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道
在开始今天的分享以前,请大家先问一问自己:我在不在这里?我的心还在不在这里?有的人会习惯性地看一看手机,认为虽然我在看手机,但是老师说的话似乎也都听见了。其实是你的耳朵听见了,你的心并没有听见,你的心住在手机里。如果在做事的时候总是注意着手机,那就不能够专注,当我们不专注的时候,六根都在分别运动,根本就没有被收摄住,也就不能使我们做成什么事情。所以,大家来这里听课的一个大前提就是“专注”。
散乱在外的意志毁灭我们的根性。就像老子所说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因此,我在课内课外最强调这一点,就是随时觉察,随时专注。
专注地学习,更要专注地去做,要把知行统一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也正是“专注”要求我们,做一个有心的人,做一个有爱的人,做一个理解生活的人。
那么,生活又由那几个部分组成呢?我们今天就从生活中最基本的家庭、事业、幸福与和谐的人际关系这几个方面来共同分享生活的“道”,生活的规律。
一、家庭祥和之法——宠爱与敬重
我们的汉字是象形文字,它总是表达着一定的意思。“家”这个字是一个屋顶,下面住着一只小猪。这和先民的畜牧习惯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我们也可以对这个字做一个譬喻:“家”这个字也在告诉我们,一旦回到这个被称作“家”的地方,我们就要像小猪一样快乐地生活。抛却所有的烦恼,撕下一切的人格面具,做回真实的自己。
但是为什么经常有人会说,他不想回家呢?因为有的男人一想到要回家,或许就会想到家里有一只母老虎,凶巴巴的,一言不和,便会鸡飞狗跳。女人们也不想回家,一回家冷冷清清的,要做饭,要收拾屋子,要带孩子,哪有单身的时候那么轻松呢?这样,双方都觉得回家就是负担,都不愿意回家,慢慢的,这个家也就散了。
《易经》将男人比作天,女人比作地。于是很多男人就自以为“天”就是应该高高在上的,所有的事情都理所当然应该由女人来做,“天”怎么能够沾手尘俗呢?这当然是傲慢的偏见,是一种误解。男人是天,既然是天,就要担负起天的责任来:包容大地,照顾好大地。所以,男人对女人要“宠”。不要总是觉得女人做家务、带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你工作,她也工作;你是在父母的宠爱中长大的,对方也是一样的。当你要指使女人干活的时候,多想想结婚前你所做的誓言,要体谅她,照顾她。女人将自己最好的青春给了你,陪伴着你,所以不要去苛责对方,而要把对方当作另一个自己一样地去爱。
那作为女人呢?女人作为大地,就要永远仰视着天,认为你的那片天是最好的,正是最好的,你当初才选择他。选他就要敬重他,不能因为对方有某些缺点或陋习就不断地抱怨他、指责他,不能总是说别人挣多少钱,他挣不到,就是无能。这些话是很伤人的。按照这种逻辑,是不是比尔盖茨的老婆还要去指责比尔不如奥巴马拥有实权呢?人与人天然地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无论你是丈夫是清道夫还是总统,他都是你选择的那一片天。
这样,男人宠着自己的女人,女人敬着自己的男人,家庭才能够和睦安详。反之,如果天与地颠倒了,阴与阳失衡了,家庭便会产生种种不幸。
质而言之,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的个性。如果总是希望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重新塑造对方,最后必将导致破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短长,有自己的特性,切不可揠苗助长。对另一半是这样,对孩子也是这样。
第二,要理解与包容对方的缺点。若是以自己为衡量万物的尺度,你问一千遍,得到的答案永远都是你对他错,你撞到桌子是桌子放的位子不好,撞到别的车是因为对方不懂开车,撞到别人时因为别人没长眼睛。谁都不是神,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包容对方,理解对方。怎样能够包容和理解呢?那就要求你能够有更宽广的格局。如果你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上用更开阔的视野来面对生活,就不会再为眼前的柴米油盐,为当下的是非成败所左右了,也就能够达成你的梦想。我们不要总是去羡慕别人,觉得别人做什么都能轻易成功,自己却要走那么多的弯路。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有自己的成功方式,也有自己所理解的那种幸福理念,仅此而已。
我们佛教所说的“佛”是什么呢?他不是专指一个人或者一尊像,我们更倾向于认为,佛是你心目中所渴望达到的那种圆满的状态。因此,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是有差异的,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你如果想让家庭和睦,那么达到和睦的状态,你便成为佛。那么一个家庭何以能够和谐呢?很重要的就是大家要相互谦让,要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为什么要讲这些问题呢?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更高远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面对生活。否则,只是因为社会的压力、舆论的影响、财产的牵连、孩子的束缚而走在一起,不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这样的家庭又有什么意义呢?
真正成功的事业、幸福的人生、美满的人际关系,第一步都应该从家庭做起。那么如何从家庭做起呢?首先要改变的就是自己的心念和思想。比方说,你以前总是觉得对方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那你现在就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对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为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们都应该要感恩,要珍惜,不要等到家庭瓦解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汪曾祺曾经写过一则故事,叫做《螺蛳姑娘》。一个单身汉从水里打捞起一个晶莹剔透的螺蛳,他觉得非常喜欢,就将螺蛳养在自己的缸里。从那以后,他每天回到家的时候都会发现饭菜已经做好了,而且非常美味可口。他本来以为是邻居们帮他准备的,但是邻居都否认了。他觉得非常奇怪,于是有一天提早回家在门口偷看里面的情况。他看见一个美丽的姑娘从螺蛳里款款走出,帮他准备饭菜。他冲进门去,抱住了那个姑娘。他为了防止姑娘回到螺蛳中,就把螺蛳的壳藏了起来。后来,他们就结婚了,并且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但是,生活滋长了他傲慢的情绪,他越来越觉得螺蛳姑娘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他对她颐指气使起来,然而螺蛳姑娘很大度,没有放在心上。有一天,男人在逗他们的孩子时居然敲起了那个螺蛳壳,一边敲一边说:“笃笃笃,你妈是个螺蛳精。”螺蛳姑娘感到非常生气,于是就回到了螺蛳里,再也没有出来。那个男人因为自己造下的业,很快就衰老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家庭中的相互尊重有多么的重要。如果对于另一半的态度总是轻慢的、侮辱的,那怎么能够维持一个家庭呢?
从另一个角度讲,西方有一个哲人曾经说过:“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无尽的包容。”深深的理解不是流于表面的,不是说当他成功的时候就理解他,当他失败了就不理解他了。深深的理解是要去理解对方的每一个习性,每一时的情绪。理解了,然后去包容。当对方的语言像长矛一样刺伤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能将自己化为一潭水呢?不要去计较,不要去憎恨,家庭才能够和谐。
如果有人骂你是一头猪,你真的是一头猪,才会生气;如果你是一个人,那为什么要生气呢?为了语言的谎言而生气,那多不值得呢?
为什么在家里,你的嗔火会那么容易被点燃呢?比方说,对方说你是懒虫,你说对方是泼妇,然后就大吵起来。这正是因为你们了解对方的弱点,刚好说了对方的弱点,这样,嗔火一点就燃烧起来。所以,我们说要包容对方,了解对方不是指责对方的理由,而是包容和理解的基础。
同样的一张嘴,他既可以说你貌若天仙,也可以说你年老色衰。为什么前面这句话会让我飘飘然,而后面那句话会使我受伤害呢?同样一张嘴一张一合,为什么会说出那么不同的话,对我们造成那么大的影响呢?如果我们总是放不下这些话,就会一直被别人所牵制,像木偶一样,没有自己的生命。如果你自己的内心丰足,那么就不会受到这些外在的影响,你会坚持自己的道路,坚守自己的信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一个美满的家庭,其中一定有包容与接纳的信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由严歌苓的小说《继母》所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叫做《幸福来敲门》,里面所说的情节非常地贴近生活。电视剧表现了一个继母如何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坚持和付出来寻找自己的幸福,真的很有意思,很让人感动。她之所以能找到幸福,就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对于幸福的渴求。这样,一旦遇到不幸的情况,她也能够将其转化为幸福。
虽然作为一个出家人,我们无法组建自己的家庭,但是我每天都要接受很多在家的朋友关于家庭问题的咨询。当他们遇到问题来问我时,我就会把自己对于家庭的理解告诉他们。甚至有一次,我还去幼儿园,对那些幼儿园老师讲如何教育孩子。
很多父母都会觉得孩子非常难教育,他们总是想要把自己未竟的梦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自己想要学钢琴没学成就让孩子学,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就让孩子学书法。他们没有考虑过孩子自己是不是喜欢,到最后,孩子就会觉得父母根本就不爱自己,总是强迫自己做不想做的事情。这样,不但孩子学不好东西,而且家庭的和谐也就被破坏了。只有根据孩子的兴趣来引导他,才能教育好孩子。不要时时想着要把他培养成一个样样都行的人,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短长的。
二、事业成功之法——愿景与专注
其实你们做企业也是一样的,也要问问自己,我真的喜欢我所开的店,所做的企业吗?这真的能使我废寝忘食而为之拼搏吗?没有这种喜欢,就很难专注,不专注就很难成功。只有当你发自内心地喜欢一个工作,才会连做梦也想着如何做好它,那又怎么会有不成功的道理呢?
所以,当一件事情总是做不成,开店总是亏本,这时候,我们不能怪别人,要怪只能怪自己,怪自己的心念还没有改变。当心念改变了,你就会发现原来充满棱角的地方,现在就像一潭静水;原来阴云密布的荆棘小道,现在变成了阳光明媚的康庄大道。
过河的方式远远不止一种,为什么我们偏要弄得全身湿透而不肯沿着河岸绕一个弯呢?这就是所谓生活中的智慧了。当我们圆润婉转地运用自己的思维,达成自己的理想非常容易,但是当我们一直处在僵化的思维状态时,到处都是铜墙铁壁。
智慧是什么?转一个观念,换一种活法,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寸步难行。你能包容别人,你就能得到别人的尊重;你能理解别人,就能得到别人的接纳。
生活真的很简单,不是别人给你的,而取决于你自己的作为。当我们来上一节课,不要期望老师能够开示给你什么灵丹妙药,使你能够在一瞬间立地成佛。只有当你自己一直都在向着那个方向努力,心里想的都是怎么样能够达成某种状态的时候,老师一句不经意的开示也能够使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不要期望在没有渐悟的情况之下突然灵犀一点,成为圣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任何事情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按照我们佛教的说法,每一个人成佛都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要经过反反复复的修证,也就是自己内在的提升,才能够最终达到圆满的结果。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稻盛和夫将他一生的经验总结成书,他将自己的成功简简单单归纳为八个字:正念、利他、福德、坚持。
“正念”。发正念一心为客户着想,而非抱着讹诈他人之财的心态来从事自己的事业。如果客户来到你的店里,你心里想的是如何把他口袋里的钱都骗走,他还会再来吗?客户之所以会再次光顾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你以自己的真心带给了客户他所需要的东西,为他的需求考虑。至于你的利益,这是隐藏不见的,当你对他付出了,为他带去了他要的东西,同时也就很自然地实现了你自己。
“利他”。利他就是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看上去似乎付出了你所有的东西就是吃了亏,但是实际上,莫大的福报就体匿在利他之后。我们所针对的群体有怎样的需求,他们的需求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出家人说修行成佛的整个过程中所要坚持做的就是利他,要不断地施舍,以各种形式施舍,如果你没有钱,那你还可以布施自己的技术、心态、微笑等等,这个付出的过程是最重要的。
我五年之前来到嘉兴香海禅寺的时候,大家可能无法想象,这里只有一间很破旧的房子而已。周围都是农田和荒草,根本没有人知道这里原来还有一座寺院。在这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我们投入了近六千万的资金来完成一期工程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每做一件事情,就会不断地问自己,我打造这个平台究竟是为什么?我所做的这件事情应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利益别人?你们手上的这本小册子是我们三年前编印的,在这三年中,我们印刷结缘了八十九万册之多。这期间,无论是谁,只要打一个电话来问我们要这本册子,我们就会无偿地寄给他。有些朋友说,在这三年中,这本小册子从来没有离开过他的口袋,每当他心情颓废、犹豫不定的时候,他就会打开这本小册子来翻看,每次都会有所启发。我们要向我们的共产党学习。学习什么?就是“为人民服务”。只要别人有这个需要,我们就要帮助他做心灵的建设,这就是利他。
“福德”。我们知道,一个企业如果要经营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要有人才。那么人才是靠什么来吸引的呢?是文化。企业文化的背后又是什么呢?是企业经营者的使命感和价值观。那么什么样的人会有正面的使命感和积极的价值观呢?就是有福德的人。我发现那些成功的人,他们的身上好像有一种气,这种气会让你感到,与他在一起,你会有一种很阳光、很喜乐的感觉,会觉得自然而然地被他所感染。这种人的身上兼有福报和德行。
“坚持”。我们在做事情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挫折,有的时候,挫折可能会使你看不起自己,甚至失去方向。这个时候,你就应该时刻拿出原先的目标提醒自己,在出发时,你所设想的样子。五年之后要做到什么程度,十年之后又是怎样。事业要有方向,人生要有计划,这样,每一天你都会充满了使命感。如果你真的这样做,就不会今天去和朋友打麻将,明天去和同事泡酒吧了。这些道理讲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要做到却非常难。我们时常容易向生活妥协。自己远大的愿景在生活中渐渐地淡化,我们会安于每天平静的、一成不变的生活,躲在温暖的被窝里而忘记了自己的使命,在安逸中沉默或者死亡。所以,不要让自己的心躺进一张温床,要一直提醒自己努力前进,不要停息,等你止息的时候便迎来了死亡。
我的房间的面积是二十平方米,但是三面墙壁上全部放满了书。读书就像做事业一样,你也必须告诉自己,我这个月必须读完多少书,今年必须读完多少。如果你发现,读这本书索然无味,你就可以大声地念出来,在念诵的过程中,往往就会产生非常不同的感受。不要遇到一点不懂的地方或者一些艰涩的言辞就停止读书。
读书是一辈子的事情。一个爱读书的人,他的心是饱满而坚实的,他不需要追求过多的外界刺激,就可以达到喜乐和丰盈的状态。我们知道,有一些著名的作家,他一生都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甚至十几年时间都是窝在自己的书房里足不出户,但是他的作品向人们呈现的世界却是巨大而完整的。这是什么在支持着他们呢?就是书籍。书籍与他们的心灵实现了无分别的对接,这个时候,他们不再需要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声色娱乐之中。
如果你觉得自己很忙,没有时间,就强迫自己放一本书在自己的口袋里,随时随地阅读。不要认为哪些知识与自己无关,就不去阅读。这个世间的知识,没有一样是和你没有关系的。农民种地的知识和你有关系,工人炼钢的知识也和你有关系。那些作家本身是个学者,但是他也能够把一头牛、一匹马写得活灵活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学习。我自己虽然是一个佛教徒,但是也读《圣经》、《古兰经》,因为闭门造车的求知方式会使人在盲目中相信,在盲目中妄自尊大,这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的事业也就是这样,首先要确立一个无所局限的愿景,然后按照这个愿景发正念,依正道,行正事,得正果。如果要问事业成功的秘方,那便是不断地把自己推到悬崖边,拒绝安逸,以不屈的信念来实践自己的愿景,不要彷徨,不要犹豫,不要放弃。
三、人际和谐之法——感恩与回馈
你们来这里三天,认识了多少人呢?三个、五个,还是十个人呢?人际关系的问题时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时时都要学会面对。
组织行为学中,有一个理论,简单来讲就是那些聚集在你周围的亲戚、朋友、家人,因为与你的人际圈非常近似,因此在你遇到涉及人际调动的问题时,往往很难帮助你。当你要调换工作或者寻找新的学习环境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真正能够帮到你的实际上是在你的密切人际圈之外的那些相对不太熟悉的人。他们与你的人际关系差异比较大,可能反倒可以帮助你。因此,所有在不经意中认识的人,都是非常重要的。
以这个理论来说,谁对你的帮助会最大呢?正是与你敌对的、不和的人。因为你们的差异性最大,当你试着和这些人交往的时候,你的能量才能得到最大的激发,你也方才能够超越自己。所以,越是敌对的人,差异性越大的人,你越要想尽办法靠近对方,向对方学习。
还有一点,要尽量与比你优秀的人交往。从他们身上,你可以更加快速地进步。为什么我要让大家看书?因为每一本书都是最优秀的人,最有远见卓识的人所做的总结,看书就等于在和伟大的人进行交往。不看书的人,等于失去了一半的人生。
当你周围的人越多,所结的缘分越多,你身边的磁场就会越强大,你的人生也就更容易成功,更容易获得幸福。
既然这个世界的一切莫不是与你相关的,那么你就要学会感恩。在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要学会感恩。做老板的,首先要感恩自己的员工,感恩员工的家庭,感恩你的客户,感恩你的竞争对手,感恩工商所。
有这样一个故事,以前,德国有一个犹太人,他的邻居是一位纳粹党的年轻人。那个犹太人每天早上碰到年轻人,都会跟他打招呼,但是年轻人从来没有理过他。后来二战爆发,犹太人被抓进了集中营。有一天,纳粹党人受到上级命令,要枪毙集中营里的十个犹太人。执行任务的就是那个年轻人,他逐个点数犹太人,当他点到那个犹太邻居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跳开了他的名字。于是,那个犹太人免于一死。这是什么?这就是因果。你总是不能够知道,自己今天所做的哪一件事情的结果会在哪一天以何种形式回馈到自己的身上。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不要总是和人过意不去,你只要把自己的心敞开,一切的问题就都能够迎刃而解。
有一次,一个义乌的老板跟我抱怨说:“现在的员工真难管理,现在的客户真难维系。”其实,他在跟我抱怨的时候,身价已经有几个亿了。我跟他说:“你一定要记住这句话:你的钱来自于哪里,你就要想尽办法回馈它。”你回馈地越多,就会得到越大的福报。你一定要记得回馈每一个给过你帮助的人。不要认为这个人以前帮过我,但是现在没用了,就不再理他,这样,你的路就会越走越窄。这句话是事物存在的一个基本原理,这就是感恩,这就是付出。
一位律师的太太曾经跟我分享了一个思想。她说,当她和她的先生以前走投无路的时候,有一个人帮助了他们。后来,她先生也以各种方式回报了那个人。但是回报之后,她的先生就说:“我们现在已经回报了他,那就不必再和他接触了吧。”他的太太这时候就说:“当一个人帮助了你,他一生都是你的恩人。”这句话真是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如果在你的人生中,时时都有这样感恩的心,那么就不愁身边没有人来帮助你。
感恩就是一种力量,感恩就是持久的灿烂,感恩就是无局限的视野,感恩就是无限的付出带来的广大福泽。
一个心怀感恩的人,家庭美满和谐,事业左右逢源,人际通达无限。
因此,一个员工,不管他在你的企业是做一个月,还是十年,他都是你的有缘之人,我们都要学会感恩。感恩他在这里继续工作,也要感谢他的离开。员工的离开可以带给你反思,经过反思,你将得到更快地成长。
我自己也在做管理。我们每一天早上都有晨会,每天晚上都有养息香分享。分享什么呢?分享自己感恩的心,分享自己美好的感受。在这样的分享中,人与人的关系会变得非常融洽。
四、人生幸福之法——心量与惜福
我们都渴望幸福。许多人觉得幸福离自己很远,但是我觉得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这并不是顺境中的人所说的话。我认为,幸福有一个基本的要素,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也不是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而是一个人的心量。
人心就好比是水。如果你的心只有一杯水那么大,那么即使是一粒小石子投进去都会掀起涟漪;那么如果你的心像大海一样广阔呢?即使是一艘船在你的身体上行驶,你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会那么惊恐呢?一旦生意上亏了钱,或者在家庭生活中遇到什么麻烦,就会怨天怨地,觉得生活欺骗了你呢?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次好不容易得到了一副球拍,我特别地珍惜和喜欢它。后来,它不小心被弄丢了,我好几天都睡不着觉,一直在自责,一直在反思这件事情。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从前的那件东西早已经是无关痛痒了。那么今天的事情对于明天的你来说还不是一样的吗?一家店倒闭了,一个店长离开了你,你的家庭出现事故了,这些事情对于今天的你来说都是一件大事,那时间再推二十年呢?这些事情还是一样要消失在时间的流中?那么为什么我们今天会难受,会寝食不安呢?
当你用这样的思维来面对人生的时候,你就会好好地来面对每天所做的事情,不会再懈怠,也不会再有怨怼。记住,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组合就是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一去无返,明天尚未到来,因此,今天就是最重要的时刻。
当你把你所要打扫的地方整理得近乎完美,把你的店面经营地齐齐整整,你就会觉得很快乐,很幸福。这种幸福来自于哪里呢?就来自于你自己的心。因此,要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活。
我坐飞机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误点,那我就安静下来看自己的书,早到晚到目的地有什么差异呢?安坐于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何必要抱怨呢?当你抱怨的时候,就会加快心的毁灭,还不如接受,一旦选择接受,喜乐和幸福就会回到你的身边。
不要认为别人总是比自己好,因此就羡慕别人。要时刻地学习欣赏自己的状态,幸福就会接踵而来。别人问我:“当和尚有什么好?不能吃肉,不能喝酒,也不能结婚。”我说:“当你晚上想睡觉,你的伴侣想看电视;或者你想看体育,她想看娱乐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像我这样自由自在的有多好了!”这不是劝你们出家。只是想让大家知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当你生病的时候,你的伴侣会给你倒茶、吃药,会照顾你,不是吗?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差异性而展现的,因此完全不必去羡慕别人。你开十万的车,别人开一千万的车,不都是一个代步工具吗?当你去羡慕别人的时候,你就成为别人的奴隶,别人就成为你的主人。
你甚至可以去观想一下,所有自己珍惜的东西都失去的时候,会怎么样?如果失去了权位要怎么办?失去了金钱要怎么办?失去了亲人要怎么办?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要怎么办?当你把这些问题都思考过以后,你就会知道,人生的究竟意义。就不会再盲目地去羡慕别人,去追索那些根性虚无的东西了。这时候,幸福的指数就会乘以倍数地增加。你就会感到人生天大地大。
人生中一切的痛苦都是自己造成的,没有其他的原因。
所以,我们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要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东西。回家以后,试着去干那些脏活、累活,不要把这些事情留给自己的另一半了。试一试,生活就会变得非常不同,原来那种挑剔的眼光马上就会消失了,你也马上就会认识到别人的付出。
这就是幸福的法则:打开心量,珍惜生活。
无论是在家庭、事业、生活、人际交往当中,都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高,不要时时以自己为中心。当你把自己看得越低,越是谦和,越是像水一样地柔和,你人生的深度就会越深,你的人生也就会更加精彩。
- 济群法师:安贫乐道和不思进取的区别是什么,如何正确理解?
- 如瑞法师:留心观察、用心感知,生活中充满了感动
- 仁德上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把握自己的内心不出差错呢?
- 印光大师:大丈夫除了有生活计划,更应该有往生计划
- 宗性法师:生活在感恩的世界
- 星云大师:维护生命的存在才是勇者
- 梦参法师:在日常生活当中要随时地观照自己的念头
- 大安法师: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中,信佛和不信佛的人有差别吗?
- 星云大师:出家生活容易吗?要如何适应?
- 延参法师:生活是要把握好内心的光明、力量和阳光
- 大安法师:明知言行有错可在生活环境中难以改变,怎么办?
- 法藏法师:生存跟生活生命的层面有所冲突,佛弟子该如何调适?
- 界文法师:如何在生活中实践慈心?生活化的慈心
- 延参法师:生活是什么?自在是什么?困难是什么?
- 大安法师:年轻、身体和生活事业都好,念阿弥陀佛会来接引吗?
- 界文法师:在日常生活中皈依佛法僧三宝
- 能弘法师:如何自利利他?学习菩萨的修行与生活
- 能弘法师:出家人的生活很苦吗?有苦有乐
- 清净法师:菩提心如何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 正如法师:娱乐工作 娱乐生活
- 星云大师: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正如法师:念《心经》比《大悲咒》更好吗?
- 印光大师:安士全书白话解
- 净慧大师:净慧法师《楞严经》浅译
- 星云大师:星云大师谈《心经》
- 文珠法师:妙法莲华经
- 大寂尼师: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读诵《地藏经》吗?
- 仁清法师:听说诵大悲咒对鬼不好,请法师开示
- 星云大师:解读普贤菩萨十大愿王(附普贤行愿品全文)
- 圣严法师:关于灵魂与鬼的终极真相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金刚经
- 惟觉法师:修行人应做到的三大精进
- 心律法师:吃亏是福
- 梦参法师:梦参老和尚讲地藏本愿经
- 心律法师:什么人与佛有缘?
- 文珠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星云大师:千江映月
- 虚云法师:多诵读《普门品》和《地藏经》
- 星云大师: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达摩祖师:《破相论》原文
- 永明延寿:宗镜录
- 正如法师:诵心经比大悲咒功德大吗
- 净善法师:净善法师:看风水与算命能否改变命运?
- 大安法师:无量寿经
- 未知:星云大师讲解
- 正如法师:梁皇宝忏 慈悲道场
- 明空法师:明空法师:《心经》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师:不科学的求子秘方,但是很灵验
- 星云大师: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师: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
- 净界法师:打坐的时候该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师:《大悲咒》的九种世间利益
- 正如法师: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缦衣吗?
- 印光大师: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缘,有个简单方法
- 星云大师:人死后生命是怎样的?
- 星云大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 大安法师:大安法师讲解
- 明安法师:把握当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师:天为罗帐地为毡,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净慧法师:净慧法师:《妙法莲华经》浅释
- 如瑞法师:身外之财终舍离,所造之业如影随
- 静波法师:佛法的中道观
- 济群法师:明心见性是怎么来的?利根是天生的吗?
- 如瑞法师:佛性不分南与北,为人不与比高低,广修福慧获法喜
- 本源法师:学习佛陀冥想静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吗?
- 静波法师:深着虚妄法 坚受不可舍
- 济群法师:人为什么要摆脱痛苦和烦恼,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师:出家人与在家信徒要保持距离,才能更好地度化众生
- 如瑞法师:什么是不善业,为什么要远离一切不善业?
- 明海法师:当业障现前时怎么办?随缘了业,究竟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面对喜欢吃喝玩乐,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师:每个人的福报都是自己修来的
- 本源法师: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 济群法师:佛教对世界的认识——因缘因果
- 如瑞法师:护念他人善用心,学佛慈悲须践行
- 本源法师:如何报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对佛最好的报恩
- 济群法师: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这八种圆满
- 本源法师:只有无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师:印光大师是后世佛弟子学习的榜样
- 理海法师:无论哪种供养,都离不开善用一颗欢喜的心
- 如瑞法师: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为、语言和心念
- 正慈法师:一人独坐、内心空闲,无甚杂思
- 本源法师:皈依三宝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
- 静波法师:跳出三界得解脱
- 济群法师:如何呵护发起普利众生的愿心,使发心不消退?
- 觉真法师:人与众生的关系,是佛教伦理的核心和主体
- 本源法师:每个念佛人在极乐世界都有一朵莲花
- 济群法师:佛教是宿命论吗,我们这一生的努力有用吗?
- 本源法师:为什么有人对佛法深信不疑,有人却生不起信心?
- 佛源法师:什么是外道?心外求法是外道
- 明海法师:学佛人多拜几个师父,去极乐的几率也就越大,对吗?
- 界文法师:为什么说皈依三宝就可以找到依靠?
- 星云大师:善事要尽心尽力去做,恶事则要毫不犹豫的断除
- 西行法师:佛号代表佛智与法界
- 忏云法师:一念净心的宝贵性!
- 道坚法师:佛教所说的业报是什么意思?业报的意思
- 西行法师:极乐世界的神秘面纱
- 梦参法师: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 梦参法师:地狱到底有多苦?都是自招的业报
- 天因法师:学法就是为了导正心念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