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月亮 反射的是太阳的光
我只是月亮 反射的是太阳的光
2012年2月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访华时,他的身后,总有这样一位女翻译——文静娟秀,整齐的短发,淡雅的妆容,书卷气十足。她叫司徒完满,加拿大翻译局首席翻译,曾为3任总理、3任总督担任翻译。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见面一交谈,文静的司徒完满竟是快人快语,率真坦诚。尽管出国22年之久,可北京女人的爽快劲儿丝毫未改,还不时溜出两句北京话口头禅来。
因《最后一课》爱上法语
司徒完满笑着告诉记者,她的姓名中嵌入了父母两人的姓。她的母亲司徒双是画家司徒乔与冯伊湄之女,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外语学院(以下简称“北外”)法语系的高材生。父亲则是北宋时期大金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十一代直系世孙,大金战败后完颜氏为躲避灭门之险改姓完。满,则取满额之意,她出生时正值贯彻“三个太多,两个正好”的生育政策,她上面还有个哥哥,正好是满额了。
她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外婆冯伊湄,“她教我吟诵唐诗宋词,欣赏国画书法。春夏她带我去颐和园长廊,一幅幅讲廊上的名著典故;秋冬则带我去中山公园看菊花梅花展,教我要学菊花戴霜怒放的坚忍,梅花凌寒独秀的傲骨。”说起童年往事,司徒不觉莞尔。“我小时候是假小子性格,极贪玩,但有好奇心,爱读书,到小学五年级时不仅读完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通读了鲁迅全集和朱自清散文。”
父母由于常年在驻外使领馆工作,有一段时间曾将她托付给好友杨天戈(曾任北外中文系主任)、邱惠芳夫妇。“杨叔叔国学深厚、满腹经纶,鼓励我和他的儿子一道背诵古文观止,一天一篇;背宋词,一天一首;每天还写观察日记。”
考入北外附中后,母亲多次来信劝她报英语,说是大语种,好找工作。她却迷上了法国文学,“小学五年级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深深打动了我”。她不管什么实用不实用,自作主张选了法语。母亲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还寄回了法语原文词典和原声磁带,并告诉她,地道的口语来自枯燥的重复和苦练,优美的语感来自大量的原文阅读。
流泪过感恩节
1989年10月,感恩节。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空荡荡的图书馆中,只有司徒完满和一位值班的图书管理员。看着窗外滴血的红叶徐徐落下,她尤感孤独无助。从原先在校期间北外法语系唯一的市级三好学生,到如今举目无亲还要被老师同学以怀疑和不屑眼光看待,她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心理落差,一边做读书卡一边泪如雨下。
两个月前,司徒完满从北外法语系毕业,怀揣着不到40美元(约合250元人民币)的现金和一封奖学金通知书,孤身踏上了远赴加拿大的求学之旅。卡尔顿大学规定,奖学金获得者的成绩不得低于A-,否则将会被取消奖学金资格,而得A的比例又是极小。加拿大是个英法双语国家,她必须要同母语是法语的同学竞争。司徒完满硬着头皮,放弃一切业余爱好,利用所有时间,恶补苦读。支持她的只有一个信念: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回顾那时的艰辛,她十分感慨,“那时真是靠着年轻,心中永远充满着希望,体力也吃得消,能够一连几天几夜地赶论文。”最终,她只用了11个月就拿到了硕士学位。
司徒完满还想继续读博,朋友们都劝她别再读了,学历太高,工作和对象都难找。她向外婆的世交叶崇范老人(名士叶公超的胞妹)请教,老人对她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教育就是人格的基石,它左右的是你的人生。”这坚定了她读博的决心。之后她在激烈的竞争中拿到了渥太华大学法语系的博士奖学金,用4年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母语学生一般需要6年。
“你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有没有影响个人生活?”记者笑问。“还好吧。”司徒完满也笑了。她的丈夫李征,曾是我国外交部国际司的处长,现任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
胡主席的三次问候
1995年,司徒完满顺利通过了英中、法中双语双向交传口译考试,开始了翻译生涯。
她第一次做高层领导人的翻译是1997年;第一次为中国领导人服务,是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访加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司徒完满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各国领导人,有些经历令她至今难忘。胡锦涛主席对她的三次问候,更成了她翻译生涯中最宝贵的记忆。
2008年,胡锦涛主席和哈珀总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宴会上恰好坐在一起。那时中加关系正处于冷却期,哈珀总理2006年接任总理后尚未访问过中国,而胡主席的前一次访加则是2005年。席间,胡主席对哈珀总理提到了他上一次在加拿大的成功访问,并说:“这位女士便是我上次访问加拿大的翻译,她的服务非常出色。”司徒完满非常激动,她没想到,事隔3年,胡主席还记得她,并特意向哈珀总理提到她以前的工作。
2009年G20峰会时,胡主席向哈珀总理正式发出了访华邀请,哈珀欣然接受。就在哈珀起身告别时,胡主席侧过身向也准备告辞的司徒完满说:“感谢你上次对我访问的出色服务。”当时,她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涨红了脸说了声:“谢谢您还记得我。”
2010年,加拿大女总督米夏埃尔·让一家访华,胡主席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一般在宴会时,翻译总是坐在领导人身后不入席。但这次打破了常规,双方翻译都入席并坐在领导人身边。席间,胡主席问:“司徒小姐,你们是否习惯北京的桑拿天?”那时正值7月,北京当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对于习惯加拿大凉爽天气的人来说,确实是个考验。胡主席向她直接问话,并且知道她的名字,这让司徒完满深受感动。
职业生涯中的遗憾
当记者问她做翻译的心得时,司徒完满说:“信达雅中,‘信’最为重要,不懂的话不能瞎编。如果对方听后会意地笑了,那就说明是‘达’了。‘雅’则需要对两个国家都有丰厚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口译的一次出彩,可能是几十年积累的瞬间闪光。但另一方面,翻译尤其是口译,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有时明知道不是最佳译法,但在现场无法精雕细琢、推敲更正,只有尽力而为。我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遗憾的译法,甚至可笑的错误,事后往往追悔莫及,但只能力求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给领导人当翻译,在很多人眼中是很风光露脸的。但司徒完满可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好的翻译是领导人的影子和声音,虽形影不离却总在光环之外,翻译只是要准确传达领导人交流的信息。切记摆正自己的位置,记住你只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沟通桥梁,而非高楼广厦、引路灯塔。翻译只是月亮而不是太阳,你反射的只是太阳的光辉而已,这光辉并非属于你自己,也决不应属于你自己。”
2012年2月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访华时,他的身后,总有这样一位女翻译——文静娟秀,整齐的短发,淡雅的妆容,书卷气十足。她叫司徒完满,加拿大翻译局首席翻译,曾为3任总理、3任总督担任翻译。让记者没想到的是,见面一交谈,文静的司徒完满竟是快人快语,率真坦诚。尽管出国22年之久,可北京女人的爽快劲儿丝毫未改,还不时溜出两句北京话口头禅来。
因《最后一课》爱上法语
司徒完满笑着告诉记者,她的姓名中嵌入了父母两人的姓。她的母亲司徒双是画家司徒乔与冯伊湄之女,上世纪50年代北京外语学院(以下简称“北外”)法语系的高材生。父亲则是北宋时期大金完颜阿骨打的第三十一代直系世孙,大金战败后完颜氏为躲避灭门之险改姓完。满,则取满额之意,她出生时正值贯彻“三个太多,两个正好”的生育政策,她上面还有个哥哥,正好是满额了。
她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外婆冯伊湄,“她教我吟诵唐诗宋词,欣赏国画书法。春夏她带我去颐和园长廊,一幅幅讲廊上的名著典故;秋冬则带我去中山公园看菊花梅花展,教我要学菊花戴霜怒放的坚忍,梅花凌寒独秀的傲骨。”说起童年往事,司徒不觉莞尔。“我小时候是假小子性格,极贪玩,但有好奇心,爱读书,到小学五年级时不仅读完了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还通读了鲁迅全集和朱自清散文。”
父母由于常年在驻外使领馆工作,有一段时间曾将她托付给好友杨天戈(曾任北外中文系主任)、邱惠芳夫妇。“杨叔叔国学深厚、满腹经纶,鼓励我和他的儿子一道背诵古文观止,一天一篇;背宋词,一天一首;每天还写观察日记。”
考入北外附中后,母亲多次来信劝她报英语,说是大语种,好找工作。她却迷上了法国文学,“小学五年级课本中都德的《最后一课》深深打动了我”。她不管什么实用不实用,自作主张选了法语。母亲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还寄回了法语原文词典和原声磁带,并告诉她,地道的口语来自枯燥的重复和苦练,优美的语感来自大量的原文阅读。
流泪过感恩节
1989年10月,感恩节。加拿大渥太华卡尔顿大学空荡荡的图书馆中,只有司徒完满和一位值班的图书管理员。看着窗外滴血的红叶徐徐落下,她尤感孤独无助。从原先在校期间北外法语系唯一的市级三好学生,到如今举目无亲还要被老师同学以怀疑和不屑眼光看待,她一时难以适应这样的心理落差,一边做读书卡一边泪如雨下。
两个月前,司徒完满从北外法语系毕业,怀揣着不到40美元(约合250元人民币)的现金和一封奖学金通知书,孤身踏上了远赴加拿大的求学之旅。卡尔顿大学规定,奖学金获得者的成绩不得低于A-,否则将会被取消奖学金资格,而得A的比例又是极小。加拿大是个英法双语国家,她必须要同母语是法语的同学竞争。司徒完满硬着头皮,放弃一切业余爱好,利用所有时间,恶补苦读。支持她的只有一个信念:明天一定比今天好。回顾那时的艰辛,她十分感慨,“那时真是靠着年轻,心中永远充满着希望,体力也吃得消,能够一连几天几夜地赶论文。”最终,她只用了11个月就拿到了硕士学位。
司徒完满还想继续读博,朋友们都劝她别再读了,学历太高,工作和对象都难找。她向外婆的世交叶崇范老人(名士叶公超的胞妹)请教,老人对她说:“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教育就是人格的基石,它左右的是你的人生。”这坚定了她读博的决心。之后她在激烈的竞争中拿到了渥太华大学法语系的博士奖学金,用4年拿到了博士学位,而母语学生一般需要6年。
“你这样孜孜不倦地学习,有没有影响个人生活?”记者笑问。“还好吧。”司徒完满也笑了。她的丈夫李征,曾是我国外交部国际司的处长,现任渥太华卡尔顿大学孔子学院的院长。
胡主席的三次问候
1995年,司徒完满顺利通过了英中、法中双语双向交传口译考试,开始了翻译生涯。
她第一次做高层领导人的翻译是1997年;第一次为中国领导人服务,是在1998年朱镕基总理访加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司徒完满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各国领导人,有些经历令她至今难忘。胡锦涛主席对她的三次问候,更成了她翻译生涯中最宝贵的记忆。
2008年,胡锦涛主席和哈珀总理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宴会上恰好坐在一起。那时中加关系正处于冷却期,哈珀总理2006年接任总理后尚未访问过中国,而胡主席的前一次访加则是2005年。席间,胡主席对哈珀总理提到了他上一次在加拿大的成功访问,并说:“这位女士便是我上次访问加拿大的翻译,她的服务非常出色。”司徒完满非常激动,她没想到,事隔3年,胡主席还记得她,并特意向哈珀总理提到她以前的工作。
2009年G20峰会时,胡主席向哈珀总理正式发出了访华邀请,哈珀欣然接受。就在哈珀起身告别时,胡主席侧过身向也准备告辞的司徒完满说:“感谢你上次对我访问的出色服务。”当时,她惊讶得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涨红了脸说了声:“谢谢您还记得我。”
2010年,加拿大女总督米夏埃尔·让一家访华,胡主席在中南海设宴招待。一般在宴会时,翻译总是坐在领导人身后不入席。但这次打破了常规,双方翻译都入席并坐在领导人身边。席间,胡主席问:“司徒小姐,你们是否习惯北京的桑拿天?”那时正值7月,北京当天气温超过40摄氏度,对于习惯加拿大凉爽天气的人来说,确实是个考验。胡主席向她直接问话,并且知道她的名字,这让司徒完满深受感动。
职业生涯中的遗憾
当记者问她做翻译的心得时,司徒完满说:“信达雅中,‘信’最为重要,不懂的话不能瞎编。如果对方听后会意地笑了,那就说明是‘达’了。‘雅’则需要对两个国家都有丰厚的知识积累与文化修养。口译的一次出彩,可能是几十年积累的瞬间闪光。但另一方面,翻译尤其是口译,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有时明知道不是最佳译法,但在现场无法精雕细琢、推敲更正,只有尽力而为。我的职业生涯中充满了遗憾的译法,甚至可笑的错误,事后往往追悔莫及,但只能力求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给领导人当翻译,在很多人眼中是很风光露脸的。但司徒完满可不这样认为,在她看来,“好的翻译是领导人的影子和声音,虽形影不离却总在光环之外,翻译只是要准确传达领导人交流的信息。切记摆正自己的位置,记住你只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沟通桥梁,而非高楼广厦、引路灯塔。翻译只是月亮而不是太阳,你反射的只是太阳的光辉而已,这光辉并非属于你自己,也决不应属于你自己。”
- 上一篇:由小角色走向大舞台
- 下一篇:一定有一件事对你非常重要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相关名词
推荐内容
最新更新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