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而死
为生而死
韩国作家崔仁浩在他的巨著《商道》里,描写了一段关于19世纪初,朝鲜商人林尚沃在生意场上面临生死攸关的考验,临危不惧“为生而死”的故事。引人入胜,发人深省。
1809年随从朝鲜朝廷使节团来北京经营人参的巨贾富商林尚沃,孤注一掷,倾其全部财力,带着他的梦想从朝鲜运来了2500公斤上佳人参。时值岁末,中国人素有冬至进补的习惯,此时的北京恰逢人参缺货走俏。面对这千载难逢的商机,林尚沃欣喜若狂,决定狠狠地赚它一把。
于是林尚沃派人在同仁堂门口张榜宣布:人参一斤,银子四十两!好一个朝鲜参王!顿时,北京商界一片哗然。在过去几十年,甚至在一二百年里,北京的人参价格一直维持在每斤二十五两银子以内。这一回,着实令中国商人瞠目结舌。看来这个朝鲜佬真的是发疯了。
震惊之后的冷静,冷静之后的睿智,中国商人坐地商量决定联合抵制林尚沃,所有商号药房谁都不得向朝鲜商人购买一两人参。依照惯例朝鲜使节团一般在冬至前后到北京,大约在北京逗留四十至五十天时间,要赶在鸭绿江冰封消融之前回国。到那时候,看你林尚沃如何处理这2500公斤人参,我们就等着你流血贱卖!哼!中国商人自鸣得意。
面对中国商人的联合抵制,林尚沃如坐针毡,伙计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林尚沃仔细分析,反复推敲且无计可施。唉!摆在自己面前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出血甩卖,第二条路是原封运回国内。无论走哪条路都是一条死路。
眼看归期紧逼,回国迫在眉睫。林尚沃还没有想出第三条可以走的且不是死路的路。林尚沃彻夜难眠。
急也无益,索性夜访随使节团同来的友人金正喜。金正喜才高八斗,学识广博,与林尚沃十分投缘。当晚,两人推杯换盏开怀畅饮。酒过数巡之后林尚沃说:“我有一事请教大人,望大人不吝指教,当身置百尺竿头,上不能求生,下不能求活,如何是好啊?”
金正喜双手反背踱步沉思,蓦然转身冲到案前挥毫泼墨:“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两行大字力透纸背。“必死即生,必生即死。天无绝人之路,置死地而后生啊!”金正喜言真意切语重心长。一席话两行字,林尚沃顿时大悟。拍膝而起向金正喜拱手作揖。扔下一句谢谢救命恩人,直奔自家旅馆而去。
第二天林尚沃命手下在同仁堂门口贴出新告示:人参一斤,银两四十五。
又涨了五两银子!不可思议!林尚沃念的什么“生意经”?中国商人一头雾水。既无招可出,只有坐等林尚沃的下一步棋了。
二月二日,是使节团回国的日子。林吩咐下人打理行装,备马架鞍,准备轻装回国。命中国伙计王造时等人堆起劈柴,点火烧参!
这边早有线人来报:林尚沃正大火焚烧人参,伙计们将人参一捆捆往火堆里扔呢!
这个疯子!
人参,是商人的摇钱树,也是血、痨、损病人的救命药物。烧人参,无异烧人哪。中国商人火速通过林的中国伙计王造时出面调和。但是人参已烧毁一半。
最终,中国商人以每斤九十两银子的天价全盘接受。林尚沃以高出每斤四十两银子的价格悉数售出,凯旋班师。
有的时候企业的生与死,仅仅隔了一张纸,真是玄乎啊。“生到极时即临死,死到绝处恰逢生。”企业与世界万物一样不断会面临生死考验,而死是绝对的,永恒的。商业哲学的全部意义在于告诫企业领袖们,在经营出现危机的情况下,惟有选择局部的死,才有可能获得全局的生。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