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佛的一些感悟
学佛以来我秉承爱国爱教的总原则,主修净土,偶尔也参参禅意,现将一些感悟与读者分享:
一、缘起心经
我信佛来源于2011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心经》,当我看到“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时再结合学佛前前看《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大道至简、无为而治”理解到了心法如一,一念不生大智慧生,假心假身两空。不要有任何的情绪,每一个当下都不妄想、不颠倒、不迷惑、不烦恼、不分别、不对立、不执着。也不要有真心与假心的分别。不要立一个什么,立一个真心也是在执著和对立,因为你立一个真心就执着这个真心,并且还有假心与真心对立,不立真心那本来就是真心,本来就是真心本性。要不存两边,不立中间;两边不立,中间不存。本来清净,如如不动,法尔如是,本来如此。要对缘起假合而生,缘落化散而灭的无常世间彻底没意见。不要知见立知头上安头,不要落入别人的观念和评价里,也不要落入自己以前观念意理里。到这里讲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一位居士拜访一位禅师,禅师就给这个居士倒茶。杯子满了禅师还在倒,居士就跟禅师说:“茶杯已经满了,茶水都溢出来了。”禅师说:“茶杯好比你的心,你的心如果装满了自己的观念和别人的评价,那么真理就进不去了。即便是别人给你灌输真理,真理也溢出来了,也进不了你的心里”。
要舍识用根,舍生灭无常的认识,用不生不灭的根性,这样就悟到真心的本体。用真如的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来修行,一刹那之间就与佛相应。如果用意识形态的轮回生灭心来修行就百千亿劫不能成佛。现在就用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为本修因(为成佛种下善因),直接就契入佛的本怀。舍识用根就能直取佛道。
往生净土不是临命终的事,临命终时,各种的病痛和折磨都来了,哪还有时间和精力呢?况且我们又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临命终。《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已经过去了,所以不可得;现在就要安在清净自性里;未来还没有来到也不可得。我们不知道明天会遇到什么,甚至可以说下一秒遇到什么都不知道,我们这个身体随时可能缘落化散而灭,所以不要在临命终才想到修行。
当然修行也不要在相上打转,不要走形式,不落入极端,不要着魔。急着见佛成佛,刻意、专门、激进、的修行的这一念就是着魔。急着见佛,刻意、专门、激进的见佛,魔就会投其所好,让你见到种种的异相、怪相,觉得自己很有修行而动大我傲慢之心就会着魔。要清净心与佛相应自然成佛。有的人很用功的打坐,很用功的念佛经以至于会背整个的《大般若经》,但是不开悟还是没有用。佛经不是你会背就行了,而是要心领神会,融会贯通。
说到修行我觉得其实就是生活。是用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性来生活,在生活中让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性发挥作用,发挥功能。不在乎是不是出家到寺院里当和尚。如果用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性来生活,那么时时、事事、处处都是净土。呼吸便是梵文的唱诵;心跳就是寺院的晨钟暮鼓;身体就是深山的庙宇;两耳听经闻法就是菩提;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性就是佛陀。竟然时时、事事、处处都是净土,何必非要去寺庙呢?不彻悟不能成佛,不管出家在家,只要用自己本来就具足的清净心性的功用来生活并且彻悟那必定成佛。
二、敬畏心
我对经书是有敬畏心的,翻开经书前拜一拜,这个敬畏心来源于有信仰,另外来源于古代取经人的不易。例如青年的玄奘从中国的长安出发去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腹无水草,少有人烟的沙漠,一路上多有苦难,可谓是九死一生。经历十九年的艰苦跋涉于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到达古印度的那烂陀寺,年过百岁的戒贤法师冥冥之中等来了大唐的贵宾,初在那烂陀寺跟戒贤法师学佛法,戒贤法师授予玄奘很多的梵文经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回国后他在今天的大慈恩寺主持翻译大量经书,为众生讲解经文,功德无量。
再有就是成佛之艰难,有个故事说:一座寺院的大殿,台阶上的方块砖和佛像都是用的一样的石头,做台阶的石头就问佛像为什么我被踩在脚下而你却受人顶礼膜拜,佛像说因为只用了四刀就造就了你而我却经历了千般的雕琢。
关于鬼神之说我的态度是可以不信但不能不敬重。清朝乾隆皇帝下令抛坟建园子时挖到一座墓地时发现地底下的石块上写着:“你不动我,我也不动你”,之后乾隆下令将此墓地回复原样。可见是要敬重鬼神的。
三、佛法中国化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但是盛大于中华大地。释迦摩尼佛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震旦有大乘根性之人”。传入中国则根据中国的情况在形式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古印度的僧人是出去化缘接受众生供养的,而这个不符合中国国情,所以传入中国转变成了僧人自己种地,自食其力。而这一转变则更有利于修行。很多高僧的偈子也与种地有关,比方说:“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若不是在田间地头手拿锄头退后一步锄一下地再退后一步锄一下地的辛苦劳作,怎能悟出“退步原来是向前”的意境呢?
四、心如止水
心就像平静清澈的水,虽照应了外部一切景象却不染着。如果有尘土也不要紧,就让它慢慢彻底,不要晃动。
学佛后感觉就是心的平静与平稳,不管遇到什么情绪波动小了。活在当下,我要的生活就是现在的生活,大脑的想法少了。即使是遭遇别人错误给自己带来的麻烦时也能够知道是自己业障所带来的遭遇。《周易》的盅卦上说:“君子以振民育德”,也就是用德来治理那些积累已久的弊端,用宽容的态度面对一切。
五、釜底抽薪
解决烦恼要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解决,也就是从因上解决。“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记得星云大师曾讲过一则故事:
渔人在捕鱼,一只茑鸟飞下,叼走了一条鱼。有无数只乌鸦看见了鱼,便聒噪着追逐茑鸟。茑鸟不论飞东飞西,满天的乌鸦都是紧追不舍,茑鸟无处可逃,疲累地飞行,心神涣散时鱼就从嘴里掉下来了。那群乌鸦朝着鱼落下的地方继续追逐。茑鸟如释重负,栖息在树枝上,心想:我背负这条鱼,让我恐惧烦恼;在没有了这条鱼,反而内心平静,没有忧愁。
也就是放下就要放的彻底,把烦恼的源头放下,一系列的问题就都解决了。
- 上一篇:佛法惠我以真实之利
- 下一篇:黑暗中找到一条光明之路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