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秀《身是菩提树》的禅意
身是菩提树
〔唐〕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作者】
神秀(?—706),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中国禅宗北宗的开创者。少习儒学,博学多闻。后出家,师事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深得器重,被尊为上座。弘忍圆寂后,在湖北荆州玉泉寺弘法。九十多岁时奉诏入京传法,为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所尊崇,时称“三帝国师”。他在北方主张渐修禅法,被称为“北宗六祖”。
【译文】
身体如清净菩提树,
心灵如明亮妆镜台。
要经常把它来擦拭,
莫让它沾惹上尘埃。
【禅意】
五祖弘忍为了选拔接班人,让门下众徒各作一偈。神秀写成此偈,成为北宗禅的标志。禅宗史上说北宗主渐修,影响最大的就是这首诗。
“身是菩提树”,菩提树是一种常绿乔木。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获得觉悟。这句是说身体是修炼的基础,所以要好好持守戒律。一个沉溺于欲望的身体,很难承载一个安宁纯净的心灵。
“心如明镜台”,明镜台就是梳妆台。梳妆台上放着镜子,所以称为明镜台。爱美的女性会把梳妆台整理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里比喻没有灰尘污染的心。意思是要像保持明镜台的清净一样,来保持心灵的清净。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用什么来净化我们的身心?污染我们身心的灰尘是贪、嗔、痴三毒,所以要用戒、定、慧三学来净化三毒。佛教说:“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要不断修习戒、定、慧三学,来净化我们的生命。净化了尘埃的生命,就是纯净的生命,觉悟的生命。修行的关键在于修心,所以要经常擦拭明镜台,在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到六尘时,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所污染,就是“莫使惹尘埃”。可见,要想成佛作祖,必须刻苦修习,方可修成正果。这就叫:“勤修戒定慧,对治贪嗔痴。”但这个过程,是相当艰难的,用禅宗的话来说,就是“生处变熟,熟处变生”。“生处变熟”,是把过去熟悉的贪、嗔、痴尽量拂拭掉,这是“难舍能舍”。“熟处变生”,是把过去陌生的戒、定、慧尽量来实行,这是“难行能行”。这种修行的方式,也叫做“逆水行舟到源头”,逆着贪、嗔、痴之流而上,打破我们思维的惯性,回到纤尘不染的生命源头。
这首偈子通过形象的比喻,把长期的、不间断修行的重要性揭示了出来。为什么要坚持长期的、不间断的修行?因为“凡夫”就是“反复”,所以长期的、不间断的修行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是这首偈子的深刻意义之所在。但纵然是这么好的一首偈子,弘忍看了之后,认为神秀的修行也只是到了门坎,还没有登堂入室,就没把衣钵传给他,而是传给写了另一首偈子的慧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上一篇:拾得《出家要清闲》的禅意
- 下一篇:慧能《菩提本无树》的禅意
- 佛说人生哲理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 维摩诘所说经原文
- 这样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学打坐的正确方法
- 禅宗小故事十三则
- 神奇的求财方法
- 马祖道一:想尽办法令弟子开悟
- 《信心铭》释义
- 禅宗公案大全
- 禅修打坐时是睁眼好还是闭眼好?
- 令人开悟的佛教禅诗一百首!
- 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战胜心魔?
- 《金刚经》的十大威力
- 景德传灯录
- “即心是佛”的参禅之道
- 慧可断臂求法是真的吗?二祖断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禅宗慧能大师的一生
- 打坐导致性欲冲动,怎么办
- 临济宗历代传人
- 十恶八邪
- 看别人不顺眼是自己修养不够
- 《禅门日诵》简介
- 千休万休皆不如一休
- 参透生死令人动容 圣严法师圆寂前曾拒绝换肾
- 禅定境界分别为哪九个层次呢?
- 佛教中的禅宗五祖是谁?禅宗五祖弘忍大师介绍
- 佛家经典禅语
- 一生绝不能做的两件事
- 心口不一 贵耳贱目
- 马祖道一:对佛像吐痰也是菩萨境界
- 指月录
- 野狐禅公案三则
- 庞蕴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寸土立足
- 听鸡蛋和你讲话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这些动物和这条虫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绝情”度贫母
- 禅宗七祖
- 神秀《身是菩提树》的禅意
- 百丈怀海为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慧能《佛法在世间》的禅意
- 农禅制度如何适应了小农经济?
- 寒山《嗔是心中火》
- 无名尼《悟道诗》的禅意
- 祖钦禅师《山居》的禅意
- 王维《过香积寺》的禅意
- 慧能《菩提本无树》的禅意
-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的禅意
- 寒山《吾心似秋月》的禅意
- 丛林之中“天下为公”体现在哪?
- 守安《南台静坐》的禅意
- 清规之下僧人每日应怎样行住坐卧?
- 为什么有的禅堂里不供佛像?
- 王安石《游钟山》的禅意
- 从哪条路可以走出山?随流去
- 沙弥夜游
- 憨山禅师怎样论述三教融会?
- 高与远,无德禅师开示学僧
- 一喝有多重,苏东坡与承皓禅师
- 南阳慧忠国师说心与性
- 自伞自度,参禅学道要靠自己
- 文殊现身,文喜禅师与文殊菩萨的公案
- 到了龙潭
- 不能代替,开善道谦禅师的公案
- 惟宽禅师说我不是众生
- 我也可以为你忙,佛光禅师和克契禅僧的公案
- 云居晓舜禅师“古镜未磨”公案
- 杨歧派如何得名,有何主张?
- 还好有我在,云岩禅师和道悟禅师的公案
- 佛祖!佛祖!
- 佛陀叫黑指婆罗门放下什么?
- 不信是真谛,南阳慧忠国师的公案
- 克勤运用了哪些儒家思想解释佛的生死义?
- 寿州道树禅师以不变应万变
- 一与十,龙潭崇信禅师与天皇道悟禅师的公案
- 老僧何似驴?
- 偷不去,良宽禅师和小偷的公案
- 归宗智常禅师锄草斩蛇的公案
- [证严法师]什么最美?什么最乐?
- [禅茶]乾隆如何以茶养生?
- [禅宗文化]神秀《身是菩提树》的禅意
- [哲理故事]面对诱惑,放下欲望才能不丧失心智
- [佛经故事]悟达国师和人面疮的故事
- [佛与人生]随遇而安
- [佛学常识]什么是大势至菩萨,他有何德能?
- [证严法师]善是什么?
- [花茶]春季有针对性地喝花茶,能改善体质和肤质!
- [禅宗文化]百丈怀海为何“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 [哲理故事]清心寡欲,淡泊名利
- [佛经故事]愚人食盐喻
- [佛与人生]无壳蜗牛
- [佛学常识]大势至菩萨的形象如何
- [一诚法师]为什么嗔心“第一难治”,如何治嗔恨心?
- [黑茶]四川边茶分为几种?
- [禅宗文化]慧能《佛法在世间》的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