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着与随缘
人生如果过于执着,势必生活得非常痛苦;反之,如果过于随缘乃至趋于随便,则其生活自然会散漫,其事业必然会无成。如何做到既不执着,又不趋于随便,乃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艺术。
无论从事任何事业,都需要一种孜孜不倦的精神来支撑,只有通过一段锲而不舍的努力,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比如木匠的工艺,如果要达到庄子所描绘的匠石那样“运斤成风”,则不知要经过多少次的斧斫练习;又如歌唱家的歌喉要获得秦青、薛谭那样的“声震林木,响遏行云”的造诣,不知要经过多少次声乐训练才能实现;再如纪昌学射,他从仰卧织机下目不转睛地观望锥尖到观看牦尾所悬虱子,前后便历时五年;还如《庄子·达生》中的佝偻,他捕捉蝉的功夫达到了如同常人拾掇对象一般的境地,这自然也是经过了漫长的专心致志的训练后获得的。综上可知,无论任何技艺的获得,都是必须经过一番“寒彻骨”的练习方可以获取。因而,人们对于学业的研攻或者对事业的经营,若没有那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专一与不懈,显然难以获得成功的。
然而,在我们从事某种研究或创作的时候,由于过度的专注往往也易于造成身体精神的损耗超出人体的承受能力,甚至还可能出现事未成而身先殒的情形。可见,在人们专注于事业时,也必须掌握好一个“度”,不能指望经过一次努力便万事成就,而是在专注努力到一定程度时要适当地休息一下。自然,这种休息并不等于休止,而是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可见这里的锲而不舍乃是指对所指的目标不做修改,而不是要求一口气便做完所有的事情。许多新发明的获得,往往也是在经过了干百次的苦心寻觅、直至精疲力尽之后,“蓦然回首”,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惟其如此,古人便有“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说法,这里的“弛”显然也是为下一度的“张”作准备的。由此可见,从事于某一事业必须专注,不可朝三暮四,情随事迁;但在具体的运作之中,又必须掌握好紧张的“度”,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成就事业。
另一方面,如果对于世间的某种事物尤其是感情过于专注的话,未尝又不是人生的一种痛苦。例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她在失去儿子阿毛之后,老是在别人面前唠叨“我真傻”,那种由过度伤心乃至形成神情的麻木,何尝又不是“哀莫大于心死”的表现。诚然,对于感情,如果过于随意,便会落入轻浮乃至轻狂之中;如果过于专注,又将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泥淖之中。如何在二者之间开辟一条中道,实在也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命题。
人情之中,诸如亲情、友情、爱情或者是平常的恻隐之情,都是不可或缺的,也是维系这个社会的重要纽带,如果缺少了这些人情,不难想象到这个社会的冷漠与残酷。在佛教中,对于“爱缘”是不赞同的,但这里的爱并不完全等同世间的情爱,而是指人生中的“欲望”。在人生中,欲望是一种低级的情感,它是诱发一切罪恶的心源,固然应当极力去祛除。而以一种无私的襟怀奉献给他人的精神,乃是真正的“爱”之表现,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行的良性粘合剂。有的子女为了医治生病的父母,可以克服一切困难甚至到牺牲自己的幸福也不顾;有的夫妻在一方生病时尽力照顾、不离不弃,直至对方痊愈或者生命结束为止;有的善心人士把爱心施及邻里,照顾孤儿寡老如同自家亲人,直至孤儿成人或老人生命终止;更有善心人士,他们把爱心奉献给远方的弱势群体,做出了不少令人称赞的善事,这类以付出作为奉献社会的义举,给中华民族的历史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凸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闪光灵魂。
然而,人们如果被人情所困,乃至将人生消耗在重重情网之中,致使一生蹉跎岁月,这自然是很不值得的。世间有不少朋友因受情累,造成情绪低靡、意志脆弱,很久不能出离痛苦的渊薮,其情实在可怜,其智委实愚钝。例如有的子女为丧亲而抑郁不乐,乃至对自身与家庭生活带来各种不利;又如有的男女为了婚姻的未遂或结束闹得不可开交,弄得精神分裂、经济拮据;再如不少人因单位或邻里人际关系紧张,酿成各种不同的焦虑甚至是恐慌。他们所展示的便不是人性中的“爱”,而是人情中的“执着”了,乃至由此而转化成“恨”了。面对感情(亲情、友情、爱情)的丧失,要真正做到“太上忘情”,实在不易,但总不能长期沉溺在丧情的痛苦之中。可见,无情不是真豪杰,但沉溺感情之中不可自拔也是一种“执着”,对于后者,我们必须提倡随缘。通观一期生命,丧情固然是难以消受的,如果把眼界拓展到浩茫的宇宙,则苏轼那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情怀便油然而生。在前无起点后无终点的时空领域中,人情的存在毕竟是短暂的一瞬,而于亲疏皆抱平等一如之观,乃是佛家般若的境界。
——摘自《浙江佛教》2009年第2期
- 上一篇:放下情缘,自在从容
- 下一篇:做到十句话,福报自然来
- 最全的烧香图解,烧香有何含义与讲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吗 皈依佛门后的注意事项
- 开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严咒简介,什么人不能念楞严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种苦报 从婚后出轨事件看出的因果报应
- 地藏经简介,地藏经主要讲什么?
- 《华严经》简介,大方广佛华严经讲什么?
- 佛教基础知识
- 最简单的三皈依仪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仪轨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势图
- 为什么要学佛?有什么用呢?
- 心经简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内容介绍
- 心经入门
- 2020年佛教节日一览表
- 佛教唱赞时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义呢?
- 为什么要烧香拜佛?烧香的含义是什么?
- 什么是咒语?佛教最神奇的九个咒语
- 佛教名词
- 准提咒简介,准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学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内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区别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门
- 文殊菩萨心咒简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宝又是什么意思?
- 诵经有诀窍吗?诵经的十二条诀窍
- 初入佛门该怎样修行?
- 在家烧香有什么讲究?一些禁忌千万不要触碰!
- 皈依证怎么办理?办皈依证后的忌讳是什么?
- 女众出家前须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机会
- 往生咒简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给去世的人上香的规矩
- 楞严经简介,楞严经大致在讲什么?
- 求佛有没有用?为什么说佛菩萨可以保佑人?
- 观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刚经入门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简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种分类分别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脚踏实地的付出才会有收获,所有的付出都不会白费
- 佛教戒律是怎样产生的?戒律的由来
- 忉利天主是谁?
- 授记有几种方式?授记的四种类型
- 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佛经中的世尊指的是谁?
- 释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觉性是永恒的、没烦恼、证佛国
- 皈依后做事还是不顺,对佛法心灰意冷,该怎么办?
- 佛教的经变是什么意思?
- 阿弥陀佛圣诞是哪一天?农历十一月十七恭迎弥陀圣诞
- 刚念经时声音响亮且快,后来就没有了,为什么?
- 以佛心来净化自己内在的妄心
- 嘴笨不会安慰人怎么办?
- 马鸣菩萨是谁?马鸣菩萨的简介与故事
- 为什么在世间行善的功德胜于极乐百倍?
- 学会顺其自然,在晴天时爱晴,在雨天时爱雨
- 念经时可以控制妄念吗?
- 什么是“五盖”?菩萨没有厌怠心
- 赵州和尚是哪个朝代的,哪里人?赵州和尚的简单介绍
- 什么是庄严国土?
- 在家居士怎样才能让现在和将来的生活具足幸福安乐?
- 八正道是为人处世乃至成佛的八种正确方法和途径
- 阿逸多菩萨是谁,是弥勒菩萨吗?
- 佛教说的随缘是什么意思?随缘的含义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论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几种?佛教六种神通的简单介绍
- 求神不如求己,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经时犯困,打盹后又从头开始念,该怎么办?
- 人帮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钱的七种结缘方式
- 杀生、妄语、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无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对亲人的病,家里的经济条件,心很乱,该怎么办?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觉能唱弥陀圣号吗?
- [佛学常识]什么是空想
- [佛经名句]恶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须熟,彼不相待的解释
- [佛学常识]什么是般若?
- [佛学常识]什么是十力
- [佛学常识]虚空藏菩萨的形象如何
- [佛学常识]阿弥陀佛掌中莲台有何象征含义
- [佛学常识]什么是文字禅?
- [佛学常识]佛为阿那律说八大人觉的内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随尘,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师]学佛一定要经过佛学院的教育吗?
- [在家修行]佛说的这七种布施,不用花钱就能做到
- [佛与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 [放生起源]寺院设立放生池在经典或传统上有什么根据?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种?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简单介绍
- [佛与人生]面对别人的批评,应该怎么做?
- [佛学常识]八关斋戒的解释、戒相、功德利益