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长者救千鱼
流水长者救千鱼
從前,有一個「天自在王國」,國內住著一位德高望重的流水長者,經年累月不疲不厭地救濟眾生,因此受到人民的敬仰。富貴高權的長者經常四處訪視,關心周遭一切,在民間時常流傳著長者助貧扶弱的仁慈事蹟,讚揚長者的種種菩薩行持……
風和日麗的一天,長者帶著他的二個兒子——水空、水藏,行走至一座城內,走著走著,接近了一個已經乾涸的大水澤。風呼嘯吹過,塵土隨之揚起,一片死寂中,天空出現了群鳥,爭先恐後地飛往水澤,不久,周圍突然躍出虎豹、野獸之類,也同樣往前方水澤奔馳而去,三人對這怪異的現象感到不解,便決定一同前往水澤看個究竟。
原來,即將乾涸的水澤中,放眼望去,橫豎躺著成千上萬的魚群,奄奄一息,在幾乎見底的水澤中不斷掙扎。眼看烈日曝晒下,魚群必死無疑,更令人心驚的是,虎狼鳥獸已大群的聚集,準備飽餐一頓。長者見到這一幕,心生悲愍,思索著:有什麼辦法可解救待死的魚群?附近的樹神知道長者起了慈悲願心,便出現對長者說:「善男子!趕緊施水給這些即將曝死的魚吧!你名號之所以為流水,應當實至名歸,實現你的菩薩願行。」
長者聽聞這一番話,解救魚群的心意更是堅決。環顧四周,草木豐茂,但卻沒有任何水源的跡象,只好先取樹木枝條來遮蓋魚群,減輕烈日的曝晒,暫時緩和水枯的情形。長者沿著水澤四週推斷水源的來處,經過了一段路程,發現一條名叫「水生」的大河,實地了解之後,長者終於明白池水枯竭的原因。原來,有一群惡人為了捕捉池中之魚,已將上游的水阻截,使水無法流向水澤。時間一久,水澤自然而然竭盡,魚群暴露於外,要捕到魚群簡直是垂手可得。這種惡心的詭計,使得成千上萬的魚群瀕臨死亡。
長者為了搶救魚命,甚至向國王借來二十頭大象。父子三人領著群象至大河中取水後,立即放水至空澤中,在他們的努力下,終於使水澤的水位逐漸上升,魚群獲得豐沛的水量,恢復生機,歡悅地悠游於水中。見到魚群得以脫離險境,長者鬆了一口氣,來回巡視魚池四周,魚群感應到長者的慈悲救生,紛紛循岸而游,緊跟著長者的腳步。看著魚群眼神中流露著祈盼,長者突然想到,這段時間下來,魚群沒有食物,現在一定很飢餓,於是吩咐兒子趕緊回家收集食物,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這裡。經過長者的施予,魚群總算安穩了下來。
長者思惟:「我今天給予這些魚群所需、所食,希望未來亦能施予眾生無上法食!過去曾經聽聞一位比丘讀誦大乘經典,經上說:『若有眾生臨命終時,得聞寶勝如來名號,即生天上。』我現在也應該為魚群解說十二因緣之法,並為魚群稱說寶勝如來名號。」為魚群宣說經義後,一行人也法喜的踏上歸途。
後來,這些魚群往生至忉利天,化為容貌端嚴的天人,其中有些天人憶念起前世的因緣,便告訴其他天人說:「我們曾於閻浮提內墮入畜生道受魚身,那時流水長者不但供給水和飲食,又為我們宣說十二因緣法和寶勝如來名號。因為這樣的助緣,我們才得以生天,我們應供養長者,報答此恩!」在長者沉睡的一個夜裡,樓屋上空出現了一片光明,祥雲聚集,數千萬天人來到長者的處所,奉上無數珍寶,飄落的天花伴著虛空中響起的美妙天籟……
翌日清晨,國王和人民得知昨晚出現的種種瑞相,是由於流水長者慈悲布施所感應,莫不歡喜讚歎長者的菩薩行。
- 上一篇:紀念母親念佛往生記實
- 下一篇:摩擦强身法十二则
- 因果报应
- 嫖娼有报应吗?真实的嫖娼报应
- 佛典故事
- 禅宗公案
- 邪淫现世报:二男女车上纵欲酿车祸被烧死
- 我忏悔,我的报应来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学佛与富贵
- 与卖淫女风流一次 70岁花心老汉染恶疾
- 被烧死的蛇
- 佛学故事
- 百喻经故事全集译注
- 阿弥陀佛的故事
-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简介
- 邪淫的隐形果报 谁都逃不掉
- 念地藏经招鬼?不敢念地藏经的请进来
- 民间故事
- 地藏经感应
- 金刚经感应事迹
- 大难不死 意外获得足以致富的特异功能
- 一行禅师:《故道白云》
- 鸟为食亡,人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刚经故事
- 一盆洗脚水的警示
- 损友导淫 精尽丧命
- 佛教因果报应的真实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触犯,不断淫欲心难清静
- 人和动物的感人故事
- 念诵《心经》,心想事成
- 念诵地藏经的真实感应六则
- 佛咒感应
- 善护口业,免遭大难
- 智慧故事
- 心经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这两个因果故事,让你了解什么是业障
- 两性关系
- 地藏经故事
- 心经故事
- 十大弟子传
- 持莲观音是什么菩萨?持莲观音的故事
- 三岁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龄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盐的原文和译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恶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气和 自度度人
- 马需调教,树要修剪,人需约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实际行动展现自己的魅力、体现自己价值
- 从来不丢东西的妇人,只因她前世做了这件事
- 世俗王子从圣人走向神坛,释迦牟尼佛的一生简介
- 盲人摸象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来藏经》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来对待
- 借花献佛的由来,释迦牟尼前身以花供养燃灯佛
-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
- 以平等心面对芸芸众生,是菩萨的道德
- 梁武帝与佛教有什么关系,四次舍身入寺的是哪个寺?
- 佛陀度化悭贪长者修大布施
- 宋文帝问法求那跋摩的故事
- 知足并感恩,要知道别人的好并懂得回报
- 盲人打灯笼,即与人方便,也与己方便
- 禅师救蝎子,不因天性而放弃天性
- 从惜福看穷三代还是富三代
- 大乘心难发,不愿再发大乘心的舍利弗
- 听经的蛤蟆,命终后脱离畜生道,上升四天王宫
- 学佛贵在实行,坚持不懈地去修一个法门,终会成功
- 熟悉经藏的比丘与精进修道的比丘
- 佛教历史上与水陆法会有因缘的高僧
- 借事磨练,善用其心,让心走出烦恼的牢狱
- 薄拘罗尊者,五次被后母加害,却都毫发无损
- 马鸣菩萨抵亿金的故事
- 人活着根本不需要很多,少欲知足自得安乐
- 九月初四,弘一大师圆寂日,德行与精神常存我们心间
- 释迦牟尼佛修忍辱,忍辱仙人与歌利王的故事
- 舍弃对五欲的贪着,成功飞出笼子的鸽王
- 寺庙为什么喜欢种银杏?佛珠变银杏的故事
- 鸠摩罗什是谁?东晋高僧鸠摩罗什的一生
- 短暂的快乐与长久的快乐,你选择哪个?
- 三年不吃饭的出家人
- 急性子与慢性子,人与人要学会理解和忍耐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感应故事]心经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学常识]袈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学常识]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称为“宝”?
- [佛学常识]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归投三宝令身心安稳
- [人物故事]佛教贫女供灯的故事与启示
- [佛经故事]释迦牟尼佛和菩提达多的双头鸟故事
- [佛学常识]食存五观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须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宝珠
- [禅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烟”的故事
- [佛经故事]富孩子变穷孩子,《法华经》穷子喻的故事
- [佛学常识]布施的意思与种类
- [佛经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