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心不杀即是仁、戒,修习慈悲心
阿弥陀佛,大家好!又是新的一天,愿大家开心、吉祥!
佛法广博,从何入手?应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再者,应慈心不杀、爱惜物命。
昨天谈到开发佛性,印光大师说:“众生心性,与佛同俦,由善恶业,报分人畜。人有智识,畜无技术,恃强陵弱,遂杀而食。成家之子,不借重债,况杀彼身,但图口快。怨恨固结,历劫互偿,试一思及,中心痛伤。”
这段开示的大意是说: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但由于所造善恶业不同,所以就有了报身为人和报身为畜的差别。人类智商高、知识广,畜牲却没有技术本领等。有人因此倚仗自己的强势来欺凌弱者,杀害动物食啖其肉。世间有了家室的男子,并不会在外大规模借债。为了饱享口福杀生食肉,由此欠下命债,岂不愚痴可怜?杀业所结的冤仇是非常深重坚固的,果报难逃历劫互杀互啖。每每想到这些,心里真是万分痛苦悲伤!
以上印光大师慈悲恳切地说明了杀生的过患,我们实在应当引以为戒!
慈心不杀即是仁
无论古今中外,仁慈是人的天性,故慈心不杀即是仁。
《尚书》云:“好生之德,洽于民心。”意即爱惜生灵、不事杀戮的良善品德,合乎人民共同的心意。
《孟子》曰:“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人人皆有悲悯之心。贤善之人对于飞禽走兽,见到它们活着,不忍心见其死去;听到它们哀叫,不忍心噉食其肉。
已故去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说:“动物是我的朋友,我不吃我的朋友。”
美国当代著名行政学家约翰·默尔说:“人类的爱,希望和恐惧与动物没有什么两样,他们就像阳光,出于同源,落于同地。”
慈心不杀亦是戒
佛陀所教断烦恼之修学体系,以“增上戒学”为入手处,禁止杀害一切生灵,因此慈心不杀是佛教中的重戒。
《大智度论》亦云:“佛说十不善道中,杀罪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何以故?虽在富贵处生,势力豪强而无寿命,谁受此乐?以是故,知诸余罪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
讲一个“母牛和子牛”的故事。
有一个屠户,一生杀牛无数。一次,他买了一头母牛和一头子牛。当他准备杀母牛时,怎么也找不到刚磨好的屠刀。这时无意中他看见母牛的眼里流着泪,惶恐不安地看着对面的小牛犊。
屠夫回头看了看牛犊,牛犊在远处的墙角里一动不动地坐着,像个小孩似的,泪眼汪汪地望着母牛。屠夫去赶牛犊,牛犊不起身。他用棍子打,牛犊也不动。他抓住牛犊的前腿朝旁边猛地一甩,突然发现屠刀竟在牛犊的身下。他这才明白,原来是小牛犊把屠刀藏了起来。
这幕牛犊救母的情景令他非常感动,他用颤抖的手给母牛解开绳索。小牛犊从地上爬起来,走到母牛面前,用脖子蹭着母牛。就在母牛身边,小牛犊前腿朝屠夫跪了下来……从此,屠夫不再杀生,并信奉了佛教。
修习慈心与悲心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除了慈心不杀之外,在生活中坚持修习慈悲心,也不失为广结善缘、增长福慧的良法。
慈心修习:取众生健康、快乐的境相为所缘,由衷祝福:愿你无敌意、无危险!愿你无精神的痛苦!愿你无身体的痛苦!愿你平安吉祥……反复练习,直到心中现起平静的友善、快乐。
悲心修习:取众生被杀害时的恐惧、忧伤、哀嚎、挣扎等痛苦境相为所缘,真诚祝福:愿你脱离痛苦!愿你远离杀戮!愿你平安喜乐……一次又一次地祝福,直到心中现起平静的柔软、喜悦。
白居易有诗:
好生之德本乎天,
物物贪生乐自全。
我要长年千岁祝,
不教物命一朝延。
让我们一起学习白居易居士爱惜物命的慈悲心,日日将修道、行善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无有忧恼,身心安乐!
南无阿弥陀佛!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如瑞法师
- 上一篇: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坚持,一定可以成功!
- 下一篇:吃素即是戒杀行善,戒杀的十种利益
- 如瑞法师:烦恼从哪儿来?
- 如瑞法师:把苦难当成老师,苦难皆是助道缘
- 弘一法师/庆裕:常发一颗慈悲心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如瑞法师:怎样增进智慧和珍惜福报?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 如瑞法师:修行人要勤求佛道,远离放逸,把当下价值最大化
- 如瑞法师:以欢喜感恩的心,恭迎药师佛圣诞日
- 如瑞法师:生病了该怎么办,怎么面对疾病?
- 仁德上人:世间不能缺少的就是慈悲心
- 如瑞法师:修学佛法,要大胆的亲近善知识
- 如瑞法师:自律管好自己,慎独切莫放逸
- 如瑞法师:留心观察、用心感知,生活中充满了感动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烦恼从哪儿来?
- 如瑞法师:把苦难当成老师,苦难皆是助道缘
- 慈庄法师:人有三事胜过诸天
- 慈庄法师:为什么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回向的意义
- 慈庄法师:阿难问佛陀的四个问题
- 白云禅师:无明的突破是否牵涉所知障?
- 白云禅师:福德与功德有何差别?
- 白云禅师:“法相假立”的法义是什么?
- 证严法师:善是什么?
- 一诚法师:为什么嗔心“第一难治”,如何治嗔恨心?
- 本源法师:善的标准是什么?
- 弘一法师/庆裕:心地坦然才能恰到好处
- 如瑞法师:发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离目标
- 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
- 济群法师:世上没有坏人坏事会怎样?怎么才能包容所有人?
- 静波法师:突破就会升华而解脱 否则即被束缚和困扰
- 仁清法师:什么是诽谤正法?
- 静波法师:皈依三宝减轻业障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仁清法师:怎样念佛号才得力?
- 本源法师:学佛次第很重要 必须注重闻思修!
- 广超法师:怎样理解“涅槃寂静”?
- 慧广法师: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善缘不断?
- 觉真法师:不是牺牲也非放弃,给与是一种生命力
- 杜一心:为什么达摩禅法在北朝受到明显排挤?
- 白云禅师:傲慢与偏见,学佛人要远诸傲慢,调整偏见
- 宗性法师:佛教说不能执著,是否意味着看淡甚至放弃努力理想?
- 广钦和尚:在家学佛,应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师/庆裕:做真实的自己
- 慈庄法师:行脚云游是什么意思?
- 觉真法师:放下不快乐就是快乐
- 觉真法师: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 觉真法师:有没有办法掌握未来?
- 觉真法师:你快乐吗?有没有试过不快乐?
- 慧广法师:错了怎么办?
- 崇慈法师: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广法师:生活感言,人生总有喜怒哀乐的
- 本源法师:至心精进,专注于目标,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师:老实念佛,重在一生坚持不懈忆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励:一个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如瑞法师]烦恼从哪儿来?
- [普洱茶]喝普洱茶能不能减肥?
- [禅宗文化]释契此《插秧诗》的禅意
- [哲理故事]千锤百炼,雕塑完美的自己
- [佛经故事]心是人生的方向标
- [佛与人生]广结善缘带来好人缘
- [佛学常识]“水陆法会”最早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 [如瑞法师]把苦难当成老师,苦难皆是助道缘
- [红茶]红茶有养胃暖胃的功效吗,胃寒的人可以喝吗?
- [禅宗文化]良价《悟道诗》的禅意
- [人物故事]一祖摩诃迦叶尊者的故事
- [哲理故事]跨越心障,把握命运
- [佛与人生]什么是贪心?
- [佛学常识]什么是水陆法会?
- [星云大师]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的解释
- [红茶]红茶和绿茶的功效一样吗?
- [禅宗文化]石头希迁的禅风对后世有何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