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上梁山”的真正“梁山”,应该是极乐世界

“逼上梁山”的真正“梁山”,应该是极乐世界

  其实人活在这个世间都是被逼的。小孩被大人和学校逼,天天被逼着学习、做作业,现在的小孩都被逼得很痛苦。大人就是被社会逼、被责任逼,被整个国家环境所逼,当然不学佛的人,也许还体会不到。

  我们之所以被逼,表面上是外部所引起的,根本原因还是在我们内心,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我怎么样,我怎么样,有这样自我的观念,在外部的环境,或者是有些需求,跟自我的需求有矛盾有冲突的时候,这个被逼的感觉就出来了。就是有些东西跟内心不融洽,不愿意接受,那就有被逼的感觉。

  其实人活在世间,从生到死,从死到生,生生死死都是被逼的。被逼着来到世间,最后是被逼无奈又离开这个世间。没有哪个是心甘情愿走的,都是被逼着走的。之所以被逼是因为我们都有一个“我执”,佛教里面有一个最大的概念就是“我执”,每个人都看重自我,那么自我越大,被逼的感觉可能就越强。所以佛教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要破除我执。破除,就是要把这个“我”放下,不断地缩小缩小缩小,小到最后没有了,那就解脱成佛了,就没有人能逼得了你了。

  而我们人活在这个世间,内心就有一个“我执”在,外部环境很多都跟我们心中所需要的事不一样,这个时候就会发生冲突,内心和外在不协调不统一,就有被逼的感觉。所以人都是在被逼当中活着,被逼无赖。有些承受能力差的,就自杀、跳楼、或者报复社会、伤害他人。那这就是佛法讲的业力,被业力所逼,由其造业,造了业之后又继续轮回,又继续在苦海里挣扎,佛门有一句话叫“苦海无边”,我们很多人都是因为被逼了之后去造业,造了业之后受苦,受了苦之后又去造业,又被逼,这就是恶性循环。那在这个世间几乎没有人能够逃脱这种被逼的感觉,人人都是被逼的。只有解脱的人,没有“我”的人,那就不会被逼了,谁也逼不了他,没有“我”的人你无法逼他,因为他什么东西都可以给你,什么都可以让,什么都可以舍。但是要达到“无我”非常难,所以有一个办法,就是可以逃脱这个世间,逃脱这个被逼的感觉。

  我们活在这世间,时时被逼,但有一个地方可以让我们没有被逼的感觉,就是西方极乐净土。极乐净土一是没有“我”的观念,二是整个环境没有不如意的。我们这个世间有太多不如意,生活不如意、家庭不如意、工作不如意、整个社会环境都不如意。这个世间都是共业形成的,每个人都有习气毛病,大家都要互相接受,互相忍耐,互相被逼。你逼我,我逼你,大家互相逼一逼。那在这种环境生存,就永远是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佛法讲的生死不止,轮回不休,永远在生死轮回里面流转

  而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果地的功德、无我的功德庄严而成,那个地方需要什么就有什么,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能满足。也没有人来逼我们,我们也不会逼别人,因为大家没有欲求,彼此之间都没有“我执”的碰撞。两样东西有碰撞,才会有被逼、伤害,那到了极乐世界,我也没有我执,你也没有我执,大家没有我执碰撞在一下,就没有伤害、没有被逼的感觉。只要有一个“我”,就会受伤;没有“我”的人,才不会受伤。想要没有“我”,那只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无量光、无碍光、清净光、欢喜光,这个时候才没有障碍。

  所以真正要逃脱被逼的感觉,所谓“逼上梁山”,真正的“梁山”,应该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一个清凉的世界了,没有世俗的烦恼,没有世俗的业力,没有人逼人的生活空间。当然世间人是被逼上梁山的,《水浒传》这个故事其实也反映出另一个层面,那就是人人都需要一个精神世界,梁山大多数都是好汉,他们内心都有一个除暴安良、江湖道义在,他们还有这个“良心”,这个良心如果再升华,就是佛心

  极乐世界是佛心的体现,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地方。上梁山是被逼的,学佛也算是被逼的。不过被逼当中我们就会产生一个主动,希望从被逼中解脱,所以被逼既是坏事,也是好事。坏事呢就是感觉不自由,感觉被伤害。但是,被伤害的时候,你会想我要怎么才能避免这个伤害,我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永远不受伤害。要永远不受伤害,那就只有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处处都有苦,苦海无边,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苦海。其实如果体悟到苦的人,那个苦就在逼你。佛门讲“以苦为师”,这个苦并不是坏事,苦在提醒我们,帮助我们觉悟。已经懂得佛法的人,知道世间苦,所以想追求解脱。但还有更多的人被烦恼被苦所逼,所以已经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该发心去帮助他们,希望更多人的都上“梁山”,都往生极乐世界。

  南无阿弥陀佛。

  原文标题:【问答释疑】再谈“逼上梁山”

  文章转自微信公众号:净宗书院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