提心、智慧心。每一心,都会产生无量功德,无上福报。全部拥有这七心的人,绝非人中凡品,在世获富贵,出世得解脱

  好,今天就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

精彩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