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林寺佛舍利
华林寺佛舍利
近日,隐踪匿迹39年的佛门至宝——21粒舍利子首次在广州华林寺向公众展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华林寺的舍利子是怎么来的?在这批舍利子的背后又隐藏着一些什么样的曲折离奇的故事?笔者日前深入走访相关人士,探寻到华林寺舍利子的来龙去脉。
石塔内惊现佛门至宝
在广州千年古刹华林寺殿内,曾有一座建于康熙辛已年(公元1701年)的7米高塔。该塔为6面7级,每级以至每块石均以青铅粘连,雕花镂边,极尽工巧。1924年,广州当局为筹措军费,将全市寺庙一律充公,华林寺除库房及罗汉堂外,全部拆改为街道民房。这座石塔就被孤零零地暴露于人流不息的华林街中心。
然而正是这座不起眼的石塔,埋藏着一批无价之宝。1965年,经政府部门批准,广州市文物管理部门决定将街心的石塔迁移至解放北路兰圃内存放。当工作人员一层层拆卸石塔时,突然发现一个长方形的石函,揭开石函的盖子,里面是一个边长17.5厘米的扁方木盒。木盒由松香封裹,盖面有“佛舍利”3个朱色字迹,木盒内藏着一个方铜盒,盒盖上刻有“大清康熙辛已孟秋华林寺主持沙门之海敬合”19个字。启开密闭的铜盒,可嗅到浓郁香气,盒底散置38粒大小不等的珍珠,3粒琥珀珠,1块沉香木。沉香木上压着一个直径为9.8厘米、周身铭刻着莲花和圆点纹的圆形银盒,盒盖上刻有7个梵文。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揭开银盒时,不禁惊呆了:盒中盘绕着一枝银质莲花,每朵莲花中间都有莲房,莲房有盖子盖着,神奇的“佛舍利”就贮于莲房内,共计22粒,均细小如豆。据介绍,这是当时国内发现的数量最多的舍利子。
随后,文物专家根据银盒上面的梵文,得知了这批舍利子的来源:释迦牟尼涅被后,他的徒弟阿难火化其遗体,有骨如五色珠,光莹坚固,世界各地佛教徒奉之至诚,常远道求取,归国建塔珍藏。印度名僧达摩于公元527年从天竺(古印度)远涉重洋至广州,在今下九路华林寺附近(当时是珠江北岸)建庵设坛,传播佛教禅宗,后人称其所建之庵为“西来庵”,名其登岸之处为“西来初地”,西来庵历代都被视为佛教圣地。专家从华林寺的始创及演变推断,石塔内套盒记明所藏是“佛”之“舍利”,就是来自印度的释迦佛的舍利。这批舍利子被发现后,被转交给当地宗教部门保存。
舍利子神秘失踪30多年
1984年,广州市进行文物普查。20年前见证舍利子发现过程的广州文博工作者黄汉纲重临华林寺,寻觅舍利子的踪迹。但当年经历此事的人已各散东西,接任的人对此事茫然不知。多方追寻,黄汉纲探知白石塔已迁到兰圃公园,便又赶到兰圃,只见石塔依然屹立,然而舍利子却不见踪迹。黄汉纲到处查证,获悉舍利子已移交市宗教局管理。然而,宗教管理局同样不知舍利子的下落。
1989年,华林寺重新开放。然而,舍利子竟然不知所终。有关这批舍利子的去向扑朔迷离:有人说流落民间,有人说已被运出境外……
重归华林寺却少了一颗
当找寻舍利子工作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有关人士并没有灰心。时任荔湾区政协委员的罗雨林最后决定从1965年发现舍利子过程的原始记录入手,寻找舍利子的去向。他在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资料室里的大批陈旧发黄的资料堆里,发现了一个不起眼的卷宗,竟然就是他寻觅已久的当年参加舍利子发掘的广州市博物馆专业研究员陈宏兴事后写的一份原始记录材料,该材料详细记录了1965年在拆卸华林寺白石塔时发现舍利子的全过程。材料的附记中有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信息:当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在发现舍利子后,认为舍利子属于宗教文物,遂于同年4月全部移交市宗教事务处(现宗教局)保存处理,后宗教事务处认为舍利子是在拆卸白石塔时发现的,应把舍利子和白塔放在一起,不久便将装载舍利子的木盒和外层石函也一并移交给市园林局保存。舍利子失踪之谜终于解开。
1996年3月,市政协找到市园林局了解情况并提出相关要求,园林局方面确认,他们的确保存有舍利子。经过多次协商和研究、认定,市园林局最终同意将舍利子归还华林寺。
当舍利子与世人见面的时候,载盒依然保留出土时的原貌,连泥巴都仍粘在上面,外面包裹的是上世纪60年代的报纸。但当工作人员逐个打开石、木、铜、银4层套盒,内藏莲座、琥珀珠、金属丝等物均无误,但内藏的珍珠和舍利子分别只有37颗和21颗,均比资料记载少1颗。至今,对这颗丢失的舍利子的去向,仍无人说得清楚。
据了解,广州市政园林局为保护好华林寺的舍利子费尽心机,他们将其放在一个特制的保险箱内,由专人保管。保险箱和所在房间的钥匙分别由两个人掌握。30多年来,保管员和科室领导换了3次,但他们一个叮嘱一个要保护好佛门至宝。保密工作做得滴水不漏,不仅局外人不知道这件事,就是局内的绝大多数人,甚至一些后来接任的局领导也不知晓。正因如此,舍利子虽经历了30多年岁月却安然无恙,最后得以重归佛门。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