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课、佛门分宗的理由
第三十一课 佛门分宗的理由
佛法广大精微,包罗万象,所有世出世一切诸法,皆在其范围之内。扬眉瞬目,担水劈柴,是极寻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会扬瞬担劈?则非深入经藏,穷法相唯识之学,必不能提出一个所以然的圆满答案。因此大至整个宇宙,小至一粒微尘,其性其相,其体其用,若不把佛法来说明,就永远成为哑谜。
佛法传到中国,就分出许多宗来,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义,卷帙太多,不分门就艰于研读。第二、法法各异,有时其性质还极端相反,合之则两俱不成,分之则各显其用。第三、众生根器不等,若欲对治习气 (1),势须对症下药,症既多端,则药需分类。第四、为使系统清晰,便于传承故,不得不化整为零,避繁求简。第五,佛法广精精深,若欲遍学,则寿命精神皆有限,势必至一无所成,倘若一门深入,则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历代佛门大德,其所修证传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则其所根据以化导后进者亦异,由是各立门庭,势所不免。这些皆是佛门分宗的理由。有人以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实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医院里,虽然分有内外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这样,才能完成整个医院的体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时代,虽已规模大备,其间亦有类似宗派的传承,例如无著 (2) 世亲 (3) 的宏扬唯识,龙树、提婆的弘扬三论,迦叶、阿难的弘扬禅法,龙智 (4) 善无畏 (5) 的弘扬密法等,然而皆无显著的门庭的标榜。逮至法雨西来,经过诸善知识,分析归纳的结果,乃先后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舍、成实二宗,大乘的律、禅、净土、华严、天台、法相、三论、真言、地论 (6)、涅槃 (7)、摄论 (8) 等十一宗。其后则地论并于华严,涅槃并于天台,摄论并于法相,由是大乘仅余八宗,合小乘二宗,共为十宗,这便是中土佛法的轮廓。
圆觉经中,威德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萨庄严佛国,以成菩提,非一方便。惟愿世尊:广为我等宣说一切方便渐次,并修行人,总有几种?令此会菩萨,及末世众生,求大乘者,速得开悟,游戏如来大寂灭海。」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门,修行有多方便,那么,分宗是势所必然。既然法法皆归无上菩提,则各宗各派,亦如万流趣于大海,所谓道并行而不相悖也。(9)
近时人士,多修净土,然而亦有学力充沛,和求知心切者,欲窥诸宗的堂奥,故不得不把各宗的教义,略予敷陈,以供采择。其实若论实行,须一门深入,方能收效,倘欲以一身兼擅诸法,则成效微矣。
【注释】
(1) 法相宗把众生的妄惑,分为种子、现行、及习气三种。虽断惑的种子,亦伏惑的现行,然尚有惑的染渍而现惑相,此是现行气分薰习所成,故名习气。
(2) 皆菩萨名,无著于佛灭后九百余年,生于北印度,后到中印阿输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义,传出弥勒菩萨的瑜伽论,庄严论等,且著有摄大乘、显扬、诸论。其弟世亲,先信小乘,后改信大乘,造过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与其兄同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参看第二十课注十、十一。
(3) 皆菩萨名,无著于佛灭后九百余年,生于北印度,后到中印阿输陀,提倡瑜伽大乘的教义,传出弥勒菩萨的瑜伽论,庄严论等,且著有摄大乘、显扬、诸论。其弟世亲,先信小乘,后改信大乘,造过五百部小乘论,五百部大乘论,与其兄同为印度大乘有宗之相,参看第二十课注十、十一。
(4) 龙猛的弟子,金刚智之师,寿逾七百,面如少年,为密宗第四祖。
(5) 中天竺王子,遇龙猛弟子龙智,受瑜伽三密之教,唐开元四年至长安,大弘密教,二十三年寂,寿九十九。
(6) 为十地论的简称,是释华严经第六会十地品之论,先曾立宗,及中唐华严宗大兴,此宗遂并入废。
(7) 为依涅槃经义,弘布佛性常住之宗,盛于六朝隋唐间,及天台宗兴,以法华、涅槃为主,此宗遂并入焉。
(8) 为建布无著菩萨摄大乘论的宗派,盛于陈隋之间,然至法相宗兴,此宗即无人传述。
(9) 悖是逆乱之义,这一句出于「中庸」。
【习题】
(一) 说出佛法必须分宗的六个理由。
(二) 举出印度原有的宗派,及其弘扬人。
(三) 佛法传入中国后,先后成立了十三宗,试举其名。
(四) 大乘十一宗,后来归并成八宗,这中间何宗并入何宗?
(五) 何谓习气?
- 上一篇:第三十二课、俱舍宗(一)
- 下一篇:第廿八、廿九、卅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二课、俱舍宗(一)
- 第三十三课、俱舍宗(二)
- 第三十四课、成实宗(一)
- 第十八课、大众部的一再分派
- 第六课、十八界
- 第卅七、卅八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八课、读经录要(三)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1)
- 第三十七课、读经录要(二)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1)
-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六课、读经录要(一)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1)
- 第三十五课、成实宗(二)
-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综合指要
- 第廿八、廿九、卅课、综合指要
- 第三十课、三武一宗的灭佛(二)
- 第二十九课、三武一宗的灭佛(一)
- 第二十八课、诸家的判教(二)
- 第廿五、廿六、廿七课、综合指要
- 第二十七课、诸家的判教(一)
- 第二十六课、读经录要(二)
- 第二十五课、读经录要(一)
- 第一课、佛
- 第一课、佛的意义
- 第一篇 法身、报身、应身
- 第一册、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 第一课、佛教的真理
- 第二课、如来十号
- 第二课、释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处经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课、佛身
- 第一课、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二节 释迎牟尼佛
- 第九课、中国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课、修观对治淫欲
- 第一、二、三课、综合指要
- 十三、忏法
- 1:佛学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课、药师佛
- 编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练习1 有意识的呼吸 一 正念观身
- 第三课、释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学入门 目录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节、佛教的实质
- 第十五课、四摄法 四无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
- 第三十课、焰口召请文(宋·苏轼)
- 第八课、四圣谛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课、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
- 第十四课、菩萨十地
- 第十八课、声闻四果
- 第四课、转轮圣王
- 第十课、修学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课、悟道诗
- 第九课、十二因缘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节、佛陀教导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禅?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