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势至菩萨与念佛法门
大势至,梵语摩诃那钵,此云大势至。《思益经》言:“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得大势。”《观无量寿佛经》云:“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
大势至菩萨,是“西方三圣”之一。在西方三圣中,阿弥陀佛是教主,大势至菩萨与观世音菩萨皆有摄护念佛行人的愿力,在临终时随佛来迎行者往生极乐世界。对于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普通百姓几乎是人人皆知。但大势至菩萨的知名度并不高,这和专门介绍大势至菩萨的经典不多恐怕有直接关系。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之法,对后世的净宗行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净土圣贤录》中说到:“夫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萨行,化度众生,皆不离此法门。修净土者,当知效法焉。”由此,亦可见大势至菩萨对念佛方法的指导意义。
在佛经中,《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描绘大势至菩萨开示念佛法门的篇章。按古大德的判教,《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叙礼白仪,第二部分为正陈所证,第三部分为结答圆通。在第二部分正陈所证中,大势至菩萨详细开示了念佛之法。
在经文中,大势至菩萨首先回忆:“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大势至菩萨于往昔劫中,遇到十二如来,这十二尊佛相继在一劫中出世。最后一尊佛,名号为超日月光佛。这十二尊佛都以念佛法门教示大势至菩萨。所谓的“念佛三昧”,如果按静权大师的说法,念佛达到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诚如大师所讲:“又念佛亦有四种分别: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此四种念佛,皆名念佛三昧;因下手虽异,得果全同,故同名念佛三昧。又念佛三昧,为一切三昧中王,而能统摄一切三昧。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即成念佛三昧;因一心不乱之义,即正定、正受故。我们念佛,妄想纷飞,不能一心不乱;若依势至菩萨开导念佛法门,即得深入念佛圆通,定心修持,最易成就一心不乱之念佛三昧。”在四种念佛方法中,清朝续法大师认为,末法时期,人的根机陋劣,应当要持名念佛,而不是修前三种念佛之法。持名念佛相比前面三种念佛方法,是径中之径。大师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言:“虽念佛三昧,古称径路。而持名一法,径而又径。何者?观像,则像去还无,因成间断。观想,则心粗境细,妙观难成。实相,则众生障重,解悟者希。至于无尽,则境界深广,从何领荷。唯此持名,最为简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如骥骤(余门念佛也)虽超群马(余门修行也),未及龙飞(持名念佛也)。鹤冲(余门念佛也)已过凡禽(余门修行也),争如鹏举(持名念佛也)。故龙树毗婆沙论云,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譬如跛人,陆道步行则苦,一日不过数里。水路乘船则乐,须臾便过千里。易行疾至,应当念佛,称其名号,本愿如是。”由此,亦可知大势至菩萨所开示的念佛之法,依然是持名念佛。近代有人提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讲的念佛之法是在四种念佛方法之外的,这种讲法显然不符合经文本义。
关于如何念佛,经中先用了两处比喻。经文言:“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经文的譬喻,是借近明远、假浅入深,令读经之人易于领会。譬如甲乙二人,甲专门想念乙,但乙不想念甲,如同忘记了甲一样。这样的两人,虽然遇到,甚至对面相见,却如同未逢未见。今就专忘方面而言,二人虽逢等于未逢,虽见等于未见。若是二人相忆,二忆念深,那相见就不难了,这是从互忆方面言。是故乙忆念甲,如同甲忆念乙一样,这样的二人,必定如影随形,不会分离。不但今生不会分离,乃至生生世世亦不会分离。因为彼此念念相忆,心心相合,自然生生世世,不相舍离。所说一专为忆的人,即喻佛忆念众生。一人专忘,即喻一切迷惑的众生,心不向佛。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不欠丝毫。若肯真实念佛求生西方,未来皆可成佛。但因众生迷惑颠倒,舍佛逃逸,误入娑婆浊恶苦海,生生世世受尽各种苦恼,直至于今。阿弥陀佛与此娑婆众生特别有缘,所以怜念的心也就更加深切,念念想度化众生,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乐邦。可惜众生大都无心向佛,辜负佛恩。没有听闻佛法与不信佛的人,固然不必说。就是已闻法信佛者,也有许多人并非真信。虽然念佛,不是真念,与此专忘的人相比也没有太大差别。所以佛虽念念不忘众生,奈何众生无心向佛,虽与佛逢,等于不逢;虽则见佛,亦如未见。所以念佛人多,生西方的却少。如同浪子在外习惯飘流,不想回家,自然终不能回。而终不能回的原因,全是由于专忘。如果众生真能心心向佛,如同久客思乡,一心想要回家去,往生西方决定不难。这正合经文所说“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不但今生与佛相近,生生世世,决定不相分离。
后面的比喻是母子喻,则更显亲切。经云:“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母子骨肉相连,关系更密。正如续法大师所说的:“世间慈念最切者,莫如母亲。子若悖逆,忘恩负义。母念或衰,心生悔恨。佛念众生,更过于母。逆恶重者,佛念愈深。乃至入于阿鼻地狱,代此众生,受无量苦。又母念子,慈止一世。佛念众生,慈心无尽。世世相随,无有退转。故云佛念众生,如母忆子也。若子逃逝者,喻众生不念佛,而堕恶道苦也。虽忆何为者,喻如来单忆无益也。子若下,后喻双忆不离。初二句,即上相忆念深。末二句,即上生生不异。谓六道众生,慕念如来。犹如如来,怜念众生者。然方得感应道交,生佛不二也。”
父母之爱,只止一世。而佛对我们的怜爱,却是生生世世不相舍离。可惜众生迷惑颠倒、违负佛恩,逃逝于生死海中,轮转六道受苦无穷。我们现今幸得人身,得闻佛法,更有幸听闻求生极乐世界的念佛法门。更要如子忆母,念念求见,心心不忘。从今以后,将阿弥陀佛作大慈悲父想;将观音、势至及清净海众诸大菩萨,作极乐莲友想;将极乐国土,作安乐故乡想;将真信切愿持佛名号,作预备资粮想;将临命终时,作归家日期想。
是故经文言:“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由“众生心”三字,可以看出念佛重在心念,不是只限于口念。念佛,是指心里真有佛、真想佛。而忆佛、念佛这两者之间,祖师认为是有区别的。在《楞严经势至念佛圆通章疏钞》中言:“众生心者,拣口念而心不念也。忆,记持不忘也。念,系缘在怀也。又初时偶然勉强记忆,曰忆。后时长久熟脱缘念,曰念。又忆是暂念,一忆之谓。念是数忆,常念之谓。若事忆念,则专心注意、毫无杂缘。若理忆念,则唯妙觉明,圆照法界。”大家果能这样重视念佛,时时忆念在心,那决定可以见佛;或现在见,或当来见。所谓现在见,或在梦中、或在定中,或见真佛,或见佛像。如净土宗初祖庐山远公大师,曾于定中三度见佛。又净土宗三祖和净土宗四祖修十六妙观,常于定中见佛,闻佛说法。又天台宗智者大师,修法华三昧,一日定中,忽然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以上都是现在见佛,所见的也是真佛。古时候见佛的情况挺多,今人能见佛的不多,纵然见佛,大多数情况下见的是佛的肖像,这是因为现在人的功行远不及古人。至于当来见佛,是指念佛行人信愿念佛,临命终时,见佛来迎,往生净土。
最后,大势至菩萨结答圆通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净土宗行人常讲的念佛要点。关于这一内容,近代净土宗祖师印光大师有独到的见解。大师言:“至于念佛,心难归一。当摄心切念,自能归一。摄心之法,莫先于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既至诚已,犹未纯一,当摄耳谛听。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默念虽不动口,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妄念自息矣。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尽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详阅印祖开示,则何为“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就更加明了矣。人说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盖不是虚语。
印祖言:“楞严五卷末,大势至菩萨章,乃净宗最上开示。只此一章,便可与净土四经参而为五。”(见《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净宗最上开示,这六个字足以看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对修学净土法门的重要性。是故,净宗行人于此章节不可不细加研读。
- 上一篇:六斋日与十斋日的区别
- 下一篇:什么是戒牒与度牒?可以随意给人看吗?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假如有人问自己幸福吗?怎么回答才好?
- 怎么转烦恼?
- 佛法里怎么看待人与人交往?
- 佛教法器磬的作用是什么?
- 生病后感觉没精进、学习落后了,对不起师父怎么看?
- 慧远大师的《庐山东林杂诗》解释
- 什么叫做“三藏法师”?
- 妨碍善行,损耗钱财的六种过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世间的孝有几种,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
- 放下过去,期待明天,对未来心存一份期望
- 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说四圣谛的目的
- 有方法抹去过去的记忆吗?
- 佛教的横三世佛指的是哪三个佛?
- 感觉劝别人念佛很难,怎么办?
- 父母与孩子是什么关系,佛弟子如何与家人相处?
- 信仰的核心是以利益安乐众生
- 圆满供养一切成就供养的因缘
- 傲慢的个性与不服输的敌对
- 能无欲无求地度过此生挺好,可做起来不容易怎么办?
- 举心动念成善恶,善观其心,止恶念向善念
- 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
- 佛教忍辱法门的五个层次
- 一切的烦恼皆源于心,心态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
- 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一生简介
- 什么是和尚,和尚的称谓是如何来的?
- 应该怎样做慈善,平衡与工作生活的关系?
- 如何劝说爱说脏话的亲友?
- 弥勒菩萨为什么是未来佛?
- 普皆回向是什么意思?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 居士每日应该做哪些功课、定课?如何实修?
- 何谓慈悲?
- 什么叫随喜功德?
- 人生迷茫怎么办?
- 在家人可以直呼师父名字吗?
- 低调做事,认真领会悲、智、和、敬的精神
- 可以躺着听经吗?
- 如斯的觉性
- 最早的居士是谁?
- [其他汉传法师]怎么才能把现前之事入到唯心之理
- [其他汉传法师]为什么做了这么多的供养却没有功德?
- [红茶]工夫红茶为什么叫工夫红茶?
- [禅宗公案]什么是道?清净之水
- [生活故事]和尚也会打电话
- [哲理故事]量大才好做事,树大方能遮阴
- [佛与人生]心存佛念 不忘念佛
- [佛学常识]出家僧人的四威仪
- [正净法师]礼佛发愿忏悔文
- [佛源法师]投胎是个大问题,信愿坚固就不会走错路
- [梦参法师]念佛念到什么程度能往生?看破放下
- [绿茶]金山翠芽属于什么茶?镇江金山翠芽的产地与特点
- [禅宗文化]禅偈是什么意思?
- [哲理故事]山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
- [佛经故事]鹦鹉婆罗门的白狗
- [佛与人生]弘法利生道场的人才应当顺于法去成就保护
- [佛学常识]生理期和孕妇能去寺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