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华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生活故事 >

无言的父爱

  未做母亲前,我从未认真地探究过父爱,我以为父亲的职责就是挣钱养家糊口,父爱是一种粗线条的、非缠绵的情感。实际上确是如此,我的父亲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能给予我的就是用他那龟裂的双手向苍天和黄土掘取的一年四季的温饱和十多年寒窗的费用,而我从未体验到那双粗糙的手抚摸我的脸或敲打我的屁股该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父亲用他那永远坚毅和善的面容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沉默寡言、无怨无悔地支撑着一个八口之家,如要说父爱,这就是那时我心中所体会到的而且自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父爱。

  上了大学,每年的寒暑假,我忽然感到父亲的话语多了,每次都要问一些在我看来不应是父亲问的问题,诸如“那里的天气怎么样?吃得什么菜?班上有没有老乡?跟谁一起回家?”等等,凡是一切与我在校有关的人和事,他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可那时年轻气傲的我内心崇尚的是那种高屋建瓴式的精神交流,自认为父亲婆婆妈妈,简而概之的同时不免面有烦色,每当这时,父亲总是自嘲地笑二声默默地走开,可是一有机会还是忍不住要问,过后,我痛恨自己的行为,可无知的我实在不明白父亲为什么总要问这些芝麻大的无聊的话题。

  及至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那种不可名状的牵肠挂肚,我才真正理解了父亲,理解了父亲那些令人絮烦的询问中所包含的意味——在家时,我们日夜在他的庇护之下,无需言语,便可冷暖皆知,但离开了家,离开了父亲目光的捕捉,善于与土地打交道的父亲却不善于通过精神的隧道探知女儿的一切,他只能通过这些简单的片言只语和蛛丝蚂迹来感知女儿在异域他乡是否冷暖舒适,是否忍饥挨饿,是否孤独寂寞……父亲用这种古朴拙笨的方式表达着对子女那种难以释怀的关切和爱,我不知道,当这种关爱被无情拒绝后父亲的内心该是一种怎样的落寞和伤心。

  等到岁月褪尽了浮躁,生活使我们懂得了真爱,父亲却进入了暮年。如今,每次领女儿回家,父亲最大的乐事就是偷偷地带外孙女儿到村里的小店买那些花花绿绿的小食品、小玩意满足她的求食欲和好奇心,却不再过问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琐碎小事,也许在父亲眼中女儿已长大,勿需再为她们牵肠挂肚,抑或父亲自知年事已高,无力再为儿女们遮风挡雨,可我却始终心存一份奢望,希望能静静地坐在父亲的身旁,听他不停地问,我不厌地答,让他那颗善良的心得到安抚,让我那颗歉疚的心不再遗憾,可是父亲似乎不再给我这样的机会。

  古往今来,世上不乏颂扬母爱之词,的确,谁也不能否认母爱的博大和无私。但与赤裸裸的母爱相比,父爱更显深沉、含蓄,也更耐人寻味。父亲就像一株伟岸的大树,挺着坚实的脊梁,撑起如伞的华盖,为儿女们遮风挡雨,使得儿女们能尽情地在母亲那宽阔的胸膛上嬉戏玩耍。他不遗余力地挥洒着血汗,以此换取滋润我们长大成人的甘露,他把无声的爱流泻在那默默关注的眼波中,因而极易被儿女的无知所漠视,及至有一天我们幡然醒悟,父爱在我们的心头已是一份沉甸甸的感觉,是一种令人心酸的感动,是一生一世也报答不完的情意。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