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禅宗 > 禅宗文化 >

良价《悟道诗》的禅意

[禅宗文化] 作者:吴言生/辛鹏宇 [投稿] 放大字体 正常 缩小 关闭

\

悟道诗

〔唐〕良价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

【作者】

  良价(807—870),会稽诸暨(今属浙江)人。唐代曹洞宗开山祖师。晚唐禅宗大师,曹洞宗创始人。在江西洞山传授禅法,其弟子本寂在曹山说法,后人称为曹洞宗。

【译文】

  切忌不要从别人那里来寻找,

  愈求愈远乖离了真正的大道。

  我独自前往走在追寻的路上,

  在在处处都能看到它的容貌。

  它如此庄严正是原本的自己,

  我如此卑污与他还不能相比。

  应当这样来体会本我与大道,

  才契合纤尘不染的自性如如。

【禅意】

  洞山禅师有一天乘船过河,看到河面上映着自己的影子,豁然有所省悟,就作了这首诗。洞山的悟道经历和这首诗遂成了禅门佳话。

  诗中借谈形体与影子的关系来表示对真我、佛性的体会。影子代表本体界的我,形体代表现象界的我,本体不能离开现象寻求。

  “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追寻真我的开悟,必须从自己的亲身历炼中得来,切不可向别人去寻求。如果不内求自己而外求他人,就会与真我越来越远。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正因为能独自担当,奋然前往,去寻求真我,才能处处见到真我的本来面目。“渠”,在古汉语中是“他”的意思。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真我、自性是修炼到了极至的状态,它包容了我;而“我”尚有形体之累,俗事之缠,距离真我还有距离,不能与它等量齐观。佛性在凡不减,在染不迷,在尘心、俗心之中,但尘心、俗心并不是佛性。修行,就是一个超凡入圣、转染成净的过程。

  “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必须这样来领会,才能契合如如不变的真我、自性。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